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激勵文章

  身在職場,我們需要的是不斷地鼓勵自己,給自己加油,給自己信心,給自己打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看你的簡歷,我就知道你還嫩著呢

  首先,要向一些同學道個歉,這篇文章,絕對沒有要冒犯或羞辱大家的意思,只不過,為了誘惑你們點選進來,我才取了這麼個聳人聽聞的標題。

  言歸正傳。上個月底,喬布簡歷的朋友邀請我面向正在求職的學生們做個線上分享,講一講對小朋友們找工作有幫助的東西。老實說,我當時是很忐忑的:我自己在大學畢業的前幾年,求職方面都非常失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保險;我甚至在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打算去富士康當個普工,後來,又因為自知動手能力太差,害怕被開除而作罷。讓我來給學生講求職經驗,實際上就等於是讓一個loser給別人講“如何成功”,聽起來蠻滑稽的。不過,後來再一想,我雖然缺乏成功的經驗,但我多的是失敗的教訓啊;教訓許多了,便可減少一些失敗的教訓。因此,我雖然走過不少彎路,但我的經驗教訓,仍然是有點價值的。

  一看你的簡歷,我就知道你還嫩著呢

  分享做到一半的時候,小喬同學在QQ上給我說:“蘇老師,您真的好動情。”“我看到這些孩子的提問,猶如八年前的自己,當年,我比他們更迷茫、更無助。”實際上,看到她寫的“動情”兩個字,我忍不住鼻子發酸,到後來,直接是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當然,這淚水,並不是心酸的淚水,而是自戀的淚水——“當年那麼難,我居然能夠挺過來!”

  下面,我挑選幾個問題及我的回覆分享給各位正在找工作的同學,說的不全對,還望多多包涵。

  Q:面試官總問為什麼沒有相關實習經驗,該如何回答?

  A:最好誠實回答。在這個問題上,不要耍什麼花招,你撒謊,很容易被識破。

  比方,你是因為一直在準備考研而沒有實習,這個原因,不會讓面試官對你的影響打折扣。

  如果你是嘗試過找實習,但最終沒有找到,也可以告訴面試官。讓他覺得,你確實是為找一份實習做過努力的,態度端正。

  也可能,你之前是對實習心存畏懼心理,沒有行動?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最好用第一種情況來掩飾一下,因為,他無法去求證。

  如果是因為準備公務員考試而錯過了實習機會,最好不要告訴面試官吧。如果我是企業裡面的面試官,聽到你為了考公務員而放棄企業實習,第一反應就是,不要你。都什麼年頭了,你在求職的價值排序中,還把公務員排在企業前面,是不是太不識時務了?難道,我們公司就是個備胎嗎?

  當然,期望值也不要太高,不要指望一個答案能幫你搞定一切。因為,無論你回答得多完美,最終都有可能被拒絕掉。

  Q:不打算從事本專業方面工作,對想從事的工作卻又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能得到面試機會嗎?

  A:這得看具體的用人單位的要求吧。

  還有,即便是招聘簡章上註明了“有相關工作經驗”,你並不符合,但只要其他條件突出,或者,他們確實找不到一個滿意的,你也是可能得到面試機會的。

  我換過四次工作,每次,都不符合招聘要求,但得到的面試機會非常多。

  Q:單位看到簡歷上學校裡的專案經驗跟他們做的東西無關,接下來的面試就興味索然,怎麼破?

