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業人物故事

  創業不僅需要智慧和想法更需要的是非同一般的勇氣,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創業從不斷“歸零”開始

  從中國到美國,又從北京到悉尼,在周華的發展軌跡裡,他喜歡用“從自行車到賓利”來形容自己取得的成績。從最初懷揣4000澳元隻身來到澳大利亞到現在成功建立起自己的財富王國——澳大利亞亞太投資集團,在不斷追求與奮鬥中,周華的交通工具已經從那輛舊自行車變成了一輛嶄新的賓利汽車

  如今,周華已經在悉尼成功創立了自己的地產投資品牌,經歷了6年多的高速發展,亞太集團總共向數千名投資者推薦了價值數十億澳元的房產。即使在去年全球經濟衰退、地產投資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亞太集團仍然創造了數億澳元的業績。他的成功經歷不僅是希望走出國門在異國他鄉打拼自己事業的準移民群體的榜樣,也為如何投資海外市場、如何參與海外競爭提供了經驗和教訓。

  1984年,兩個大學生在北京大學32樓232宿舍暢談“願望”。一個說“我最大的願望是擁有一輛嶄新的永久牌自行車”,另一個說“我最大的願望是擁有一輛保時捷轎車”。

  25年過去了。2009年12月,這兩個同學在北京大學相聚,他們現在擁有的財富已經遠遠地超過了當初的“願望”。想要“永久牌自行車”的是俞敏洪,他如今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想要“保時捷轎車”的是周華,他如今是澳大利亞亞太投資集團總裁。

  1991年,周華毅然放棄了前程似錦的外交官生涯,懷揣4000澳元,帶著夢想在澳大利亞開始創業。當時,他只有一個目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白手起家,達到事業上的成功。

  上大學前,周華自稱是一個“很簡單,但不服輸,靠自己本事做事的人”。他強迫自己把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在北大讀書期間,他要求自己每天早上5點起床練習英語口語。四年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已經由不敢張嘴說英語變成班上英語口語最好的學生之一。

  1991年,周華與妻子何小葉懷揣著4000澳元移民澳大利亞。

  剛到澳大利亞,周華去面試過好幾份工作,但都因沒有“當地經驗”而失敗。後來,他申請到為一家比薩餅店送外賣的工作,另外,他還“帶著極大的熱情”負責關店門和擦洗地板。晚上送比薩餅,白天去挨家挨戶敲門賣貨,他至少每天要敲200戶人家的門。

  “幾個月前我還是一個在外交場合被稱為‘閣下’的人,現在卻在大街上挨戶敲門販貨。”“我曾是外交官,可現在什麼也不是了,有什麼好抱怨的呢?”周華堅信:“不管被拒絕多少次,永遠去敲下一道門。”

  思維改變了,人生就改變了。從1991年以後接下來的7年,周華做過保險生意,做過各種小買賣,生活雖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這種生活並不是他所想要的。於是他一次次地選擇放棄,他始終認為,如果你在合理的時間內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就該考慮要麼在做事方式上、要麼在渠道上有所改變,但永遠不能放棄你的夢想。

  1998年,曾經一起做過保險的同事的經歷啟發了周華,他的這位朋友因做房地產生意,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擁有了25套商品房。3年之後,那位朋友憑藉出售這些房產而一躍成為百萬富翁。朋友的經歷深深地影響了周華,他意識到“以前的路走錯了”,於是他又放棄了已經有所成就的翻譯公司,開始從事房地產投資經營。

  他首先應聘到未來集團去做一名普通員工,幾年風雨之後,周華做到了年入200萬澳元以上的職位。然而,他再一次在別人的驚異中離開,入主澳帝集團,並在2003年10月成立澳帝集團悉尼分部。經過幾年的努力,澳帝的銷售額達到15億澳元。

  2006年7月,周華放棄了澳帝集團旗下所有其他公司的股份,成為澳帝悉尼公司的完全和唯一的股東,同時將公司更名為亞太集團,8月15日亞太集團墨爾本分部成立,9月15日亞太集團阿德雷德分部成立。亞太集團在幾年裡,向數千名投資者推薦了價值數十億澳元的房產。

  外表文質彬彬、溫和穩重的周華其實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冒險家,他人生中的一次次歸零和關鍵時刻的果斷抉擇也清清楚楚地凸顯出他的野心勃勃和冒險精神。

  “我對當時做出放棄一切、從零開始的決定感到自豪,並對祖國以及第二故鄉——澳大利亞充滿感激和熱愛。”周華回憶起當時的選擇時這樣說,“很小的時候,我就養成了一種極強烈的自信,而且永不言敗。這種近乎天成的自信,加上敢做他人不願做之事的勇氣,使我在人生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得以建立起了自己的財富王國。而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歸功於我們在中國成長過程中學到的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澳洲社會為我們提供的這種可能性。”

  “如果我們把每一天的工作當成追求夢想的一部分,那我們的工作就會變得有意思得多。”在周華的發展道路上,夢想一直都是遠方的燈塔,堅定清晰地指引著他。經過7年的打拼,他並沒有因為小有成就而滿足。

