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如何準備創業

  個人創業應該怎麼做創業準備?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除了大多數人進入求職的隊伍外,也會有不少人開始在籌劃個人創業了。他們有衝勁,有想法,但是大多數人對於創業的結果並沒有多少底。

  趕集網CEO楊浩湧、澳大利亞亞太投資集團總裁周華,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提供了很多創業思路,其中不少觀點值得創業者深思。

  楊浩湧 提前想到3件事

  1、從自己熟悉的東西做起

  把創業計劃想得很大,這是很多創業者的通病,他們為創業設計了很多附加條件和結果。比如說,如果我能找到哪些投資人給我投資金的話,這個專案我就能做到多大;如果我還能找到某某人剛好可以幫我做這個事情的話,我可以達成怎樣的目標,達成這個目標以後我又會怎樣怎樣。

  如果要想去創業,成為企業家,有一種心態很重要,就是要敢冒險。年輕人不要怕摔跤,不在乎摔多少次,在乎爬起來多少次,做生意中不摔跤是不可能的。但不要怕,因為年輕人有時間,有精力,摔得起。

  2 、少聽身邊人的話

  多聽有結果人的話

  在做選擇、拿主意的時候,大部分人願意聽身邊人的,因為感覺比較信任,但這很危險,你如果所問的,恰是他不擅長的,就沒有任何意義。你聽他的就是對你一種無意的傷害。所以,問身邊的人是可以的,但聽誰的建議很重要。沒有結果的人為了證明失敗是別人的錯,而不是自己的錯,往往聲音最大。

  瞭解失敗也可以,但應先了解別人的成功。不瞭解成功,就沒有信心了。有些人開餐館,掙很多錢,有些人賠錢。如果你問那些賠錢的人,他們肯定會告訴你開餐館很累,又賠錢,那麼你可能就不想開餐館了。因為你只看到了不成功的一面。所以想開餐館,應該到成功的餐館,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然後想辦法接近這家餐館的老闆,讓他告訴你餐館是怎麼做的。成功的人是不怕競爭的,因為餐館內許多內在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是不容易複製的,不成功的人才怕競爭。所以要帶著贏的經驗開餐館。

  他們實際上不是在考慮如何創業,而是在想,把這個創業計劃做好,我將來就能掙十幾萬、幾百萬。但是,現實真的如此嗎?在你過多的思考未來的時候,你可能忽略了很多機會。這些機會可以讓你每個月只能掙到幾千塊錢或者一萬塊錢,但是它很紮實,你的優勢也很明顯。

  我覺得創業真正的思路應該是:從自己熟悉的東西做起,要想到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我能學到什麼東西。

  3、選擇啟動資金較低的行業

  在傳統行業搞技術的出來創業不太普遍,但是在網際網路領域這方面的例子很多,而且成功的例子也很多。這是因為在傳統行業中創業的啟動資金往往比網際網路領域要多一些,而且在創業初期融資流程並不是那麼順暢,錢的問題是任何一個創業者都不能迴避的。

  網際網路領域的門檻較低,我2005年創辦趕集網的時候,啟動資金只有80萬元人民幣就做起來了。而且網際網路領域的融資行為與其他行業相比更為健康、規範。你在網際網路方面有一些好的點子,就會有人去關注,願意給你投錢,組建團隊,融資,直到將來上市。這種模式已經非常成熟,融資成功的概率要比其他產品要高一些。


 

  個人創業開店 準備好5點

  《個人獨資企業法》的頒佈,降低了個人創業的門檻,同時就業壓力的增大也迫使一些人動起了開店創業的念頭,近幾年商鋪行情的火爆也佐證了這一點。

  如果您有開店做老闆的夢想,還沒有邁出第一步,有幾點建議供參考。

  足夠的心理準備

  身累。

  對於首次創業的人來說,必須一個人全程負責工商、稅務、銀行、尋鋪、裝修、尋找上下游客戶等,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心累。

  據美國中小企業局統計,單店經營的五年存活率約30%,估計在中國可能還要低。

  因此做老闆心理壓力很大,要想投身其中,必須有較長一段時間入不敷出,為夥計打工,甚至有撐不住而關門的心理準備。

  籌集資金

  籌集資金通常有以下渠道:

  1。個人存款。

  2。親朋借款。最好向事業成功的親戚朋友借,必須詳細介紹你的計劃,一方面可使他們對你的還款能力有信心,另一方面還能得到他們的建議和幫助,事業成功的人一般都有過人之處。

