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基礎知識

  純水又稱去離子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的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新增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的水,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純水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純水的基本介紹

  純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2O。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 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準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效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複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準。隨著電子級水標準的不斷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純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純水也是指經過純水機***RO機***過濾的水。

  純水是指水中鹽類***主要是溶於水的強電解質***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淨水裝置。1.0-10.0μS/cm,電阻率***25℃***0.1-1.0*10^6cm含鹽量為1-5mg/L。

  純水的相關指標

  在我國桶裝飲用水市場上,主要有純淨水、礦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礦物質水等,由於礦泉水、泉水等受資源限制,而純淨水是利用自來水經過一定的生產流程進行生產,因此市場上老百姓飲用最多的還是純淨水,純淨水的質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為此,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釋出了GB173233-1998《瓶裝飲用純淨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淨水衛生標準》。在這兩個標準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淨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準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準,而大多廠家生產純淨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淨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淨水都能達到國家標準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淨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淨水的純淨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淨水來說“純淨”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淨。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1L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淨水》中規定,飲用純淨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滷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遊離氯也會超標。

  衛生指標

  衛生指標包括金屬元素、有機物和微生物等幾類。

  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準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汙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準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淨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淨程度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