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氣短怎麼回事

  心慌氣短是自覺心中跳動不安的一種症狀,俗稱"心慌"、"心跳",即心悸。中醫又稱之為"驚悸""怔忡"。因驚而悸謂之驚悸,驚悸時作時止,病情較輕;無所觸動而悸謂之怔忡,怔忡發作無時,病情較重。心動悸以心悸為主要特徵。心繫、腦系疾病常見心悸,肺系疾病、虛勞類疾病、癭氣等病中亦常出現心悸。

  可見之於冠心病、高血壓、風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各種心律失常、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多種功能性或器質性心臟病以及貧血、甲亢之人。

  根據中醫傳統理論,心悸可分為心血不足,心氣虛弱,陰虛火旺,痰火上擾,氣滯血瘀五種型別,故其飲食宜忌的原則也應有所選擇。

  1.心血不足型:常表現為心悸不寧,面色少華或萎黃,夜寐不安,或多夢,膽小善驚。此類患者宜食具有養血安神作用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2.心氣虛弱型:常感心悸氣短,動則出汗或自汗,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胃納減少,或四肢不溫,舌淡苔白。宜常食用溫陽益氣之物,忌食生冷滋膩物品。

  3.陰虛火旺型:經常心悸而煩,咽痛口乾,手足心熱,夜寐不安而煩躁,或有盜汗,舌紅少苔。宜食生津養陰安神食品,忌食香燥辛散之物。

  4.痰火上擾型:常感心悸心慌,胸悶不安、煩躁不眠、頭暈口苦,或痰多噁心、舌苔黃膩。摺疊

  5.心源性心慌氣短:見於心臟病患者出現肺淤血、心功能不全。當平臥位時,肺淤血加重,產生胸悶與呼吸困難,坐起後好轉。胸悶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時,心絞痛的一種表現。

  肺源性心慌氣短:見於支氣管哮喘、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肺纖維化等。

  神經功能性心慌氣短:最常見於心血管功能紊亂。中醫認為是中氣不足導致的氣血兩虛。可能是平時不鍛鍊身體,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或電腦幅射,或血壓過低,或房事過度等所造成的。要早點治療才好,不然整個人都會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做事無精打采。長時間如此會使得人體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接踵而至。

  時多鍛鍊身體,調整作息時間,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態。發現器質性病變調理脾胃可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脂、血粘度,阻止動脈硬化形成,這不僅有治療上的意義,而且有抑制病情發展和預防的重要意義,應及時儘早治療。

  心慌氣短怎麼辦?

  1.如果是體魄比較健壯的朋友,那麼一般情況不太會出現心慌氣短的現象,只有在運動強度過大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生理性的心慌氣短,這時候不用擔心,只要休息一陣,然後適當減少運動強度,等身體再度適應該強度之後就沒事了。

  2.有些朋友比較容易緊張,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遇到突發的緊急事情時也很可能出現心慌氣短的情況,這時候需要儘快平復心裡的緊張,最好先找東西發洩,比如打沙包之類,把緊張都發洩出來,然後建議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做一下修身養心的一些鍛鍊,比如瑜伽,聽一些平復心境的輕音樂,眼中的建議諮詢心理醫生。

  3.還有一些就是因為本身體質弱,容易引起心慌氣短,本人見過最多的就是貧血以及低血糖的的朋友,比較容易出現心慌氣短,還有一些老年人,由於心臟本身不好,也容易出現心慌氣短,這個必須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然後在平時適當地增加一點強度不大的運動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