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創業成功案例
創業做什麼好呢?家庭主婦創業做什麼好呢?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
2007年4月30日,這一天讓成都女孩遊小芊記憶猶新。那天,遊小芊參加聚會,一位好友驚呼:“你這雙襪子哪買的?真漂亮,太有個性了!”遊小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把襪子穿成一樣一隻,居然有人說漂亮。突然間,一個點子冒出來:對呀!襪子為什麼一定要配對呢?
事後遊小芊做了市場調查,發現都市白領們越來越追求個性與創意,襪子作為扮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卻一直沒有人打過它的主意。
於是,她決定:不上班了,開個“混襪專賣店”當老闆去。一間名為“足意”的小店就這樣誕生了。遊小芊首先要做的,是把買回來的成雙成對的襪子全部打亂,進行富有創意的配對。
一天早上,小店周邊寫字樓的白領們瀏覽本地熱門網上論壇時,紛紛被一篇名為《足下的祕密風景》的帖子吸引。“讓你的左右腳分別穿著不同風格的襪子是番什麼樣的風景……”這篇帖子引起了白領們的強烈好奇心,而這是遊小芊在守了幾天空鋪子後想出的一條妙計。
就這樣,專賣店裡的人氣日漸旺盛起來。10~20元一雙的襪子,一天能賣30多雙,純利接近300元。一時間,白領們左右腳上個性鮮明的混搭襪子成為了成都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
這天,—位女孩在店裡選了兩雙襪子說道:“要是這隻青綠相間的襪子跟這隻繡有斑點狗的襪子搭配在一起就好了。”遊小芊靈機一動說:“你可以隨便搭配。”有了這次經歷,遊小芊乾脆個性到底,把搭配的權利完全交給顧客,將成雙的襪子改為單隻擺設,美其名曰“自己動手,創意無限”。這樣一來,“足意”迎來更加火爆的銷售場面。
2008年11月,遊小芊聯絡到一家襪子生產商,加工自己的品牌創意產品。為滿足部分顧客收藏的嗜好,她還給每隻襪子都賦予了一個特別編號,比如“驚豔7 號”、“前衛25號”等等。隨著編號的逐漸升級,起到了促使顧客越買越想買的效果。到2009年5月,“足意”在成都的分店已達7家,遊小芊兩年時間成功淘金50多萬元。她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在全國範圍內開100家分店!
:
張曉梅:創業從9平方米小店開始
一個人成功後,當初選擇的起點往往會被追溯為具有遠見卓識或胸懷大志,即使這可能是人們一廂情願的美麗誤解。被稱為中國“美容經濟女掌門”的張曉梅就坦白地說,自己最初之所以選擇美容業,是因為當時只有幾萬元錢,剛好夠得著這個行業的門檻。
張曉梅是個“有野心、好勝、執著”的人,但她又從不為自己的野心所困。在給自己確立一個創業方向之後,她便低著頭朝前走去。
張曉梅的履歷表裡有著一個又一個光環———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2004年中國十大經濟女性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這一切都源於她對中國美容業的貢獻。
創業從9平方米小店開始
如果按照正常的軌道,張曉梅將繼續在部隊裡工作生活下去,並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位置。但張曉梅不願過這種毫無波瀾的生活,她期望能開創一份自己的事業。
在今年全國兩會舉行期間,一則新聞吸引了大家———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為兩會代表委員們講授著裝打扮之道。照片上張曉梅笑意盈盈,柔弱文靜。真正見到她本人時,大家才發現在她身上,利落幹練其實表現得更為鮮明。
張曉梅的父母都在山區部隊工作,很自然地,1977年不到15歲的張曉梅也入了伍,並在部隊裡一待就是10年。在此之前,張曉梅幾乎沒有和外界接觸過。如果按照正常的軌道,張曉梅將繼續在部隊裡工作生活下去,並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位置。但張曉梅不願過這種毫無波瀾的生活,她期望能開創一份自己的事業。
1989 年,張曉梅開始創業時只有幾萬元,這離很多夢想都有太遠的距離,所以,張曉梅選擇了接近現實的一個方向———在成都最熱鬧的商業街開了一家9平方米的小美容店。在當時,這還是一個被人們用有色眼鏡看待的行業,朋友們對她的選擇非常不理解。“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只是希望能自己出來創業。美容業那時是比較容易進入的一個行業,資金門檻比較低,技術含量也不太高,加上自己又有文化,我想:我總會做得比別人好些吧”。
率先提出“美容經濟”
在不斷摸索中,張曉梅開闢了美容與化妝品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美容店很快就火了起來。現在,全國加盟店已經達到幾百家。1990年,張曉梅創辦了西南美容學校,發展至今共培養超過3.6萬美容專業人才,成為具有開辦大專學歷教育資格的民辦教育機構,並先後被勞動部門批准為“中國知名美容院校”、“國家美容師職業技術等級考級單位”、“國家美容職業技能鑑定所”。
