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手冊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長,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常見病、多發病,是繼腫瘤和心腦血管病之後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壽命延長,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長,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常見病、多發病,是繼腫瘤和心腦血管病之後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能控制。理想的代謝控制可使血糖恢復正常,消除高血糖毒性可明顯減少各種慢性併發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享受和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的壽命。關鍵取決於:①疾病的基礎性質;②患者對疾病的知識和合作程度;③醫護人員對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和技能。

  為此,我院腎病內分泌科為廣大患者精心編寫了這本手 冊,以便使您對糖尿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幫助您建立駕馭糖尿病、戰勝糖尿病的信心。加強您與我們之間的合作與聯絡,達到更好地治療與控制糖尿病的目的。由於時間和篇幅有限,本手冊還有許多欠缺甚至遺誤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提出寶貴意見。

  二、糖尿病概述 1、什麼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

  糖為特徵的慢性、全身代謝紊亂性疾病;

  ◆ 典型的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及消瘦乏力; ◆ 相當多的糖尿病患者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很多人體檢時偶然發現; ◆ 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之初,都有或長或短的無症狀期,偶然也會有乏力、倦

  怠、易怒等容易被忽略的症狀出現。有時出現以下一些問題,可能也是嚴重問題的先兆:飯量增加了體重卻下降,視力下降,手腳麻木或有針刺感,便祕,傷口癒合緩慢,易發感染,陽痿,外陰瘙癢;

  ◆ 慢性高血糖可致各種器官尤其是眼、腎、神經及心血管損害,引起功能不全或

  衰竭;

  ◆ 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參與了發病過程。 2、流行病學概況 ***1*** 患病率急劇增加

  ▲1979~1980年第一次普查,成人發病率:1%;

  ▲1994~1995年第二次普查,成人發病率:2.5%;目前的發病率是3.6%。北京發病率約為4%;

  ▲到2010年,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將達到14%。 ***2*** 以2型糖尿病為主,約佔97%; ***3*** 存在大量血糖增高而未達糖尿病水平者; ***4*** 發病年齡年輕化;

  ***5*** 增長率特別高的是從窮到富的發展中國家。 3、 患病率急劇增加的原因 ***1***遺傳因素;

  ***2***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熱量、蛋白質、脂肪來源從植物轉向動物; ***3***老齡化:60歲以上者超過10%; ***4***警惕性、檢測手段、發病率提高; ***5***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對糖尿病的無知 ▲熱量攝取過多

  ▲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肥胖 ▲心理應激增多

  4、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 ▲年齡≥45歲;

  ▲過去有糖耐量異常或空腹血糖受損史;

  ▲過去有妊娠糖尿病或生產過體重>4公斤的嬰兒; ▲肥胖***體重指數≥25***; ▲高血壓***≥140/90mmHg***;

  ▲血脂異常***HDL-C

  糖尿病診斷標準

  ★ 糖尿病症狀+隨機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 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 ★ OGTT試驗中,2h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a.“隨機”:一天中任意時間內,無論上次進餐的時間

  b.“空腹”:至少8小時內無任何熱量的攝入

  c.“OGTT”:以75g脫水葡萄糖為負荷,溶於水後口服 d.在無急性代謝紊亂情況下有異常者應擇日按三個標準之一重複檢測

  二、

  個體化的治療目標***見表1***

  表1 個體化的治療目標***亞太地區NIDDM政策組1999年***

  四、防治

  ▼預防糖尿病的四個要點:多懂點兒

  少吃點兒 勤動點兒 放鬆點兒

  ▼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教育及心理療法 飲食療法

  體育療法 藥物療法 糖尿病監測

  1、基本治療 ***1***自我護理計劃; ***2***糖尿病人應該知道;

  ▼糖尿病的性質; ▼糖尿病的症狀;

  ▼併發症的危險性、特別是足部護理的重要性; ▼個體化的治療目標; ▼合適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方案; ▼治療中有規律的鍛鍊的重要性;

  ▼進食、體育活動、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包括使用方法和如何調整用量***或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監測,結果的意義以及需要採取的措施; ▼如何應付患病、低血糖、緊張及外科手術等應急狀態; ▼患糖尿病的婦女在妊娠期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2、飲食治療——糖尿病的基礎治療之一

  如果不能注意好飲食和營養,那麼2型糖尿病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還可能發展為相關的心血管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我們提倡科學飲食療法,而不是單純採取飢餓療法。

  治療原則: ▲ 適度控制體重;

