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實現效益最大化

  財務管理在企業投資的過程中,如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財務管理制度要如何完善?下面小編通過分析財務管理如何實現效益最大化,給出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議,歡迎閱讀。

  

  第一,加強企業資金使用率,充分發揮資金的調動作用。企業必須把有限的資金合理分配、使用,有效實行財務統一管理,資金統一安排,嚴格用款計劃,模擬國家銀行的控制、監督、結算等職能,按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加強資金的核算和管理,使資金髮揮最佳效用。

  第二,加強資金回籠。企業在經營業務的過程中,應及時回籠資金,對應收賬款及其他應付款的管理,要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對長期拖欠使用者及相關欠款單位,應採取積極的催討措施,並建立相關催討方案,嚴禁資金流失。對清欠工作困難的,可採取實物抵債法或多家抹賬方式解脫債務鏈途徑,必要時可以通過訴訟程式挽回損失。制定一套清欠工作獎勵制度,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應收賬款恢復流動性,使公司的資金得到更好的投資。

  第三,加強資金及相關生產資料管理。作為財務部門應熟悉企業的整個生產流程及相關步驟,對於生產性企業應該知道材料價格的走勢,在購置材料時控制用量和存量比例,降低採購費用,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進行招標制方式採購。同時,用相關制度約束生產行為,保證生產工作順利進行;要會同技術部門進行技術改造,降低原材料及成本的損耗,減少庫存和庫品的損失,減少或避免資金的積壓和浪費;對於成品成本資金加強管理,制定一個標準,如超過這一標準,及時分析原因,尋求處理的辦法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增加投資的收入。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略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

  第四,合理調整資金結構。根據標準財務比率和國際上用來測算工業化企業債務與資金合理比率的經驗,自有資本佔50%—60%,負債佔40%—50%,是比較合理的,採取積極措施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0%以內,是財務部門管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任務。要實現這一目標,企業應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減少庫存量,儘量少佔用流動資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第五,利用有限的資金辦更多的事,促使資金良性迴圈。企業要不斷地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千方百計開闢新的籌資渠道,逐步提高創收水平,尋求企業自我發展的道路。在生產過程中用有限的資金辦更多的事,使運轉資金良性迴圈,利用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要更新財務觀念,將突出效益、量力而行、勤儉節約的原則體現到各種決策、計劃、方案和財務指標中,落實到行動上。

  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議

  第一,轉變財務管理觀念,把好企業投資決策關。決策是企業管理中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決策是有成本的,這一點容易被人忽視。例如一個正確的決策能為企業盈利100萬元,如果作出一個錯誤的決策,不僅沒有賺到100萬元,反而虧損了50萬元,那麼,這個錯誤的決策成本就是150萬元。因此,決策必須講成本控制。投資決策是企業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

  企業的財務管理者在考慮投資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財務管理者要為企業把好經濟決策關。作為管理者必須明確投資是一項經濟行為。錯誤的投資決策中,很多失誤的原因就是投資決策者沒有從經濟規律本身去決策,而是人為因素輕率地作出決策導致的。其次,財務管理要為企業把好投資管理程式關,做到投資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不同種類的投資有不同的管理程式,需經不同的部門審批。第三,財務管理要為企業把好成本控制、風險與收益關。投資的目的是要有回報和效益,因此必須實行投資成本控制,要有風險意識,盡力規避風險。

  第二,堅持穩健原則,防範財務風險。風險與收益是雙生子,沒有任何專案是零風險的。企業應建立風險防範與控制機制,定期撰寫投資分析報告,進行風險警示和評價。投資專案之前,充分進行風險評估,做好風險控制方案,以確保預期的投資收益。管理者要明確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對企業的資產銷售率、資產收益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入比率等敏感的財務指標進行監控,重點分析企業的資產、現金、投資、利潤、費用、營銷等情況,按需進行同比和環比分析,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方案,確保企業的投資效益,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