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字畫的生意經

 地攤書畫以超低廉的價格在與拍場和畫廊的角逐之中,贏得了一席立足之地。特別是每到節假日,藝術愛好者便會集中湧入地攤市場選購作品。說起地攤字畫市場,其中北京的潘家園以低廉的價格、豐富的題材成為眾多藝術愛好者的首選之地。在潘家園裡書畫作品種類齊全,國畫、油畫、書法等應有盡有,尺幅從丈二鉅作到盈尺小品,零散地掛滿了每一位攤主的攤位。

  

  在很多人眼裡,潘家園的書畫要麼是假的,要麼不上檔次。平民的價格卻讓潘家園的地攤字畫市場聚集了一大批忠實粉絲。那麼誰會消費這些作品呢?

  地方批發經營字畫的畫廊是這裡的主要客戶。一位攤主表示,山東、山西地區都有合作的客戶,每年進貨在幾百張左右。“地方畫廊經營有選擇性,喜歡有一定水準的畫家,尺幅小一點,批發價格在150元左右。”據其介紹,像這樣從北京拿畫到地方銷售的情況

  大量地批發銷售,是很多攤主最為喜歡的交易方式,但這樣的方式需要長期的客戶積累。

  買來送人是來潘家園購買書畫的另一個重要目的。一位從河北來的藏家告訴北京商報大家,因為當地有收藏字畫的傳統,前幾年又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喜歡收藏字畫的人越來越多,節前買點春節主題的畫作送給朋友,已經成為當地一部分人的習慣。

  書畫收藏者也是這裡的主要客戶。一位30歲左右的攤主表示,每年都要收到一些書畫冊頁的訂單,主要是仿名人畫風的,一個20幅左右的冊頁作品,價格在2500元左右。據其介紹,收藏這些作品的藏家主要是長期在書畫圈做收藏的人士,至於這些作品的最終走向,他表示並不是很清楚。   潘家園書畫的去向也同樣有一個未能證實的傳言:一些中小拍賣公司也會到潘家園進貨,只不過這些幾百元的作品一旦到了拍場上,身價就會十幾倍、幾十倍地上漲。

  字畫收購各有門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對地攤字畫的質量不敢恭維,其實這其中也不乏佳作。筆者發現,近百個攤位所售畫作以山水、花鳥為主,配以少量的人物畫像。對此,一位攤主坦言,山水、花鳥畫寓意招財進寶,讓購買者很容易接受。

  這些字畫的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沒有名氣的書畫家為了生活,自產自銷。這部分攤主往往以個人或者家庭的形式出現。北京商報大家發現,一些攤主隨身帶著筆墨紙硯,閒暇的時候,便鋪上開始現場創作,以此來招攬顧客。在這樣的攤位上,一般都會放有個人簡易畫冊,其中收錄了作品、學畫歷程來提高自己的身份。  因為這部分攤主是以畫畫吃飯,其中有不少慢慢在書畫圈小有名氣。一位來自山東的攤主告訴筆者,早期臨摹啟功、何海霞、張大千等名家的畫作來售賣,後來逐漸銷售自己的畫作,現在倒很少到潘家園練攤,偶爾來一次,為了給老客戶送畫。另一位攤主也表示,因為潘家園字畫價格上不去,現在主要在琉璃廠賣畫,同樣一幅作品,這邊200元,琉璃廠至少要2000元。

  另一部分是字畫的攤主到固定的書畫家那裡採購作品。一位常年在潘家園擺攤經營字畫的攤主告訴筆者,因為對畫的質量要求較高,他只固定銷售幾個人的作品。相比自產自銷的攤主,他們多了些侷限性。“隨著市場的開拓,原來合作的畫家,以前都是他們拿著字畫來賣,有點名氣之後,拿畫的成本就高了。”為了壓縮成本,這樣的攤主還得再次尋找其他的年輕藝術家。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有些字畫的來源是一些美術學校。業內人士表示,攤主從學生手中收畫,一幅大概在100元左右。一位在藝術院校就讀的學生表示,“班裡經常拉一些收購字畫的商戶,價格很低,有的同學會賣,賺點生活費,但是現在一般都很少賣。因為畫的多了,手就變得匠氣,對於以後的創作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