  A:這個問題非常好,實際上,這是很多菜鳥應屆畢業生常犯的一個錯誤,我以前也犯過。

  你不能用同一份簡歷去應付所有的用人單位。事實上,那些找工作牛逼的同學,他們有多份簡歷,分別投給有不同需求的單位。學校裡的專案,如果跟這份工作無關,就別寫了。

  隆重提醒:簡歷上,忌諱內容寫得滿滿的,但都是些小渣渣事情。這種小事,寫得越多,表明你越不自信。並且,從HR的角度看,這樣,太浪費他時間,因為,沒有重點,可能在簡歷關就把你淘汰了。

  不要在簡歷上寫一大堆你修了哪些課程,沒什麼用。

  此外,不要在簡歷上寫你不擅長的東西。

  07年年底,我去崑山一臺資企業面試,是群面,面試官首先要求一個女孩用英文做自我介紹,那女孩說她不會。面試官問:你不會,可是,你簡歷上居然寫的是通過了英文四級。那女孩辯稱:可我確實通過四級了啊。這時,面試官taught her a lesson: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就不要往簡歷上寫;寫在簡歷上的,一定得是你自己擅長的東西。

  當然,我這麼說,很多同學會很受傷。因為,經歷牛逼的同學,可以很任性地寫簡歷,但實際上,大多數同學的經歷,都跟我當年一樣,沒有大事可填,那怎麼辦?

  不求多,求精。比如,你只是學生會裡的一個普通幹事、校園超市裡的一個店員,這個職位,毫不起眼,但是,如你能在簡歷中寫你在這份校園工作中的收穫,寫透,寫別人想不到的地方,這樣,面試官就會對你很感興趣。

  再一個是,有個性。

  我在2013年從銷售轉行做記者,一般,媒體招聘記者,要麼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要麼要求應屆畢業生,但我兩者都不符合——我畢業6年了。於是,我在簡歷上寫了自己在部落格上、人人網上的文章受歡迎程度,還加了一句“雜文的靈感來源於跟男人抬槓的過程,散文的靈感來源於跟女人調情的過程”,“高中以下學歷者讀起來不覺深奧,博士生導師讀起來不覺膚淺。”這種,就很吸引人,直到現在,兩年半過去了,我的領導還經常唸叨起我的簡歷。

  總之,簡歷,不要拘泥於條條框框,最好能呈現一個獨特的你。

  Q:大學期間應該翹課去獲得工作經驗和兼職機會麼?

  A:你不感興趣、老師也教得不好的課,沒必要上,先別說去實習了,就是翹課去圖書館一個人看書也是值得的。

  很多同學認真上那些沒什麼價值的課,就是為了績點、獎學金,等你畢業了,會發現,這些東西,真沒啥用。 我以前在班上,績點一直是倒數第幾名,但就到現在,學識上,也沒見得我比其他同學差多少。說得不謙虛點,可能是比大多數人都強。對知識的熱愛,持久學習的動力,比考試分數重要幾萬倍。

  翹課去兼職,個人覺得,大三下開始比較合適。 大一大二,還是以學業為主。不喜歡聽的課,可以自學。但如果很早就考慮求職,翹課去實習,那就是把大學當成職業培訓所了,這樣的話,你還不如去上個高職划算。

  翹課獲得實習經歷,能讓你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比別人更快; 但大學期間認真讀書,打好底子,則能讓你 走得更遠。 二者不可偏廢,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去尋找平衡點。

  Q:如果要讀研究生,本科期間實習還有意義嗎?然後是不是大多數用人單位在以後晉升中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具有優勢?我聽很多學長學姐都說本科的低年級的知識到公司根本用不上,去實習基本上是端茶送水的,謝謝。

  A:問題非常好。

  你本科期間實習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研究生畢業後打算繼續做學術,那你在本科期間的實習,是沒用的。

  但如果研究生畢業後還是去企事業單位工作,那你在本科期間的實習經歷,哪怕是跟你要找的工作毫不相干的實習經歷,也是有幫助的。為什麼呢?在用人單位眼裡,你只要有過一份實習經歷,哪怕跟他的需求無關,你就跟別的應屆生不同了,這就相當於“非處女跟處女”的區別。

  “沒經驗的應屆生”,這個身份,本身具有一定劣勢;因此,你找一份實習去擺脫這個劣勢,是必要的。哪怕是端茶倒水的經歷。因為,我就是從跟端茶倒水一樣簡單的事情做起來的。但當我幹過這種工作幾個月後,再去找工作,發現,面試機會一下子增多了。如果底子確實不好,不妨走“曲線救國”的道路。

  晉升中,研究生是否比本科生更有優勢,這要看單位、看崗位吧。 可以確定的是,在大多數單位和崗位,在工作幾年後,學歷、牌子,基本是沒有什麼用處的。***畢業的前三五年有用***只有在某些行政事業單位,科研或金融等專業性特別強的崗位上,學歷才有用,但也是僅供參考。***文/蘇清濤***

  :文藝青年為何混不好職場?