  周華對於夢想和成功的執著是他成功的關鍵,他始終理智而清醒,不會因為小有成就而停止追求的腳步,甚至不惜捨棄巨大成就,選擇歸零,重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周華在不斷重新整理創業的“履歷”。善於夢想的周華也為他的亞太集團設立了一連串的“夢想”,其中“亞太夢想”的最後一個環節是,通過慈善回饋社會,幫助普通人成功和致富。

  “很多人迴避風險,而成功人士則會分析風險。”周華說,善於分析風險並擁有駕馭風險的能力使他在創業路上穩步前進。

  2009年12月14日,寒風刺骨。為了聽周華的勵志報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陽光報告廳座無虛席。周華誠懇地對大學生們說:“不論從事哪個行業,幹什麼工作,只要你是出類拔萃的,頂尖的,社會都會向你致敬。”“目標一旦設定,你若是認真的,就要想方設法去實現,只要是你能想到而又堅信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對於大部分大學生來說,將來如何掙錢是困擾他們的重要問題。“要掙多少錢,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如果你自己不定,別人就要給你決定了。”周華說。

  周華意識到,傳統教育形式固然很重要,但對年輕人在領導風範、目標設定、人際交流、賺錢與投資方面的培養還略有不足。為青年人提供創業教育,成為周華的另一個目標,他希望帶領更多的中國青年成為企業家,為更多的同胞提供創業機會。

  如今,俞敏洪和周華在大學時代的願望早已“提前超額”實現。俞敏洪擁有的資產早已不知道可以買多少輛自行車,而周華也開著嶄新的賓利,在悉尼大街上行駛。2009年相聚,他們又開始談論新的“夢想”——創辦一個成功學院,俞敏洪負責培訓語言,周華負責教授成功的方法。

  周華是一個永不止步的人,他總是在想,“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雖然他早已達到初來澳洲創業時歲入百萬的夢想,他的財富王國亞太集團的事業也穩步發展,但他又有了新的夢想:那就是把亞太集團建成為價值10億澳元甚至百億澳元的跨國企業。

  這是一個大膽的宣言,但周華卻不憚於將這樣大膽的宣言公之於眾,在他看來,10億澳元只是100個百萬元。“我早已在玩百萬元、千萬元的生意遊戲了,只需把1000個百萬元聚斂起來並留住就可以了。”

  周華是一個敢冒風險的企業家,但是在沒有經營和管理過一個迅速成長的大企業的情況下,他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帶領一個企業冒風險,更不能把公司員工的飯碗和前途當兒戲,他為自己找到一位導師,一位曾經成功經營過10億澳元公司的前總裁,為自己的發展和企業長遠規劃做顧問。而隨著公司的發展,周華更是計劃將業務擴充套件至主流社會以及海外,最終成為一個跨國地產投資服務平臺

  2:笑傲肯德基

  劉傑是一個有強烈的改變命運想法的農家女。她今年32歲,出生於湖北省棗陽市七方鎮。2001年,她從武漢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留校做了一名文員。本來,她工作舒適安逸,但僅工作半年,她就因為覺得前途不大,毅然辭職前往深圳打工。劉傑做過市場推銷員、臺資企業生產主管和證券公司業務經理。但她幹得正順風順水時,獲悉了2008年北京將舉行奧運會,正大力發展餐飲業的資訊,便不顧老闆挽留,於2005年春辭職來到了北京。

  劉傑來到北京後,利用幾年的積蓄加上借來的錢共10萬元,在北京宣武區租下了一間20平方米的門面,開了一家快餐店。由於是小本生意,劉傑開店後出於成本考慮,只僱請了一名廚師。平時,她既當老闆又當服務員,但她儘管辛苦,小店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而偏偏這時,廚師嫌一人幹活太累,又提出了加薪要求。劉傑見生意不好,便答應賺錢後給他加薪。結果廚師因為不滿,故意增加飯菜分量、盲目購進原材料。一氣之下,劉傑炒掉了他。之後,生意每況愈下,最後不得不關掉了小店。

  10萬元轉眼打了水漂,受此打擊,劉傑一下精神垮了。2006年10月,劉傑眼看自己連地下室也住不起了,便應聘到北京一家肯德基店做了一名收銀員。而她做夢也沒想到,就是這份工作,卻讓她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改變。

  上班第一天,劉傑就備感詫異——她明明應聘的是收銀員,該店卻對她進行了包括後廚操作的整個工藝流程培訓。開始,她並不明白一個收銀員要學這些幹什麼。但不久,她便發現了肯德基的管理玄機。

