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在網際網路創業的故事

  網際網路驅動的創新是中國經濟謀求新增長動力的主要方向,網際網路創業也變得前所未有地接近普通大眾。那麼下面就讓小編分享一些的內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一

  21年前,一場車禍導致他左上肢殘疾;21年來,他歷經坎坷,卻從不言輸,用勤奮和智慧演繹著精彩的人生;如今,他創辦了自己的定製傢俱企業,網店銷售有聲有色,年銷售額達200萬。命運對他極其冷漠,可他堅強地予以回擊,他就是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耿車村殘疾人創業典型——丁坤。

  不幸遭遇無礙新人生

  初見丁坤,並未覺察出他的身體殘疾,這個1982年出生的青年有著同齡人身上的剛毅與熱血。丁坤透露,1994年的一場車禍致使他的左上肢殘疾,“車禍以後,我休學在家,治病兩年後回學校繼續學習。”

  不幸的遭遇並沒有摧垮丁坤的未來。,他順利考取了徐州工程學院,學習會計專業。三年的大學生活很快就過去了,丁坤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專業基礎,回到家鄉宿城區耿車鎮當起了代賬會計。“我還跟著我師父後面學習了兩年,積累了不少代賬經驗,慢慢地我也開始為企業代賬。”據丁坤回憶,前後,他同時給十幾家企業代賬,每個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穩定的收入給丁坤的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丁坤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第二年,兒子的誕生更是給丁坤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陽光,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時間轉到,經濟危機使得很多中小企業步入發展困境,甚至不少企業面臨倒閉。這樣的經濟發展大環境對丁坤的代賬會計工作也產生了直接影響。“給企業代賬從十幾家減少到兩三家,收入驟減,我得考慮給自己再找條出路了。”

  投身網路闖出新天地

  有志之人,將失敗與困難當財富。代賬會計的工作之路走得不順暢讓丁坤開始思考新的工作定位。一次偶然的聚餐讓丁坤開啟了“觸網”致富道路。

  “我一個初中同學家裡蓋廠房,我去給他慶賀,看到他在做淘寶店。”,丁坤看到自己同學在淘寶網上開設了傢俱店,他便心生疑問:傢俱怎麼賣到了網上?

  帶著疑問,他多次向同學討教開網店的經驗。在同學的幫助下,丁坤有了自己的網店,在網上批發、零售傢俱。“剛開始只賣別人的產品,有買家來詢問我就很開心了,賣一個大件能賺200塊,賣一個小件也能賺幾十塊,動動滑鼠就能賺到錢,我就覺得這一行可以幹。”

  從不懂行到入門,丁坤沒少折騰。招工人、買板材、上機器,每個流程都讓他嚐遍了艱辛。“還沒招到裁具的人呢,打眼的工人又走了,我只能自己琢磨了。可以說,我自己承包了裁具、打眼、包裝、銷售一套流程。”丁坤還坦言,開網店容易,但是深諳其道還是挺難的。“網店銷售小竅門挺多的,我只能算初學者,店鋪的發展壯大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為了進一步發展定製傢俱生意,丁坤於在天貓商城註冊了店鋪,開始主攻這片市場。經歷了種種艱辛,,丁坤的定製傢俱生意真正發展壯大起來。“行情好的時候每天都有二三十個訂單,銷售額達到100萬,銷售額做到了200萬。”

  風雨兼程走出新未來

  “叮咚、叮咚”,阿里旺旺上淘寶買家的諮詢不斷。位於宿城區耿車鎮耿車村的丁坤家裡,丁坤正在接收多個淘寶買家的產品諮詢。丁坤展示了他在天貓商城的店鋪,其中一款五斗櫃已實現總銷量5700餘件,店內還有數個熱銷產品。

  “淘寶店也不像以前那麼好做了,我現在的做法就是著重打造一件熱銷產品,然後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為了拉動銷售,丁坤還請專業人士為他裝修網店,產品圖片、安裝視訊、文案策劃等,丁坤的淘寶店已是專業級別。

  在耿車鎮,原本在家務農、回收廢品、外出打工的村民,如今華麗轉身成了網店“掌櫃”,“觸網”致富。他們憑藉一根網線、一個滑鼠、一方螢幕,做起了綠色環保的“淘寶”經濟。而對於丁坤所經營的定製傢俱來說,更是需要製造業和資訊化相結合,網際網路和物流網相結合。

  談起網路創業,丁坤感慨道:殘疾人通過網路創業,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順利。顧客並不會因為店主是殘疾人就不投訴,當顧客投訴貨物質量時,要學會跟顧客、商家溝通、周旋,如果有質量問題就一定要退貨。

  在丁坤的觀念裡,人生沒有順順利利的,總會有困難伴隨,“認定目標,一如既往努力前進,在坎坷的道路上吸取經驗,不斷改進,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二