  【1】

  “文藝青年”是繼“小資”之後,重又興起的一個身份標識。

  說起文藝青年,你馬上會聯想到碎格裙、LOMO相機、帆布鞋、海魂衫、小眾知性歌手、復古範兒……這些辨識文藝青年的標籤。?

  文藝女青年

  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文藝青年,愛聽帕格尼尼,愛讀里爾克,喜歡捧著咖啡發呆,宅在家裡只和網友傾訴心事。

  他們整日花大把大把的時間來聽音樂、看電影、讀書、攝影等等,沉醉其中且樂此不疲。而這些音樂、電影、書籍,幾乎都是文藝色彩濃重的小眾作品。

  不知何時開始,社會上對文藝青年的態度譭譽參半。

  有人覺得他們生活在功利主義的現代社會,追求自由的精神世界,有著詩人的情懷,是高度個性化的浪漫的文藝鑑賞者。

  而更多人則是對文藝青年的嘲諷,在他們看來,“文藝青年”似乎和“***青年”沒有太大區別。於是,幾乎一夜之間,文青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歷朝歷代的文青都愛折騰,小作怡情,但是折騰過度了,就顯得責任心差一些,給人一種不靠譜的印象,難免引起些指責和埋怨。

  廣義上,凡是喜歡文化藝術的青年人,都可稱作文藝青年。文青標準因人而異,有真文青也有偽文青,界定尺度在個人。如果一個人很Low,稍微有點文化的人對他來說就算文青了,如果一個人文化層次很高,那可能他眼裡大多數文青都是***狗。

  其實被嘲笑的不是真文青,而是偽文青。

  真文青不在於標榜形式,更關注內心感受,是為了內涵而文青,偽文青是為了文青而文青。文青是骨子裡脫俗,是理想主義者的吶喊,偽文青則是***跟風狗,是虛榮膚淺者的無病呻吟。

  真文青很抗拒被貼上這樣的標籤,於是紛紛變得不願意別人說自己是文青了,這讓人真的很悲傷。

  【2】

  北大才女邵夷貝,寫過一首民謠《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歌曲主題是“大齡文藝女青年應該嫁個怎樣的男人”,歌詞簡單、直白,表達了文青在婚姻問題上碰到的尷尬,讓人聽後忍俊不禁。

  再來說說民國時期兩位著名的文藝女青年

  一位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極品文藝女青年——蕭紅

  蕭紅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她31歲的短暫一生,是一味地在任性中走過來的。

  有人說,折騰是文藝女青年的通病,那些有才華的去折騰文藝,沒才華的去折騰異性。蕭紅是連帶文藝、異性一塊折騰,並且都弄出了很大動靜的。

  她若不是早逝,恐怕會一場接著一場戀愛談下去的,每一場戀愛都很失望,消停一陣,歡天喜地又談下一場去了。這並不是她不長記性,歸根結底還是身體能量的問題,她是靠直覺和本能行事的人,而不是靠頭腦和理智。

