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應是什麼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專案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專案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近因效應的作用。資訊前後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

  基本介紹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專案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專案的現象。

  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心理學家認為,在學習系列材料後進行回憶時,對該系列中的最後幾個專案的回憶與對它們的識記相距時間最短,因而是從短時記憶中提取的。這種觀點用改變識記與回憶之間間隔時間的方法進行實驗可以得到證明。延緩回憶對首因效應沒有影響,但卻消除了近因效應,這說明短時記憶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應。在人的知覺中,如果前後兩次得到資訊不同,但中間有無關工作把它們分隔開,那麼後面的資訊在形成總印象中起作用更大。這種現象是由於近因效應的作用。前後資訊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原因在於前面的資訊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資訊在短時記憶中更為突出。

  研究

  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A.Ladins,1957***用編撰的兩段文字作為實驗材料研究了首因效應現象。他編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寫一個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將吉姆描寫成熱情並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則相反,把他描寫成冷淡而內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說吉姆與朋友一起去上學,走在撒滿陽光的馬路上,與店鋪裡的熟人說話,與新結識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說吉姆放學後一個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馬路的背陰一側,他沒有與新近結識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實驗中,盧欽斯把兩段文字加以組合:

  第一組,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現,冷淡內向的文字後出現。第二組,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先出現,熱情外向的文字後出現。

  第三組,只顯示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組,只顯示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

  盧欽斯讓四組被試分別閱讀一組文字材料,然後回答一個問題"吉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果發現,第一組被試中有78%的人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組中只有18%的被試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組中認為吉姆是友好的被試有95%,第四組只有3%的被試認為吉姆是友好的。

  這項研究結果證明,資訊呈現的順序會對社會認知產生影響,先呈現的資訊比後呈現的資訊有更大的影響作用。但是,盧欽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兩段文字之間插入某些其他活動,如做數學題、聽故事等,則大部分被試會根據活動以後得到的資訊對吉姆進行判斷,也就是說,獲得的資訊對他們的社會知覺起到了更大的影響作用,這個現象叫做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在總體印象形成過程中,新近獲得的資訊比原來獲得的資訊影響更大的現象。研究發現,近因效應一般不如首因效應明顯和普遍。在印象形成過程中,當不斷有足夠引人注意的新資訊,或者原來的印象已經淡忘時,新近獲得的資訊的作用就會較大,就會發生近因效應。個性特點也影響近因效應或首因效應的發生。一般心理上開放、靈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影響;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穩定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