  3。銀行貸款。上海市新出臺了《關於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擔保開業貸款的補充規定》。新政策規定,對於貸款金額在7萬元及以下的貸款專案,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全額擔保,個人可免擔保;7萬元以上的個人需提供一定的有效擔保。同時可按政策享受貼息待遇。

  4。供應商。如果創業前就有一定基礎,也許有供應商同意你賒購某些存貨和商品。

  確定經營專案

  根據你本人的興趣、愛好,結合自己熟悉的行業和已掌握的相關知識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做好市場調查、市場預測,根據你能籌集到的資金綜合考慮。

  現在的一些4050專案、連鎖加盟均可考慮。連鎖加盟雖然有一定的資金要求,但相對來說成功概率要比單店經營高許多。

  店面選擇

  按照地理位置,小店可粗分為兩種。一種開在人來人往的鬧市口,一種開在居民區。前者因為和大店為鄰,商品特色顯得更為重要,應該選擇大店所沒有的東西來做。經營這樣的小店,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選擇一小塊市場做深做透,不妨經營能迎合年輕人需求的商品,因為喜歡逛街的多數為年輕人。

  開在居民小區裡的店,做的多是周圍居民的生意,除了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外,適當側重老年人的商品,因為那是老年人的活動範圍,而且店主要通人情世故,願意吃些小虧,這樣才能贏得口碑,保證回頭客。

  員工招聘培訓

  剛開始時,可請親朋好友幫忙,或者錄用一些熟練工。如專業性或服務技能要求較高的話還是需要請行家培訓、指導。

  做到以上這五點,就可以體會做老闆的甜酸苦辣了。

  如果覺得目前條件不完全具備,但又想過一把老闆癮的話,不妨考慮在網上創業。

  個人如何有效地找到成功創業專案

  創業的專案與構想來源極多,依據一項針對兩百家傑出創業家的研究,創業專案的主要來源有四:

  一、針對現有的產品與服務,重新設計改良;

  二、追隨新趨勢潮流,如:電子商務與網際網路;

  三、機緣湊巧;

  四、透過有系統的研究,發現創業機會。

  一般而言,改進現有商業模式比創造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為容易。許多創業者都可以由 過去任職公司的經驗中,發現大量可以立即改進的缺失,包括:未被滿足的顧客需求、產品品質上的瑕疵、作業程式上的不經濟…等等。事實上,大部份離職創業者 的動機,也是以為自己能夠做的比原有公司更好,因此才有離職創業的把握。

  當一個新興產業出現之際,必然能夠提供許多創業機會,引發大量創業熱潮。不過追隨新趨勢潮流的背後,也存在相當的風險。因為,究竟這項新興產業的規模有多大?如何具體發掘潛在的顧客需求?似乎都還不確定。

  個人計算機產業出現時,曾引發大量的上下游相關產品與服務的創業機會,但也並非所有的創業都能獲得成功。例 如:wordstar2000,atari,commodore,ibmpcjr.等產品,就未能獲得市場的青睞。追隨網際網路風潮的創業者,如今也遭受 苦果。不過只要這項新興產業確實具有前景,能掌握產業成長時機並及時投入的創業者,大都最後還是能夠獲得成功。

  有一些人將創業項 目的產生,歸因於機緣湊巧,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不過,研究創意的專家以為,創意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沒有平日的用心耕耘,機緣也不會如此的湊巧。無數 的人看到蘋果落地,但卻只有牛頓能產生地心引力的聯想。所謂的機緣湊巧或第六感的直覺,主要還是因為創業者在平日培養出偵測環境變化的敏銳觀察力,因此, 能夠先知先覺形成創意構想。例如,在舊金山淘金熱形成之際,無以計數的貧窮人滿懷著美麗憧憬奔向金山,李維公司創辦人***levistrauss***卻機緣巧 合的看到了「供應堅固耐用的帆布」這個商機。於是,他立即展開以帆布為布料製成牛仔褲的生產事業,把產品賣給上述眾多淘金客,從而成為日後創業的美談。

  如果創業專案只是依賴改良設計現有產品、追隨趨勢潮流、以及機緣巧合等,其來源仍然相對有限。因此管理大師杜拉克***peterdrucker***主張可以 透過有系統的研究分析,來發掘可供創業的新點子。這種以科學方法進行系統化分析,進而產生大量創業點子,正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創業活力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