  一句話,沒有頭腦和理智,卻有巨大的能量和不羈的性格,那隻能是折騰、再折騰,直到把自己青春與生命的本錢全部折騰完畢才能罷休。就連最後手術的簽字,都是丈夫端木蕻良攔不住,她自己非要籤的,結果被庸醫誤診,更被端木蕻良不幸言中,刀口長不住了。臨死前,她說自己“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可是,她能自省出,這一切都是她自己掙來的麼?青春被你奢侈得一日三銷,比飛蛾撲火還要不管不顧,生命資源是有限的,上帝也是公平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再不甘又能奈何?想咋地沒咋地成,然後埋怨別人都是人渣,都對不起自己,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當代作家紅柯說:我總是告訴我的學生,尤其是女學生,蕭紅的作品多麼好啊,可老師真不希望你們過蕭紅過的日子。

  再說說另一位,生活事業全面開花的才女——林徽因

  在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幾乎標誌一個時代的顏色,出眾的才,傾城的貌。她的才藝比蕭紅顯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際遇也更幸運。

  且看她的身份標籤: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中國古代建築領域的開拓者。

  放在現代,活脫脫一成功的斜槓青年。

  她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成就斐然,情感生活也像一個春天的童話,幸福而浪漫。徐志摩最愛的女人,樑思成的第一任妻子,金嶽霖為此一生不娶的女人。

  雖然林徽因在感情問題上也是糾葛不斷,可是關鍵時刻,她能分清什麼是婚姻,什麼是愛情。

  婚姻與愛情,從來就不是一回事。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愛情是精神意念,不牽涉財物,婚姻是實體經濟,家族財產須經營;愛情除了愛,不對任何其它事項負責,婚姻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除了愛,其它事項全負責;愛情說走就走說來就來,婚姻則要堅持與守候……

  婚姻與愛情能合二為一,當然好了,問題是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不能合二為一。

  面對這一切,林徽因看的如此通透,蕭紅這個傻大妞卻至死也沒整明白。

  【3】

  文藝女青年碰到的人生難題,不僅僅體現在婚姻和愛情上。在職場上,文藝青年也總是懷才不遇。

  文青確實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他們的精神世界豐富而廣闊,他們大多行事低調,追求一種“低處生活”的自由狀態,很多人有著天馬行空的思想和過人的才華。

  但是,他們的弱點也很明顯。

  1、有著不切實際的夢想,痴呆而固執

  文青富於理想,耽於幻想,總好像時時沉迷在自己的嚮往之中。他們不是為生活而活的,而是為理想中的生活而活的。

  文青都有浪漫主義情懷,喜歡美好的事物,有點兒神經質和憂鬱。相信少數比多數更神聖,失敗比成功更高貴,他們覺得,成功往往是一些粗俗的東西。可是,能有這樣的想法,得有足夠的生活保障才行啊。

  2、很強的個人主義色彩,任性,愛折騰

  文青多少是愛自由的,尤其珍視“消極自由”。他們未必有改天換地的志向,但很講究維護自己的小天地,不受他人的影響。

  文青都有顆細膩的心,他們從文藝作品中得到了太多、感悟得太多、冥想得太多。所以一般在生活中碰到問題的時候,他們也會想得多,遇到解不開的結的時候就容易糾結、擰巴。很容易放任自己的情緒,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如此情緒化就很容易導致她們不靠譜。

  經常聽到和文藝男青年談過戀愛的姑娘奉勸周遭的朋友:千萬不要和文藝男青年談戀愛,他們太不靠譜了。甚至有人說:珍愛生活,遠離文青。

  3、缺乏穩定而理性的自省和思考能力

  文青大多自負,對自己的能力過於肯定,目中無人,桀驁不訓。他們考慮問題往往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中來看待個體。

  4、沒有生活能力,掙不到錢

  文藝青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宅男”、“宅女”,平日不怎麼愛出門,大多不會做飯,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他們活在自己構架的精神幻想國度,希望憑藉某種來自精神層面的力量超越現實生活。

  現實情況是,文青中當然也有高薪者,但大多數文青收入都不怎麼高。

  這四個特徵互為因果,導致文青往往不能笑傲職場。

  【4】

  職場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1、要有職業目標

  文青往往是天馬行空的,比較散漫,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2、要有耐力和容忍度

  文青容易急功近利,做事三分鐘熱度,不踏實,在能力的積累上會容易有問題。而且,文青注重自我,對職場上的人和事,容忍度不夠高。

  3、較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文青比較感性,往往在溝通上比較任性,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4、要有職業精神

