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創業人士成功故事

  鼓勵和促進創業,不僅有利於拓寬勞動者就業門路,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還有利於勞動者實現個人價值,在全社會形成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推動社會全面、持續、快速發展。在這個創業社會裡,有很多創業故事在激勵著我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創業十餘載,他在情趣用品市場找到了自信

  十年前,市面上還沒有情趣用品的概念,大家對這一消費業態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狹窄的街道巷弄,簡陋的小門面和小店門口“成人用品”四個醒目的大字。不時會有行色匆匆的人們路過這樣的小店,有意無意的瞟上一眼,但鮮少駐足,更不用說旁若無人的進入。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人們對兩性等敏感話題的態度越來越開放,情趣用品行業早已聚集了醉清風、他趣等一大票掘金者。王偉民是最早一波進入情趣用品的掘金者。

  天生愛折騰

  王偉民入學早,比同齡人早熟,十幾歲買卡耐基全集,讀財經類報刊,提起商界名家總是滔滔不絕。

  他的母親是老師,父親一直經營著當地小有名氣的工廠。王偉民從小都想自己做點兒事情。大學一結業,他就和幾個同學開始了農產品銷售的生意。當時朋友家有一個廠,王偉民就負責做武漢的總代理,把廠裡的貨拉到武漢,再把產品推到商超做分銷。因為沒有什麼經驗,這次創業在4個月後就宣告失敗。

  隨後,王偉民輾轉到重慶找工作,當時通訊行業剛剛開始蓬勃發展,他進到了一家手機批發公司上班。但這段工作經歷只讓他安穩了大概兩年時間。

  他做過很多專案,其中包括機票代理生意和油漆銷售。在這兩個領域都接連碰壁,發現裡面的機會早已被瓜分殆盡,王偉民頗為失落。

  思來想去,他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網上賣東西,一是當時網際網路還不是特別發達,自己也喜歡網際網路方面的東西,創業有很大的機會;二是自己的弟弟做研發出身,弟媳幹網頁設計,技術不愁。

  但是賣東西需要進貨,尤其本地沒有貨源的話啟動資金會更大。王偉民當時只有從家裡借的兩萬塊錢,前幾次不太順利的創業,也讓家裡人對他的這次創業有點懷疑的態度。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偉民看到了一則情趣用品廣告。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後,王偉民發現這個行業產品的利潤非常高,一塊錢的東西可以賣到三四塊錢。更為關鍵的是,競爭不太激烈,通過搜尋引擎搜尋,重慶只有幾個商家在百度上打廣告,大部分以實體店為主,網上只簡單搭了個系統,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王偉民認為這事能幹。2006年,沒有人脈,也不知道該去哪裡進什麼樣貨的王偉民,著手搭建了情趣用品獨立網站趣網,並從最初的在雅酷風情***重慶當地從事情趣用品銷售與批發的企業,現已關停***手裡拿貨銷售開始了這次已經長達10年的創業。

  一波三折的情趣用品生意

  十年之後,也就是2015年,趣網的銷售額為一億七百萬元。

  “這個行業被大家炒的太厲害了,業內的觀點是除了安全套市場之外,全國情趣用品市場規模保守估計也就是五、六十億的市場,目前應該沒有哪一家憑著獨立網站能做到一億的。”王偉民信誓旦旦地表示。不過,春水堂曾公佈在2014年就已獲得接近3億元的銷售額。

  儘管銷量不錯,但是趣網在起步之初並不順利。在趣網發展到大概半年左右的時候,王偉民發現情趣用品行業有很多痛點無法解決,比如當時的情趣用品大部分是仿人器官的樣子,外形過於暴露,質量也不太好,當時的廠家不多,王偉民心裡就打起了鼓。

  期間王偉民把重心向保健品行業做了一些轉移,情趣用品還是按照原先的方式一直掛著,能賣一點算賣一點。這樣的日子到了2008年發生了轉變,當時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國家對網路環境進行整頓清理,一大批情趣用品電商網站都受到了影響。在這波整頓影響下,王偉民暫停了情趣用品的業務。

  不過王偉民並沒有閒著,因為當時公司現金流比較好,銷售保健品也需要購買流量,王偉民想著何不把這些購買的流量再賣出去。打定主意,2008到2012年間,王偉民又陸續建了兩家垂直類女性網站。依靠倒賣流量賺差價,王偉民那段日子過得相當舒坦。

  很快新的問題又來了,這些網站倒賣的流量是收購來的,後期流量收購成本越來越高,公司鋪的攤子又比較大,王偉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是否要拾起情趣用品業務。

  在他看來,這個行業雖然不會爆發,但私密性決定了它非常適合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做。隨著消費人群的改變,80後,90後對此類產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未來市場規模無疑也會進一步擴大。

  如何打響翻身仗?

