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養殖前景好嗎

  蟑螂,這個令人作嘔的動物,每每提到它,都令人反感至極。醜陋的外表,讓人心裡發麻,除之不盡的頑強生命力,讓人憎恨。然而,中國蟑螂養殖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中國人致富新路。養蟑螂能夠致富是真的嗎?養蟑螂可以賺錢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養殖蟑螂能夠賺錢嗎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0月15日報道稱,中國蟑螂養殖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中國人致富新路。

  蟑螂,這個令人作嘔的動物,每每提到它,都令人反感至極。醜陋的外表,讓人心裡發麻,除之不盡的頑強生命力,讓人憎恨。然而,萬萬想不到的是,中國一位43歲的商人王福明竟然在蟑螂的身上打起了“生財”的注意,他養了1000萬隻蟑螂,擁有6家蟑螂養殖場,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蟑螂生產商,或許也是世界最大的蟑螂生產商。

  養蟑螂致富,可謂是重口味下的新型致富路。那麼,蟑螂究竟有什麼用呢?據王福明介紹,他將蟑螂出售給亞洲的藥品和化妝品企業。這些企業收購蟑螂,一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廉價的蛋白質來源,二是為了獲取它們翅膀上的一種物質。儘管蟑螂讓大多數人感到恐懼,但王福明卻用欣喜的眼光注視著它們,因為這是他的財富,也是他的未來。

  王福明是2010年踏入蟑螂養殖業的,從2010年以來,烘乾蟑螂的價格已經上漲到原來的10倍,從每磅***1磅約合454克***大約2美元漲到20美元。價格瘋漲的原因是因為傳統藥品的生產商在大量收購蟑螂粉。王福明說:“我曾想過養豬,但是傳統養殖業的利潤很低。養蟑螂的話,投資20元能收回150元。”

  就目前來說,中國大約有100家蟑螂農場,新開張的農場幾乎與蟑螂的繁殖速度一樣快。然而,在今年8月江蘇一家養殖場出現百萬蟑螂逃離事件前,即便在中國人當中,這一行業也鮮為人知。蟑螂業可以說是相當祕密的行業。即使一些用蟑螂製藥或生產化妝品的公司也不喜歡為“祕密成分”宣傳。

  蟑螂養殖業是一個遮遮掩掩的行業,這在情理之中。一些使用蟑螂的企業不願意讓人知道它們產品所含的“祕密成分”。而養殖者則會謹慎行事,唯恐鄰居不喜歡他們的後院有一個蟑螂養殖場***

  “我們力圖保持低調”,山東省蟲業協會理事長劉玉升說,“政府默許我們這麼做,但如果受到的關注太多,或者蟑螂養殖場進入居民區,就會有麻煩。” 一個迅速發展的產業湧入過多新手,而監管又不到位,這就會產生很大的隱憂。例如,2007年發生的100萬螞蟻養殖戶被騙的“龐氏騙局”事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另外,雖說蟑螂養殖業是新型的致富之路,但對於養蟑螂很多民眾還是不能接受。今年8月,在江蘇大豐就發生過一起“蟑螂養殖戶的溫室大棚和板房被偷拆,上百萬只蟑螂逃跑”的事件。所以,看見“蟑螂業是相當祕密的行業”是有一定道理的。

  蟑螂的價值

  蟑螂的藥用價值鮮為人知,蟑螂的藥用價值也非常廣泛,能養陰生機、通利血脈,對肝硬化、乳腺癌、腫瘤都有很好療效,長期服用還能起到預防衰老、美容保健的效果。而且,在廣東一帶,蟑螂的餐飲市場十分廣闊,大家喜歡用鮮活的蟑螂炸來吃。

  後續新聞

  近日,《參考訊息》援引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稱,43歲的山東人王福明是中國最大的蟑螂生產商,或許也是世界最大的蟑螂生產商。他擁有6家蟑螂養殖場,估計其中養殖了1000萬隻蟑螂。據王福明介紹,他將蟑螂出售給亞洲的藥品和化妝品企業。這些企業收購蟑螂,一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廉價的蛋白質來源,二是為了獲取它們翅膀上的一種物質。

  為了求證此事,本報記者採訪了這家位於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華魯生態農業園區裡的養殖企業的負責人王福明。在他眼裡,這些外表醜陋、讓人心裡發麻的蟑螂,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養殖

