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錄與記賬憑證

  會計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會計資訊,將會影響企業的管理和決策,因此會計選擇與應用對於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會計分錄不同於記賬憑證,記賬憑證要求要素齊全,並有嚴格的稽核與編制程式,而會計分錄則只是表明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賬戶與金額,是記賬憑證的最簡化形式。會計分錄通常只是為了講解方便而出現在書本之中,在會計實務中是很少出現會計分錄的。

  會計分錄的主要方法

  一、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準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二、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係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三、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記賬憑證的主要意義

  任何單位,每發生一項經濟業務,如現金的收付,物資的進出,往來款項的結算等等,經辦業務的有關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式和要求,認真填制會計憑證,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的日期、經濟業務的內容,並在會計憑證上簽名蓋章,有的憑證還需要加蓋公章,以對會計憑證的真實性和正確性負責任。一切會計憑證都必須經過有關人員的嚴格稽核,只有經過稽核無誤的會計憑證才能做為登記賬簿的依據。會計憑證的填制和稽核,對於完成會計工作的任務,發揮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歸納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1、會計憑證是登記賬簿的根據

  每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發生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經濟業務。會計部門要及時正確地記錄這些經濟業務,必須依據會計憑證。每當發生經濟業務時,必須填制相應的會計憑證。一般地說,經濟業務發生在哪裡,會計憑證就在哪裡填制。這樣可以正確及時地反映各項經濟業務的發生及完成情況。隨著經濟業務的執行和完成,記載經濟業務執行和完成情況的會計憑證就按規定的流轉程式最終彙集到財務會計部門,成為記賬的基本依據。

  2、稽核會計憑證,可以更有效地發揮會計的監督作用,使經濟業務合理合法

  通過會計憑證的稽核,可以監督各項經濟業務的合法性,檢查經濟業務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制度,是否符合企業目標和財務計劃;檢查經濟業務有無違法亂紀,違反會計制度的現象,有無鋪張、浪費、貪汙、盜竊等損害公共財產的行為發生;可以及時發現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及時加以制止和糾正。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3、會計憑證可以強化經營管理上的責任制

  任何一項經濟業務活動,都要由經管人員填制憑證並簽字蓋章,這樣,就便於劃清職責,加強責任感;並便於發現問題,查明責任,從而有利於加強與改善經營管理,推行經濟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