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上創業的故事

  網上創業傑出人才培養是創業教育的研究熱點,開展對網上創業型傑出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可以探索出培養傑出網上創業人才的有效途徑和對策。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一

  2008年開始在宿舍創業,到2015年,獲得E輪融資,擁有幾千員工,服務範圍也從上海交大周邊快速擴充套件到全國250個城市,這便是中國最大的線上外賣訂餐平臺“餓了麼”的快速發展軌跡。

  1月27日,“餓了麼”召開新聞釋出會,CEO張旭豪宣佈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餓了麼還將與戰略投資方達成深度合作。融資完成後,餓了麼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

  釋出會後,張旭豪在接受採訪時難掩喜悅,他豪言,餓了麼要做餐飲界的阿里巴巴,目標是成為估值一千億美金的公司。

  已經廣為熟知的初心

  叫外賣未果啟用創業夢

  我們總是遙望大洋彼岸,為什麼那裡可以出現扎克伯格和喬布斯這樣的人。本質上,他們都受到了某種個人英雄主義的感召,相信人要獨立創造,並且改變這個世界。

  2008年,還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讀碩士一年級的張旭豪也認為,只要自己做的東西被市場認可,個體就是有價值的。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邊打遊戲一邊聊天,突然感到餓了,打電話到餐館叫外賣,要麼打不通,要麼不送。

  創業就這樣從不起眼的送外賣服務開始了。張旭豪和康嘉等同學一起,將交大閔行校區附近的餐館資訊蒐羅齊備,印成一本“餓了麼”的外送廣告小冊子在校園分發,然後在宿舍接聽訂餐電話。接到訂單後,他們先到餐館取快餐,再送給顧客。這一模式完全依靠體力維持業務運轉,沒有太大的擴張餘地。唯一的好處是現金流充沛:餐費由他們代收,餐館一週結一次款。

  只有網際網路能夠大規模複製並且邊際成本遞減。2008年9月,“餓了麼”團隊開始研發訂餐網路平臺,張旭豪先通過校園BBS招來軟體學院的同學入夥。用了半年左右,他們開發出了首個訂餐網路平臺。在網址註冊上,他們用“ele.me”***“餓了麼”的漢語拼音***組成,網站訂餐可按需實現個性化功能,比如顧客輸入所在地址,平臺便自動測算周邊飯店的地理資訊及外送範圍,並給出飯店列表和可選選單。

  網路訂餐系統初運營時,已有30家加盟店支援,日訂單量達500—600單。可那段時間,張旭豪和康嘉卻因為過於奔忙勞碌而“後院起火”:先是竊賊光顧宿舍將電腦等財物一掠而空;接著,一位送餐員工在送外賣途中出車禍;隨後,又有一輛配送外賣的電動車被偷……

  重重壓力下,張旭豪不得不撤銷熱線電話和代店外送,讓顧客與店家在網上自動下單和接單。

  不停參賽給網站造勢

  “餓了麼”引來風投青睞

  為了給網站造勢,張旭豪不停地參加各種創業大賽,以擴充創業本金。2009年10月,“餓了麼”網站在上海慈善基金會和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聯合主辦的創業大賽中,獲得最高額度資助10萬元全額貼息貸款。12月,網站在歐萊雅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賽上,獲得10萬元冠軍獎金……

  通過創業競賽,團隊總共贏得了45萬元創業獎金,獲得資金的“餓了麼”網如魚得水,到2009年底,訂餐平臺已擁有50家餐廳進駐,日均訂餐交易額突破萬元。

  為了網站的發展,張旭豪招來了網站技術總監汪淵,汪淵專門編寫了一個小軟體,可在校內BBS上給每個會員使用者自動群發站內訊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發了六萬條。“餓了麼”網站因此訪問量大增。

  靠線上和線下廣告吸引學生訂餐容易,但吸引更多飯店加盟絕非易事。多數店家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我在你的網上開個頁面,放幾份選單,你憑什麼就要抽8%?”對此,張旭豪的策略是:“談,不停地談。”他們每天出門“掃街”,最忙時一天要“掃”100多家飯店,最難談的飯店,“談”了40多個回合才拿下。

  2010年5月,網站2.0版本成功上線。“餓了麼”不僅攻下華東師大,連附近紫竹科學園區也被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顧客群從大學生拓展到企業白領。僅隔一個月,“餓了麼”就推出了超時賠付體系和行業新標準。9月,“餓了麼”全上海版上線,合作餐廳超過千家,單月最高交易額達到了百萬元。

  2010年11月,手機網頁訂餐平臺上線,訂餐業務不僅覆蓋了全上海,目標還直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創業網: ,“餓了麼”註冊會員已超過兩萬人,日均訂單3000份。這一戰績,很快引起了美國矽谷一家頂級投資公司高度關注,接洽數次後,“餓了麼”成功融得風險投資100萬美元。

