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有哪些

  相信各位小微企業的朋友都會對稅收的優惠感興趣吧?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1、稅費收優惠。

  《國務院關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第二條規定小微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投資專案,如果進口專案自用而且國內又不能生產的先進裝置,它進口的時候按照有關規定可以免關稅。

  2、融資貸款擔保政策

  《國務院關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第五條就規定政府要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支援和小額貸款的支援。第六條規定國家要著力發展政府支援的擔保機構,並且要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的財政支援力度,政府支援的擔保機構要加大對小微企業擔保的額度,比例要有所提高,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為他們提供綜合性的融資擔保服務。

  第七條規定各類金融機構扶持小微企業的一些政策措施:一個是大銀行要充分利用機構和網點的優勢來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力度,專門針對小微企業服務的銀行機構,要加大這方面的建設;小型銀行要調整自身的信貸結構,重點支援小微企業,包括區域經濟的發展。

  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管大銀行也好,或者小銀行也好,都要針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和需求來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特別是比如初創期、成長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產品來適合於它來使用。同時特別明確要單列小微企業的信貸計劃,這個提得還是比較明確的。同時要大力推進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投資設立中小銀行,民間資本銀行今後的主要服務物件就是這些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了。

  3、就業補貼

  《國務院關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規定要有條件地補貼小微企業用工,符合條件的可以給他們補貼社保,另外符合條件的要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還有可以免費給他們保管招收的高校高校畢業生檔案,免費提供公共服務平臺的措施,公共服務平臺方面陳主任一會兒也會專門講到,努力緩解小微企業招工、用工難的問題。

  4、發展創業基地

  《國務院關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第三條規定政府要加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的建設。鼓勵大中型企業帶動上下游的小企業,通過以大帶小實現上下游的聚集發展,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的商業生態。


 

  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務部門的主動作為,也收穫了小微企業千金不換的口碑。據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社會群體對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滿意”和“基本滿意”的為91.9%,對有關小微企業稅收減免政策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達到92%。

  ‍‍ 抽查數並不是抽象的,而是現實的綜合反映。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認為,“這個數字得來不易,說明稅務部門因地制宜、創新方式,簡化程式、靠前服務,政策落實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優惠再加碼:稅收減免打出“組合拳”‍‍

  ‍‍ 金融危機以來,“小微企業發展”成為國務院常務會議議題名單上的“常客”,各部門從融資支援、財政支援、簡化行政審批等多個層面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更是“重頭戲”。如何把好政策落實好、落實到位?2014年以來,稅務總局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進一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打出了一套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多稅種、多環節、多層次的“組合拳”。‍‍

  ‍‍ 人們通常說的小微企業是個大概念,既有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小型微利企業,也有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國家對這些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在不斷調整,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對小型微利企業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2008年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就將小型微利企業納入了優惠範圍,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比正常稅率低5個百分點,相當於減輕稅負20%。2010年起,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政策生效,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所得稅。2012年起,減半徵收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提高至6萬元。2014年,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幅度進一步提高,減半徵收的應納稅所得額調高至10萬元,並將核定徵收企業納入優惠範圍。‍‍

  ‍‍ 在增值稅和營業稅方面,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也享受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2011年11月1日起,國家將個體工商戶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徵點由原來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2000元至5000元統一提高至5000元至20000元,實際執行中,各地均從高選擇適用了20000元的上限。政策實施後,超過924萬戶個體工商戶無需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年減輕稅收負擔約290億元。2013年8月1日,原來個體工商戶享有的起徵點優惠政策擴大至小微企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中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企業或非企業性單位,暫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全國約2000萬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受益。2014年10月1日起,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起徵點再次提高至3萬元,優惠力度進一步加大。同時,國家還出臺了與支援小微企業融資、技術創新、創業就業等相配套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對小微企業的發展也十分重要。‍‍

