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水基礎知識

  膠水是連線兩種材料的中間體,多以水劑出現,屬精細化工類,種類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態、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質的分類方法。那麼你對膠水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膠水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膠水的分類標準

  粘料屬性

  動物膠,植物膠,無機物及礦物,合成彈性體,合成熱塑性材料

  合成熱固性材料,熱固性、熱塑性材料與彈性體複合.

  物理形態

  無溶劑液體,有機溶劑液體,水基液體,膏狀、糊狀,粉狀、粒狀、塊狀

  片狀、膜狀、網狀、帶狀,絲狀、條狀、棒狀

  硬化方法

  低溫硬化;常溫硬化;加溫硬化;適合多種溫度區域硬化;與水反應固;厭氧固化;輻射***光、電子束、放射線***固化熱熔冷硬化;壓敏粘接混凝或凝聚;空氣凝固。

  被粘物

  多類材料;木材;紙;天然纖維D;合成纖維;聚烯烴纖維***不含E類***;金屬及合金;難粘金屬***金、銀、銅等***;金屬纖維,無機纖維;透明無機材料***玻璃、寶石等***;不透明無機材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難粘橡膠***矽橡膠、氟橡膠、丁基橡膠***,硬質塑料,塑料薄膜;皮革、合成革,泡沫塑料;難粘塑料及薄膜***氟塑料、聚乙烯、聚丙烯等***;生物體組織骨骼及齒質材料;

  膠水的使用環境

  在使用條件膠水和密封膠水要在一定的環境中使用,工作條件對膠接效能有重要影響。在使用條件中,有受力情況,環境溫度和溼度,化學介質情況,戶外條件等等。

  ***1***、受力情況。當被粘物受剝離力,不均勻扯離力作用時,可選用韌性好的膠,如橡膠膠水、聚氨酯膠等;當受均勻扯離力、剪下力作用時,可選用硬度和強度較高的膠,如環氧膠、丙烯酸酯膠。

  ***2***、溫度情況。不同的膠水有不同的耐熱性。根據不同的溫度,選用不同的膠水。

  ***3***、溼度。溼氣和水分對膠接介面的穩定性很不利,可以說是有害而無益的。因為水分子體積小,極性大,經過滲透、擴散,起到一種水解作用,使膠接面破壞或自行脫開,造成膠接強度和耐久性降低。被粘件要求耐水性好的,選環氧膠,聚氨酯膠等。

  ***4***、化學介質。化學介質主要指的是酸、鹼、鹽、溶劑等,不同型別的膠水,不同的固化條件,具有不同的耐介質能力。所以,要根據被粘物接觸的介質選用膠水和密封膠。

  ***5***、戶外條件。戶外使用的膠接件所處條件比較複雜,氣溫變化、風吹雨淋、日晒冰凍等,會加速膠層老化,使壽命縮短。因此,在戶外條件下,膠接要選用高溫固化和耐大氣老化好的膠,如酚醛一縮醛膠,環氧一丁腈膠;密封則選用矽酮密封膠。

  膠水的注意事項

  雙組份聚氨酯膠粘劑良好的複合效果與多方面條件有關,其中工作環境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也就是說,隨著季節氣候的改變,為了獲得理想的複合效果,有必要對膠水使用工藝作某些微調。

