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選址策略
店面地址的選擇是一項長期性的投資,直接關係企業經營的戰略決策,進而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重要影響。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1.交通策略
店鋪進行選址首先要考慮其業態特徵,那些單體規模小、滿足顧客便利顧客需要,以經營選擇性較低的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的零售業態,例如超市、便利店原則上應在距離上靠近顧客,而那些單體規模大、商品品種齊全,以經營選擇性較強的商品為主的零售業態,例如,百貨店或倉儲式購物中心能夠從遠處吸引顧客,原則上選在人流多,交通便利的地方。交通便利可以把較遠地方的人帶進來,又方便購物的人群走出去。交通便利已成了現代零售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比如,交通便利就是家樂福選址的首要因素,家樂福開店選址的條件有三:交通方便;人口集中;兩條馬路交叉口。其實家樂福的法文名字‘Carrefour’正是‘十字路口’的意思。
2.地點朝向策略
細分地理位置的策略是指對氣候、地勢、用地形式及道路關聯程度等地理條件進行細微分析後,對店鋪位置做出選擇的策略。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細分:
第一,店鋪選址要關注路面、地勢。一般情況下,店鋪選址都要考慮所選位置的道路及路面地勢情況,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店鋪的建築結構和客流量。通常,店鋪地面應與道路處在一個水平面上,這樣有利於顧客出入店堂,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在實際選址過程中,路面地勢較好的地段地價都比較高,商家在選擇位置時競爭也很激烈,所以,在有些情況下,商家不得不將店鋪位置選擇在坡路上或路面與店鋪地面的高度相差很多的地段上。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考慮店鋪的人口、門面、階梯、招牌的設計等,一定要方便顧客,並引人注目。
第二,店鋪選址要考慮地形。地形、地貌對商店位置的選擇的主要影響表現在:
方位情況。方位是指商店坐落的方向位置,以正門的朝向為標誌。方位的選擇與商店所處地區氣候條件直接相關。以我國北方城市為例,通常以北為上,所以一般商業建築物坐北朝南是最理想的地理方位。
走向情況。走向是指商店所選位置顧客流動的方向。比如,我國的交通管理制度規定人流、車流均靠右行駛,所以人們普遍養成右行的習慣,這樣,商店在選擇地理位置進口時就應以右為上。如商店所在地的道路如果是東西走向的,而客流又主要從東邊來時,則以東北路口為最佳方位;如果道路是南北走向,客流主要是從南向北流動時,則以東南路口為最佳。
交叉路口情況。交叉路口一般是指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一般來說在這種交接地,商店建築的能見度大,但在選擇十字路口的那一側時,則要認真考察道路兩側,通常要對每側的交通流向及流量進行較準確的調查,應選擇流量最大的街面作為商店的最佳位置和店面的朝向。如果是三岔路口,最好將商店設在三岔路口的正面,這樣店面最顯眼;但如果是丁字路口,則將商店設在路口的“轉角”處,效果更佳。
3.借客策略
店鋪周圍的競爭情況對店鋪經營的成敗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選址時,必須分析附近的競爭對手。在店鋪相對集中的地方,在經營特色,價格、服務等方面努力做出特色,才能成功。對於單一功能零售店鋪,由於這些店經營業務單一,規模小,對顧客的吸引力薄弱,自身難以擁有較大的客流。這些店鋪具有依附性、借客源性的特徵,所以在選址上採取借客策略,一種方案是在商業區或大商場旁邊設店,從而獲得較大的客源。另一種方案是在“XX專業街’開店,因為專業街同業商店多,就會產生聚集效應,容易擴大影響,凝聚人氣。消費者在專業街可以貨比三家,還起價來比較容易,所以客流量多。這樣商家的生意反而比單槍匹馬更容易做。比如,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廳幾乎都是建在大商場旁邊,也是這個道理。考察同一地段同類零售企業的經營業績、商品的價格水平等情況可以初步測算可能產生的利潤狀況;也有助於確定今後自己的商品定位,用較少的投資進入了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不僅站住了腳,而且得到迅速發展。所以集中在一起的商店群相互間既存在競爭,又有著合作,要權衡把握好這種關係。
4.客流分析策略
每個店鋪的經營者都知道,開店選址必須找人氣旺的地方。客流多少是選址決策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擁有足夠的人流,才能保證店鋪的利潤回報,足夠的人氣才能支撐起購買量。店鋪的選址要分析該客流的特點。古語說“一步差三市”,意思就是店鋪的選址差一步就有可能差三成的買賣,這跟客流活動的線路有關。即使是同樣一條街道,由於交通條件不同或基礎文化娛樂設施不同或通向的地區不同,不同位置也可能會使銷售業績存在很大差異。瞭解客流的消費目標,對客流量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客流路過的目的,如經過此地是為了購物、上下班、換車、旅遊或散步等,學校附近的店面應考慮寒暑假的時間,機關和公司集中地段的店面就必須掌握他們的上、下班時間,車站附近的店面應摸清發車、到車的規律,這些都會影響開業後的營業時間,進而影響店鋪的業績。
5.潛在價值評估策略
