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創新是什麼

  領導創新是創新活動在領導理論以及實踐中的應用,指的是將新的思維、方式引入領導活動中,革新原有的領導關係和情境,創造新的領導方法和途徑,塑造新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從而提高領導活動的績效,更好地實現領導活動的預期目標。

  領導創新的特徵

  1、首創型

  領導創新不是在原有的組織領導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模仿和修改,創新意味著突破與創造,因此,領導創新活動必然要產生首創性的成果,比如新的領導方式、新的領導觀念、新的領導關係等。這其中雖然有繼承和延續,但是必然包含過去所沒有的新的因素在內。

  2、風險性

  領導創新是對當前領導活動的揚棄,對未來的安排和規劃。而未來總是充滿了諸多變數。在領導創新過程中,人們詳盡地總結過去,評估現在,預測未來,可是仍然很難精確地預期未來及其發展趨勢。特別是當今環境的變動越來越呈現加速度的趨勢,而人們是不能左右環境的變化及其發展的。

  環境的變動性決定了領導創新具有相當的風險性。一方面,領導創新一旦成功,可以改變整個領導活動的面貌,提高組織的活力和效率,取得可觀的物質和精神效益。另一方面,如果創新沒有取得成功,不僅在創新過程中投入的所有資源無法收回,而且考慮到領導活動在組織執行中的統率作用,將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組織執行的紊亂,甚至給組織帶來不可預期的損失,這種損失有時是難以彌補的。另外,新的領導方法、領導方式、領導觀念儘管具有先進性,但是能否適應組織的現狀,能否被組織成員所接受,能否融人組織的執行流程和制度中,都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因此,風險性使得創新成為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的雙刃劍。

  3、應用導向

  領導創新的組織者必須明確創新本身不是目的,我們不是單純為了創新而創新。將創新成果應用於組織,提高組織的績效,這既是創新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創新活動的最終歸宿。

  為此,任何領導創新必須從組織的現實需要出發,根據組織的現狀、領導活動的弊端與不足、組織的發展趨勢以及領導活動的客觀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新活動,進行創造和變革。創新成果不一定必須具有技術上的先進性,只要能適應組織的需要、提高領導活動的績效,就是好的創新。應用是創新的首要目的。

  4、收益性

  創新成果應當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能取得相當的收益。領導創新最終體現在改善組織的領導關係和現狀,增強組織的活力和環境適應性,使得組織能以更少的資源消耗實現更多的產出。這種收益性既可以體現在經濟收益方面,也可以體現在非經濟性收益方面,比如增強組織的凝聚力,改善領導活動的方式和程式,實現組織的持續發展等方面。收益性應該體現在領導創新的整個過程之中。

  5、整體性

  任何創新都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組織各部分力量和組成因素的協同作用。各自為政、單打獨鬥只會無謂地消耗組織的資源,帶來組織的混亂,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領導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組織物資、資金、文化、戰略、內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協同,需要整合組織的內外部各種資源。

  另外,必須明確的一點是,領導創新並不是組織的領導者單方面的工作,瞭解被領導者或組織成員的需要和想法,雙方共同參與、集思廣益,創新活動才能取得切實的成效。領導創新是組織所有成員的共同使命,被領導者的參與程度往往決定了領導創新的成敗。

  6、進步性

  在領導創新活動中產生了新的領導方式方法、領導觀念,這些毫無疑問具有新穎性。但是一項創新不能僅僅追求新的想法、新的事物出現,追求標新立異。領導創新的成果必須要比原有的領導方式、領導觀念更適應組織的環境,特別是組織未來可能面對的環境,能改變組織執行過程中原有的痼疾,明顯提高組織的績效,這些都是原有的領導活動所不可能產生的。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必然體現了其中的進步性。進步性體現出更好的適應性、效益性和前瞻性。

  領導創新的作用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創新在整個人類的發展和進步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為改變世界的最強有力的力量。將創新引入領導活動中,也將深刻地改變領導活動的面貌,帶來領導活動新的變革和突破。沒有創新的領導必然是僵化的領導,停滯的領導。  1、使領導活動能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動的環境

  領導活動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動,它必然要面對組織內外部的客觀環境因素,包括一切影響領導活動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傳統等環境,還包括組織內文化、權力關係、慣例、制度等。“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領導活動能否適應客觀環境、符合客觀的發展規律,是決定領導活動最基本最首要的客觀因素。

  進入新的世紀後,在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的推動下,環境的變動越來越呈現出加速度的態勢,由此增加了環境的動盪性和複雜性。環境的變動推動了領導活動的變革,過去的領導活動適應的是當時的組織環境,新的環境因素需要用全新的領導方式、領導制度和領導活動來配合。環境的發展變化決定了領導活動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環境變化的加速度對領導創新的速度和時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提高領導活動的績效

  領導活動績效包括領導活動的效率和領導活動的效果。領導活動的效率是指領導活動過程中支出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之間的比率。領導活動的效果則是領導環境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程度,或者說領導活動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預期的目標。領導活動的績效既取決於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素質、領導方式、領導手段、領導制度等領導活動的內在因素,也取決於組織文化、組織凝聚力、組織資源狀況、創新活動的開展等組織內部環境,以及組織可以從外部環境獲取的資源、外部環境的變化等組織外部環境。領導創新活動正是將領導活動與外部環境連線起來的紐帶,所以對於提高領導活動的績效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領導創新可以提高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素質,提供新的領導方式和領導手段,改善領導關係中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係,進而使得領導活動能夠更加適應變動的環境,從而保證領導活動目標的順利實現,不斷改善和提高領導活動的績效。

  領導活動的實質是一種影響力,領導活動中的雙方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是一種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的關係。這種影響力不僅來源於領導者在組織的特殊地位——領導者掌握著組織的資源分配的權力,而且也來源於領導者自身的素質,最重要的也是最為關鍵的在於被領導者對於這種影響力的認同和接受程度。沒有這種認同和接受,領導活動是不可能順利進行的,領導活動中的績效提高和目標實現更是無從談起。

  領導活動創新可以改變傳統的僵化的領導方式,特別是在領導活動創新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建立和發展民主的作風和制度,鼓勵所有組織成員積極參與組織創新,提出對領導活動的設想和意見,從而增強員工在領導活動中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創造性,從而使得領導活動的認同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斷得到提高。領導者在組織領導創新的過程中,也會更加關心組織事務,關心環境變化對組織領導活動的要求,主動發掘領導活動中的問題,改變一些僵化的不合理的傳統作風和領導方式,使得領導方式不斷趨於合理,領導關係更加融洽。領導者在創新過程中通過表率作用可以激勵和鼓舞組織成員,樹立自身的威信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