  ‍‍ 國家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給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2014年,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微企業戶數為246萬戶,共計減免稅額101億元,優惠政策受益面達90%;享受小微企業減免增值稅、營業稅優惠的有約2200萬戶納稅人,共計減免稅款511億元,其中減免增值稅307億元、營業稅204億元。三個稅種合計,2014年小微企業共減免稅款612億元。‍‍

  ‍‍ 服務再升級: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

  ‍‍ 稅收優惠政策的關鍵在落實,難點也在落實。稅務總局始終把政策落實效果放在首位,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與小微企業代表座談,瞭解政策落實中的問題,不斷改進管理服務,提升落實的質量。每一次政策調整,稅務總局都會按照國務院規定,細化配套落實措施,讓小微企業充分享受政策支援。例如,稅務總局立足管理實際,及時明確按季納稅、兼營不同應稅專案時如何適用免稅政策及相關征管配套措施,並同步將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後備案,進一步簡化辦稅流程,減輕辦稅負擔,僅此一項,就提高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受惠面30%以上。‍‍

  ‍‍ 狠抓落實不僅體現在配套政策的制定上,更滲透在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中。

  國家每出臺一項稅收優惠政策,稅務總局都會同步推出政策解讀,全面闡釋政策規定、辦稅流程、申報要求和管理方式,幫助納稅人吃透政策、享受政策、促進發展。在落實中指導各地稅務機關摸清小微企業稅源底數,查詢落實進度慢的原因,主動送政策上門。2014年,稅務總局還多次派出巡迴督導組,對各地稅務機關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明察暗訪、檢查督導,並將落實情況列入各地稅務機關的績效考核。‍‍

  ‍‍ 稅務系統點多、面廣、線長,政策落實在基層,創新也在基層,一些稅務機關的做法可圈可點。

  湖北省國稅局充分利用辦稅服務廳公告欄、入口網站、12366納稅***、手機簡訊提醒、稅企QQ群等渠道,第一時間把減稅政策告訴每一位納稅人,並全面排查“漏享戶”,僅宜昌市點軍區國稅局就主動讓20戶具備條件的納稅人享受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廣東省是全國小微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為解決稅收優惠政策資訊不對稱問題,廣東國稅精心研發所得稅電子申報系統,通過後臺數據分析,主動提醒納稅人,自動計算減免稅額,解決了納稅人“嫌麻煩”、“不會算”的問題。多地稅務部門也及時修改申報軟體,增加對納稅申報的提示、提醒功能,並在申報期結束後,篩選出未能按時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一戶戶告知企業在以後申報期間抵頂稅款。‍‍

  ‍‍ 2014年,核定徵收的小微企業納入所得稅減半徵收優惠範圍,這對稅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肅酒泉國稅第一時間對全市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進行摸底,對全市2716戶核定稅額戶進行了調整,逐戶下發提醒單明確計算及申報方法,讓每一戶納稅人享受到改革的紅利。當稅務人員將量身定製的提醒單送到核定徵收企業酒泉卡尼興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項兆興手中時,他感慨地說:“感謝你們的熱心服務,省下來的一萬多元錢,對我們效益下滑的小企業來說真是雪中送炭,稅務部門落實政策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真沒想到。”‍‍

  ‍‍ 政策調整涉及企業多、情況複雜,一些基層稅務機關適應新要求,及時調整管理服務方式。2014年10月,起徵點提高後,湖南全省有55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享受免稅政策,長沙稅務部門毫不鬆懈,及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納稅服務上來,認真做好稅法宣傳、政策輔導及巡查巡管等工作,提升服務質效。在寶南街經營手機維修部的毛志宇說:“稅款免了,但是稅務局的服務沒有免,給我們的諮詢輔導做得更加細緻了。”在青海,由於小微企業分佈相對分散、地處藏區,青海省國稅局實行了包片聯點式的全方位宣傳,千名稅務幹部逐戶走訪納稅人宣講政策,一些牧區辦稅廳還開展了雙語服務,配備“雙語”導稅員。創辦小型民族用品加工廠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生態移民桑傑高興地說:“稅務幹部把減免稅政策送上門,確確實實為我們這些初涉商海的牧民創業者解決了大問題”。‍‍