  文青顯然比較缺乏,不開心就轉身走人,還要回頭扔下一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5、強大的內心和自我驅動力

  文青比較容易風花雪月,容易激動和悲觀,碰到一點事情內心就碎成玻璃渣。

  6、系統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文青考慮問題一根筋,不會從多角度多維度出發。他們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普世價值觀,那是不正確的。

  曾私下諮詢過若干資深HR,招聘員工時,同等條件下會優先選用文青嗎?

  大多數HR回答:不會選,我偏好做事踏實肯幹,愛鑽研的,認真的人。

  少數幾個說,這倒不一定,如果這樣看人也是不理性的,也有人喜歡文青啊,主要看侯選人是否與上司和拍。

  總不能指望你碰到的未來準上司都是文青範吧,所以,建議去面試的時候,沒必要給自己貼一個文青的標籤。不過,任你如何隱藏,面試中高手還是會一眼看出你的個性。

  職場本來就不是個搞文藝的地,那是江湖。

  【5】

  那麼,文青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1、要培養結構化思維

  文青思維比較散漫,邏輯思考力比較欠缺,往往片面、孤立地考慮問題

  厚度決定高度,要改變自己的散漫,不斷強化和積累。不要死讀書,看書不是沒用,但是要活學活用,具體落實到處理問題才有效。

  碰上一件事,立體化去考慮多個解決方案,設想多種結果,多看幾步。

  2、保留文藝的內心,減少文藝的外在

  工作和生活是有界限的,兩者的角色思路不一樣,生活中是自我,工作中扮演另一個我。要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劃清兩者的界限。

  要在工作中理性,生活中感性。不要把生活對你的影響帶到職場,知道什麼時候該接地氣,什麼時候不需要。

  3、保持情緒穩定,不任性,不折騰

  文青感性過剩,很難擺脫生活中的情緒負累。

  文青容易站在自我的立場上去認為,別人應該怎麼怎麼樣。你以為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嗎?但事實上往往不是那樣,然後,就受打擊了,覺得人生都灰暗了。

  善良是文青的本性,因為感性,容易感動得一踏糊塗。但是文青的善良卻容易被利用,或是會誤導,總是盲目熱心幫助人,卻在幫之前不理智分析該不該幫,怎麼幫。

  這樣的人很脆弱,容易受傷,適當的改變能保護自己。

  4、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職場,埋頭做事很重要,但是,會做人比會做事往往還重要。要注意培養群眾基礎,搞好同事關係,在有原則地條件下取得更多人的支援,不要讓人覺得你清高狂妄。

  文青往往不太好意思讚美人,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都喜歡讚美的話。在職場要學會夸人,哪怕有時是違心的。

  文藝青年學會誇別人了,在職場上就進步了。

  5、確立目標,立足現實

  在沒有任何現實基礎的情況下,一味推進工作只是在浪費時間。充分考慮現實情況,給自己一個既定的方向,不要動不動就搖擺,眼高手低。

  有人說,太理性未必是好事,要堅持自己,我就是要有個性。那也是一種活法,只要你有足夠的生活保障。

  別窮文青了,用真本事在職場上贏得尖叫。

  :憑什麼我辛苦二十年,現在卻比別人差那麼多

  最近bbs上談論著磚院的問題,身為磚院苦逼博士生一名,LZ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經歷,確切地說,是自己和一位多年好友的經歷,感慨萬千。有的時候,你再努力,再有效率,也比不過方向上的失誤。二十多年的辛苦,因為方向錯誤,沒有應有的收穫。

  LZ在單位大院裡長大,有一位好友,也是父母同事的兒子,和LZ從小玩到大,關係非常好,暫且叫他小Y吧。我們一起讀的子弟小學,子弟初中。我從小成績非常優異,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小Y的話,由於比較貪玩,有時候放學後去網咖耍,成績稍微差一點點,但應付中考已經足夠了。

