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菜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茴香菜也叫做香絲菜、小茴香等,茴香菜的嫩葉作菜蔬,是小茴香的莖部。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茴香菜是怎麼種植出來的。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茴香菜的種植技術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茴香菜的種植技術

  1.播種方式

  ①正播有冬播***包蛋***和春播兩種方式。冬播在上年冬前將種子播入壓好鹽的適墒將凍農田中***喀什墾區11月25日~12月5日,也可用3釐米地溫低於5℃為指標***,第2年收穫。春播在當年春天播種、管理、收穫***春播時間的提前程度與收穫茴香產量呈非直線形正相關性***。

  ②套播利用茴香生育期短的特性,在春播地膜寬窄行作物播種結束後,寬行套種茴香。套播以4月12日前或5釐米地溫不高於15℃為宜。

  2.品種選擇

  宜選擇分枝能力強、豐產、抗倒伏且經提純復壯、篩選過的籽粒飽滿的莎車小茴香。

  3.播種要求

  正播茴香有穴播和條播兩種。冬播以穴播***行距20~30釐米,穴距9~12釐米***為主,春播以條播***30釐米等行距、株距5~8釐米***為主。套播用穴播。播深1.5~2.5釐米,播後鎮壓。每公頃用種量22.5~30千克***千粒重1.3~1.8克***。穴播每公頃30~50萬穴,保苗140~200萬株,條播保苗150~180萬株。

  4.管理

  ①早春田管以增溫保墒為中心。正播茴香在苗前宜進行淺耙鎮壓,苗前遇雨及時耙地,破除板結,以利保墒出苗早發。淺耙方向與播種方向垂直,耙深不大於2釐米,且帶碎土鎮壓器。

  ②苗期田管以化調為主,輔以人工拔草和間定苗。茴香幼苗2~4葉期,噴施葉面肥1次***1%~2%的磷酸二氫鉀+0.5%~1%尿素***。幼苗5~8葉期,對生長過旺田塊區域性噴施0.15%~0.3%縮節胺,增強旺苗基部節間粗度,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後期倒伏。

  ③花果期田管以防積雨淹害為重點,養根保葉,促粒實,增粒重。小茴香較耐旱但不耐澇,5~6月份如遇降雨,田間積水超過8小時,會形成淹害,造成植株死亡,甚至絕收。故遇中至大雨,及時排澇。茴香花果期雖對水肥要求不高,但重疊期較長。氣候異常、土壤乾旱會對開花、受精以及產量造成不利影響,可葉面噴施濃度為0.2%~0.4%的硼、鋅微肥,提高結實率。茴香生長中後期,有脫肥早衰***葉色發黃***的點片,可噴施1.5%~3%尿素葉肥,提高植株根葉吸收養分的能力,促使果實正常成熟。對葉色濃綠、有貪青晚熟趨勢的點片,可噴施0.2%~0.4%的磷酸二氫鉀,提高千粒重,達到整體收穫期一致。

  茴香菜的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200釐米,全株表面有粉霜,無毛,具強烈香氣。莖直立,光滑,灰綠色或蒼白色,有分枝。三至四回羽狀複葉, 最終小葉片線形,長4-40毫米,寬約0.5毫米;葉柄長約14釐米,基部成鞘狀抱莖。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花梗 長4-25釐米,總苞和小苞片均缺;傘輻8-20個,不等長;花小,黃色;無 萼齒;花瓣45,寬卵形,上部向內捲曲,微凹;雄蕊5枚,長於花瓣;子房下位,2室,花柱2個。又懸果長圓形,有5條隆起的稜,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小茴香為長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涼的雙子葉春性作物,較耐旱但不耐澇。出苗後生育期65~85天。生育程序快,出苗35~45天進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穫期6月中旬。常規株高30~55釐米,莖稈呈假二杈分枝。葉互生,葉片三出式全裂葉,有狹披針形葉鞘。傘形花序直徑1~2釐米,白色或藍白色,有5~7朵單花,雙懸果呈長圓卵形,長5~8毫米,寬2~3毫米,內含兩粒略帶黃色的種子。