  ‍‍ 2014年11月,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再次加碼,各地都開始在12366納稅***中增設“小微政策落實情況投訴”選項,專席受理對小微企業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投訴,並承諾3個工作日內將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確保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應享盡享。‍‍

  ‍‍ 扶持見實效:小微企業減負加油輕裝上路‍‍

  ‍‍ “制度+科技+服務”,形成了一套抓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的有效機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楊益民表示,絕大多數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都享受到了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明顯減輕,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就業容量不斷增多,稅收優惠政策的槓桿作用逐步顯現。國家統計局的調查結果也表明,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成效正在凸顯。報告顯示,92.3%的人認為小微企業在優化經濟結構和增加就業方面“作用很大”和“有一定作用。”‍‍

  ‍‍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認為,“儘管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就業仍實現了穩定增長,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定向激勵政策功不可沒。通過政策的導向激勵,小微企業吸納就業、鼓勵創業創新、破解轉型難題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 “我事先做了不少功課,稅收因素的確是我辦這個公司前考慮的重要內容!”2013年成立的上海市滔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老闆施瑩瑩說。這家公司從事小區物業管理,主要招收保潔和保安,很多都是下崗職工。“每招收一個再就業員工,公司每年就可以減免稅款4800元。如果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還可以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省下來的錢我可以再投入公司發展。”事實上,施瑩瑩的算盤也沒打錯,僅2014年一年,該公司就享受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減免70餘萬元,施瑩瑩已經打算擴大經營,計劃再招100人。‍‍

  ‍‍ 小微企業免稅政策釋放出的就業效應,在山東淄博表現同樣突出。2014年淄博市小型微利企業安置就業職工人數為110886人,同比增加16791人,增長15.14%。而在青海,2014年新增小微企業17190戶,提供了數量可觀的新增就業崗位,青海省就業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 ‍‍稅收優惠政策也讓小微企業嚐到了轉型升級的甜頭。‍‍

  廣州市柏巨集紡織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5月成立,成立之初,只有二三十人,屬於小微企業。成立當年便及時全面地享受到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公司總經理高柏聰回想起來,仍頗為感激,“小微企業的第一年都特別難熬,但我們及時享受到了3000多元的減免稅,給企業發展注入了動力。”如今,該公司開始加大對面料研發的投入,規模迅速壯大,預計今年產值可達到7000萬至8000萬元。‍‍

  ‍‍ 遼寧省長海縣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經理王莉最近很忙,稅收優惠政策讓她2014年又省下1萬元的稅款,她準備再買2萬尾海蔘苗,擴大放養量。“國家的稅收好政策不是第一回了,咱可不能辜負。”王莉幹勁十足地說。‍‍

  ‍‍ 王莉只是長海縣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中的滄海一粟。“現在享受國家稅收優惠的企業發展勁頭特別足,擴大投資、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投石改造海底、轉型進軍綠色環保養殖模式的企業越來越多。”長海縣副縣長張俊之說。‍‍

  ‍‍ 同樣受益的還有2007年成立的陝西博達縱橫廣告有限公司,2014年該公司享受稅收減免近萬元。全程經歷公司緩慢發展歷程的會計人員張曉琛體會特別多:“以前只知道繳稅,現在國家給我們優惠,數額雖不大,意義卻不一般。相信公司一定會借力國家優惠政策,抓住更多商機,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 儘管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已見成效,但稅務部門並不滿足。“3項指標的滿意度平均為92%,既是對各級稅務部門一年來辛勤工作的肯定,也說明稅務部門在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方面還需要進一步下大力氣。”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劉麗堅對國家統計局的調查結果有著清醒的認識。‍‍

  ‍‍ 對於未來如何繼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李三江表示,稅務部門既要認真做好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又要積極研究進一步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預案,不斷提高稅收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