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基礎知識學習內容

  財經的基礎工作是會計職能實現的基礎,是企業管理的重要依據,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財經基礎知識學習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外匯儲備

  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係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目前每年流入我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都超過500億美元,又因為預期人民幣升值和房地產泡沫,大量國際遊資也通過各種渠道湧入中國,這些資金要先轉化成人民幣才能在我國投資,故而引起外匯儲備暴漲。但這錢不屬於中國,這只是外國投資者存在我國央行的,一旦中國經濟不景氣,外國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提走。這是儲戶和銀行的關係。雖然由我方***央行***管理,但不屬於我方。之所以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也是因為美國國債變現快且收益穩定,考慮到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不得不小心行事。當然,也有一部分外匯儲備是屬於比較穩定的,如因國內企業出口創匯和華僑匯款而形成的那部分。

  因此,我國外匯儲備要實施非常慎重的戰略。由於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逆轉可能造成資本流動的逆轉,把大量的儲備投入到不易變現的資源上,會大大降低外匯儲備的流動性,增加金融風險,所以才不能用來發展教育,補貼農業,救助醫療和乞丐。但提高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可以,只是目前油價太高,買了怕套牢。外匯儲備的壓力,我國目前已達1點4萬億美元。

  一、內債劇升

  政府為吸收這些外匯,需要發行大量的人民幣;而為減輕由此導致的通貨膨脹,又需要發行大量的央行票據或國債去回籠貨幣。如果我們把“印錢”***發行貨幣***理解成增加政府的隱性債務,那麼中國外匯儲備積累的過程可以看成中國政府以擴大債務***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或國債***為代價兌換外幣資產的過程。

  近幾年來,伴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大幅增長,顯性的中央政府內債***央行票據或國債***也急劇增長。僅顯性的中央政府內債已經達到GDP的30%。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需要承擔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的隱性債務,而對於後者的規模目前還沒有完整和準確的估計。但可以肯定,中國內債近年急速增長,其規模已經達到了國際上公認的警戒區域。內債及政府負債率的進一步增長,將影響中國政府對於全國經濟的巨集觀調控能力及社會安全保障能力,增大國內經濟的金融風險,影響長治久安。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也是回籠貨幣流動性的手段,對比發行央行票據或國債,可能會成為近期常用的調控手段。

  二、金融風險高

  由於我國外匯儲備很大部分都是美元,由於美國雙財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造成美元貶值,必定會帶來外匯儲備實際價值的縮水,況且外匯儲備中有1000億都屬於預期人民幣升值而進來的熱錢,監管不好,很容易出問題。

  三、侵蝕了國內勞動者的勞動成果

  外匯儲備主要來自國內企業產品出口的利潤,長期積壓在國外,不能投放國內建設,對於中國資金本來不充裕的市場,也是一種損失。

  外匯儲備過高的問題。首先,過高的順差說明我國的外匯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最好的狀態就是國際收支平衡而非順差或逆差。大家知道,現金是要拿來投資才會有收益的,放在兜裡是不會有任何效益的,更何況在全球溫和的通貨膨脹環境下,恐怕還會貶值。

  其次,高額順差反映出我國內需不足,中國人現在還是喜歡把錢放進銀行圖個安穩,而現今在金融開始開放了,銀行激烈的競爭及外資銀行的進入,存銀行已經不安穩了,而中國的投資渠道有限,衍生工具發展不足,而且消費也不夠。

  最後也是現在最熱點的,持續過高的順差導致RMB有升值壓力。

  造成貿易順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市場集中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而製造業的供給出現了向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加快轉移的趨勢,亞洲國家國內需求難以消化快速增長的生產能力,必然擴大出口,造成順差增加較多;二是中國處於加工貿易製造基地的位臵,很多鄰國的出口要經過中國的組裝得以實現;三是在中國的貿易順差中,外商投資企業所佔的比重較高;四是在中國出口快速增長過程中,擴大進口受到了限制。中國正處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歷史階段,除了初級產品進口以外,國內市場需要進口越來越多的高技術產品,但這方面受到了明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