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艱辛創業勵志經歷
創業是成功的過程,成功也是一輩子的過程,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經歷,感受他們不懼艱辛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朋友圈說我大學兩年賺了100多萬,寫給讀大學想創業的你
我21歲,大三。幹過工地,發過傳單,做過家教,在大公司上過班,在小機構兼過職,做過11份不同的工作,賣過專案,開過公司,見了四個投資人就有人要投資,曾在一夜之間公司估值500萬又在一天後重新回到原點。上過電視錄過真人秀。朋友說我這種人在電視上只能活兩集,結果一不小心活了四集,活到了總決賽。
閒下來的時候自戀的百度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看到一個帖子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大一大二賺了20多萬,期間開了一家公司賣了100萬。看完後樂了一下,呵,原來在網上自己已經這麼厲害了,而這只是在網上。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後面寫的一定是關於創業過程中的艱辛,然後我如何克服這種艱辛做到今天這種地步,進而得出一個結論,這人好牛逼,但是關我毛線事。那你就想錯了。
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去做什麼
作為曾經創過業的大學生,自己卻並不鼓勵大學生去創業。大三了,很多時候呆在學校。偶爾會遇到一些想創業的學弟學妹徵求自己的意見。往往給他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多讀書。那句話是說給他們聽的,同時也是說給自己的。一路摸爬滾打深知大學創業的艱辛,更瞭解無知的代價有多高。
慢慢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氛圍開始在高校蔓延。高校創業漸漸的在這種浮躁又浮誇的氛圍中淪為一地雞毛。接觸過一些大學創業者,很多甚至大一大二,在一些高校創業者分享的聚會上,大三的甚至已經算大齡創業者了,而大一就出席創業聚會的往往會被人投上敬佩的眼光。
自己也曾是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對大部分大學生所做的專案有所瞭解,大學生所做的專案往往是沒有什麼技術門檻,依靠簡單的人力成本來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有的甚至不能叫做創業,只能稱作一門小生意。還有一些,有一個初步的想法,然後就去把公司註冊了,找辦公室,找人,然後把CEO CFO COO什麼的分好,以便給同學講起來時候自己還是個CEO以此來顯示優越感,只能說這些同學的勇氣令人敬佩。
明白自己比什麼
大學時候自己交學費,生活費不花家裡的錢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大學時候靠兼職賺一點錢也不是為了拿來和同學比較的,以此顯示自己能力有多強。身處大學,要明白自己比什麼以及和誰比。
大學四年應該和已經參加工作的比時間更加自由,可以趁週六週日去外面參加一些講座活動什麼的來提升自己,大學四年的所見所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等到四年後和同時步入社會的同學比的是資歷。而不是在大學時候比你比同學賺了多少錢,那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就算在大學翹課忙生意每月可以賺幾千元,但那也只是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中,更可怕的是,用了四年青春賺了幾萬元錢而讓自己的能力一直停留在每月一兩千的水平上。
大學四年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四年,也是最重要的升值期。大學最重要的是多讀書,深度思考,在業餘的時候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充實自己,如果一個學生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做好那何談創業。
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你連工作都沒找到,談什麼創業。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你們。
二
90後大學生農村莊稼地裡的創業夢
在匯川區泗渡鎮觀壩村,有個農場讓當地農民都很羨慕,原來,這個農場是由一名大學生經營的。
這名大學生叫馮運,今年23歲,在福建某高校讀連鎖經營專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他放棄了常人眼裡優越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遵義,開始了創業歷程。
“這個年輕人勇氣可嘉,還是學生就開始創業,除草施肥一點不差莊稼漢,是個種植的好手。”半年前馮運來到觀壩後,當地村民就開始默默關注這個定下志向要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學生。他的種植過程和莊稼長勢也成了當地村民熱議的話題。
大學生樂當“農場主”
近日,記者來到觀壩,剛下車就飄來一陣糞臭味,遠遠望去,一個身穿黑色衣服的小夥正在地裡忙著給辣椒施農家肥,駐村幹部樑小建告訴記者,他就是馮運。
順著馮運所在的方向,記者沿著田埂走過去,只見地裡綠油油的一片,果蔬長勢良好。見記者拿起相機照相,當地一位路過的村民說:“無法想象,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幾個月的時間就被這位大學生折騰出這樣一番天地來。”
走到馮運身邊,他似乎沒有注意到有人靠近,仍然埋著頭一個勁兒施肥,額頭掛滿了汗珠。直到樑
小建叫他,他才抬起頭來。
瘦小的個子,黑黝黝的面板,大家很難把眼前的這個小夥子和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聯絡在一起。
“我一直以來就有一個願望,搞一個農場,自己當個農場主。去年從學校回來時,看到這個地方不錯,正好附近都是大棚蔬菜基地,所以就把它租下來了。”馮運說。
創業需要資金,他想到了在外打工的父親馮修堂。經過多次做思想工作,最終說服了父親給他投資。
馮修堂說,兒子剛開始要搞蔬菜基地時,他並不同意,因為需要一筆不小投資,而且他還是個還未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經驗,也沒有
技術,不放心把多年來辛辛苦苦打工掙來的積蓄拿給他。
但後來看到兒子的堅持,馮修堂同意了,並放棄了在外面每個月5000多元的收入,回來協助兒子辦農場。
目前,馮運的菜地裡已經種植了白菜、辣椒、豇豆、白瓜等近10種蔬菜。
有夢想就有收穫
“剛剛開始,什麼都不懂,由於對品種和季節等因素掌握不好,所以導致了辣椒和豇豆長勢不太好。”對此馮運非常擔心。
“我很需要資金支援和技術指導”,面對當前的困境,馮運非常
希望政府及相關部門能給予支援,修建大棚。瞭解到他的困難後,匯川區農牧局駐村幹部樑小建很支援,他幫馮運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並組織馮運與當地的種植大戶們互動溝通,為他提供幫助。目前,地裡的白瓜和白菜已經可以上市了。
跟其他“90後”大學生一樣,空閒時,馮運最大的愛好是上網、刷微博。但跟別人有所不同的是,馮運會有意識地關注和收集農業方面的資訊。
前幾天,他在網上看到一段話,很有同感,於是寫成微博發給了大學同學:“農村猶如一片沃土,我就是一棵小小的種子,只要在農村這片沃土裡紮根,就一樣會開
花,結出豐碩的果實,一樣能體現我們年輕人的價值,實現我們心中的夢想。”
創業的路並非一帆風順,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但是馮運的50畝蔬菜基地仍然幹得風風火火,有模有樣。他說,認準了,就不要怕困難,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今後還要擴大生產規模,打響自己的品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