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下如何做品牌

  品牌、在古代其中以徽商和晉商規模最大、實力最為雄厚,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商幫,那時沒有電視、報紙、網際網路,通訊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品牌的?

  1、口碑傳播:“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在我個人看來:“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媒體沒有之一,一個人通過親近的人口中傳遞出的對一家企業的服務滿意度、產品滿意度、信譽滿意度是最可信的。

  2、文化塑造:以徽商為例,徽商曾輝煌過400年,而這四百年所沉澱出的“徽商精神”完美的塑造了呈現給大眾的企業文化。***徽商精神在這就不詳細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古代人充分的利用人與人之間的資訊傳遞互換及文化塑造來打造自身的品牌。

  中國80年代以前的企業經營者,品牌和銷量對比而言,品牌概念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今,傳播的途徑越來越多,品牌管理及推廣概念從80年代中期在中國開始被重視,以太陽神、三角、萬家樂、萬寶、上凱飛、燕舞、海爾、青島系列、阿里斯頓系列等等,逐年增多。同時引發了一場長久的辯論,究竟是品牌重要,還是銷量重要?

  一個企業首先,不管你是以銷量還是品牌為核心,你必須要有過硬的產品,以此為基點。如果你的產品連消費者的認同都得不到,那麼銷量和品牌又從何談起?

  但一個企業不是光把產品做好就可以,如果你有錢,你要做品牌。如果沒有錢,你更要做品牌。那有人要問了,沒錢我怎麼做品牌呢?我怎麼去打廣告宣傳自己的品牌呢?這裡借用葉茂中先生說的一句話“沒錢你就得有創意,創意會改變你們的命運”。這句話同樣可以運用到企業品牌建設上。

  在此以海爾為例:

  1985年4月,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收到一封投訴信,投訴海爾冰箱的質量問題。張瑞敏到工廠倉庫裡去,把400多臺冰箱,全部做了檢查之後,發現有76臺冰箱不合格。由此產生的大家都耳聞過的“海爾砸冰箱”事件。

  1986年,由於產品質量過關,海爾冰箱在北京、天津、瀋陽三大城市一炮打響,市場出現搶購現象。

  1996年,海爾集團和北京紅葉電腦動畫公司耗資6000W聯合制作《海爾兄弟》。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

  1、海爾產品大賣不是偶然,絕對的產品力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但是一個企業不是光把產品做好就可以。85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海爾當時虧欠虧欠村大隊147萬,物品缺乏造成市場非常好,只要產品還能用,就可

  以堂而皇之地送出廠門,而且絕對有市場,絕對賣得掉。海爾當時卻選擇了一種更恰當的方法,而且事件的真實性通過當時的媒體轉述讓消費者對海爾產生了信任度並達到了宣傳自身品牌。***上世紀80年代時的媒體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關於《海爾兄弟》中國商業價值最高的一部動畫片,可以說是海爾下的相當大的一盤棋。雖然海爾沒有從中得到直接的經濟效益,但這部動畫片同時影響了80、90兩代人,海爾兄弟的印象深刻在人心中,人們在選擇

  購買某項物品時,潛意識中會選擇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為之後海爾集團品牌建設做了很大鋪墊。

  2、你可以說“我沒有那麼多錢去做付費廣告”。那免費的呢?網際網路時代,對於網際網路這個平臺你仍然可以將企業做大。網際網路這個平臺不僅增進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同時散發出了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