  有一座小鎮,那裡曾是八百多年的“江南糧倉”,然而如今它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夢想”。這座核心區域僅3平方公里的 “小”鎮,卻有著成為世界級網際網路創業高地的“大”目標。就如馬雲所說的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夢想小鎮正吸引著無數創業者踏入其中。

  7月28上午,安徽財經大學“夢想小鎮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業調研隊”慕名來到夢想小鎮,探索這個小鎮的夢想“基因”,解密互聯創客的創業之旅。

  夢想小鎮開啟造夢新時代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颱風’已經來臨,夢想小鎮的成長速度令人興奮。”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浙江省省長李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夢想小鎮的未來充滿期待。

  實踐第一日,隊員們跟隨小鎮辦公室講解員的帶領,走在以“三生融合***生態、生活、生產***、四宜兼具***宜居、宜業、宜文、宜遊***”為開發理念的小鎮內同樣對小鎮充滿期待。

  隨後講解員通過文稿演示,為隊員們深入講解了夢想小鎮的建立背景、目標定位、政策特色與發展現狀。生動的演示與詳實的資料,讓隊員們對夢想小鎮這個省重點打造的世界級網際網路創業高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據瞭解,“夢想小鎮” 並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小鎮,它應該是一個新型的“眾創空間”、一個巨型的孵化器、一個創業青年的社群、一個資訊經濟的新馬達、一個網際網路創業的生態圈。在進一步推進調結構轉方式的過程中,全國積極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一系列特色小鎮、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應運而生,而“夢想小鎮”已經逐漸成為創新發展的金名片,也成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樣板。

  小鎮大夢想,眾創好地方

  實踐第二天,隊員們走進提前篩選好的近三十家夢想小鎮入駐企業,進行問卷調查與座談,與企業初創者就創業專案選擇、資金籌集、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式,還有夢想小鎮為企業提供的支援等問題進行了積極交流。

  3D列印企業初創者欣慰地跟隊員們說:“初創階段很燒錢,這裡有房租優惠,有貸款支援,感覺很溫暖。”這位留學學成歸國,立志將3D列印在我國更加普及化的初創者,是第一批拿到夢想小鎮創業先鋒營“金鑰匙”的人。他們的辦公室與研究室擺滿了3D列印的機器裝置與精細的模型,雖然場地看起來並不很寬敞,但減免的租金與水電,顯然已經讓這個初創企業很滿意了。

  “夢想小鎮具有潛在的發展空間,而且它的長期發展規劃,正契合我們長遠的目標。”除了“孵化器”內的初創企業,隊員們還探訪了“加速器”中的發展型企業。發展企業已經度過了初創期的艱難,開始穩定下來大力發展,他們更看重的是夢想小鎮的發展前景。

  “我們在夢想小鎮的孵化器名叫灣西加速器,手頭有100多個大學生創業專案,40個專案進入孵化器備選庫,我會徵求意見確定最終20個左右的入駐團隊名單。”天使投資人如是說。對於創客,投資人就如“天使”般助人於困難。而

  投資人在幫助年輕創客實現夢想的同時,何不也是達成了自己的投資願望。

  追夢人有著不同的需求與目標,夢想小鎮因人制宜滿足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更好助力夢想。

  互聯思維成就創客夢想

  “創客”——有夢想,更有行動的創新創業者。“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的結合。“夢想小鎮”——“創客”在嘗試走“網際網路+”的路線。

  實踐第三日,通過對前兩日收集到的相關資料與資料,進行的整理彙總與初步分析,團隊對夢想小鎮有了如上簡短概括。小鎮中的創新企業讓隊員們看到,原來不僅傳統制造業能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實現“中國製造”到“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的華麗蛻變。而且網際網路經濟本身的創新力量更不容小覷,如“網際網路+維權”、“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健康”……網際網路不斷在各行各業中跨界融合、滲透,給經濟締造了一個接一個的精彩。

  接下去團隊還將對資料進行深入分析總結,最終以實踐報告的形式呈現,力求能最大限度地呈現團隊此行所得到的一切,不枉夢想小鎮與各企業工作人員的熱心配合與無私指導,更不枉烈日下隊員們不斷探索的心。

  如今,夢想小鎮中一大批專案已獲得天使投資,一批高成長性的專案,正在嶄露頭角。源源不斷的人才湧入,生生不息的新鮮血液流淌,以夢想小鎮為依託的創業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創客們更願意在這裡紮下自己的根。相信他們終會擁有一個開花結果的好歸宿。

  而通過本次實地調研,隊員們走入了先進的眾創空間,近距離接觸到了各式各樣的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業企業,真正進入社會感受到了創新、創業、創意、創造的氛圍。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們的實踐與科研能力,更是對十三五期間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網際網路+”政策的深入學習實踐。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夢想小鎮也將會成為你我創新創業的逐夢之地。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