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幾種素質

  創業者需要的是綜合素質,每一項素質都很重要,不可偏廢。缺少哪一項素質,將來都必然影響事業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忍耐力

  對一般人來說,忍耐是一種美德,對創業者來說,忍耐卻是必須具備的品格。

  在創業的路上,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和努力,忍受了多少別人不能夠忍受的憋悶、痛苦甚至是屈辱,這種心情只有創業過的人最清楚!

  老話說:“吃得菜根,百事可做。”

  對創業者來說,肉體上的折磨算不得什麼,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創業,一定要先在心裡問一問自己:

  面對從肉體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沒有寵辱不驚的“定力”與“精神力”?

  順勢而為

  勢,就是趨向。做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要想賺錢,關鍵是要做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勢。

  ■ 大勢

  創業的人,一定要跟對形勢,要研究政策。很多創業者認為政策研究“假、大、虛、空”,沒有意義。實則不然。

  在政策方面,國家鼓勵發展什麼,限制發展什麼,對創業之成敗更有莫大關係。

  順勢而作,才能順水行舟。觀察政府,研究政策,是為了明大勢。

  ■ 中勢

  中勢指的就是市場機會。市場上現在時興什麼,流行什麼,人們現在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可能就表明了你創業的方向。

  從這方面講,俞敏洪正是趕上了全國性的英語熱和出國潮,才會有今天的成功。

  ■ 小勢

  小勢就是個人的能力、性格、特長。

  創業者在選擇創業專案時,一定要找那些適合自己能力,契合自己興趣,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專案,這樣才有利於自己做永續性的、全身心的投入。

  創業是一項折磨人的活動,創業者要有受罪的心理準備。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創業者一定要明勢,不但要明政事、商事,還要明世事、人事,這應該是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質。

  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強烈的慾望

  創業和做人一樣,要抓對大方向,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要做自己愛做並且擅長的事情;更要腳踏實地,動手實踐;不斷學習、修正、進步。

  這些道理看似簡單,要做到卻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

  “欲”,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

  創業者的慾望與普通人慾望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慾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他們打破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

  所以,創業者的慾望往往伴隨著行動力和犧牲精神。

  因為想得到,而憑自己現在的身份、地位、財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創業,要靠創業改變身份,提高地位,積累財富,這構成了許多創業者的人生“三部曲”。

  因為有慾望,而不甘心,而創業,而行動,而成功,這是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走過的共同道路。

  或許我們可以套用一句偉人的話:“慾望是創業的最大推動力。”

  坦誠與相信

  優秀創業者應該努力成為一個善良、誠實的人,更應該更好地對待周圍的人,誠實面對所有人,把“止於至善”當作創業的終極目標。時刻保持簡單,實事求是,懂得放棄和分享。

  瞭解自己的擅長之處和弱點,努力提升自己,對未知的事物保持虛心和敬畏。知道努力去改變些什麼,成為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對任何事都保持謹慎的樂觀,但竭盡全力去實現目標。

  堅忍並且追求內心的強大,失敗只會使自己離成功更近。

  樂於幫助別人,專注於自己的產品,知道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並身體力行。追求產品的極致,讓自己的產品有靈魂,通過自己的產品去實踐自己的世界觀。

  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人情練達

  創業不是引“無源之水”,栽“無本之木”。每一個人創業,都必然有其憑依的條件,也就是其擁有的資源。

  創業者資源,可分為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兩種。

  內部資源是創業者個人的能力、其所佔有的生產資料及知識技能、家族資源等。擁有一份良好的內部資源,對創業者個人來說固然是重要的。

  外部資源同樣不可或缺,能直觀提現創業者的人際社會能力。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建立自己最廣泛的人際網路,那他的創業一定會非常艱難。

  創業者外部資源,按其重要性可分為三大類。

  ■ 第一:同學資源

  同學資源和同鄉資源可並稱為創業者最重要的兩大外部資源。

  赫赫有名的《福布斯》中國富豪南存輝和胡成中就是小學和中學時的同學,他們一個是班長,一個是體育委員,後來兩人合夥創業,在企業做大以後才分了家。

  實際上,同學之間本就有守望相助的義務,在現今這個時代,帶著商業或功利的目的走進學堂,也並沒有什麼不妥當。

  對於創業者來說,同學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資源之一。

  與同學相似的,是戰友;可以與同學和戰友相提並論的,是同鄉。

  共同的人文地理背景,使老鄉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正是同鄉之間互為犄角,互為支援,才成就了晉商和徽商曆史上的輝煌。

  ■ 第二:職業資源

  對創業者來說,效用最明顯首推職業資源。

  職業資源,即創業者在創業之前,為他人工作時所建立的各種資源,主要包括專案資源和人際資源。

  充分利用職業資源,從職業資源入手創業,符合創業活動“不熟不做”的教條。尤其是在國內目前還沒有像美國或歐洲國家一樣,普遍認同和執行“競業避止”法則的情況下,選擇從職業資源入手進行創業,已經成為許多人創業成功的捷徑和法寶。

  ■ 第三:朋友資源

  朋友應該是一個總稱。

  同學是朋友,戰友也是朋友。老鄉是朋友,同事一樣是朋友。一個創業者,三教九流的朋友都要交,談得來,交得上,就好像十八般武器,到時候說不定就用上了哪般。

  朋友猶如資本金,對創業者來說是多多益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是至理名言。

  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交朋友,沒有幾個朋友,肯定只有死路一條。

  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想贏與敢輸

  創業者的智謀,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創業成敗。尤其是在目前產品日益同質化,市場有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創業者不但要能夠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

  謀略或者說智慧,貫穿於創業者的每一個創業行動中。

  對於創業者來說,智慧是不分等級的,它沒有好壞、高明不高明的區別,只有好用不好用,適用不適用的問題。

  創業者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勝。

  作為創業者,你的思維是否至今依然因循守舊?

  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冒險活動。要有膽量,敢下注,想贏也敢輸。創業是最需要強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項活動,冒險精神是創業家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創業畢竟不是賭博。

  創業家的冒險,迥異於冒進。冒險是這樣一種東西,你經過努力,有可能得到,而且那東西值得你得到。否則,你只是冒進,死了都不值得。

  創業者一定要分清冒險與冒進的關係,要區分清楚什麼是勇敢,什麼是無知。無知的冒進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你的行為將變得毫無意義。

  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善於分蛋糕

  作為創業者,一定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只有當老闆捨得付出,捨得與員工分享,員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才能從老闆這裡都得到滿足。

  員工出於感激,同時也因為害怕失去眼前所獲得的一切,就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通過自我實現,為老闆做更多的事,賺更多的錢,做更大的貢獻,回報老闆。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正向迴圈、良性迴圈。

  這種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明智。

  自我反省

  創業既然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創業者就難免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犯錯誤。反省,正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

  對創業者來說,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能力。有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備自我反省的精神,決定了創業者是否能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是否能改正所犯的錯誤,是否能夠不斷地學到新東西。

  成功創業者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都非常善於學習,非常勇於進行自我反省。

  作為一個創業者,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這種時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夠很好地幫助你渡過難關。

  創業者需要的是綜合素質,每一項素質都很重要,不可偏廢。缺少哪一項素質,將來都必然影響事業的發展。有些素質是天生的,但大多數素質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改善。如果你能夠從現在做起,時時犀利,培養自己的素質,創業成功一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