  E輪融資後錢怎麼花

  今年專注“高校、白領、物流”

  2011年7月,“餓了麼”相繼成立北京和杭州等兩大城市分公司,風投緊隨而來,2013年完成B輪和C輪融資,去年完成D輪8000萬美元融資。

  1月27日,“餓了麼”召開新聞釋出會,張旭豪宣佈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

  張旭豪分享了2014年的主要業績:2014年餓了麼平臺交易總訂單量達到1.1億,日訂單峰值200萬單,市場佔比60%;覆蓋全國超過250個城市,20萬家餐廳及2000萬用戶;移動端交易額佔比超過75%,牢牢站穩了中國最大線上外賣訂餐平臺的位置。

  張旭豪稱,融資後的三大任務是:持續完善高校的外送服務;繼續大規模地開拓白領住宅市場;搭建以自有物流為中心,社會化物流為輔的物流配送平臺,使之成為廣泛覆蓋中國的最後一公里物流網路。

  過去幾年來,高校的學生群體是餓了麼的主力消費群體,從去年的擴張軌跡中,可以看到餓了麼仍然在延續這種從高校開戰的打法,新增的100多個城市基本都是從高校掃街開始。

  但學生群體的消費能力和忠誠度都很難令人滿意。除了在三四線城市的快速鋪開,餓了麼也在籌謀在幾個比較成熟的市場中,實現從高校到辦公樓,從學生到白領的另一種擴張。

  去年8月,餓了麼在上海10萬塊分眾樓宇顯示屏投放免費午餐廣告,共送出了20萬份20元代金券。從學生宿舍樓的傳單到樓宇廣告的投放,獲取白領使用者的成本顯然更加昂貴。但對餓了麼來說,白領及住宅市場是不得不攻下的一城。

  據介紹,這輪融資除了資本層面的合作,餓了麼也將與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等合作伙伴達成資源方面的深度合作。通過集合合作伙伴在不同領域的優勢資源,餓了麼將逐步搭建一個全新的線上外賣領域的生態系統。

  五輪融資

  目標直指市值千億美金

  餓了麼自2008年上線,至今已獲得五輪融資:

  2011年完成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

  2013年1月,B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融資規模為數百萬美元;

  2013年11月,C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的2500萬美元;

  2014年,D輪8000萬美金融資,大眾點評領投。

  2014年12月,E輪融資,融資金額3.5億美元,投資方為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及紅杉資本。

  張旭豪表示,五輪融資總計金額5億美元左右,目前主動權仍掌握在餓了麼手中,下一步的目標是成為市值一千億美元的公司,並不排除其IPO的可能。

  創業感悟

  1.其實網際網路創業產品還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創始人一定要花很多的心思在自己的產品上面,對很多的痛點需求一定要想明白,一定要解決好。

  2.我覺得團隊非常重要,一個團隊真正的形成,要經歷幾波大的挫折以後,才能真正穩固起來,我覺得比較有戰鬥力的一個團隊,一般可能需要一到兩年才能形成。

  3.現在資本很熱,大家大多為了一個idea去融一筆錢,然後再想怎麼樣,好像沒有人想創業的初心。我覺得雖然融了很多的錢,還是要清楚自己做的是什麼產品,服務的是誰,怎麼去完成。

  篇二

  只需動動手指呼叫“菜小二”,就能吃到各種組合的新鮮美味水果,還可免清洗免切,在重慶郵電大學,學生們就能享受這樣的服務。頭戴小二帽,腳踏摩托車穿梭於各個宿舍樓之間,“菜小二”團隊成員為學生送去了價廉質優的水果杯。

  實驗室聊天聊出創業想法

  團隊成員個個都是“牛人”

  姜軍和王健樂是“菜小二”專案的兩個股東,都是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生二年級學生,“菜小二”的創業想法來自兩個合夥人一次在實驗室的聊天。

  2012年12月的一天,王健樂在實驗室做實驗,姜軍給他送吃的,看見王健樂在寫東西,姜軍很好奇。王健樂告訴他自己想做社群生鮮蔬菜配送的想法,這一下激起了姜軍的興趣,與王健樂不同,姜軍想的是做高階寫字樓的生活服務配送。但這個想法只是放在腦袋裡面,他們沒有付諸實踐。

  2013年1月,兩人決定一起創業,不過創業服務的物件不一樣,於是兩人先對市場進行了分析。因為對學生市場很熟悉,目標人群最終鎖定在整個郵電大學,配送暫定為水果,做好了再拓展至生鮮。

  專案確定後,接下來他們開始著手組建團隊,2013年2月,“菜小二”成立,他們找來了一批大學實驗室裡的技術達人,做網站、APP、微信平臺的技術研發、運作,還劃分小二事業群、前端、後臺、產品、安卓、IOS、遊戲等。重慶郵電大學附近一個80多平米的套間是他們的創業基地。