  一天,店裡一名後廚生病,店長讓劉傑頂替工作。當時,她十分納悶,認為自己從沒做過後廚,也不會操作。可店長訓斥道:“你不是參加過培訓嗎,怎麼不會做?”沒有辦法,她只好硬著頭皮按照培訓內容操作起來。結果,她驚奇地發現,肯德基的雞翅、薯條炸制和漢堡包加熱都是按照標準化程式操作,任何經過簡單培訓的人都可以做出一樣口味的產品!劉傑當時就想:肯德基經營模式簡單,開店既可免除開中餐館老闆經常被廚師脅迫的麻煩,又節省成本,還很環保,如果自己也開家類似的店,不正好可以東山再起嗎?為此,她決心利用所學技術,複製一家肯德基。

  然而開店需要資金,當時她身無分文,這筆啟動資金如何解決?也就在她發愁時,她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不久,她給母親打電話說自己馬上要結婚,問母親給她準備了多少嫁妝錢。劉母聞聽,立即欣喜地告訴她,早給她準備了5萬元,並說這就去幫她佈置婚房。此時,劉傑見無法瞞住母親,就如實相告她正在北京創業,因為資金週轉不開才向家裡求救。劉母一聽,當天就去銀行取出了5萬元趕到北京。

  可當她風急火燎地找到劉傑租住的地下室,親眼目睹了女兒的窮困潦倒後,眼淚一下就掉了下來,並死活勸女兒隨她回家。可面對母親,劉傑強裝笑容說:“媽,這你就不知道了,北京很多名人都是從地下室開始起步的,我現在住地下室並不代表將來也住地下室啊!媽,你得相信女兒以後一定會住高樓,並將你和爸爸接到北京來。”在劉傑的哀求下,劉母見實在拗不過她,便強忍淚水留下了那5萬元返回家中。可她人雖然離去,心裡卻因為放心不下女兒,於是一回家就給劉傑在深圳工作的男友林輝打電話說出了一切。林輝是深圳一家證券公司的經理,驚聞劉傑的艱難處境後,他立即把工作辭掉,然後變賣了財產來到了北京。有了林輝的幫助,劉傑很快在石景山遊樂園附近,以年租金10萬元的代價,租下了一個70多平方米的店面,開出了“快樂美食快餐店”。

  可快餐店開出後,僅僅一個月她便再次遭遇關門危機。因為肯德基已深入人心,她的價位又和他們一樣,因此,不具備任何優勢的她生意門可羅雀。林輝見如此經營非但錢賺不到,還會成為貼錢的無底洞,便勸她另覓出路。可當時,她與房東簽下了一年租賃協議,如果毀約10萬元將付之東流。進退維谷之際,林輝建議她乾脆加盟肯德基。

  然而,當劉傑採納他的建議,前往肯德基中國市場總部打聽加盟一事後卻大吃一驚——按照肯德基加盟規定,如果她想在北京開家肯德基加盟店,除了店址要選在繁華地段的大賣場,還須投入800萬元加盟費!一名工作人員獲悉她想加盟,上下打量一番,很不屑地說:“我們公司只和有實力的投資者合作,你不具備我們的加盟條件。”劉傑加盟不成反遭奚落,她被肯德基傲慢態度深深刺激,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豪情:我一定要利用肯德基的弱點,去挑戰肯德基!

  這之後,劉傑開始琢磨起肯德基來,不久,她便意外發現了肯德基一個經營漏洞,那就是肯德基因為“嫌貧愛富”,除了加盟費高昂,還對經營地有著嚴格要求,即肯德基快餐廳只規定開在大中城市的商圈,而農村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範圍。瞭解到這種情況,她忽然靈感頓生:既然自己在大城市無法生存,我為何不去縣城開快餐店呢?肯德基不屑一顧的地方,正好是自己發展的機會啊!當劉傑把想法告訴林輝後,林輝一聽,頓時不安地說:“你開店兩次都失敗了,現在又要去農村開店,農村哪有城市消費力大呀?萬一再失敗了,我們以後還怎麼買房結婚?”劉傑見他說得有幾分道理,便開始對縣城先進行調查。

  2008年秋,劉傑經人介紹,輾轉來到陝西省富縣,對各個學校和幼兒園進行調查後很快發現,該縣的人幾乎人人皆知肯德基,但真正吃過肯德基的人卻很少。

  當地很多孩子雖然對肯德基十分嚮往,但由於經濟條件和交通制約,孩子們品嚐肯德基竟成了奢望。而正因為如此,她越發覺得在縣城開家類似的“肯德基”的店有著巨大市場空間。她經過尋找,在市中心物色了一家轉讓的中餐館,以月租金1000元的價格承租下來。

  回到北京,林輝獲悉劉傑已擅做主張租下門面,頓時氣惱地說:“你是瘋了還是頭腦發熱呀!現在別人都是想著法子去賺城市人的錢,你卻去打農村人的主意,這不是明擺著拿錢往水裡扔嗎?”但劉傑堅持認為,自己是從農村出來的,她最瞭解農村孩子對洋快餐嚮往的心理。因此,她覺得自己這次選擇絕對沒錯,肯德基越是不經營的地方,越有商機。

