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勵志故事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來不開背後的努力,農村的孩子要更加的堅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農村姑娘趙麗穎

  在不少影視劇當中,女主角都是千篇一律的巴掌臉、尖下巴,若是誰剛好長了一張圓臉,就顯得有些不合潮流。所以不少女星都會選擇通過整容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臉型。但有個圓臉的姑娘卻偏偏不信這個邪,雖然一張大圓臉讓她屢屢和女一號的角色失之交臂,但她卻果斷地拒絕了導演勸自己整容的建議,堅持以純天然面貌示人。在演藝圈打了七年醬油之後,她終於憑著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女一號的機會,並以精湛的演技一鳴驚人,俘獲了無數觀眾的心。

  她就是趙麗穎,多部熱播劇《陸貞傳奇》、《花千骨》的女主角。在她走紅之前,不少人都評價她長了一張古代淑女的臉,說她看上去太木,很難在這個小臉美女氾濫的時代開啟戲路,但趙麗穎卻一直都不以為然。

  勇於選擇自己的生命軌跡

  趙麗穎是生於廊坊的河北姑娘,15歲之前是個典型的乖乖女。她乖巧安靜,從來不惹父母生氣,也很少忤逆家人的意願。有這樣一個乖女兒,趙爸和趙媽很是欣慰,唯一讓他們覺得遺憾的,就是趙麗穎的成績不夠好。雖然中考前經常熬夜唸書,但趙麗穎的中考成績還是距離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差了一大截,於是在父母的建議下,她報考了廊坊市電子資訊工程學校的空乘專業,成為了一名中職生。

  那時候,趙麗穎的家人為她規劃的道路是這樣的:等她畢業後最好能考上空姐,再不濟去做地勤或者售票員也好,工作輕鬆又穩定,再找個人嫁了,平平淡淡地過完這一生。但是,乖乖女的逆反心理被激發了,她決定自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雖然下定了決心,但趙麗穎還是對前程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幹些什麼。有一次,她和室友一起去逛街,恰巧遇到一個劇組在招聘群眾演員,趙麗穎便抱著好玩的態度和室友一起報了名。雖然只需要穿上戲服,和其他人圍在一起看雜技表演,連個露臉的機會都沒有,但趙麗穎卻演得非常投入。為了側面烘托雜技的精彩,她還努力踮起腳尖,做出迫切張望狀,將劇組工作人員逗笑了。離開劇組時,一位工作人員拍拍她的肩膀說:“小姑娘挺不錯,將來沒準還是個腕兒。”這句話讓趙麗穎心裡樂開了花,也讓她萌生了當演員的夢想。

  2006年,雅虎搜尋聯手華誼兄弟傳媒公司邀請陳凱歌、馮小剛和張紀中三大著名導演舉辦了“雅虎搜星”比賽,趙麗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參加了比賽,沒想到卻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馮小剛組的冠軍。這次奪冠經歷給了趙麗穎極大的信心,也讓她發現了一個做事的祕訣,那就是:“當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越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越有可能與成功擦肩而過;相反,別想那麼多,盡全力放開手腳前行,你才有可能收穫意想不到的奇蹟。”想明白這一點之後,趙麗穎果斷丟掉了自己思想上的疑慮,輕裝上陣,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她先是與笑星範偉搭檔拍了一部創意短片,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華誼公司安排的培訓活動中,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握了表演技能。不久後,為了感謝公司對自己的栽培,趙麗穎決定參加公司的彙報演出。為了挑戰自我,她還特意選了《雷雨》中的魯侍萍一角來飾演,這個角色與趙麗穎平時的性格反差極大,但她照樣演得惟妙惟肖,完全不像一個只學習了兩個月表演的新人。正是這次勇敢的嘗試,使導演張多福注意到了趙麗穎,邀請她出演自己執導的大型古裝劇《南越王》一片中的小皇后。趙麗穎則憑藉靈動的表演順利完成了這項任務,又接連拿下了幾個有特點的小角色。

  拒絕整容,自信就是氣質

  俗話說“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所以不少人都喜歡同那些比自己水平低的人打交道,既能享受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又不會給人留下高攀的話柄。但趙麗穎卻不認同這個理念,她喜歡跟比自己強的人打交道。

  剛開始演戲的時候,趙麗穎演的都是女N號,但她經常跑去觀摩主角們飆戲,並找機會向他們請教。趙麗穎很喜歡結交圈子裡的老前輩,每次她都會以這樣的開場白主動介紹自己:“前輩您好,我叫趙麗穎,是個新人,請您多多指教。”然後深深地鞠一個躬,讓老演員們非常受用,也就忍不住對其指點一二。趙麗穎說:“很多新人覺得主動同老演員接觸有套近乎之嫌,所以表現得很清高,只跟與自己同樣起點的人在一起。但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孔子說過,勿友不如己者,不跟高水平的人接觸怎麼提升自己呢?所以我是寧為鳳尾不為雞頭,因為做了鳳尾,才有機會學習鳳凰的長處。其實只要主動一些,你會發現大部分大牌明星都很隨和,對新人也都很熱情。”