  目前,“菜小二”團隊約有20人,從研究生到本科生,聚集計算機、經管、傳媒、通訊、軟等專業的各大牛人。

  目標鎖定“水果杯”

  網上下單線下配送

  想吃水果,吃兩個太多,吃一個不過癮,想吃多種水果,又怕每一樣買點吃不完容易壞,去買路邊的拼盤水果,又擔心衛生問題,這讓這個團隊看到了商機。

  在“菜小二”的網站,看到他們所銷售的產品分成個人套餐和商務套餐專區。價格最高的是“女神套餐”水果拼盤,包括桑葚、芒果、木瓜、聖女果、草莓、火龍果等,還有“英語不掛科”等等奇特的名字。專案成員焦運森透露,各種水果製成的水果杯都是他們在非常乾淨衛生的環境下切好、裝盒的,因為品種多,價格低,外面根本買不到,所以生意非常好。

  據瞭解,水果都來自批發市場,水果杯售價最低6元最高18元。創業之初,由於每天的量不算大,只能在菜園壩水果批發市場批發水果,水果只能一件一件拿,有時會產生積壓,對於他們來說,成本不小,當水果店老闆知道他們是大學生創業時,就決定給這幾個小夥子免費配送水果。如今,“菜小二”發展了一年多,在重郵非常有知名度,現在他們的月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2萬元。

  立志做水果速遞O2O網站

  還將走進其他高校和社群

  目前“菜小二”通過網站和微信24小時接收訂單,但送貨時間只有兩次。通常當天下午兩點前的訂單,“菜小二”會在17:45-19:00的放學時間送貨上門。而下午兩點後的訂單,則會在第二日11:45-14:00午休時間送貨。

  “今年我們主要是要解決物流的問題。我們已經在校園租下了一個實體店進行售賣,同時作為學生網購的自提點。”焦運森說,他們的團隊已經在著手建設“菜小二”的微信***,預計今年上半年執行。

  據介紹,“菜小二”也在嘗試與學校和企業合作,為學校會議、企業的餐飲會提供水果定製服務。他們去年就曾接到一個2000元的企業訂單,現場為賓客製造水果花束、拼盤等服務。

  除了電商業務,“菜小二”還有一個SOFT研究院,主要是負責APP外包的業務,此外還有一個0.01設計室,主要涉及海報設計、廣告牌製作等業務。這兩部分業務去年貢獻了30多萬元的營業額,這些資金都會成為“菜小二”未來拓展的資金。

  “電商市場競爭很激烈,而‘菜小二’目前定位是走高校路線。我們計劃把‘菜小二’的模式複製到重慶的各大高校,類似於大學聯盟。”焦運森說,在團隊設想的“菜小二”藍圖裡,首先是順利走入各大高校,隨後是向中小學、社群建點發展,立志於做水果速遞O2O網站,夢想成為生鮮電商大亨。

  篇三

  一個小姑娘新微商創業2年成為千萬富豪,2013年她終於熬到了大學畢業,踏上了人生事業的旅途。她沒有過硬後臺,只勉強找到一家稍微小的公司,當一個總經理助理***打雜***。農村出來的雷小蘭因種種原因,社會經驗不足、閱歷淺。

  經常被罵,甚至還遭到同事的白眼。她長有一張漂亮的臉蛋,所有人都覺得她應該找一個有錢人嫁了,但她選擇了一條背道離馳的路。因為她不甘心,這麼辛苦讀者這麼多年書,就是為了靠自己的雙手去改變命運,而不是靠所謂有錢人。

  2014年1月,在雷小蘭事業生活的低迷時期,諸事不順、處處碰壁,但她沒有氣餒,依舊利用休息的空餘時間去報課程增值自己。在一個微信新微商營銷課程裡遇到了一個改變她一生的貴人,——思埠集團董事長吳召國先生。

  吳召國先生很欣賞這個農村出來的刻苦女孩,經常指導她,在吳召國先生的幫助下,雷小蘭開始接觸微信新微商營銷。那時候微商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發展壯大,面對這個魚龍混雜的微商圈,其實很多人都不看好的。

  2014年1月9日,在微信群聽了一堂吳召國先生的微信新微商營銷課程,她徹底失眠了。第二天掏出了當時僅剩下的2000元存款加上像朋友借了一些錢。進了10盒面膜,就這樣雷小蘭開啟了她的微商之路。她開始了加好友,發朋友圈,寫廣告,加代理。她一步步地走了過來,老天也像開了眼一般,讓這位農村小女孩的路越走越寬。

  高收入人群

  2000元投資3個月成為月入過萬的高收入人群!

