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充電的三大途徑

  深造途徑之一:免單培訓

  免單培訓有兩種,企業內訓和政府補貼培訓。企業內訓是指企業為提升員工崗位勝任能力而出資的一種培訓,在外資企業中較為普遍。企業內訓形式多種多樣,有的企業提供員工培訓津貼,有的企業把培訓專案引入內部等。政府補貼培訓是指國家或地方政府為提高就業者的專業技能而提供的補貼培訓專案,目前以灰領培訓為主。符合一定條件者參加培訓,可享受培訓費用全免或部分減免的優惠政策。

  收益分析:對在職人員來說,這兩種培訓都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因為個人幾乎不用投入資金。

  學習難度:這類培訓大多是職業技能培訓,在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強化並掌握專業技能。由於在職人士一般都已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因此學習難度相對較小,關鍵是勤學苦練。

  時間準備:企業一般都有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因此在職人士參加企業內訓只需根據企業人事部門的安排來進行。但參加政府補貼培訓專案則是個人行為,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見縫插針地安排學習時間。

  適合物件:企業內訓適合企業在職人員。政府補貼培訓適合企業技術崗位的一線操作人員,以及初涉職場的大學畢業生。

  特別提醒:企業內訓通常被看作是“免費午餐”,其實並非如此,企業對接受培訓的員工的服務期限大多有規定,如果在期限內另攀高枝,需要賠償一定的違約金。而享受政府培訓補貼也有規定,培訓者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或達到規定的培訓效果。

  深造途徑之二:同等學力申碩

  雖然如今用人單位的唯學歷觀念有所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高學力***學習能力***求職者的就業機會和競爭力仍相對較大,薪酬待遇也相對較高。職場競爭日益激烈,同等學力申碩,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成為本科生獲得職業發展動力的捷徑。特別經濟管理類、外語等,是在職人士深造的熱門方向。

  收益分析:免試入學,在職人士只需支付考試費用、考前輔導班費用等,投入成本並不高。一般是兩年全費在兩萬左右。從回報率上看,與本科相比,擁有碩士文憑的確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在就業機會、薪資待遇等方面,都要略高一籌。

  學習難度:同等學力申碩門檻較低,免試入學,考試通過率較高,符合條件者便可獲得申碩機會,所以報考人數逐年遞增。

  時間準備:考研並非越早準備越好,長時間的準備會導致過早進入疲勞期,令考試現場發揮大打折扣。一般來說,提前一年準備即可,但對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職場人士,則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一般為兩年。

  適合物件:擁有大專學歷以上文憑,具有一定工作經驗、想在進一步深造的職場人士;想兼顧工作與學習的職場人士。

  特別提醒:攻讀碩士學位是一場持久戰,無論是應對全國入學統考,還是兩年時間的苦讀,都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對工作繁忙的職場人士來說,需要合理安排時間,同時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深造途徑之三:出國留學

  出國留學並非在校生的專用通道,隨著就業競爭日趨激烈,以及市場對國際化人才需求的不斷看漲,在職人士也可選擇留學鍍金。從目前的情況看,碩士學位課程和短期語言培訓課程,是在職人士出國留學的主要選擇。

  收益分析:不同國家的留學成本各不相同。出國留學的投資是最大的。而從收益上分析,隨著海歸人數的不斷激增和企業用人觀念的日趨理性,洋文憑的含金量有所降低。當然,留學投資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在留學過程中培養的國際化思維模式,以及積累的人際關係等,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學習難度:外語考試是出國留學必過的門檻,包括TOEFL、IELTS、TSE、GRE、GMAT等。要通過這些考試需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對國內的職場人士來說,英語考試的難度相對小一些,但德語、法語等小語種考試則有一定難度。

  時間準備:出國留學涉及語言考試、申請學校、申請簽證等諸多環節,因此至少要提前一年準備。如果是申請去美國、英國等熱門留學國家,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外語基礎薄弱者更要留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適合物件: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職場人士。

  特別提醒:出國留學是筆不菲的投資,要想獲得好的回報,必須認真制定留學計劃。自己的留學目的是否明確,對目的國家是否瞭解,所選專業是否有助於未來回國就業等,這些問題必須在留學前就考慮清楚。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學歷及資金狀況選擇留學國家和專業。留學是一種高投資、高風險的行為,職場人士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