  隨著演藝經歷的增多,趙麗穎演活了不少配角,塑造了許多深入人心的形象,比如《新還珠格格》中溫婉大方的晴格格、《新紅樓夢》中人淡如菊的邢岫煙,還有《夏妍的秋天》裡至情至性的唐小然。但不知為何,一直都沒有人找趙麗穎飾演女主角。有一次趙麗穎去劇組試鏡,一位導演嫌她的臉太圓,要她去磨一磨腮幫子,還說她的下巴太短,建議她去墊一墊,趙麗穎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最終也失去了飾演女一號的機會。但趙麗穎卻不覺得後悔,她說:“能不能演好戲跟臉型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如果導演真的覺得我行,看好我,就算我不去整容也一樣會讓我演,要是我沒那個實力,就算削尖了下巴又有什麼用呢?”

  在挑剔的攝像機面前,圓臉確實不太上鏡,為此趙麗穎的設計師沒少下功夫幫她改變形象,熟識趙麗穎的朋友也為她感到惋惜,趙麗穎的經紀人就多次說過:“你這臉型放在古時候就是真正的大家閨秀,古典美人,但是擱在現在就不大討喜,要不是生了這麼一張圓臉,沒準兒你真能早紅幾年!”對此趙麗穎卻不以為意,她說:“人人都是錐子臉又有什麼意思?跟別人不一樣,才立得住口碑。這個臉型是爹媽給的,我就得接受它,說不定以後還會流行我這號臉型呢!”

  自信是一種動人的特質,趙麗穎的自信很快打動了金牌編劇於正。初次見到趙麗穎時,於正發現這姑娘居然是罕見的圓臉,但她並不盲目羨慕時下流行的小臉美女,周身散發出一種坦然而篤定的氣質,讓於正看到了她與眾不同的一面。於是於正在《宮2》中為其安排了一個小角色,趙麗穎出色地完成了表演,於正頗感滿意,於是在《陸貞傳奇》中大膽啟用趙麗穎擔任女主角,放心地把挑大樑的任務交給了她。這部劇很快成為了收視冠軍,於正在接受採訪時意味深長地說:“人人都愛瓜子臉,她敢於保持圓臉;不少姑娘為了星途坦蕩都愛換個洋氣的名字,她卻一如既往地使用自己的本名,所以我就知道這姑娘不一般,她是有氣場,能擔大任的。”

  初挑大樑,做個像陸貞一樣的女子

  初次看完《陸貞傳奇》的劇本時,趙麗穎就非常喜歡,因為劇本結合了古裝、勵志、職場和情感等元素,不僅表演起來非常過癮,而且劇中主人公陸貞的心路歷程也和趙麗穎的經歷非常契合,讓她覺得十分感動。

  趙麗穎剛入行的時候,也和陸貞一樣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菜鳥,到處橫衝直撞,說起話來也往往不知輕重,常常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後來吃過幾次苦頭,她才慢慢有所頓悟,收斂起自己的鋒芒和倔強,開始慢慢與生活磨合,最終修練成了幹練成熟的女子。有了這些經歷,她駕馭起陸貞這個角色就更加輕車熟路,也給導演和編劇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議。比如在原來的劇本當中,陸貞剛剛入宮就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穿梭於各大勢力中間並且遊刃有餘,但卻往往遭人陷害,趙麗穎在反覆研究劇本之後覺得,陸貞初入宮中,就算是滿腹才華可能也不會施展得那麼順利,再加上心懷恐懼,肯定會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於是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編劇和導演,經過一番溝通,大家都認為趙麗穎的想法很合邏輯,便按照她的建議微調了劇本,並在拍攝中加入了幾個細節性場景,使劇情變得更為順暢,故事也變得更加豐富。於正擅長情感戲,在他工作室出品的電視劇中,女主角們大多在經歷過殘酷的宮廷鬥爭後變得心機重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陸貞卻顯然是個特例,她雖然屢遭陷害,卻依然有一顆善良的心。有的劇組成員對此不理解,便向編劇提出是不是可以把陸貞改寫得腹黑一些,但趙麗穎卻頗能理解編劇的用心,她說:“善良是很寶貴的東西,有時候職場中的成長非常殘酷,會讓你變得圓滑起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要丟掉自己的善良和本性。一個有謀略的女子,依然可以有一顆純淨的心,在點滴之間贈予別人善意與幫助。”至於劇中的情感戲,趙麗穎也會盡量將其演繹得溫暖一些。因為她覺得虐心的東西雖然好看,讓人百轉千回哭斷腸,但是卻往往缺少正能量,所以趙麗穎在表現陸貞的感情世界時,會盡量避免將這個形象塑造成為了愛能付出一切的苦情形象,相反,她也有自己的嬌嗔與小心思,同時又對愛抱有積極的信仰,與二皇子高湛演繹了一段溫暖人心的國民戀情,令粉絲們感動不已。