  2012年重新聚焦業務之後,這個行業已經遠不是當年的競爭狀況了,包括春水堂、她趣等一系列情趣用品品牌崛起。趣網重新面臨挑戰。

  “趣網的團隊是做流量出身,電商B2C最難解決的就是流量問題;趣網做網站形式,也有自己的技術團隊;我們之前也在情趣用品行業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的理解,加上那個時候馬佳佳把情趣用品電商重新推上了風口浪尖,從各個方面來講趣網的時機都到了。”王偉民判斷。

  王偉民將趣網的核心競爭力定位在產品上,原先消費者大都不知道購買什麼樣的產品,趣網成立了專門的產品經營團隊,以買手製供應鏈管理模式把控產品。

  在物流方面,趣網在重慶有自己的倉庫,順豐發貨。今年3月份趣網還將採用分倉發貨,進一步提升使用者物流配送體驗。

  目前趣網主要通過商城、APP、微信端,京東、淘寶等平臺進行全渠道銷售。“移動端其實是我們絕對的主力,佔了70%的銷售量,我估計未來可能會達到85%或者的銷售規模,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力的重點。”王偉民稱。

  趣網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基本來自於產品銷售的差價。不過通過此前沉澱的高階消費群體,目前趣網也在開始探索更多的盈利路徑,比如正在與中高階品牌商進行營銷合作。

  “未來趣網也可能找一些品牌商在趣網平臺上推廣品牌。”王偉民對i黑馬錶示。“我們的規劃是2016年做到2億的規模,三年之內做到十億的銷售規模。”

  二

  微信自媒體+米線=月入5萬塊

  當別人還在思索微信自媒體如何盈利時,1992年出生的劉大白已經憑藉自媒體實現月入兩萬元以上。而當微信自媒體人開始思考如何轉型時,劉大白已轉戰傳統餐飲業,她的米線店才試運營三個月,每月個人的純收入已經超過兩萬元。從月入3000元的上班族到月入5萬元,劉大白只用了兩年時間。這個90後的小姑娘說,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激發了她身上所有能量。

  創業前曾失業在家近一年

  2013年7月,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的劉大白,同其他畢業生一樣,按照自己的專業,投簡歷、找工作。最後,她在徐州一家商貿公司應聘為出納。但性格大大咧咧的她很快發現,這份精細的工作並不適合她。她發現,自己在學校學的東西,與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差別很大。自己雖然是新人,但公司並不是培訓機構,沒有時間讓自己適應。總是出錯,老是挨訓。”劉大白說,有次她寫錯一個小數點,公司要多交1萬多元的稅,老闆大為惱火,狠狠罵了她一頓。也是那次,劉大白開始反思,自己雖然像父母期待的一樣,成為一個白領,每月有3000多元穩定收入,但自己並不開心,也不喜歡這份工作,為何還要繼續在這裡呢?大半年後,劉大白從公司辭職。

  “為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但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劉大白說,她有近一年的時間窩在家裡,不知道幹什麼。她每日在網上收集創業資訊,觀察周圍朋友在做什麼。在那段思索的日子裡,劉大白說,她也一度迷茫,甚至想再找份工作。但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工作,實在太難。“既然找工作難,為何不自己做呢?”劉大白說,自己喜歡吃喝玩樂,平時經常看這方面資訊。和朋友聚餐,就喜歡看別人的推薦後再去。而她發現,很多做吃喝玩樂方面的自媒體公眾號,已經有不少成功者。劉大白和一位在網際網路工作的朋友請教後,兩人一拍即合,在微信註冊了自媒體公眾號。

  創業經營自媒體,一年之後月入兩萬元

  剛起步時,需要做大量活動吸引粉絲訂閱,但這也要投入大量資金。劉大白拿出自己僅有的兩萬元積蓄,不斷組織活動,以朋友帶朋友的方式,積累了一些訂閱使用者。但兩萬元錢很快用光,劉大白的父母對微信自媒體並不看好。劉大白說,為了讓父母支援自己,她甚至採用“威脅”的方法如果父母不支援她創業,她就賴在家裡啃老。