  簡單地說,影響複合的季節氣候變化也就是環境溼度、溫度兩大指標的變化:具體而言在春夏兩季尤其是梅雨時節,空氣的相對溼度較大,甚至可達到飽和而秋冬兩季則空氣乾燥、溼度小;就氣溫而言,夏季比冬季高出許多,兩者之間最大可相差將近30~40℃***此處是以室內無暖氣的南方地區為例來作比較***。對於這些差異如不加註意,很可能在複合時會產生下列問題:空氣潮溼時,膠水經常固化不徹底,也就是幹不透,殘留黏性大,嚴重的甚至可在對複合膜作剝離時觀察到有拉絲的現象,特別當薄膜本身吸潮性較大,比如用尼龍膜複合時就更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其次,潮溼的空氣會在上膠網紋輥上產生冷凝,從而將水分帶入到膠盆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膠水逐漸由透明變得混沌、發白,以至失去粘結作用;溼熱高溫亦使得膠水的儲存比較困難,配好的工作膠液如當天用不完,放置過夜之後,經常會發白結塊,形成凝膠***果凍啫喱狀***。與之相對的是,在冬季天冷時,之前沒用完的工作膠液隔夜之後依然保持良好的透明流動性,甚至不必分批分次摻入新配的工作膠液內,就可直接拿來上機使用。另一方面,在氣溫較低的冬季,膠水會變得粘稠,流平性下降。當複合機高速運轉時,膠盆內容易產生大量的氣泡堆積在膠水錶面以及上膠網紋輥邊緣,這時有可能造成空泡轉移,上膠量不足,影響複合牢度;同時,由於流平分散效能不佳,複合膜的外觀效果也會變差,比如膠水的流平紋比較明顯,有時呈橘子皮狀,當用於複合鋁箔或鍍鋁膜時,如果印刷面有大面積的白墨或淺色油墨時,更容易形成小白點、斑點;另外,由於冬季氣溫低,熟化房的溫度與外界環境溫度相差很大,如果保溫措施做得不夠到位,則熱量的散失速度遠比高溫的夏季為快,這往往使得熟化房內溫度達不到設定溫度***一般為50℃***。因此熟化的效果亦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同等的熟化時間下,複合牢度有可能比夏季時偏低一些。

  分析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就要了解水分和溫度對膠粘劑的影響。首先,對於雙組份聚氨酯膠粘劑來說,水分如同其中的主劑即聚酯/聚醚多元醇一樣,可與固化劑中的NCO基團反應。據測算,1g的水可以消耗掉26~32g的固化劑,當然,這是就純粹的反應重量比而言,在實際當中,混入工作膠液內的水分在與固化劑反應時是與主劑相競爭的。但不管到底有多少水分參與了反應,這無疑是消耗了固化劑,使得其與主劑反應的量達不到原來設定的工作配比,因此也就造成了固化的不徹底和殘留黏性。而膠粘劑的粘度和反應活性則與溫度有著很大的關聯。膠粘劑廠家給出的粘度值是以25℃為標準溫度用旋轉粘度計測量出來的,這意味著實際使用時,工作環境的溫度在夏季可比其高出10餘度,而冬季天冷時可能比其低上20℃有多。膠水的粘度正好與溫度高低相反,即同樣的膠水在溫度高時表現出來的粘度值較低,流動分散效能好,溫度低則粘度高,流平差。另外,膠粘劑的兩個組份之間的交聯固化反應,在溫度低時反應速度慢,溫度高時反應速度快,這也恰恰是為何要有熟化房的原因***加快固化反應速度,提高生產效率***。

  針對這樣的情況,在使用雙組份聚氨酯膠粘劑進行復合時可根據環境變化做以下一些調整:如果空氣潮溼,氣溫偏高,將固化劑的用量適當提高10%~20%,以彌補水分對其的消耗;經常用乾爽的棉紗或布碎吸掉複合機上冷凝的水滴,防止其落入膠盆內;用不完的工作膠液可新增少量溶劑稀釋,然後密封保管,如果條件允許,可置於小型冷櫃內冷藏保管,這樣效果更佳,下次再用時,在密閉情況下解凍,並與新配的工作膠液混合使用。當冬季氣溫偏低時,配製工作膠液可適當多加一些溶劑以降低體系粘度,改善流平分散性,同時也減少了工作時膠盆內氣泡的產生。但這樣做工作膠液的濃度會有所降低,如不欲改變工作濃度,則可以用少量的丙酮取代部分醋酸乙酯,即使用丙酮與醋酸乙酯的混合溶劑來作為稀釋劑,兩者的比例可為2:8或3:7。此外,冬季低溫時可把熟化房的溫度設定稍為調高,以保證其實際溫度能達到要求,以免影響熟化效果。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