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麼龜最小

  世界上最小的龜是?到底有多小呢?除了小還有那些你不知道的特點呢?

  世界上最小的大陸型陸龜

  鸚嘴龜 Parrot-beaked tortoise ***Common Padloper tortoise***

  學 名 homopus areolatus

  原 產 地 南非

  棲息環境 多巖沙漠地帶.

  體 長 背甲9-12公分.

  適 溫 攝氏15-30度.

  鸚嘴龜是所有陸龜當中體型最小的一種.甚至比餅乾龜還要小上一號.不過習性卻與餅乾龜十分類似,它們平常都在多岩石的區域活動,只要受到驚嚇就立刻躲入岩石縫中,或是岩石底下.鸚嘴龜***Homopus***共有五個種類,分別是:

  普通鸚嘴龜 Homopus areolatus

  斑點鸚嘴龜 Homopus signatus signatus / 細點鸚嘴龜Homopus signatus cafer

  卡魯鸚嘴龜 Homopus boulengeri

  伯格鸚嘴龜 Homopus bergeri

  大鸚嘴龜 Homopus femoralis

  其中只有斑點鸚嘴龜有一個亞種細點鸚嘴龜***H. signatus cafer***.這五種鷹嘴龜全部都分佈在南非的角省,可以想見棲地一定很狹小.也是南非的特有龜種.在寵物市場上鸚嘴龜數量極少,又以普通鸚嘴龜比較常見,其次就是斑點鸚嘴龜.這兩個種類也是比較能夠適應人工環境的種類.其他三種都幾乎未曾出現過,也幾乎無法在人工環境下存活.

  鸚嘴龜對於食物的需求十分特殊,除了原生地的特殊耐旱植物以外,很難適應人工環境下的一般蔬果食物,所以在食物的選擇上會很棘手,最好以仙人掌類的食物為主食,小黃瓜是替代食物,其他食物如胡蘿蔔,南瓜,葉菜類等就必須一樣一樣試,找出它們比較喜歡的食物,否則要養好鸚嘴龜是十分困難的.它們十分耐乾旱,因此飼養的環境必須保持非常乾燥.底材以乾燥爬蟲沙或赤玉土為主.要多佈置巖塊供它們棲息.還要放置水盆供飲用,此外飼養缸要注意蓋好,鸚嘴龜也是爬牆高手,身手矯健,很善於脫逃.

  雌雄辨別並不困難,雄龜尾巴粗長,雌龜則圓短.特別的是普通鸚嘴龜的鼻尖在繁殖期會變紅,下巴也會略帶紅色.雌龜每年產卵一次,每次產卵1顆,在28-30度之間約115天孵化,時間較一般龜種長很多.初生幼龜大約長3 公分.基本上鸚嘴龜的飼養難度很高,尤其是幼龜,只適合老手飼養,但是死亡率還是很高.

  烏龜

  烏龜廣義上指龜鱉目的統稱。 狹義上指龜科下的物種。 烏龜***Chinemys reevesii***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最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龜是通常可以在陸上及水中生活,亦有長時間在海中生活的海龜。龜亦是長壽的動物,自然環境中有超過百年壽命的。

  烏龜分類

  龜鱉目有兩個亞目從中生代一直延續到現代,與其祖先型別沒有太大的變化。[1]分別為曲頸龜亞目***Cryotodira***和側頸龜亞目***Pleurodira***。龜的生物學分類在學術界尚有爭議,主要分類情況如下:

  曲頸龜

  轄4總科11科。包括現存的大多數龜鱉類,分佈廣泛,陸地、淡水和海洋中均能見到。

  4個總科在網路可查的文獻中有兩種分類方法:

  第一種分類法:

  1.海龜總科***Chelonioidea***1科。***海龜科***;

  2.稜皮龜總科***Dermoochelyoidea***1科***稜皮龜科***;

  3.鱉總科***Trionychoidea***2科***鱉科、兩爪鱉科***;

  4.龜總科***Testudinoidea*** 7科***龜科、潮龜科、鱷龜科、平胸龜科、陸龜科、泥龜科、動胸龜科***。

  第二種分類法:

  1.海龜總科***Chelonioidea***2科。***海龜科、稜皮龜科***;

  烏龜2.動胸龜總科***Kinosternoidea***2科。***泥龜科、動胸龜科***

  3.內容同上***3***;

  4.龜總科***Testudinoidea*** 5科***澤龜科、潮龜科、鱷龜科、平胸龜科、陸龜科***。

  11個科一般分為:

  海龜科***Cheloniidae***:生活于海洋中的具角質 盾片的大型龜類。海龜科現存有4屬7種,其分佈遍及各個溫暖海域。

  稜皮龜科***Dermochelyidae***:生活于海洋中的不具角質盾片而為面板覆蓋的大型龜類,現存僅一種,是現存最大的龜鱉類。

  鱉科***Trionychidae***:外表為面板而非角質盾片,主要分佈於亞洲淡水中,非洲和北美洲也有分佈,而澳洲只有化石。

  兩爪鱉科***Carettochelyidae***:外表為面板而非角質盾片的淡水龜類,現存僅一種,分佈於新幾內亞和澳洲北部,我國的化石種類無盾鱉可能屬於此類。

  龜科***Emydidae***:也稱澤龜科,也有將潮龜科併入龜科的分類方法。主要為新大陸***指美洲大陸***的淡水龜類。常見的巴西龜、各類錦龜、各類地圖龜、各類象龜均屬龜科。