  茴香菜的價值

  香料植物

  小茴香是重要的香料植物。葉與果實均具有特異香氣。嫩葉洗淨後切細加鹽和味精、香油及其它調料拌食,味清香,可促進食慾。也可作為餃子或包子餡。果實多作香料,用於酒類和糖果之中,或加入魚、肉、醬中,有去腥增香的作用,並能增進食慾;研磨為粉末可用於製作五香粉,用於麵食等調味。小茴香還可用於藥膳,如茴香炒腰花能補腎止痛;茴香燉牛肉可溫肝暖胃,行氣止痛。茴香粥可散寒止痛。茴香薑糖湯可治感冒、疝氣痛、胃冷痛等。

  藥用植物

  小茴香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其果實是重要的中藥,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經、腹脅痛、疝痛、睪丸鞘膜積液、血吸蟲病等。《本草匯言》記載“茴香為溫中快氣之藥”。《唐本草》也記載“茴香善主一切諸氣,為溫中散寒、立行諸氣之要品”。古朝鮮許浚編纂的《東醫寶鑑》記載,炒茴香和何、人蔘、乾地黃、麥門冬、天門冬、茯苓等七味藥組成“七仙丹”,用於治療鬚髮早白等症,有滋陰養腎、益氣健脾之功。 果實含揮發油約3~6%,主要成分為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 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愛草腦。 另含順式茴香醚,對聚傘花素。

  此外,含脂肪油約18%,其脂肪酸組成中,洋芫荽子酸佔60%、油酸22%,亞油酸14%、棕櫚酸4%。

  尚含大於C18的醇和棕櫚酸、花生酸、山萮酸等所成的蠟,豆甾醇,7-羥基香豆精等。 苦茴香的果實含茴香醚60%,茴香酮30%;而甜茴香含茴香醚80%,茴香酮10%。 也有的茴香不含茴香醚而含愛草腦。

  茴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之外,葫蘿蔔素及鈣的含量也較高,種子可作藥用或香料,具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止疼之功效。其具體用途如下:

  1.促進消化吸收

  2.防感冒:可將少許茴香生汁加蔥沫湯內喝下發汗。

  3.治扁桃體炎:對成含汁液的水煎液,將其涼後漱口。

  4.吸膿:將葉搗碎,貼於患部,每天換3次,自然消退。

  5.治凍傷:可用生汁塗於患部,按摩。

  生活用品

  小茴香主要含揮發油等成分,包括茴香醚、茴香酮、檸檬烯、茴香醛等。從小茴香果實及莖葉中提得的精油有廣泛的用途,可用於牙膏、牙粉、肥皂、香水、化妝品等香精。茴香精油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可用於醃漬食品。北非及地中海沿岸的希臘等國酒吧中流行一種茴香酒,含有茴香精油,香味濃郁獨特,喝時加入水或冰塊,1 秒之內透明的酒液便混濁起來,變成乳白色的懸濁酒。用小茴香製成的花草茶有溫腎散寒、和胃理氣的作用,對於飲食過量所引起腹脹以及女性痛經也有一定效果。

  菸絲

  用小茴香莖葉製成菸絲,由於其不含尼古丁成分、焦油量低,對人體危害小,燃燒性類似菸葉、香味濃郁,有望成為新型香菸替代品。

  食用價值

  還有一種球莖茴香可以食用,它又稱結球茴香或甜茴香,為茴香的一個變種,與茴香形態相似。其食用部位為葉鞘基部相互抱合形成的肥厚肉質球狀莖,具有獨特芳香和甜味,可涼拌、炒菜、做湯、醃漬,也可製成餡包餃子或包子。至於八角茴香或大料,則是指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實 。

  茴香菜的常見做法

  茴香菜是一種蔬菜,多用來做包子餃子餡,和它的種子***小茴香***一樣具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在北方很受歡迎,而南方少見。

  由於“茴香”和“回鄉”同音,故北方的很多地方在過春節的時候都喜歡包茴香肉餡的餃子。平時則喜歡用茴香菜豬肉一起做成餡包包子、餃子、春捲等,很少做成炒菜,但也有和雞蛋、肉末一起炒甚至清炒的,也可以配以肉末做湯,但茴香菜素食時的香氣濃重,還是搭配一些肉類或蛋類以及較多油脂為妙。北方人一般認為茴香菜比較“吃油”,所以在做包子餃子時,一般會多搭配些油脂,吃起來才香,又因為茴香本身可以解油膩,故而這樣做對健康無甚大礙。


茴香菜怎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