  昨日下午,記者見到穿著藍色呢子外套、畫著淡妝的劉大白在收銀臺前微笑著,非常從容地接待往來顧客。當與記者說起創業之初與父母的僵持時,她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她說,那時候她不斷與父母溝通,將別人成功案例以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父母最終同意支援她。

  談到創業之初的艱辛,這個1992年出生的女孩,又是滿腹感慨。去年夏天,劉大白的微信***還只有兩萬多粉絲。為了擴大自己影響力,劉大白和朋友頂著烈日,每日扛著印有他們微信二維碼的展板到市中心擺攤。他們給逛街的年輕人介紹自己的平臺,告訴對方,關注他們平臺就可以領取飲料、娃娃等小禮品。一日,劉大白熱情地為一名男孩介紹自己的平臺。但男孩直接說:“你這個平臺對我來說沒有用,我關注領東西了,馬上就會取消。”劉大白說,男孩很是瞧不上她的辛苦和努力,她感覺很受打擊。因為她發現,男孩的話有一部分說對了。比如一天有150人通過領禮品關注了他們公眾號,但很快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取消。

  劉大白信心產生了動搖,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兩天沒出來。她說,那兩天她想了很多。最終她成功戰勝了質疑。劉大白想到,自己為何要因別人的否定,就否定了自己的所有努力;自己已經投入這麼多,還有父母的支援,真的要因別人一句話放棄嗎。劉大白想起那段日子,白天組織活動,晚上編輯要推送的文字、視訊到深夜,有時候累得臉都沒洗就睡著了。

  劉大白認為,自己的路是行得通的,只是還沒到收穫的時間。想通後,她和朋友舉辦了幾次大型活動。兩三月後,訂閱使用者突破5萬人。她的微信***開始有商業廣告進入。然後,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僱傭了三個業務員拉廣告。目前,劉大白的微信自媒體,已經帶給她每月兩萬以上的純收入。

  自媒體+米線=品牌夢想

  移動網際網路,激發了劉大白的能量。她說,她也把這份事業想得更加長遠了。“自媒體發展也受制於人,我想在事業上有自己的品牌。”劉大白想到利用自媒體,轉戰傳統行業,創立自己的品牌。在做自媒體時,劉大白髮現,徐州的男女老少都好“喝”那一碗米線。徐州人更是對米線湯裡的肉醬情有獨鍾。她發現,某一品牌的連鎖米線店,在徐州市區,就有90多家。很多小巷子裡,更是遍佈各種米線店。

  機緣巧合的是,自己一位朋友有調製米線配方,而朋友家做的滷雞爪、雞翅、豬蹄、牛肉更是美味,還有徐州人愛吃的把子肉。但這位朋友本身月收入1萬元,對餐飲業並不感興趣。

  在劉大白創業的“鼓動”下,這位朋友願意拿出祕方與劉大白合夥。經過選址、裝修,挑選食材進貨渠道,三個月前,劉大白的米線店終於試營業了。

  自媒體遇上米線,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呢?劉大白通過自媒體平臺,宣傳促銷、組織試吃等活動,吸引了第一批食客。“宣傳只能吸引一次,好口碑才是我們的目的。”劉大白說,很多來店吃過的朋友,主動傳送她家米線圖片到朋友圈,推薦給朋友。她也被眾多吃貨賜予“米線西施”的稱號。

  昨天,這個身材高挑、長相秀氣,面板白皙、長髮披肩的美女老闆,親自下廚調製了一碗把子肉米線。對於如何辨別米線的品質,這個90後女孩說得頭頭是道。但說再多,不如親自嘗一口。一口肉湯下去,雞湯的鮮香立刻充盈齒間。祕製的把子肉,不僅嚼勁十足,更是濃香四溢,讓人回味無窮。

  祕製的美味、乾淨的環境、健康的食材,劉大白說,這些都是她做餐飲最基本的堅持。她說,相信藉助自媒體的傳播威力,她的米線店會越做越大。她說,這個二層的米線店,是她朝著品牌連鎖夢想的第一步。經過三個月,劉大白的米線店每天的銷售量都在幾百碗以上,她個人每月也純收入兩萬元以上。

  劉大白認為,在這個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連線的基點,年輕人,只要找對方向,堅持下去,一定也會成就自己的事業。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