  ▲ 飲食總熱量的25%~30%應來自脂肪和油,按每公斤體重計算應低於1克,其中不

  到1/3的熱量來自於飽和脂肪,並要達到單鏈不飽和脂肪酸和多鏈不飽和脂肪酸的

  平衡。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牛、羊、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子油等含多鏈不飽和脂肪酸***椰子油例外***可適當選用。肥肉、花生、核桃、松子仁、榛子等脂肪含量較高,應少食。海洋動物的脂肪一般比動物脂肪好一些,但要定量使用適當的烹調方法,以減少不必要脂肪的攝入,少用煎、炸等方法;

  ▲ 碳水化合物供應占總熱量的55~65%,主要應為複合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可溶性食物

  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這可通過鼓勵病人每天攝入一些蔬菜和全麥食品而不是精製碳水化合物來解決。土豆、山藥、南瓜、紅薯、白薯、藕、粉絲等食物,可與主食按等量進行交換。要粗細糧搭配。

  ▲ 水果類含果糖較多,其碳水化合物吸收較快,對血糖控制不好***空腹血糖>7.8

  mmol/L***的病人應免食。食用水果時,不能象正常人一樣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要有個定量的概念。具體某種水果可以食用多少重量,可參考食品交換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類含碳水化合物少,吸收率少,纖維素量較多,可多食;

  ▲ 蛋白質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5%,其中動物蛋白質佔1/3。食物中蛋白質主要來源於

  動物性食品和一些植物性食品,前者主要包括奶類、蛋類、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禽肉,以及魚、蝦等海產品。植物性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大豆以及製品如豆腐、豆腐乾、豆漿、豆腐腦以及大豆蛋白和穀類蛋白質如米、面等; ▲ 口服降糖藥或用胰島素的病人應每天平均分配進食量;

  ▲ 限制飲酒,特別是肥胖、高血壓和/或高甘油三脂血癥的病人酒精可引起用磺脲類或

  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出現低血糖;

  ▲ 可用非熱卡性而不是營養性甜味劑***主要有甜菊甙、木糖醇、氨基酸糖類:天冬醯苯

  丙胺酸甲酯、三氯蔗糖、阿斯芭甜和甜蜜素等***以上這些甜味劑的名稱都為化學名,不是商品名***。對於人工合成的甜味劑使用多少為宜,還沒有一個具體的參考方案,建議不要多用;

  ▲ 食鹽限量在10g/天以內,尤其是高血壓病人。鈣的攝入量要提高,長期缺鈣易導致

  骨質疏鬆。補充B族維生素,包括B12可改善神經症狀。粗糧、幹豆類、脂肪類、

  蛋類及蔬菜類含B族維生素較多。維生素C和E可防止微血管病變;

  ▲ 膳食纖維有防治便祕、結腸癌的作用,還能降低血漿膽固醇。膳食纖維具有降低血

  糖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蔬菜、粗糧、雜糧,如魔芋、蕎麥、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見表1。 飲食治療目標— 飲食的計算:

  ***一***細演算法

  ***1*** 計算總熱量

  理想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 或 ={身高***釐米***-100}×0.9 理想體重 ≥20% 肥胖

  理想體重確定後,可根據下表確定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所需的熱能 表2 成人糖尿病熱能供給量***kcal/kg.d***

  ***2*** 計算一天所需要的總熱能,分配總熱量

  一天所需要的總熱能 =理想體重***公斤***×每公斤理想體重所需要的熱能

  肥胖者: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量 消瘦者:增加蛋白質和脂肪量

  ***3*** 制定食譜:在確定總熱能後,查表即得出每天飲食中各種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以

  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產熱百分比。

  舉例說明:某患者,體重80公斤,身高170釐米,從事辦公室工作,食量中等,

  維持理想體重

  單純飲食治療。

  ▲理想體重=170-105=65公斤 ▲***80-65***/65×100%=23% ▲>理想體重的20%,屬肥胖

  ▲總熱量=65公斤×***20-25千卡/公斤***=1300~1625千卡 ***二***食品交換表的使用

  1、特點:①粗略,易掌握,食譜交換方便,易被接受;

  ②是普遍採用的膳食簡便計演算法;

  ③六大類:谷、蔬菜、水果、瘦肉、乳油脂; ④等值食品可互相交換,營養價值基本相等; ⑤可列出不同熱量的交換份內容;

  ⑥食品交換表中含90千卡能量的食品重量稱為1個單位。食品交換表中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