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融資誤區有哪些

  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那麼,下面小編告訴大家。

  融資誤區一: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

  這種對風險投資不負責任使用的情況,相當普遍的存在著。在當前的網路中小企業融資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和突出。

  創業不僅是創業者實現理想的過程,更是使投資者的投資保值增值的過程。創業者和投資者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只有通過企業這個載體發展的過程,才能達到雙贏的目標。

  “燒投資者的錢圓自己的夢”的問題,說到底是信用問題,品質問題。持這種思想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只有能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家,才能得到更多的中小企業融資機會和成長機會。因此,創業者不僅要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加強道德修養,培養和具備企業家的誠實、守信的道德風範。

  融資誤區二:沒有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戰略設計

  跟任何推銷過程一樣,在籌資和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也需要完善的策劃和充分的準備。這是取得最佳中小企業融資效果的開端。但是,很多的創業者只有總的戰略策劃和設計,卻沒有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的具體的戰略設計。這是不應該的。

  融資誤區三:廉價出賣你的技術或創意

  許多創業者和下崗職工創業者急於得到啟動或週轉資金,往往在中小企業融資時急於求成。給小錢讓大股份,輕易的賤賣技術或創意。“只要能獲得啟動資金就行”。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有不少核心技術的擁有者廉價的就把自己的技術或創意隨隨便便的出賣了。

  在公司運營一段時間後,才感悟到當初的技術賣便宜了。開始對當初的投資協議不滿,這時,有的人又會輕率的提出毀約。這樣做的後果都是很不好的。只會使我們在資本市場上失去商業信譽。

  融資誤區四:團隊沒有磨合就融資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投資人看一個專案,往往需要對專案和團隊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很多投資人甚至只看團隊,團隊靠譜,選擇的專案也不會太差。因此在打算融資前,先把團隊磨合好是必要的前提。

  融資誤區五:沒有測算自己成本就開始融資

  對於創業者來說是融資,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就是投資。投資講求投資回報率,因此瞭解所投資專案的成本至關重要。同時,對自己專案成本的詳細測算,不僅是自身內部管理的必需,更是融資的依據。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總結現代化在中國姍姍來遲原因的時候,認為不能建立在數字上的精確管理是最大原因,這點同樣適用於微觀企業管理。

  融資誤區六:在資金流快斷掉時才開始融資

  如果說資本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那麼資金流就是一個企業繼續運轉的前提。投資人的投資往往是創業企業在初期階段的唯一資金來源,因此更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資金流。提前做好融資的準備不僅給予自己更多的選擇餘地和更大的議價能力,同時給投資人充足的時間。王嘯認為,融資應該在資金很充足時就開始打算。

  融資誤區七:同時向所有認識的投資人融資

  這種思想和剛出校門的學生們尋找工作一樣,認為廣撒網能多捕魚。然而事實上,廣撒網意味著對自己的真實需求不清晰,對投資人的需要不瞭解。沒有目的、沒有方向的船無論執行多快,別人永遠不知其將抵何方。因此,尋找自己合適的投資人才是真正的王道。

  融資政策

  發改委發文支援小微企業融資

  “錢荒”***過後,金融部門和國有企業部門在央行“教訓”之下被迫加速去槓桿化程序,但出人意料的是,種種跡象表明,本身槓桿率很低的中小企業卻很有可能成為這場***中“躺著中槍”的意外受害者。

  發改委網站刊登《關於加強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稱,中國將鼓勵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發債用於開發園區的小企業創業基地等建設,意在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給小微企業減稅,涉及6000萬人工作

  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8月1日起,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這一政策將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減稅。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微博***認為,不言自明,給小微企業減負,有利於穩定就業。小微企業數量眾多,這次涉及600萬戶,看似減稅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政策的輻射面很廣。以一個小微企業10個人計算,將涉及6000萬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