  2009年初,劉傑東拼西湊了5萬元,然後對富縣的門店進行了簡單裝修,於當年2月在富縣開出了第一家美式快餐店。開張那天,她僱來宣傳車和腰鼓隊,熱熱鬧鬧地進行了造勢。隨著高音喇叭宣傳和腰鼓隊助陣,這個不大的縣城很快人聲鼎沸,小店裡更是擠滿了顧客。

  一個小孩隨父親來到她的店裡後,一見漢堡包就嚷著說:“爸爸,我要吃肉夾饃!”劉傑笑著拿給他一個漢堡包後和藹地說:“吃吧,這可是美國式的肉夾饃。”結果小店開張當天,她就收入了3000多元。由於這種美式快餐的訊息越傳越遠,很多鄉鎮的家長帶著小孩陸續趕來嚐鮮,她才經營一個月就收入了7萬多元。但是好景不長,兩個月後,她的生意逐漸走向了蕭條。

  這是什麼原因呢?劉傑經過調查,很快發現生意冷落的原因是因為定價過高。美式快餐肯德基套餐一般為22元到30多元不等,這樣的價格,顯然對於有些窮人來說還是有點奢侈——22元可以在當地購買10碗刀削麵和6個肉夾饃啊!看來,她要想在農村站穩腳跟,就必須把快餐變成一種窮人能接受、吃得起的快餐才行。為了重新拉回顧客,讓好不容易聚集的人氣不再流失,劉傑決定將套餐價格降到8.8元。但是,林輝一聽,就大罵道:“傻女人,你這樣做我們還賺什麼錢?這不是明擺著做虧本買賣嗎?”但面對男友的激烈反對,劉傑毫不退讓,還是堅持把套餐價格一下降到了8.8元,林輝見她一意孤行,氣得一個人回了深圳。

  林輝離開後,劉傑雖然感到十分沮喪,但是她很清楚,自己的小店才開,無論知名度還是影響力都遠不及當地的麵食館,如果想把名聲擴大,就必須用廉價換取市場,只有在這裡做成功了,才有機會向全國縣城擴張。因此,從這個意義出發,她不願計較一時得失。可價格降下來後,劉傑很快就招架不住了:由於僅需8.8元就可品嚐一套美味的“洋快餐”,她的小店天天排起長龍,一天下來,她雖然忙得腰痠背疼,但卻根本不賺錢。要知道,賣這種套餐,一個漢堡包、一份薯條配一杯可樂成本就要6元,這其中還不包括房租和人工等費用。顯然,她這種經營方式儘管賺足了人氣,但生意卻是越賣越虧。

  開弓沒有回頭箭。由於在男友面前已誇下海口,此時,被逼上懸崖的劉傑開始苦苦尋找解決辦法。也就在她苦惱時,一次外出散心,她突然找到了降低成本的妙招。

  2009年3月,劉傑前往深圳弘法寺散心。中午時,一個朋友請她品嚐弘法寺素菜,她吃著吃著就忽然想:既然素食可以在中餐裡使用,洋快餐為何不能使用呢?從深圳一回來,她就開始了試驗。她以糯米和麵筋為材料,分別做出了素漢堡、素豬扒、素雞柳和素對蝦等,然後免費供給顧客品嚐,讓他們提出改進意見。出乎意料的是,這種素快餐經過顧客品嚐,多數人感覺口感很好。而她計算了一下成本,就是按照8.8元的套餐售價,她仍可以賺取50%的利潤!

  這是一個商家和顧客皆大歡喜的結果,成本降下來後,劉傑一舉推出了牛肉漢堡+小可樂+星星薯塊、田園漢堡+奶茶+洋蔥圈和北京雞肉卷+小可樂+玉米棒3種組合套餐。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種新穎、實惠的特色“洋快餐”,她印製了大批傳單,前往鄉鎮散發。與此同時,她還針對幼兒園推出了8折優惠和生日免費贈送漢堡包等活動。這樣,經過一番宣傳,她的生意再度火爆起來,很多年輕人和小孩為了品嚐這種中國特色的“洋快餐”,寧願繞道也要前來。

  平民套餐的推出,無疑讓劉傑找到了開啟農村市場的鑰匙,每逢節假日,她的小店不僅排成長龍,電話預定也紛至沓來,生意好時,她一天就能賺取1萬多元。這時,她見忙不過來,又從北京僱請了3名員工,將營業時間延長到了晚上10點鐘。生意火爆的同時,她又開始琢磨如何能把小店做大,然後將其成功模式推廣到其他縣城。

  然而,就在劉傑春風得意,準備實施自己的遠大計劃時,3個月後,她的生意再次趨於平淡,而生意蕭條時,她一天的營業額居然不到5000元!劉傑詢問顧客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顧客減少的原因大多是嫌她品種單一,吃多了不再有新鮮感。一名家長告訴她:“你的快餐雖然實惠,但孩子們喜新厭舊,如果你能搞出吸引他們的東西,肯定還會討他們歡迎。”