  為了克服自己職場經驗欠缺的劣勢,趙麗穎在拍戲過程中會努力去結合自己的入行經歷來醞釀感情。通過回顧自己的一些經歷,她發現其實戲劇與生活是相通的,職場劇的很多細節都源自生活,比如劇中描寫陸貞在成長的過程中同從前的敵人王尚儀化敵為友,最初她不明白,水火不容的兩個人怎能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但後來她想起自己早年曾因為演出的安排和一位助理爆發過一場激烈的爭吵,當時她就下決心這輩子不跟此人打交道了,但是後來二人還是一笑泯恩仇,又合作了許多次,而且比原來更默契了。有了心理上的認同,趙麗穎在演出過程中變得更有底氣,演技也日漸自然而純熟。

  《陸貞傳奇》熱播之後,趙麗穎受到了觀眾們的追捧,被譽為最受歡迎的“圓臉女神”。這讓趙麗穎十分欣慰,笑稱“圓臉終於熬出頭了”。或許,每個人身上都有些與眾不同的特質,就像趙麗穎的圓臉一樣,只要你試著去愛它、接納它,並在成長中不斷完善自我,就能找到幸運的契機,完成華美的蛻變。

  :王中華

  戶口遷農村,貸款建大棚

  王中華,男,畢業於安徽科技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現任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委會副主任、小崗村食用菌生產合作社理事長。

  一次,食用菌專業的一個同學帶王中華參觀蘑菇基地,"說來真是有緣分,當我第一次見到那白花花一片、晶瑩肥碩的蘑菇時,就特別興奮。那時我就想,自己也要搞一個小棚子,找幾個同學一起幹。"蘑菇基地老闆提醒他,種蘑菇要依靠規模產生效益,小棚子肯定賺不到錢,弄不好還要賠本。就在創業計劃即將流產之際,小崗村的負責人專門前來邀請大學生帶領村民一起種植蘑菇,還答應幫忙爭取無息貸款,免費提供住宿。但在辦理銀行貸款時,他們遇到麻煩:按照規定,銀行不能向非本地戶口的人貸款。王中華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父母怕我在農村讀書沒出息,想方設法把我的戶口弄到了城裡,為此我們家還欠了很多的債,後來我又從城裡考上了大學。現在還沒畢業,又要把城市戶口遷到農村,這可把他們二老氣壞了。""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不是很好,萬一我畢業一時找不到工作,不就又給家裡添經濟負擔嗎?"由於要遷戶口,這個創業團隊的九個人中,最終來到小崗村的只有三個人:王中華與苗娟、周盤龍***女生***。2006年5月,三人把城市戶口遷到小崗村。憑藉對農業實用技術的掌握和市場行情的瞭解,他們貸款13萬元,承包6畝土地建大棚種植雙孢蘑菇,取得可觀效益。積累經驗後,他們主動傳授技術,帶動小崗村村民共同致富。

  受到王中華、苗娟、周盤龍創業成功的鼓舞,石旭、許光雷、馬學君等三名具有技術專長的安徽科技學院的大學生,帶著理想與知識,於2007年2月來到安徽鳳陽縣武店鎮和農民一起種植雙孢菇。

  :吳藝明

  立志當個成功的"大學生農民"

  吳藝明,男,2001年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植保系,現任福建省晉江市紫帽三益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福建省青聯委員。

  吳藝明說,2001年即將畢業時自己是在找工作和考研複習中度過的,他說:"我先後投遞了上百份簡歷,始終石沉大海;於是我又匆匆擠進了考研大軍,可命運又跟我開了個玩笑,英語差0.5分,名落孫山。"他回到家鄉福建晉江,看到年輕一代沒人願意務農,一塊塊水田荒廢,山地雜草叢生。他想:自己是學農的,在家鄉創業不也是一條出路嗎?但他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父母認為大學畢業回鄉務農丟人現眼。家人的反對和村民們的風言風語,反倒讓吳藝明立志要當個成功的"大學生農民"。這時命運再次跟他開起了玩笑,在家人的努力下,市裡的一家機關單位決定接收他,但他婉拒了。

  創業之初,吳藝明除了向母親借的幾千元之外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他先是種植無公害蔬菜,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徹底掀倒大棚,從信用社貸的2萬元一下子打了水漂。他繼而收拾殘局,飼養土雞,因銷路佳,養殖規模逐漸擴大,許多外地客商慕名而來。後來,他用養土雞的利潤承包了連年虧損的紅霞牧場,率先在當地提出推廣沼氣技術、發展生態農業的立體農業模式,形成了"畜禽―沼氣―果林"的"生態家園"的良性迴圈。僅一年,牧場就盈利50多萬元。

  2006年,吳藝明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近年來,他的公司先後被評為"泉州市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迴圈農業***示範基地"、"福建省農村青年科技創業基地"、"全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