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網路創業故事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網路創業優勢的突顯,網路創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居家網路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案例1:網路居家男達人的創業史

  黃崇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落榜後與很多農民一樣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民工潮,開始了打工生涯。憑著自己的吃苦耐勞、踏實肯幹和刻苦鑽研、勤奮自學的精神,從一個普通的木工做到採購員,正式進入了做買賣的行列,成了生意人。

  2006年下半年,出口退稅降低了,美金開始貶值,黃崇鑑預感到外貿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於是黃崇鑑下定了創業的決心。然而一個沒多少積蓄的農民工想,談何容易。一次十分湊巧的機會提醒了黃崇鑑從事網上銷售。網上開店既不需要房租,也不需要店鋪裝修,更不需要請營業員和交水電費等,幾乎是零風險。

  黃崇鑑原來從事的是一些簡易傢俱的出口,既然老外們都喜歡,或許中國人也會喜歡的,再說中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啊,何不拿來試試?2006年底,黃崇鑑毅然辭去了外貿公司的工作,在淘寶網上註冊了一家店鋪,起名為“宜家家”,黃崇鑑正式開始了淘寶事業。

  ●瞄準網路消費者需求量身定製網貨

  簡約、時尚、健康、環保的家居用品是美億佳產品的主題。城市裡有很多大學剛畢業出來的年輕白領,租住別人的房子或者剛好能湊夠支付房子首期付款,沒有足夠的積蓄來購買價值幾千上萬的成套傢俱,為了方便和豐富他們的生活,黃崇鑑選擇了價格低廉,拆裝方便,便於搬遷攜帶的簡易傢俱。因為全是實木製作,結實耐用,環保健康。實木的天然、純樸、原始風味和簡約、時尚、DIY的風格非常適合城市白領的消費,網店開張三個月,銷量就直線上升,很快就達到了三鑽。

  2007年3月,試營三個月後,創品牌的意識不斷在黃崇鑑頭腦中增強,於是黃崇鑑註冊成立了“美億佳”公司,同時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美億佳”商標註冊,之後兼併了給自己供貨的兩家工廠。

  為了使新產品開發更準確、安全,樣品出來後黃崇鑑就立刻到淘寶網店預售試銷,也將新產品設計方案放在網上與消費者互動,讓大家參與討論評比,這些都是無價的資訊渠道。為了擴大美億佳品牌的知名度,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從今年4月開始,公司將每月投入11多萬元的廣告費在淘寶網做廣告,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美億佳的商品,同時也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

  ●網貨:中國進入商業社會的快車道

  美億佳這種以網路零售平臺作為主營銷渠道的商品,被網民們稱為“網貨”。由於網路零售渠道的先進性,一模一樣的兩件商品,“網貨”往往比“線下貨”要便宜很多;另外,由於網路營銷渠道的低成本性,網貨新興品牌的商品價效比也遠遠高於傳統品牌。

  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網貨中,者打造****品牌的比例遠遠大於製造業轉身,看來黃崇鑑國製造業經營者的營銷觀念,還遠遠落後於網際網路時代。

  “網貨”是製造大國轉型商業社會的有效途徑。目前,中國社會經濟正處於從製造型向商業型轉型的歷史階段,加上2008年歐美金融危機加強了中國企業轉型的迫切性。導致製造強、營銷弱的中國企業在急劇的轉型期中,沒有能力快速適應,不得不繼續血拼價格維持代工業務,或者經營一些“山寨”商品,一些企業甚至鋌而走險,製作假冒品牌的商品。

  幫助這些企業在轉型期實現過渡,解決外貿大國轉型期的經濟不穩定因素,以及因此帶來的供需不平衡、失業等社會問題,已經成為政府與社會的核心關注點之一。

  “國家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主要起草人、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告訴記者:“黃崇鑑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發展基於網際網路、以第三方交易與服務為主流模式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國民經濟執行效率與質量,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

  案例2:40歲木匠創業做竹傢俱年賺百萬的創富故事

  新年將至,江安縣大妙鄉勝利村老糧站裡,工人們正在竹傢俱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作業:選料、初加工、組裝……“成都、雲南、北京,到處都催著要貨,現在只有一條生產線,每天最多生產30套傢俱。”百竹海竹木製品企業負責人張吉剛一邊細心地指點工人技術要領,一邊介紹說,“剛起步,企業條件差些,但是目前每年產值也能達到1000多萬元,100萬元的純利潤是沒有問題的。”

  在產品陳列室裡,竹餐桌、竹茶几、竹電視櫃、竹沙發、竹床、竹衣櫃、竹椅等依次排開,保持本色的竹傢俱看起來清新自然,湊近了還能聞到陣陣竹子的清香。張吉剛先給筆者上了一堂普及課:“竹傢俱不但無化學物質汙染,是純環保傢俱,而且吸熱能力強,能始終保持竹子的獨特質感,冬暖夏涼、有利環保。竹材由於生長週期短、原料充足被視為時尚家居的新選擇。”

  張吉剛的企業是2014年4月開建的,租賃了原大妙老糧站的10多畝倉庫。“雖然廠房簡陋了些,但是能回到家鄉,開辦自己的企業,覺得有奔頭。”張吉剛說。他是大妙鄉下馬村人,是當地有名的木匠。在外務工多年,後來在成都一家竹傢俱企業從事生產管理工作。企業的原材料竹板就來自江安、長寧等地。張吉剛想,家鄉原材料這麼豐富,為什麼不回家去辦一個竹傢俱生產企業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妻子、兒子說了,沒想到家人意見一致統一:回家辦廠!

  創業的過程是艱難的。“就拿工人來說,在本地要找到合適的還真不容易。”張吉剛介紹說。目前,企業有4名工人,平均年齡都在40多歲。“還要現教他們,等他們熟練以後,再招新的工人來培訓。”

  張吉剛的竹傢俱產品倒是不愁賣。“主要銷往一二線城市,現在固定的客戶都有200多家。”他給筆者細算了一筆賬,“在家鄉辦企業好處多,一來房租、原料成本等降低,二來貨運物流也方便,還有重要的一點,可以就近解決就業、幫助農民增收。”張吉剛的企業目前的規模每年就需10萬根楠竹。

  現在,張吉剛已經和興文一家竹業公司初步達成合作協議,生產竹編系列產品:竹筷、竹菜籃、竹包裝籃等。“我們負責訂單生產,他們負責銷售,產品主要賣到日本等周邊亞洲國家。”目前,張吉剛已經訂了3臺竹篾加工機器,元旦過後就準備投入使用。“竹編使用雜竹為原材料,每天就要用5噸雜竹,工藝也不復雜,預計可以發展周邊群眾200人從事竹編。”

  張吉剛打算把老糧站買下來,把廠房重新進行修建,下一步再把規模擴大,增加幾條生產線。

  大妙鄉瞭解到張吉剛的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主動幫助協調,“購買老糧站、預留企業發展用地等事情,我們都正在做前期工作。對這樣能夠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企業,我們肯定要全力幫助。”

  手記:百竹海竹木製品企業是一個典型的“涉農企業”,其帶動作用明顯,不僅消化當地豐富的竹資源,還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問題。對這樣的企業,有關部門需要大力扶持,在政策、專案、信貸等方面給予幫助。發展初期幫一把、關鍵時刻扶一下,企業才有可能發展壯大。這樣的企業多了,農村經濟何愁不會活起來?農民腰包何愁不會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