  受此啟發,劉傑又開始研製創新產品。鑑於美式快餐薯條只有一種形式,她便把其形狀改成了孩子們喜歡的笑臉薯餅;洋蔥味道小孩難以接受,她就把洋蔥切成一個個小圈,外面裹上面包糠進行炸制,不僅獲得了孩子歡迎,還無形中節省了成本。

  一個洋蔥可以切成12個小圈,每4個賣3元錢,就能賣出12元。當然,這些玩意還只是小兒科,接下來,她發明的冰淇淋火鍋和噴泉巧克力,卻讓她一舉打響市場,徹底贏得農村市場。

  對於劉傑來說,冰淇淋火鍋和噴泉巧克力發明可謂得來全不費功夫。一次,她和朋友吃火鍋時,一位朋友的孩子拿著冰淇淋,幼稚地嚷著說要蘸著火鍋吃。當時,大家都被這孩子逗樂了,笑著打趣說要他長大以後再去發明冰淇淋火鍋。可這雖然是笑話,劉傑卻忽然想:如果自己真能發明出冰淇淋火鍋,讓大家圍在一起吃的話,肯定會收到奇效。

  但如何把冰淇淋做成火鍋呢?劉傑首先想到把固體巧克力加熱融化成漿,然後用食品蘸著巧克力吃的方法。根據這種思路,她請人制作了一個圓形火鍋,將巧克力放置裡面,然後在下面點燃酒精,待上面的巧克力受熱融化後,她再拿著叉子把冰淇淋放在火鍋裡涮一下,或者用水果、麵包塊等蘸著吃。吃的時候,這時冰淇淋就像冰糖葫蘆似的,吃起來外熱內涼,既有巧克力的醇香,又有冰淇淋的清香,別有一番滋味。

  2009年5月1日晚上,劉傑前往天安門觀看夜景時,當看到天安門前的噴泉,一下想到了把巧克力做成噴泉的形式。後來,她借用噴泉原理,請人做了一個巧克力噴泉機。這個噴泉機經過迴圈加熱,不僅可以把固體巧克力融化成漿狀液體,顧客吃時還可以將薯條、雞翅等噴上巧克力,或者拿水果蘸著吃,讓人既感到新奇,吃起來又浪漫開心。

  冰淇淋火鍋和噴泉巧克力無疑是種全新吃法,這種別出心裁的經營一經推出,便立刻受到眾多年輕人和孩子的熱捧,一下使營業收入翻了幾倍。2009底,她每個月都能創下20多萬元的收入。

  但是,就在劉傑的生意火爆富縣時,市場上突然冒出了眾多冒牌貨。這些冒牌貨粗製濫造,但因為價格低廉,還是吸引了一些消費者。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她向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和國家商標局提出了發明專利和商標申請。不久,她的噴泉機巧克力、洋蔥圈、素漢堡發明專利和商標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和國家商標局批准。據此,她在原有經營基礎上,又開發出花色冰淇淋、拉花咖啡、冰淇淋蛋糕和沙冰冰淇淋等品種。經過打假和產品調整後,她的產品立即擠走了那些仿製品,生意再度紅火起來。此後,由於影響越來越大,河北、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和北京等省市的加盟商聞訊,紛紛找她合作,這樣,她以低廉的加盟費,迅速將快餐店複製到了40多個縣市,一舉大賺了1000多萬元!

  2010年夏,意氣風發的劉傑豪擲250萬元,在北京市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隆重地舉行了婚禮。2010年9月,她被中國烹飪協會吸納為正式會員;11月8日,她發明的火鍋冰淇淋和漢堡包榮幸獲得“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推介品牌”;年底,她被評為“中國質量服務誠信企業家”、“中國青年創業百強精英人物”……此後,美國麥肯國際飲食集團見她大有一舉壟斷中國農村快餐市場的氣勢,於是主動和她開展了合作。現在,已今非昔比的她,不僅豪氣干雲地在石景山租下了一棟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成立了“北京快樂麥肯飲食管理有限公司”,還在北京買下了兩套住房,購置了一輛進口奧迪汽車。她的目標就是全面佔領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快餐市場,與肯德基搏弈!

  3:別用餐巾紙,買我的手帕

  2005年夏天,李玲從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專業畢業後,進入成都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任職。雖然在眾人眼裡,她是時尚光鮮的“白骨精”,但李玲對自己的工作並不滿意。因為她心性活潑,卻每天與一大堆枯燥乏味的資料打交道,這令她感到無比的鬱悶和困惑!

