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客戶拖款如何應對

  “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銷售人員接觸的客戶越多,客戶量越大,碰到的客戶型別就越多。不同的客戶具有不同的特點,他們或沉默或健談,或友好或敵視。面對各種各樣的客戶,就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銷售技巧去應對。那?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應對客戶拖款的十個方法: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一、催款應該直截了當。

  催款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也沒有什麼妙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有話直說,千萬別說對不起,或繞彎子。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二、在採取行動前,先弄清造成拖欠的原因。

  是疏忽,還是對產品不滿,是資金緊張,還是故意,應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收帳策略。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三、直接找初始聯絡人。

  千萬別讓客戶互相推諉牽著鼻子走。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四、不要做出過激的行為。

  催款時受了氣,再想辦法出出氣,甚至做出過激的行為,此法不可取。臉皮一旦撕破,客戶可能就此賴下去,收款將會越來越難。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五、不要怕催款而失去客戶。

  到期付款,理所當然。害怕催款引起客戶不快,或失去客戶,只會使客戶得寸進尺,助長這種不良的習慣。其實,只要技巧運用得當,完全可以將收款作為與客戶溝通的機會。當然,如果客戶堅持不付款,失去該客戶又有大不了的?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六、當機立斷,及時中止供貨

  特別是針對客戶“不供貨就不再付款”的威脅;否則只會越陷越深。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七、收款時間至關重要

  堅持“定期收款”的原則。時間拖得越久,就越難收回。國外專門負責收款的機構的研究表明,收款的難易程度取決於帳齡而不是帳款金額,2年以上的欠帳只有20%能夠收回,而2年以內的欠帳80%能夠收回。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八、要求先付一部分款。

  經驗證明,應該要求全額付款,雖說拿到一點總比一點沒拿到好,卻不如收回更多。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九、採取競爭性的收款策略

  只要客戶還在營業,他總得向供貨商付款。如果你沒有收到錢,那他肯定位給了別人。獲得優先付款機會的供應商通常是與客戶保持長期良好業務關係和個人關係的企業,因為誰都不願意跟朋友鬧翻臉。

  應對客戶拖款的方法十、收款要有“鑽勁”

  要有窮追不捨的精神。我從實踐中摸索出了對債務人***業務當事人、主管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實行“三緊跟”的戰略,即緊跟在辦公室裡,緊跟在吃飯上廁所的後面,緊跟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雖說有些過份,不得已而為之啊!滴水石穿,繩鋸木斷,有時確也起到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作用。

  和客戶報價的技巧:

  一、直接報價

  顧客問價格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往往是第一個關注的問題,這個無可厚非。儘管顧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標價,都還是喜歡問多少錢,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優惠。冰箱導購採取直接報價法:4960。一開始並沒有說出任何的優惠政策,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很多導購在顧客問價格後,馬上把優惠政策丟擲來,這是不妥當的。

  筆者也常常這樣,有一次明明看到一個標價500元的東東,還是問多少錢。沒想到導購一句話把筆者趕了出來。導購說,你沒看見嗎,不是寫著500元嗎  銷售心態比什麼都重要,銷售心態不好,80%的顧客都會被趕跑。

  二、用反問迴應價格訴求

  當導購不丟擲優惠誘餌的時候,顧客往往會問:能不能優惠?打幾折?最低多少錢?這個時候是最考驗導購的時候,導購因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導致顧客轉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勝列舉。該導購使用的方法是用反問迴應顧客的價格訴求:那今天能定下來嗎?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優惠,不能定,不能隨便給你優惠。這個反問一下子把問題拋回給了顧客,可攻可守,進退自如。

  三、要求對方報價

  在談判報價中,一般的原則是儘可能地讓對方先報價。當然,當對方的報價離你的底價相差很遠的話,則需要很好的迴旋技巧。顧客要求優惠,導購非常聰明,馬上問顧客願意出價多少。

  由於顧客看上了這臺冰箱,就說出了自己的底價:4500。要求對方報價的風險就是可能超出了自己的底線。4500的報價導購不能接受,接下來就需要運用談判策略進一步討價還價。看來國美和菜市場是一樣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不得不讓人想起黃巨集生說過的一句話:賣彩電不如賣白菜。

  四、對客戶的第一個報價說NO

  顧客的出價是4500,超出了導購的底線,導購不能接受,於是說,這個價格我們不可以的。假如一旦答應顧客,那顧客就可能放棄購買,因為你的讓步很容易,顧客就會感到他上當了,繼而繼續還價或者決定退出。

  就算顧客的報價沒有超出導購底線,在顧客報價後,導購也是不能同意的,要對顧客的第一個報價說NO,甚至第二個報價,第三個報價都要說NO,即使最後同意了,也要表現得極不情願,這就是“極不情願”策略,只是在這裡沒有細節表現出來。

  五、報價留有餘地

  標價是4960,在顧客要求優惠後,導購報價是4870,最後主任說底價是4800,而結果是4650成交,比最初的報價優惠了310。假設導購方的底價是4650,那她在報價的時候是要高於4650的,這是連豬豬都知道的道理。只有這樣才可能給顧客還價的空間,只有這樣才可能讓顧客有“成就感”。

  在報價和最後成交價的中間要經過很多次廝殺,然後一步一步接近成交價或者自己的底線。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沒有平衡的天平,通過拆左右補右邊,拆右邊補左右的方式最後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