潛在商業價值評估是指對擬選開業的店鋪位置的未來商業發展潛力的分析與評價。評價店鋪位置的優劣時,既要分析現在的情況,又要對未來的商業價值進行評估,這是因為一些現在看好的店鋪位置,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可能會由熱變冷,而一些以往不引人注目的地段,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變成繁華鬧市。因此,店鋪在選址時,更應重視潛在商業價值的評估。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第一,所選的地址在城區規劃中的位置及其商業價值。
第二,是否靠近大型機關、單位、廠礦企業。
第三,未來人口增加的速度、規模及其購買力提高度。
第四,是否有“集中效應”,即店鋪建設如果選在商業中心區,雖然使店鋪面對多個競爭對手,但因眾多商家雲集在一條街上,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方面的需求,因而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購物,從而產生商業集約效應。所以“成行成市”的商業街,也是店鋪選擇位置需重點考慮的目標。
6.出奇制勝策略
店鋪選址時既需要進行科學的考察分析,同時又應該將它看成一種藝術。經營者有敏銳的洞察力,善於捕捉市場商機,用出奇制勝的策略,與眾不同的眼光來選擇店鋪位置,常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如全美洲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聯合商店的總經理薩姆·沃爾就是採用“人棄我取”的反向操作策略,把大型折價商店遷到不被一般商家重視的鄉村和小城鎮去。因為那裡的市場尚未被開發,有很大潛力,同時又可迴避城區商業日益激烈的競爭。
店鋪選址的絕招
1.交通便利。在主要車站的附近,或者在顧客步行不超過20分鐘的路程內的街道設店。選擇哪一邊較有利於經營,需要觀察馬路兩邊行人流量,以行人較多的一邊為好。
2.接近人們聚集的場所。如劇院、電影院、公園等娛樂場所附近,或者大工廠、機關附近,這一方面可吸引出入行人,另一方面易於使顧客記住該店鋪的地點。
3.選擇人口增加較快的地方。企業、居民區和市政的發展,會給店鋪帶來更多的顧客,並使其更具發展潛力。
4.要選擇較少橫街或障礙物的一邊。許多時候,行人為了要過馬路,因而集中精力去躲避車輛或其他來往行人,而忽略了一旁的店鋪。
5.選取自發形成某類市場的地段。在長期的經營中,某街某市場會自發形成銷售某類商品的“集中市場”,事實證明,對那些經營耐用品的店鋪來說,若能集中在某一個地段或街區,則更能招徠顧客。因為人們一想到購買某商品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這個地方。
6.根據經營內容來選擇地址。店鋪銷售的商品種類不同,其對店址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店鋪要求開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服裝店、小超市,但並不是所有的店鋪都適合開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比如保健用品商店和老人服務中心,就適宜開在偏僻、安靜一些的地方。
7.要有“傍大款”意識。即把店鋪開在著名連鎖店或品牌店附近,甚至可以開在它的旁邊。與超市、商廈、飯店、24小時藥店、咖啡店、茶藝館、酒吧、學校、銀行、郵局、洗衣店、沖印店、社群服務中心、社群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等集客力較強的品牌門店和公共場所相鄰。例如,你想經營吃的,那你就將店鋪開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周圍。因為,這些著名的洋快餐在選擇店址前已做過大量細緻的市場調查,挨著它們開店,不僅可省去考察場地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藉助它們的品牌效應“撿”些顧客。
8.位於商業中心街道。東西走向街道最好坐北朝南;南北走向街道最好坐西朝東,儘可能位於十字路口的西北拐角。另外,三叉路口是好地方;在坡路上開店不可取;路面與店鋪地面高低不能太懸殊。
9.要選擇有廣告空間的店面。有的店面沒有獨立門面,店門前自然就失去獨立的廣告空間,也就使你失去了在店前“發揮”營銷智慧的空間。
10.選擇由冷變熱的區位。與其選擇現在被商家看好的店鋪經營位置,不如選擇不遠的將來由冷變熱、目前未被看好的街道或市區。
店鋪選址的原則
1,最短時間原則
商店的位置應位於人流集散最方便的地區,一般以吸引行車10-20分鐘以內的人流最為理想
2,易達性原則
易達性原則即進入性原則。商業企業設點應分佈在交通最便捷的區位,即最容易進入的區位。
3,接近購買力原則
商業企業利潤是建立在消費者購買力基礎上的,而購買力水平取決於消費者的消費水平。
一般地說,商業企業的存在,是以服務一定的人口為前提的,這種維持一個商業企業存在的最低讀物人口數量稱之為該企業的"人口門檻",因而商業企業用地必須考慮該區域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數量,人口是購買力的基本因素,它只有與一定的消費水平相結合才能形成現實的購買力,而人們的消費水平取決於經濟收入和消費傾向。
4,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原則
滿足消費者需求是一切商業行為都必須遵守的原則,要根據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態度、職業、年齡等特徵 來決定商品結構、商品價格、促銷活動等。
5,接近中央商業中心的原則
商業活動有擴延效應,一旦一個商業中心形成,在其附近佈局的企業就會有利可圖。中央商業中心具有極大的繁華度,是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中心,是城市商業活動的焦點。在這個中心附近取得一席之地,從事商業經營,能取得較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