  她希望能從事一份富有創意的工作,最好是能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專案自主創業,在賺錢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想找一件投資不大且能賺錢,又令自己感興趣的專案談何容易?李玲一直沒有物色到合適的專案,於是只能將這個願望埋在心底。

  2008年“十一”國慶長假期間,李玲與事務所的幾個同事一起隨旅行團到日本旅遊。到東京後的第一天晚上,旅行團安排遊客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用餐。在這次晚宴上,一個小小的細節讓李玲深受觸動——

  用餐途中,李玲和同事們習慣性地找服務生索要餐巾紙,卻被婉拒。服務生告訴他們,日本環保法規對使用餐巾紙有明確限制。於是,李玲和同事們只得從隨身攜帶的包包裡掏出紙巾擦嘴。而李玲發現鄰桌的日本客人都是從自己的上衣口袋裡取出一方手帕擦嘴……這個動作讓李玲感到既陌生又驚訝,因為在李玲的印象中,用手帕是一種很老土的生活方式,她大約有20年沒有用過也沒有見過手帕了。

  接下來的幾天,李玲留心觀察,發現無論在地鐵、大街,還是商場、旅遊景點,有人打噴嚏或者輕微咳嗽時,都會從口袋裡掏出手帕遮住口鼻,去到吃飯的地方,不論是大飯店還是小餐廳,都不提供餐巾紙,但服務好的地方會提供一塊溼毛巾。李玲不禁心生感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低碳環保啊!

  李玲在逛街時發現東京有很多手帕專賣店,店內,一方方藝術品般精美的手帕令她愛不釋手,她選購了幾十條心儀的手帕,打算帶回國送給親朋好友。

  回國後,李玲下意識地觀察周圍的人,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用餐巾紙,而且,很多人用完餐巾紙後,都是隨手往地上一扔,李玲看得直皺眉。後來,李玲上網查資料得知:每生產一噸紙要17棵大樹,而我國年人均消費紙巾1.74千克,這就意味著1000萬立方米的森林被砍掉。那一刻,李玲陷入沉思:我們一邊將“低碳生活”這幾個字掛在嘴邊,卻一邊大肆使用原生木漿製作的紙巾。在大量紙巾的背後,是一棵棵倒下的樹木和一片片光禿禿的林地!看來,我們在環保方面真應該學學日本人,把我們過去用手帕的傳統重新發揚光大。

  想到這兒,李玲腦子裡突然一激靈:自己不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創業專案嗎?不如就開一家手帕店吧!這個想法讓她興奮不已。為了瞭解市場,李玲特意到成都各大商業區轉了一圈,還真沒發現有賣手帕的店鋪。這不正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嗎?李玲馬上堅定了開手帕店的信念,並決定自主設計原創手帕,然後找合適的印染廠幫自己生產……

  當李玲把自己想辭職開手帕店的想法告訴父母時,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父親說:“你不好好工作,瞎折騰個啥?你也不想想,現在大家都用餐巾紙,誰還用手帕?”李玲據理力爭:“現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在日本,無論男女都用手帕,用餐巾紙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父母說:“中國人用餐巾紙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人的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如果你要一意孤行地去賣手帕,那就是憑一人之力,跟全國人民鬥啊!”見父母極力反對,李玲不敢貿然辭職,心想等創業有了一些起色之後再作打算。

  隨後,李玲一邊工作,一邊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行動。做原創手帕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便是設計!李玲想,自己沒有美術方面的基礎,即便有好創意也不可能將它們表達到紙或電腦上,必須找專業設計人員幫忙。但如果在市場上僱傭專業設計師,自己根本付不起設計費。於是,她專程到四川美術學院工藝系求助,這裡的老師幫她推薦了一名叫楊佳的大三女生,並向她介紹說,楊佳的思維活躍,在產品設計方面很有靈氣。

  楊佳得知李玲的來意後,兩個人便開始溝通具體的設計思路。經過反覆溝通,她們敲定先設計四個系列:適合成熟女性的優雅系列、適合浪漫女孩的夢幻系列、適合成熟男士的紳士系列、適合兒童的卡通系列,並計劃每個系列分別設計10種圖案……

  隨後,楊佳日以繼夜地投入到手帕的設計中。20天后,終於完成了所有的設計稿。李玲看後頗為滿意,當即按事先的約定付給楊佳1500元設計費。接下來,李玲開始著手聯絡生產廠家。李玲想,在市場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先少量生產一些,在市場上探探銷路。於是決定每種圖案的手帕先生產50條,一個系列就是500條,四個系列共計2000條。

  可當她帶著設計圖尋找廠家時,卻屢屢碰壁——別說是有資質有實力的大廠,就連只有幾個人的小廠都瞧不起她那點量!最後,還是靠朋友託朋友,李玲才終於找到一家願意為她加工手帕的小印染廠。

  李玲興高采烈地帶著設計圖去了那家工廠,負責人設計圖後,提出每塊純棉手帕包工包料均價為6元,2000條手帕的生產費用一共為12000元。李玲請求對方再便宜一點,對方說,這個報價純屬幫忙,根本無利可圖。耐不住李玲軟磨硬纏,對方終於把價格降到11000元,但要求李玲先將貨款一次性付清,李玲爽快地答應了。

  因為是朋友介紹,李玲沒有與對方簽訂生產合同。問題就出在這裡——等她按照約定的時間去提貨時,頓時傻眼了!這批貨除了線頭等小瑕疵不說,廠家為了減少生產成本,還將圖樣肆意修改,而且印染得非常粗糙,與李玲當初的設想大相徑庭。李玲想,如果將這樣的產品拿到市場上銷售,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她氣憤地與廠家理論。然而,廠家卻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李玲因為事先沒有跟廠家簽訂生產合同,根本無法索賠。事已至此,李玲只有打落牙齒往肚裡咽,她把心一橫,將這批貨全部當廢品處理了。眼看投資的11000元幾乎全打了水漂,李玲感到既心痛又沮喪,她告誡自己:今後一定要加倍小心!

