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_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潤和衝擊作用下,其結構發生破碎和鬆散,隨水流動而散失的現象。那麼,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麼?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吧!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條件與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互相交織作用產生的。不利的自然條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體的性質鬆軟易蝕,高強度暴雨,地面沒有林草等植被覆蓋;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諸如:毀林毀草,陡坡開荒,草原上過度放牧,開礦、修路等生產建設破壞地表植被後不及時恢復,隨意傾倒廢土棄石等。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植被等,這些自然因素必須同時處於不利狀態,水土流失才能發生與發展,其中任何一種因素處於有利狀態,水土流失就可以減輕甚至制止,我國產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主要有三種:一是坡耕地,二是荒山荒坡,大片的荒山荒坡被裸露,坡陡,植被很差,特別是草皮一旦遭到破壞,侵蝕量將成倍增加。三是溝壑,有溝頭前進、溝底下切和溝岸擴張三種形式。
***二***人為因素:主要是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利用,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順坡耕作,草原超載過牧,以及修路、開礦、採石、建廠,隨意傾倒廢土、礦渣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這些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可以使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時處於不利狀態,從而產生或加劇水土流失,而合理的人類活動可以使這些自然因素中的一種或幾種處於有利狀態,從而減輕或制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沖毀土地,破壞良田
由於暴雨徑流沖刷,溝壑面積越來越大,坡面和耕地越來越小。
***二***土壤剝蝕,肥力減退
由於水土流失,耕作層中有機質得不到有效積累,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坡地一經暴雨沖刷,就會使含腐殖質多的表層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據試驗分析,當表層腐殖質含量為2%~3%時,如果流失土層1cm,那麼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質200t,同時帶走6一15t氮,10-15t磷、200-300t鉀。
此外,水土流失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農業生態環境也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耕地表層結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動,影響作物生長髮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產量和質量。
***三***生態失調,旱澇災害頻繁
水土流失加劇,導致生態失調、旱澇災害頻繁發生且愈演愈烈。由於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匯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當挾帶泥沙的河水流經中、下游河床、水庫、河道,流速降低時,泥沙就逐漸沉降淤泥,使得水庫淤淺而減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縮短通航里程,嚴重影響水利工程和航運事業。
***四***淤積水庫,堵塞河道
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洩河道和渠道,導致水庫被迫報廢,成了大型淤地壩。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一***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衝能力,並儘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
在採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動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治理,實行預防和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冶坡與冶溝相結合,以冶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治理。充分發揮生態的自然修復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示範引導,實施分割槽防治戰略,加強管理,突出保護,依靠深化改革,實行機制創新,加大行業監管力度,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強化造林治理。
主要用於水土流失嚴重,面積集中,植被稀疏,無法採用封禁措施治理的侵蝕區,其治理技術要點是:適地、適樹、營養袋育苗,整地施肥,高密度、多層次造林,爭取快速成林、快速覆蓋。對流失嚴重、坡度過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要輔以培地埂,挖水平溝,修水平臺地等工程強化措施。
***三***加強預防監督職能的發揮,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近年來,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一些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對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國策意識和法制觀念不強。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普遍存在。《水土保持法》明令規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並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退耕、植樹種草、恢復植被、或者修建梯田”,但這項規定目前還未真正得到落實;二是近年來,專案建設力度較大,但開發專案水保方案編報率低,“三權一方案三同時”制度貫徹不力。建議進一步健全與加強水土保持法制隊伍,切實執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環境保護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法》等法律,以及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規政策,依法打擊各種破壞資源與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各有關部門、企業在經濟開發和專案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對周圍水土保持的影響,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有關法律法規。嚴格控制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開墾土地,堅決制止毀壞林地、草地以及汙染水資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發生的行為。
***四***處理好生態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的關係。
水土流失治理與水土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要相結合。只有強調減蝕減沙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才能發動廣大群眾參與水土保持工作。但是,從水土流失地區可持續發展要求來看,除了必須把土壤侵蝕減小到允許的程度外,還需要建立流域允許產沙量的考核指標。在小流域治理的規劃與成果驗收中,要突出減蝕減沙等生態效益,並把它落到實處。不能只考慮人均糧食產量、人均收入、脫貧致富等社會經濟指標。一定要把中央提出的生態環境建設“10年初見成效,30年大見成效”落實到不同型別區、不同流域的減蝕減沙指標上。
***五***加強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學治理水平。
實施科教興水保的戰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學技術在水土保持治理開發中的貢獻率,是達到高起點、高速度、高標準、高效益的有效途徑,是加快實現由分散治理向規模治理、由防護型治理向開發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約型治理開發轉變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情況看,科技投入少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全區水土保持工作站存在經費緊張、科技人員待遇低的現象,特別是水保人員,地處偏遠,條件艱苦;裝置落後,高新技術應用少,無力有效地開展示範推廣工作。加強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和對水保人才的重視,是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的關鍵。全區要在增加水保治理經費投入的同時,應加大對水保科研工作的資金投入,以支援科研推廣工作的開展。
水土流失的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條件,使水土流失成為主要的環境問題。
中國的水土流失分佈範圍廣、面積大,根據公佈的中國第2次遙感調查結果,中國的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k㎡,佔國土總面積的37%,其中水力侵蝕面積達165萬k㎡,風力侵蝕面積191萬k㎡。在水蝕和風蝕面積中,水蝕、風蝕交錯面積為26萬k㎡,侵蝕形式多樣,型別複雜,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特點各異,相互交錯,成因複雜。土壤流失嚴重,根據統計,中國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長江流域年土壤流失總量為24億噸,其中上游地區年土壤流失總量達15.6億噸,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區每年進入黃河的泥沙多達16億噸。
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況普查成果,中國現有土壤侵蝕總面積294.9萬平方千米,佔普查範圍總面積的31.1%。其中,水力侵蝕129.3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165.6萬平方千米。西北黃土高原區侵蝕溝道共計666719條,東北黑土區侵蝕溝道共計295663條。
大規模開發建設導致的人為水土流失問題仍十分突出。嚴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國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威脅國家生態安全、飲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糧食安全,制約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程序。
水土流失特點
1.分佈廣、面積大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土地面積中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沙漠等佔35%。由於特殊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條件,全國絕大多數省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2.侵蝕形式多樣、型別複雜
水蝕、風蝕、凍融侵蝕及滑坡、泥石流等相互交錯。
3.土壤流失嚴重
我國每年流失的土壤達50億噸。2004年全國土壤侵蝕量為16.22億噸,相當於從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失掉 1釐米厚的表層土壤。
4.水土流失主要來源於坡耕地
我國水土流失量主要來自坡耕地水力侵蝕和溝道重力侵蝕,並由此導致水土資源破壞,降低土地生產力。
5.開發建設加劇水土流失
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加快,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破壞原始地貌和植被,產生大量棄土棄渣。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