  周邊村子的人知道後就開始找麻煩

  這些天,王福明很忙,自從他的蟑螂養殖場被媒體報道後,很多人都來找他合作。有人叫他“蟲子王”,他只是笑笑說,“我就是一個養蟲子的。”

  這個“蟲子王”的王國很大,有6個養殖場,在濟南市長清區明發路京滬高速公路下的華魯生態農業園裡的一個養殖場面積達到了2000平方米。兩排低矮的水泥平房,就是他養蟑螂的地方。

  沒養蟑螂之前,王福明一直在從事土元***俗稱土鱉,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昆蟲***養殖,後來發現在土元養殖池裡滋生了蟑螂,“因為經常看昆蟲這方面的書,就發現這些蟑螂裡有美國蟑螂,我知道這種蟑螂也能入藥。”王福明對記者說,自從幹起特種養殖以來,他覺得任何一種昆蟲都能創造出價值。

  “美國蟑螂適宜生活在溼熱的環境中,在我國南方都有野生的美國蟑螂,人工繁殖在國內還很少。”王福明說,從2010年起,他就開始單獨進行美國蟑螂的養殖,並聘請了山東農業大學的專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援。

  但養蟑螂並不是一帆風順,周邊村子裡的人知道他養蟑螂後,就開始找他的麻煩,說家裡蟑螂越來越多,這讓王福明很煩惱,“我們養殖的蟑螂不是家裡常見的那種蟑螂。家裡常見的蟑螂是德國小蠊,那種蟑螂原產於非洲,後來分佈到全世界所有的溫帶地區,被認為是最髒的家庭害蟲。我們養殖的美國蟑螂對溫度要求較高,在我國北方自然環境下,它們是很難過冬的。”

  為此,王福明的養殖場的廠房溫度比室外高了很多,溼度也比外面高不少,平房內部都被分成了一個個的小隔間,隔間前面用密網封閉起來,防止蟑螂從裡面飛出來。

  “美國蟑螂是可以人工養殖的,它們也不會因為逃逸大量繁殖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養殖蟑螂必須進行嚴格的溫度和溼度控制,否則蟑螂很難成活。”王福明靠這些學來的知識走上了蟑螂養殖路,三年時間,他已有了6個養殖場,“這些養殖場加起來有四五千萬隻美國蟑螂了,每一隻都能賺錢。”

  入藥

  提取物對艾滋病心臟病乙肝都有療效

  在外人眼裡,王福明一直是個怪人,養過蠍子,養過土元,現在又開始養蟑螂,“都是害蟲,也不知道養著幹什麼。”可王福明知道這裡面的門道很大。

  “這些蟑螂看起來不好看,但卻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王福明說,這些蟑螂長大之後,他們會用開水將其燙死,然後進行烘乾出售給醫藥生產商。“科學家們從美國蟑螂身上提取了某些化學成分,並測試這些化合物對艾滋病的療效。經過試驗、化驗顯示,這些化合物對艾滋病具有療效,且副作用小,同時對於治療心臟病、乙肝等病症還有良好的療效。中央電視臺曾兩次報道了美國蟑螂在醫藥界的實際應用,並得到了現代醫藥學界的認可。”

  前兩年,王福明曾經跟四川一家醫藥企業合作,提供原料,供其製造藥品,“他們生產的美國大蠊精粉每瓶要賣400多元,而靠提取物製造的長青生命寶,每瓶要賣到1200多元。”

  王福明還告訴記者,目前開發的許多高科技新藥,比方說“康復新”等燙傷藥品都利用了從美國蟑螂身上提取的這種化合物。至今已有十多家藥企跟他們合作,“像內蒙古一些大藥企都是上市公司。”

  說到蟑螂的藥用價值,王福明說自己有親身體驗,以前他有慢性腸胃炎的毛病,養蟑螂後他聽那些藥企的專家說,吃蟑螂可以養胃,他就試著吃了一些,“自己養的,肯定吃不死”,可沒多長時間,他發現自己的腸胃炎開始慢慢轉好。在他的講述中,最為神奇的就是他的一個得了乙肝的朋友靠吃蟑螂治好了乙肝,但這些事情記者都無法證實。