  2014年3月,在她為期不到3個月微商的時間裡,竟然月收入破萬,雷小蘭開啟了她人生的新一頁。當看著自己的支付寶裡餘額的數目,她有點不敢相信,這些錢對於前幾個月的她,是做夢都不敢想的鉅額!她給了自己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從每個月1500的月薪到月收入破萬。憑藉思埠優質的產品和自己不懈努力,雷小蘭的微商之路越發精彩......

  憑藉新微商模式,開啟創業之路!

  也許是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才能,她憑藉思埠的產品在微商事業上一直順風順水,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新微商銷售模式。2014年8月,她離開了工作一年多的公司。來到了思埠集團總部,在思埠集團的幫助下,形成自己的團隊,開了她人生第一家公司,——廣州微躍商貿有限公司,隸屬於思埠集團旗下分子公司。

  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人生的第一臺路虎!

  在思埠集團新創立了一家新分子公司,並沒有太多人看好,雷小蘭憑藉自己的努力帶出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新微商團隊,在這裡她和自己的團隊日夜奮鬥,通過不懈的努力,第二個月已經突破百萬的銷量。她的團隊成為了微商屆的一個傳奇,憑藉特有的新微商銷售模式短短三個月時間,總營業額達到了500萬,同時也贏得了她人生的第一臺路虎。

  微商迎來低谷,所有人素手無策!

  2015年5月,微商界迎來凜冽的寒冬。電商行業愈發先進,突然崛起的微商界,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加入,湧入的企業品牌越來越多,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導致微商市場不斷下滑。炎熱的五月,毒辣的太陽,這本該是暢銷的月份,但是這一波又一波對微商界的衝擊,讓這本該的一切發生了變化。這突如其來的淡季,使成千上萬的微商團隊蕩然無存,剩餘業界微商團隊不堪受挫,一個個曾經在微商界的成功商人為此而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她卻脫穎而出,創造奇蹟!

  但是,雷小蘭的團隊並沒有因為這黑色五月而遭遇業績的下滑或團隊的流失,反而業績持續上升,團隊越來越大,凝聚力也越來越強!在這人人倒退,一個個微商人束手無策的時候,雷小蘭的團隊當月竟突破1000萬銷售額的大關。

  然而這一切並非奇蹟,雷小蘭在這五月前就發現,很多微商,只是單純一味的去推銷產品,或者是去爭取價格的優勢,漸漸的很多商家為了拿到價格的優勢不惜鋌而走險。然而雷小蘭心裡清楚的知道,這好比一場金融泡沫,遲早會有破的一天。 然而她一直堅定自己的理念:幫助別人成功,才是自己真正的成功。

  所以她每天堅持給最底層的經銷商輔導,教給他們最落地最有效的方法,讓下面每個經銷商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收益。雷小蘭整天激情澎湃,她有一句口號是:我是一個小太陽,渾身充滿正能量。他這樣的工作狀態跟激情傳播到了下面每位經銷商。她不怕吃苦,每天利用晚上的時間去為底層經銷商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幫助他們怎樣的去更好的和客戶溝通。實實切切地把有效的微商經營方法,和有用的銷售方式給分享給各階層經銷商。

  雷小蘭團隊的代理商普遍月收入達到5千—1萬,她激情的工作狀態跟最落地的微營銷方法在團隊慢慢的傳播,吸引了很多外界的家庭婦女、寶媽、在校學生、殘疾人等等各類人群,他們都紛紛加入了雷小蘭的團隊,短短三個月時間雷小蘭的銷售團隊達到了數十萬人。

  成為了業界的榜樣跟知名團隊,使得很多業界大咖前來學習交流。她團隊的經銷商分佈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城市,都像她一樣如同一個小太陽,整天充滿正能量,非常的有激情。如今的她不再是一名微商人,她是微商人學習的榜樣,她是夢想的締造者。最可貴的是她把自己成功的經歷和最有效的銷售的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每一位經銷商跟業界精英,讓更多經銷商跟業界精英正確的經營這個重新崛起的微信商圈。

  夢想的締造者

  雷小蘭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自己在業界的實力跟影響力,同時也擺脫了眾人對90後的不良看法。證明了自己成為新一代90後的夢想代言人,譜寫了商界的傳奇。一次偶然的給予讓她再人群中脫穎而出,用自己的雙手擺脫農村人貧窮的命運,開啟屬於自己人生的一頁。

  90後也就可以漂亮的撐起一片天空!

  84後創業2年總結的12條用人思想***已引發無數老闆共鳴***“創業很苦”,還記得剛創業的時候別人告訴我。現在已經在創業的路上摸爬滾打了2年多,體會到創業的苦不是來自於身體,更多的是來自於別人的不理解。很多時候,有些事情只能咬咬牙,默默的挺過去。所以,為天下所有的創始人致敬!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