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控制有哪些特點

  科技發展和科技創業的興起使得新創科技企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對於處於初創階段的新創科技企業而言,戰略控制關係到企業的存活和發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企業戰略控制的主要特點

  企業戰略控制特點:適宜性

  判斷企業戰略是否適宜,首先要求這個戰略具有實現公司既定的財務和其他目標的良好的前景。因此,適宜的戰略應處於公司希望經營的領域,必須具有與公司到的哲學相協調的文化,如果可能的話,必須建立在公司優勢的基礎上,或者以某種人們可能確認的方式彌補公司現有的缺陷。

  企業戰略控制特點: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公司一旦選定了戰略,就必須認真考慮企業能否成功的實施。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財力、人力或者其他資源、技能、技術、訣竅和組織優勢,換言之,企業是否有有效實施戰略的核心能力。如果在可行性上存在疑問,就需要將戰略研究的範圍擴大,並將能夠提供所缺乏的資源或能力的其他公司或者金融機構合併等方式包括在內,通過聯合發展達到可行的目的。特別是管理層必須確定實施戰略要採取的初始的實際步驟。

  企業戰略控制特點:可接受性

  可接受性強調的問題是:與公司利害攸關的人員,是否對推薦的戰略非常滿意,並且給與支援。一般來說,公司越大,對公司有利害關係的人員就越多。要保證得到所有的利害相關者的支援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推薦的戰略必須經過最主要的利害相關者的同意,而在戰略被採納之前,必須充分考慮其他利害相關者的反對意見。

  企業戰略控制特點: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

  企業的整體是由區域性構成的。從理論上講,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問題上,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一致性。企業戰略控制就是要對這些不一致性的衝突進行調節,如果把戰略控制僅僅看作是一種單純的技術、管理業務工作,就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控制效果。企業的整體是由區域性構成的。從理論上講,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問題上,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一致性。企業戰略控制就是要對這些不一致性的衝突進行調節,如果把戰略控制僅僅看作是一種單純的技術、管理業務工作,就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控制效果。

  企業戰略控制特點:多樣性和不確定性

  戰略具有不確定性。公司的戰略只是一個方向,其目的是某一點,但其過程可能是完全沒有規律、沒有效率和不合理的,因此這時的戰略就具有多樣性。同時,雖然經營戰略是明確的、穩定的且是具有具有權威的,但在實施過程中由於環境變化,戰略必須適時的調整和修正,因而也必須因時因地的提出具體控制措施,這即是說戰略控制具有多樣性和不確定性。

  企業戰略控制特點:彈性和伸縮性

  戰略控制中如果過度控制,頻繁干預,容易引起消極反應。因而針對各種矛盾和問題,戰略控制有時需要認真處理,嚴格控制,有時則需要適度的、彈性的控制。只要能保持與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就可以有較大的迴旋的餘地而具有伸縮性。所以戰略控制中只要能保持正確的戰略方向,儘可能的減少干預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儘可能多的授權下屬在自己的範圍內解決問題,對小範圍、低層次的問題不要在大範圍、高層次上解決,反而能夠取得有效的控制。

  企業戰略控制常見問題

  1、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戰略仍按照以前的規劃執行下去;

  2、使企業出在一段時間表現出很強的市場衝力後走到衰落;

  3、戰略實施了,但做好做壞沒人知道,到年底了才知道目標沒有達成;

  4、戰略實施的成效沒有及時的溝通和反饋,各層員工不知道方向是否正確;

  5、領導不瞭解戰略實施情況,無法進行快速有效的決策;

  6、目標未達成,各部門互相推諉,最後不了了之;

  7、領導的意圖員工沒有充分理解,還是按照老一套去執行;

  8、企業績效開始走下坡路,溝通也不順暢了。

  戰略控制的過程步驟

  戰略控制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使企業實際的效益儘量符合戰略計劃。為了達到這一點,戰略控制過程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1***制定效益標準。

  戰略控制過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評價計劃,制定出效益的標準。企業可以根據預期的目標或計劃制定出應當實現的戰略效益。在這之前,企業需要評價已定的計劃,找出企業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明確實現目標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

  ***2***衡量實際效益。

  主要是判斷和衡量實現企業效益的實際條件。管理人員需要收集和處理資料,進行具體的職能控制,並且監測環境變化時所產生的訊號。此外,為了更好地衡量實際效益,企業還要制定出具體的衡量方法以及衡量的範圍,保證衡量的有效性。

  ***3***評價實際效益。

  用實際的效益與計劃的效益相比較,確定兩者之間的差距,並儘量分析出形成差距的原因。

  ***4***糾正措施和權變計劃。

  考慮採取糾正措施或實施權變計劃。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一旦企業判斷出外部環境的機會或威脅可能造成的結果,則必須採取相應的糾正或補救措施。當然,當企業的實際效益與標準效益出現了很大的差距時也應及時採取糾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