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原因和治療的方法
便血一般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的出血,但偶爾可見上消化道出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便血的原因
一、下消化道疾病
***一***肛管疾病
常見於痔、肛裂、肛瘦。
***二***直腸疾病
1、直腸炎症性疾病: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直腸炎、直腸結核。
2、直腸腫瘤:直腸息肉、直腸乳頭狀瘤。直腸癌、直腸類癌、鄰近惡性腫瘤侵人直腸。
3、直腸損傷:放射性直腸炎,異物、器械檢查或活檢等導致的損傷出血。
***三***結腸疾病
1、炎症性病變: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結腸克羅恩病、慈室炎與慈室潰瘍。
2、腫瘤:結腸癌、結腸息肉病。
***四***小腸疾病
1、炎症性病變: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慈室炎與慈室潰瘍Crohn病、腸結核、腸傷寒。
2、腫瘤:惡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小腸類癌、癌、纖維肉瘤、神經纖維肉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瘤、纖維瘤、血管瘤。
二、下消化道血管病變
缺血性腸病常見於腸繫膜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脈血栓形成、腸套疊、腸扭轉、血管畸形等。
三、全身性疾病
1、急性傳染病: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
2、血小板因素及凝血機制障礙:血小板減少性紫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
3、尿毒症。
4、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 結節性多動脈炎。
機理
一、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痔出血是由於排便時腹內壓增高,導致痔內靜脈叢血壓增高,加上硬糞塊的直接擦損使痔破裂所致。肛裂在兒童可見蹺蟲感染引起肛周痛癢,抓破感染而形成用豐便時劇烈疼痛伴有便血,量少而鮮紅。肛瘦最常繼發於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少數繼發於腸結核。肛門附近,會陰部或骰尾部可見肛瘦外口,擠壓周圍可見膿液自瘦口流出。
2、腸道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等,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不同部位腸縊膜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出血甚至壞死。表現為膿血便、血水便甚至鮮血便。
3、腸道腫瘤:結腸癌、直腸癌腸惡性淋巴瘤等主要因癌組織破潰或淋巴瘤組織破潰,而表現鮮紅色血便或伴有磁液與膿液的血便。
小腸良性腫瘤,如小腸神經纖維瘤、平滑肌瘤。腺瘤等出血較少,但瘤體較大可引起腸梗阻。小腸血管瘤感染、破裂可引起急性大出血。
二、下消化道血管病變
腸繫膜動脈栓塞或腸繫膜動靜脈血栓形成,腸扭轉、腸套疊等,因腸部膜缺血、壞死、脫落,腸管發鉗、水腫和大量漿液滲出,全層腸壁壞死,大量血性液體滲出,可出現腹瀉排出暗紅色血便。
便血治療的方法
1、有消化道病變者,應積極治療,防止出血。
2、注意休息,生活規律,避免過勞。
3、有出血傾向者,要積極找出原因,並給予積極治療。
4、預後取決於便血的原發病因,若為腫瘤則預後不良。
5、未婚女青年月經期必須注意休息,必須重視陰部清潔衛生,否則容易導致肛門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過去無肛腸疾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少量黯紅混濁便血時有出現,經久不愈;或者便血中帶有壞死腐敗組織、濃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應赴醫院檢查。由於怕大便引發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會造成大便祕結,熱毒內生,加重便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