  “除了藥用價值,烘乾後的蟑螂也能成為餐桌上的美食。它是一種食用昆蟲,低脂肪高蛋白,目前在很多飯店都已經有人品嚐了。”王福明說,目前大城市還很少有人品嚐蟑螂,但是在鄰近的淄博等地,吃帶有藥用價值的昆蟲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每天光土元就會吃掉309斤,而蟑螂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比土元要好,如果人們認可的話,這也是一條不錯的銷路。”

  錢景

  醫藥生產商大量收購

  價格已經上漲10倍

  如今,在王福明的帶動下,周邊已有三四十家蟑螂養殖場,放眼全國,也有大約100家蟑螂養殖場,但從個人養殖來說,幾乎沒有人能做到他這麼大的規模。

  “6個養殖場,有我自己乾的,也有合夥一起幹的,單華魯生態園區裡的這個養殖場,我就投了100萬元。”在王福明看來,養蟑螂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先期投資100萬元後,後期就很少投入,並且蟑螂繁殖速度很快,四個月就能成熟,這樣下來一年就能賣三次,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王福明曾計算過一次成本,基於蟑螂頑強的生命力,它的飼料很好找,除了農村常見的玉米麩子,一些蔬菜葉、胡蘿蔔、白菜都是它的飼料來源,“這些都是農村常見的便宜菜,每公斤飼料成本也就20元。”

  近幾年,由於藥品生產的需求,不少醫藥生產商在大量收購蟑螂粉,烘乾蟑螂的價格已經上漲到原來的十倍。“一斤蟑螂烘製出來的幹品價格從大約15元錢漲到了現在的150元錢,去年價格最高的時候一斤烘乾蟑螂的價格是250元左右。”王福明說。

  蟑螂高回報的背後離不開技術支援。王福明說,在成功養殖了土元的基礎上,他通過不斷摸索與創新,最終研發出了美國蟑螂單獨規模化養殖的新技術、新模式,使蟑螂養殖走向了規模化、工廠化,同時促進了美國蟑螂繁殖的高產高效。

  “投資20元,能收回150元。”王福明說,一平方米的蟑螂可以產出15斤幹品,還能產下12斤至15斤的蟲卵,“一平方米的蟑螂能賺400元。”這樣算下來,2000平方米的養殖場,四個月一成熟,賣一次蟑螂,王福明就能賺到80萬元,一年下來至少能賺240萬元,這僅僅是王福明一個養殖場的年收入,所以說他是國內最大的蟑螂商人一點也不為過。

  可王福明不希望別人說自己靠養蟑螂賺錢,“對外我一直在說賠錢,我不是本地人,不想太露富。”

  未來

  昆蟲養殖是朝陽產業

  資源豐富使用領域廣

  這些年隨著特種養殖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像王福明一樣的人開始大規模地投身昆蟲養殖業,在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昆蟲學博士劉玉升看來, 昆蟲——這個動物界最大的類群,是人類應當充分利用的寶貴資源,是解決動物蛋白質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並且我們的祖先對桑蠶已有5000年的利用歷史,我國的養蜂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我國關於五倍子的記載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山海經》,蟲白蠟的利用歷史有1700多年,此外將昆蟲作為食品可能伴隨著人類的整個進化歷史。

  這些年,劉玉升搞過沂水地下螢光湖10萬螢火蟲映亮的“星際夢幻”景觀;大規模產業開發蝗蟲、黃粉蟲、無菌蠅、蟋蟀、大蜡螟、土元等20多種昆蟲養殖;推出過他與大廚共同開發的“百蟲宴”:把無菌蠅、黃粉蟲、蝗蟲等近百種昆蟲,做成各種美味大餐,擺上餐桌讓人品嚐。

  經過多年實踐,他首次提出並建立了昆蟲生產學技術體系,“昆蟲種群巨大、一年可繁殖多代、繁殖迅速、食物轉化率高。作為一類特殊的生物資源,昆蟲是豐富的蛋白營養素資源庫、生物色素資源庫、生物醫藥毒素資源庫、材料資源庫。昆蟲分佈地域廣闊,食性多種多樣,有植食性、腐食性、寄生性等多種取食方式,這為昆蟲資源的培育和利用提供了條件和可能性。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已廣泛利用昆蟲生產飼料、食品、保健品。日本1992年昆蟲利用市場產值就達2600億日元,現在每年從我國進口上百噸速凍中華稻蝗。”

  在劉玉升看來,昆蟲養殖是未來的朝陽產業,前景非常樂觀。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