  潮龜科***Bataguridae***:主要為舊大陸***除美洲以外的大陸***的淡水龜類,包括一些我國最常見的龜,常被併入龜科。

  鱷龜科***Chelydridae***:也稱齧龜科、鼉龜科分佈於北美洲的兩種大型淡水龜,頭大而嘴成鉤狀,性情凶猛。即大鱷龜、小鱷龜。

  平胸龜科***Platysternidae***:僅一種,分佈於亞洲,有些類似齧龜而體型小,分類地位不定,也有人將其歸入鱷龜科、龜科、潮龜科或陸龜科。

  陸龜科***Testudinidae***:陸棲的龜類,分佈於澳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一些海島。

  龜

  泥龜科***Dermatemydidae***:現存僅一種,分佈於 中美洲,我國有很多化石。

  動胸龜科***Kinosternidae***:俗稱蛋龜,是分佈於新大陸的淡水龜類。

  側頸龜

  轄2科。側頸龜亞目頸部側向折回殼內,現主要為南半球的淡水龜類,史前分佈較廣泛,我國有化石。

  側頸龜

  1.側頸龜科***Pelomedusidae***。現分佈於非洲和南美洲的側頸龜類,其中一種分佈到了阿拉伯半島。

  2.蛇頸龜科***Chelidae***。現分佈於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側頸龜類,有些種類頸部很長,我國有化石。最著名的品種有長頸龜、瑪塔龜。

  巴西龜

  西龜,生物學分類為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龜科***澤龜科***,又名巴西 紅耳龜、巴西彩龜、秀麗錦龜、麻將龜、七彩龜等。巴西龜是國內寵物市場、放生池塘、甚至野外最常見的龜類動物之一。市面上常見的巴西龜並非原產於巴西,而是巴西龜的 亞種——生活在北美的 密西西比紅耳龜。密西西比紅耳龜頭頂後部兩側2條紅色粗條紋是其最顯著外貌的特徵。正宗的南美巴西龜和北美紅耳龜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頭部兩側的 紅斑,北美的紅耳龜有一對紅斑,南美的巴西龜沒有。這兩種龜同科同屬可以雜交出後代。紅耳龜已經取代原來的巴西龜,人們也就稱紅耳龜為巴西龜了。

  巴西龜顏色鮮豔外形可愛,可能是世界上飼養最廣的一種爬行動物。巴西龜生命力強,繁殖能力高,適應性好,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

  家養或捕捉到的巴西龜切勿放生!

  大鱷龜和小鱷龜

  烏龜和小鱷龜***擬鱷龜***,生物學分類同屬於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鱷龜科,為原產於北美洲和中美洲的龜類。鱷龜科龜類長相酷似鱷魚,其頭部較粗大,不能完全縮入殼內,下顎呈鉤狀,外皮棕黃至黑色,背甲粗糙,腹甲小呈十字形,指、趾具蹼,尾巴尖而長。大鱷龜的背甲甲峰很明顯,而小鱷龜的甲峰則近乎平背,背甲看起來比較圓。大鱷龜和小鱷龜基本習性相似,均性情凶猛,咬合力巨大,相當於1004英鎊,能夠輕易咬斷人的手指,在野外碰見鱷龜要加以小心。

  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鱷龜對淺水和深水都有較好的適應性,對水質環境要求不高。其中小鱷龜體壯多肉,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出肉率居龜類之首。小鱷龜在國內得以廣泛飼養。有為數不少的個體流落到野外。常有小鱷龜被捕獲後被老百姓甚至新聞媒體報道為珍禽異獸或千年神龜。小鱷龜也屬於生物入侵性物種。其性情凶猛,生存能力強,易傷人,家養或捕捉到的小鱷龜切勿放生!

  希臘陸龜

  該品種龜甲長約25cm。原產地為由非洲北部到歐洲南部。本種在飼養困難的陸龜中,飼養與取得均比較容易的入門品種。由於是完全陸棲的烏龜,除了飲水之外,籠內不須準備其他的水域,如果落入較深的水中,可能會溺死,因此須特別注意。菜葉、胡蘿蔔、地瓜、水果、等蔬菜、野草、九官鳥、陸龜的專用人工飼料等,都可作為食物。包含中還應經常新增鈣劑、爬蟲類專至少須50 cm×50 cm以上。

  金錢龜

  三線閉殼龜,又名紅邊龜、紅肚龜、川字背龜、斷板龜等。是龜科,閉殼龜屬中珍貴的一種。

  主要分佈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門等地,國外主要分佈在越南。

  金錢龜頭部呈金黃色或灰綠色,背甲呈棕紅的或棕黃色,有三條黑色縱紋,似“川”字,腹甲四周為黃色,四肢為橘紅色。另外由金錢龜為基龜培育而成的綠毛龜更為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