2003 年3月,全國政協第十屆會議召開。張曉梅提交了一份題為《儘快建立健全國家標準和規範1200萬從業者亟待政府支援》的提案,首次對中國美容行業的整體面貌進行了客觀、全面的呈現。作為全國政協中唯一的美容界代表,張曉梅提出,“美容經濟”正成為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它的意義已不僅僅表現在消費層面,它實質上是一種典型的以人為本的“人本經濟”。這一提案迅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張曉梅隨後被稱為“美容經濟女掌門”。
:
南京創業大獎唯一的一等獎由一名21歲的女孩摘得,她同時獲得了1.6萬元的創業獎金,這名叫程曦的女孩是如何走向創業成功之路的?小小年紀的她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企業的?她的背後到底有怎樣酸甜苦辣的故事
在位於通濟外大街7號的臨街門面房中,有一處不太起眼的二層門面房,門楣上方是書有南京奇觀製衣
有限公司的燈箱,在眾多門面房中,程曦擁有的這家制衣公司並不是太顯眼,進入店面,看到房內基本沒有裝修,各種面料、成衣掛滿了面積不大的房間,小店顯得很擁擠。在二樓程曦的辦公室,同樣是幾張簡單的辦公桌拼在一起,房內空地上擺滿了各種面料,頭頂上掛滿了各類衣服。在工作間隙,程曦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借3萬元開始創業
程曦1997年從學校畢業後,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於是她在夫子廟商城當了一名營業員,從事服裝零售,在工作中她逐步掌握了服裝生產、銷售等方面的知識,並在與各種顧客打交道的過程中瞭解到市場需求,積累了一定的市場經驗。半年後的1998年初,聰明的程曦決心自立門戶,走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她向父母借了3萬元錢,開了一家小服裝店,行情不錯,第二個月小店就開始贏利,服裝店平穩發展了兩年,資金有了一定積累,程曦對服裝市場更加了解。
2001 年她在家人的支援下,註冊成立了曉曦製衣廠,結果由於缺乏資金、知識、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企業一度陷入困境,小製衣廠從5月至9月短短5個月的時間,虧了 20多萬元,程曦幾年內賺的錢血本無歸,她難過的流淚了,但倔強的程曦沒有就此低頭,她冷靜地考慮後認為,生意失敗的原因在於企業人員、面料、管理方面的落後,於是她招聘有經驗的管理人員,並向專家請教相關知識,白天工作,晚上到高校學習企業管理課程,並向父母、親戚借了7萬元錢,以圖東山再起,功夫不負有心人,企業開始逐步走出低谷,到01年底企業開始不虧本。
找準定位做大企業
2002年後,製衣廠發展總體比較順利,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人員、資金、市場逐步做大,企業裝置由最初的兩臺高速單縫機起家,目前企業實現了接單、生產、銷售一條龍,機器裝置有從日本進口的壓襯機器,企業在市內有7處專賣店、批發專櫃,專門營銷自己的曉曦、奇觀牌服裝,這些服裝均產大眾化服裝,銷路很好。今年初程曦將原來企業更名為奇觀製衣有限公司,註冊了自己的商標,目前企業年產值達150多萬元,聘用員工56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32 名。程曦說,下崗失業人員有劣勢,但他們踏實、努力,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經過學習完全可勝任工作崗位,這其實也是企業回報社會的一種表現。陳曦通過快報告訴想創業的姐妹,一定要敢於去試,另外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並要堅持下來,做到享受創業過程。
3年內開50家專賣店
目前企業發展已比較穩定,但程曦並沒有滿足,她認為創業改變人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個人價值能夠得到充分體現,3年內她將在南京市內開設50個小型訂做、銷售服裝專賣店,但程曦明白自己的企業仍處於創業階段,實力有限,她表示網點將主要設在小區,不在商業網點,一是因為成本問題,二是因為自己的產品定位是大眾化。現在企業雖然已經初步做大,但她每天仍穿梭於各網點、廠房、業務單位之間,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產品和市場營銷手段。程曦自信地說:我們不像大企業可以只做專門服裝,哪怕利潤微薄,我們也做,不單訂做團體服飾,個人個性化服飾我們照做不誤,有規模才會出效益,我們會逐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