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美德的諺語

  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摘抄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鑑》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精選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輕諾必寡信。——《老子》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推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于謙《無題》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鹹用《送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