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論文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目前,許多大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現狀和對策》

  摘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其適應社會的能力,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首要問題。本文從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入手,剖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7-0177-03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是大學期間正常學習、交往、生活、發展的保證。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當代大學生是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資訊化和網路時代、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在社會發生廣泛而深刻變革的新時期出生和成長的。他們深受我國正在經歷的“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影響,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顯著增強;他們要完成很多人生髮展的重要課題,要去面對紛繁複雜、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內心存在諸多疑慮,致使他們的心理困擾增多、心理壓力加大、心理問題多發。影響或造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的“四二一”家庭結構,造成部分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群體性格

  當代大學生主要是80後、90後群體,童年的朋友更多的時候不是同輩群體,而是自己的父母,他們是過早成人化的一代,是被催熟的一代。獨特的“四二一”家庭結構使得80後一出生就成為家庭的核心,這是他們形成“自我中心”人格的關鍵因素,而這種“自我中心”使得已經長大成人的他們在面對愛情、婚姻時產生巨大的代內衝突。

  2.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缺失

  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成長進步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歷史程序中。由於家長對他們的過高期待,過分保護,使其對家長的依賴性強,導致他們認知和情感發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揮棒的調遣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採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

  3.大學生未接受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匱乏

  當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並不樂觀,很多學校都只是流於形式,心理健康知識匱乏導致學生心理調適能力不足,進而使學生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不足,埋下了誘發心理問題的隱患。

  4.高等教育的改革拓展了大學生的素質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經歷由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教育由常規教育向三創教育的轉變。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

  1.心理健康與否的判斷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境的一種平衡關係,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維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採用量表測量,其標準是隨著時代變遷和文化背景變化而變化的。根據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其心理健康的標準大致可概括為:智力正常,自我評價得當,情緒調控能力強,社會適應良好,人格完整,人際關係和諧,學習動機明確。

  2.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正值一個發展時期,是從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狀態向成熟狀態轉變的過程,也是各種矛盾的思想觀念發生碰撞、衝突的時期,還要面臨複雜的角色轉換問題。因而,大學時期正是各類心理問題的高發階段。筆者瞭解到,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學業、人際關係處理、戀愛問題、性健康、性格和情緒調節以及特殊群體心理健康問題,涉及面較廣,深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角落。

  3.學業問題

  具體表現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兩極分化現象較嚴重和學習動機功利化;人際關係問題主要表現為很多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與人和諧相處;戀愛問題則主要體現為情感的迷茫、不正確的戀愛觀以及如何應對失戀;性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性反應,產生了墮落感、恥辱感與性罪惡感,把性與不潔聯絡起來並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性格和情緒調節問題具體表現在抑鬱和情緒失衡。

  4.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

  ***1***網路群體。網路這把雙刃劍給一部分大學生帶來了困擾。

  ***2***貧困大學生。貧困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高於非貧困生,人際關係敏感、自卑和心理負擔過重的現象在貧困生中較為普遍。

  三、切實加強和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健全制度,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執行

  高校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生工作管理體系統籌安排,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例如,成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在各學生班級配備心理委員,積極扶持學校和各院系的學生心理健康社團組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反饋系統並各司其責、有效運轉的工作機制,形成學校、院系與班級相銜接的三級工作網路,並把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作為學校考核院系學生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等等。以武漢大學為例,為了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學校在全國高校率先出臺了《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辦法》,建立了以教育為基礎、以預警為重點、以干預促轉化、以跟蹤固療效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學校還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保障制度。

  2.整合資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

  高校應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有利條件,積極整合優勢資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學術指導、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援,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協力聯動。一方面,將既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組織起來,組成具有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研究方向、專業互補、結構合理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家隊伍,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顧問指導、案例督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培訓骨幹、心理諮詢、組織活動等多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與相關機構如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師培訓中心等密切協作,在心理評估、諮詢轉介、危機干預、疾病治療等方面提供支援和便利條件,從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開展、工作便利。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