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民警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近些年,公安民警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而導致的工作失誤甚至犯罪的情況逐漸增多,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 公安工作所具有的危險、艱苦、繁忙的特殊性質是民警產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①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險性。警察是和平時期最危險的職業。“天天有犧牲,時時有流血”是對警察工作危險性的形象概括。我國從事公安工作特別是一線公安工作的民警隨時要置身危險的現場、時刻要應付不可預防的危急情況、面對各種暴力行為、面臨負傷致殘甚至死亡的威脅。公安工作異常危險的特點決定了從事這項工作的民警承受心理壓力的必然性。②公安工作量多面廣、辛苦復雜,時間長、責任大、任務重。工作時間長、加班加點多是我國公安民警工作的現實特點之一。節假日對他們而言往往只是一種象徵。長時間的快節奏、高強度、超負荷地工作,必然對民警造成一種沈重的身心負擔,使一些民警陷入精神緊張、身心疲憊的境況。③群眾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加。群眾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層警務工作的生命線。一些民警反映,現在部分群眾對公安民警在維護社會穩定中所付出的艱辛和代價不以為然,對民警執法不理解、不支援。個別人甚至指責刁難,惡意舉報,使民警在執法時處於“弱勢”,受氣、捱打,受到不法侵害後往往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2、 個人和家庭生活壓力是民警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1***在個人慾望方面存在心理受挫感。作為社會成員的公安民警也有他們的個人需要,比如晉職晉銜、進修深造、情感婚戀、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問題。但是有些個人需要卻長期得不到滿足,容易使他們形成心理受挫感,成了民警心中揮之不去、排之不掉的心理困擾,容易導致民警的心理不堪重負而壓力倍增。***2***對家庭易產生愧疚感。經常加班加點工作的民警許多時間不能與家人相聚和分享生活,就是在有限的家居生活中,有時也難免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回家,因此和家庭成員之間發生沖突,難以完成作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應盡的義務。久而久之,民警在心靈深處埋藏著愧對家庭的強烈情結,心理極易被愧疚的陰影所籠罩而難以自拔。

  3、 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是民警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①高付出、低收入的職業狀況與社會現實相比造成心理失衡。警察職業的低收入狀況與其他職業的高收入相比存在著較大反差,這種反差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民警心態失衡,出現不正常的心理問題。②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帶來心理壓力。民警接觸的社會陰暗面較大、誘惑較多、人際關係較復雜。他們還得抵禦社會上“燈紅酒綠”、“一切向錢看”、“權錢交易”、“攀比鬥富”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③尚不健全科學的社會評價易演變成心理壓力。警察是與社會各層面有廣泛接觸的職業,警察所受到的沖擊與影響,評價與抨擊,誤會與謠傳、懷疑等等要遠甚於其他職業。不科學的、欠公正的社會評價容易使民警產生心理挫折,進而演變成心理問題。

  4、 自身因素是民警產生心理壓力的根本原因

  ①身體、心理素質欠佳。高強度的工作量,對民警的身體健康直接構成了威脅。如果民警身體素質不好,加之心理素質欠佳,使民警做事感到力不從心,加之無法變壓力為動力使自己總是處於緊張與應激的狀態之下,這些心理活動的作用很自然便引發了心理問題。②知識、能力缺陷。面對日趨復雜的治安環境和高質量的警務要求,大多數公安民警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已越來越難以適應工作的需要,直接影響了民警個人的發展需要,誘發了民警對前途的擔憂,滋生心理焦慮,進而產生心理問題。③人際協調能力差。公安民警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而現實生活中競爭機制負效應的滲透所造成的人際交往距離的擴大,使溝通難度增加,再加上一些民警習慣了以管人者自居,限制了其人際交往。

  調適、緩解、消除公安民警心理問題的對策

  1、 公安機關解決民警心理問題的對策

  ***1***啟用內在動力,解決實際困難。要在公安人事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為本、尊重人性的機制。①通過教育疏導、環境優化等方式,激發民警內在動力。把準民警的思想脈搏,孜孜不倦地對他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啟迪教育,激勵他們為人民的利益、為公安事業無私奉獻;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及時肯定民警工作中的成績,在側重精神鼓勵的同時不忽視物質鼓勵;創造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工作環境,形成奮發向上、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②公安機關各級領導應把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民警作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出發點,使民警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集體的溫暖,又使其排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營造壓力小、效率高的工作環境,緩解民警心理壓力。①公安機關的領導幹部要懂“指揮”。以愛護警力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地配置、運用警力,杜絕民警參與非警務活動,減少不必要的加班,不輕易浪費警力資源。②要會“管理”。全面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建立嚴謹科學的決策制度、公正客觀的用人制度、公開透明的辦事制度、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嚴格明確的責任制度,使公安隊伍管理儘快走上規範化、科學化、民主化的軌道,從而緩解民警工作壓力,預防民警心理問題的發生。③要推行民警心理保健制度。實施“民警心理健康工程”,在公安政工部門中設立心理保健部門,設定一定數量的專、兼職心理諮詢師,開設民警心理諮詢熱線,強化民警心理素質,有效地幫助他們疏導在情感、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滋生的不良情緒。

  2、 社會和家庭解決民警心理問題的對策

  ***1***開展警察公共關係建設,爭取社會支援。各級公安機關應該大力加強警察公共關係建設。充分發揮輿論的正面導向作用,宣傳公安工作的性質、任務,頌揚人民警察隊伍中湧現的英模人物,以強大的輿論弘揚人民警察的道德風範,使警察得到社會和群眾的認可與支援。同時在民警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整頓公安隊伍,清除害群之馬,純潔公安隊伍,提高整體素質。

  ***2***家庭成員的理解、支援和勸導必不可少。民警的家庭成員應該積極主動地瞭解民警在保衛經濟建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打擊違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他們的貢獻感到自豪,對他們的付出表示慰問,讓他們少一份心理壓力、多一種工作動力。

  3、 民警個人解決自我心理問題的對策

  ***1***從事各種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以適應公安工作對心理產生的壓力。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多種心理品質的協調發展,使人感知敏銳、觀察能力增強;消除孤獨、抑鬱的不良性格,形成朝氣蓬勃、開朗、樂觀、願與其他人交際的性格;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品質,增強果斷性、永續性、毅力等;消除身體和心理上的疲勞,為警察提供一個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基礎,為對付心理壓力奠定良好生理基礎。

  ***2***更新文化知識,提高業務水平,減少承受心理壓力的機會。目前,對業務能力的要求是民警心理壓力形成最為突出的原因之一。公安工作不只是“打打殺殺”,更重要的是具備與崗位相一致的業務技能,並能合理運用,工作才能得心應手,而不致於力不從心、困難重重。

  ***3***自學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提高規避和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系統學習心理科學知識,瞭解和掌握自身的心理活動規律,並且運用心理學所揭示的心理活動的普遍規律去預測和控制自身的心理問題發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高心理品質和戰鬥力,形成“壓力免疫”,提高規避和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並做到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