  2004年,我和小Y同時考入了市裡最好的高中的理科實驗班。進入高中以後,我們都參加了化學競賽。LZ為了化學競賽,起早貪黑,所有的週末、假期全部搭進去了,每天熬夜學競賽學到凌晨一兩點。小Y也參加競賽學習,但是還是不改貪玩的本性,有的時候上課的時候玩玩PSP,下課的時候去撩一下文科班的妹子。後來LZ順利地拿到了化學競賽的金牌,保送到P大化院。小Y競賽失利,被迫回去高考,最終考入了北京郵電大學,在表哥的建議下,選擇學計算機。

  那些年,LZ是父母的驕傲,老師口中的榜樣,小Y只是反面教材。

  2007年,我們一起進入大學了。我和小Y雖然不在一所學校,但也是一起來了北京。來北京的火車,小Y的父母看著我,滿臉羨慕,我的父母更是非常驕傲。北大化院強手如林,LZ不敢懈怠。大學四年,LZ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圖書館、實驗室、教學樓,沒有談一場戀愛,也沒有參加什麼課外活動。小Y在北郵的學習相對輕鬆,經常在他QQ空間看見他出去玩兒的照片,拍拖把妹,讓我好羨慕。有時小Y也約我出去玩,但是我都沒有時間。打電話給家裡訴苦,爸爸和我說:“不要像小Y那樣,那個孩子荒廢時間,沒有出息”。我謹記在心,對呀,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那些年,LZ依然是父母的驕傲,老師口中的榜樣,小Y依然只是反面教材。

  2011年,我們大學畢業了。我選擇了保研,順利地保研在本院讀直博,跟著某知名教授。小Y成績不夠保研,但又不願意吃苦考研,於是決定工作。計算機的專業,學生會某部長的身份,暑期實習,讓小Y順利地拿到了百度的offer。但是我的家人仍然以我為傲,他們認為,我是北京大學的博士,天之驕子;小Y是民營企業的打工仔,沒有什麼出息。

  那些年,LZ依然是父母的驕傲,老師口中的榜樣,小Y依然只是反面教材。

  今年,我也要博士畢業了,感謝老闆,雖然非常push,但是沒有在畢業上為難我。我準備找工作。研究的方向比較冷門,沒有一家化工企業有這樣的需求;簡歷上,除了幾篇論文以外,再也沒有任何閃光點。沒有實習經歷,轉金融和計算機都不具備條件;沒有學工經歷,假期全部用在了實驗室搬磚。想去學而思,但是他們要求老師能夠繪聲繪色地講解題目,可是多年的phD已經把我變成了木訥的理工科學生,表述能力直線下降;想考公務員,但化學專業本來需要的就少,考試又考不贏文科生,除了是黨員以外沒有其它優勢。談過一次戀愛,很快就分了,女友說我沒有時間陪她。

  前幾天在同學聚會上見到小Y,他已經跳槽了,工資也從11年的8k變成了現在的38k,在北四環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上個月剛剛搖到號準備買車。而且,他和女友也準備談婚論嫁了。

  現如今,小Y才是父母的驕傲,老師口中的榜樣,LZ是反面教材。

  同樣的背景,不同的人生。現在回想起來,“努力就一定有回報”這種話完全是***,完全是沒有用的心靈雞湯,有的時候,你再努力,再有效率,也比不過方向上的失誤。我曾經天真地認為,我比小Y努力用功,我一定能比他更有成就,但是事實相反。或許,在升入大學選擇專業時,就已經註定了今天的命運吧。但是,我想起自己寒窗苦讀的經歷,想起在小Y快樂地玩耍時,自己高中時挑燈夜戰、大學時專心學業、讀博時埋頭科研的辛苦,還是想質問:

  憑什麼我辛苦二十年,現在卻比別人差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