  初戰失利後,李玲決定捨近求遠,去義烏尋找生產廠家。趁週末雙休時,她去了義烏,找到一間資質和信譽都不錯的廠家。廠長是一位很有親和力的大姐,她笑言:“我接的訂單大多是國外和沿海的,內地你還是第一個,我很看好你!”第二個雙休日,李玲又去了義烏,並如期拿到貨品。驗貨後,她十分滿意,當即跟這家工廠簽訂了代工合同。

  在回程的途中,李玲一直思考著如何將這批手帕賣出去:此時開店顯然不合時宜,一是產品的數量和種類還很單薄,根本無法支撐店鋪的容量;二是手帕店要開在人流量大的商業區,但這些地方租金都非常高,李玲根本無法承擔。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找店代銷。

  回成都後,李玲便開始馬不停蹄地尋找代銷店。可找了幾天都沒有結果:不是店鋪老闆不願意幫她代銷,就是她覺得店鋪的定位不適合賣手帕。幾天後,李玲看中了西大街百盛大廈旁的“幸運符號”生活用品店,與店主交涉後,店主答應代銷她的手帕。隨後,李玲和店主商定,將手帕的價位定在12元~18元之間,每賣出一條手帕,店主可獲利3~5元。

  2009年3月,手帕正式上櫃了!李玲每天下班後都要去店裡轉轉。當她發現看手帕的人不少,買的人卻不多時,不禁暗自著急。於是,李玲主動上前向顧客推銷手帕,卻收效甚微,有時還會遭到顧客的白眼。一個月下來,代銷店僅賣出了幾十條手帕。李玲有些洩氣了,她開始懷疑自己賣手帕的想法是不是太過天真!心想也許正如父親所說:中國人使用餐巾紙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要改變這習慣幾乎不可能!

  那段時間,李玲時刻琢磨著怎樣才能讓顧客心甘情願地掏錢買自己的手帕,根本無心工作,以致工作頻頻出錯。一次,李玲在工作中又出現了重大失誤,受到上司的點名批評。李玲覺得自己實在不適合繼續從事這份工作了。2009年6月,李玲毅然向公司提交了辭職報告。

  當同事們得知李玲準備辭職賣手帕時,都覺得很可笑,“去了趟日本,回來就要賣手帕,你也不想想中國人誰會用手帕呀?別異想天開了!”大家越是反對,李玲就越是不信邪!她咬緊牙關給自己打氣:“哪怕一分錢不賺,我也要把手帕賣出去!”

  父親得知李玲一意孤行地辭了職,氣得大罵了她一頓,李玲沉默不語,她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決定奮力一搏!

  李玲決定將積壓的手帕拿到大街上低價推銷,在推銷手帕的同時,向大家宣傳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李玲在春熙路支起一個攤位,上面擺滿了手帕。攤位邊還擺著她特地請楊佳繪製的POP環保宣傳牌。遊客們紛紛到攤位前觀看,李玲以每條5元的成本價將手帕賣給大家。一天下來,竟銷售了近300條手帕。李玲興奮不已!第二天,她又如法炮製,到春熙路賣手帕……幾天下來,手帕便銷售一空。雖然只能收回成本,但看到在她的宣傳下,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並開始使用手帕,她的心裡就開心不已。

  李玲沉下心來思考:要讓顧客買自己的手帕,光靠講一些環保的道理還不夠,必須再想一些妙招來調動顧客的購買慾,讓大家心甘情願地掏腰包!

  2009年7月的一天,天氣晴朗,李玲從代賣店步行至寬窄巷子時,遊人如織,“美女,請問春熙路該怎麼走?”“去武侯祠坐幾路車?”“成都美食一條街在哪裡?”一路上,李玲遇到了好幾個問路的旅行者。

  對此,作為旅遊愛好者的李玲深有體會,初到一個城市,遊客對當地的名勝古蹟和交通路線都不熟悉,出行很是不便。這時,她突然靈機一動:若將路段、景區、賓館、交通等元素以地圖的形式展示在一方手帕上,不就輕鬆地解決了旅行者的麻煩嗎?傳統的地圖錯綜複雜,而且旅行結束後往往棄之於垃圾箱,手帕則不然,旅行時,旅行者把手帕拿在手上,既可以當地圖,又可以擦汗;旅行結束後可以繼續使用,還可以留作紀念。

  李玲的這個創意得到了楊佳的高度認同。隨後,楊佳熬了幾個通宵,設計出 “行遊成都”主題地圖手帕,圖案傳至義烏代工廠。一週後,新貨如期寄來。李玲拿過一塊手帕緩緩展開——質地柔軟的手帕上,繪製著圈點均勻、條理清晰的成都旅遊圖,如同一位無微不至的導遊在無聲地指點迷津……

  漸漸地,事情有了進展,李玲陸續在寬窄巷子、錦裡、草堂路等幾處旅遊景點為地圖手帕找到了代售點。地圖手帕很快引起了遊客的興趣,在市場上十分暢銷。一個月後,市場上面臨斷貨,商家向李玲催貨,李玲立即通知義烏廠方再生產一批。第二批貨剛到,就被商家搶購一空……這次出手,李玲賺的錢雖然不多,但極大地鼓舞了她的士氣。

  李玲趁熱打鐵,馬上又讓楊佳設計出重慶、樂山和峨眉山等地的地圖手帕,在各地的銷售點均出現熱銷勢頭。隨後,李玲又與楊佳一起設計出“九寨溝*四季”系列手帕,並不斷創新材質,在純棉布的基礎上,增加了絲綢、夏布等更古樸的布品,並配以漂亮的禮品包裝。這批手帕一經面市,就大受喜愛……

  此時,李玲覺得開手帕專賣店的時機已經成熟:第一,前期以代售的方式已摸清市場;第二,隨著國家倡導低碳經濟的呼聲日漸高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手帕市場的前景更加明晰。

  2009年11月8日,李玲在成都鬱金香廣場租了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店,建立了自己的手帕工坊。李玲將小店隔成兩間,裡間做設計室;外間做門店,銷售自己的原創手帕。

  李玲的手帕工坊開業之際,楊佳正進入畢業實習階段。李玲覺得這一年來,楊佳在設計方面與自己配合得非常默契,因此很希望楊佳畢業後能到自己的手帕工坊工作;而通過一年的合作,楊佳也感到李玲是一個非常有想法而且行動力非常強的女孩,她很願意加入李玲的手帕工坊,為李玲的事業盡一份力!於是,在李玲的邀請下,楊佳正式加入了李玲的手帕工坊。

  地圖手帕銷售一段時間後,銷售勢頭逐漸減弱,開發新產品迫在眉睫!李玲從地圖手帕的熱銷中得到啟示:要想保持手帕的熱銷勢頭,就要不斷開發手帕的附加功能!

  經過反覆切磋,全新的設計方案出臺了。針對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她們將手帕的功能進行細分,開發了適合兒童的遊戲系列、玩偶系列、動漫系列……孩子們在使用手帕的過程中,還可以玩遊戲、收集喜歡的玩偶和動漫形象;適合情侶使用的情侶手帕,由大小不同的兩塊手帕組成,上面印有各種浪漫有趣的圖案;還有夫妻漫畫系列,每塊手帕上印有她倆精心創作的四格漫畫,漫畫的主題是講述一對80後小夫妻的日常生活,幽默詼諧,讓人捧腹之餘有所感悟:還有適合夫妻使用的情趣手帕,上面印有各種讓人臉紅心跳的圖案……

  各種系列的手帕一經面市,馬上吸引了顧客的眼球。很多顧客一次性地購買好幾個系列的手帕,除了自己使用之外,還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當初,李玲還擔心定價為299元一套的夫妻情趣手帕不好賣,沒想到上市後竟特別暢銷,不少女性專程到李玲的店裡購買,送給即將結婚的閨蜜……

  除了在手帕的內容上不斷創新之外,李玲還在手帕的銷售形式上狠下功夫:2010年情人節,李玲推出了情侶手帕DIY活動,情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圖案或照片拿到店裡,讓楊佳為他們量身設計手帕。婦女節、愚人節、母親節、聖誕節……每逢節日,店裡都會推出相應的主題活動……

  除了店面銷售之外,李玲還另闢蹊徑,到一些公司和企業聯絡團購業務。2010年“三八”婦女節前,在李玲的公關下,有20多家公司和企業向李玲定購了手帕,作為節日禮品發放給女員工。僅此一役,李玲就銷售了近2萬條手帕,獲利近5萬元。

  2010年,李玲的手帕工坊年營業額達到近千萬元,除去各種開支,利潤達到180萬元。2011年春節,李玲特意給父母封了一個5萬元的紅包,還帶著父母去海南旅遊了一趟。

  現在,李玲正躊躇滿志地計劃將自己的手帕賣到全國各地。她說,除了賣手帕,她還要陸續開發一些其他的低碳環保產品。

  以一人之力,挑戰全國人民的陋習,環保鬥士李玲在推行低碳生活的路上孤獨前行,但最終也獲取了自己的人生財富!她的成功法則就是逆向思維,強烈的憂患意識讓她明白堅守的價值,她堅信自己的堅守就是星星之火,當成為燎原之勢時,成功就必然會垂青於她!

  

的人還:

1.中國創業人物的勵志故事

2.中國創業名人故事

3.中國名人創業故事

4.創業人物故事

5.大學生創業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