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中重要的省略句

  文言文是高中語文的重頭戲,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經常發現它有省略的成分,如果你不知道它省略了什麼成分,就不能真正讀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重要的省略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省主語

  在一個複句之中,第一個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個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可以省略,這種情況在古代漢語中稱為承前省。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桃花源記》***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 “桃源人”後三個分句的主語同第一個分句,所以省略了。這種現象在現代漢語中也常見。

  但是古代漢語中還有主語蒙下省略的現象。如“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在“無信”前省略了“你”,在“無禮”前省略了“你”。這種現象在新課標語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見。

  由於在語言中,前後分句的主語常不一致,主語又因省略經常不出現,所以古代漢語中多有暗換主語的現象,這種 現象在現代漢語中多稱成為病句,可是在古代漢語中卻是允許的,正常的,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其中“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之前的主語是“桃源人”,可是後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語是“漁人”。***《桃花源記》***主語在前後句發生了變化,但都省略了。

  2. 賓語的省略

  古代漢語省略賓語的現象,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的及物動詞雖然也要求一個賓語與之搭配,但這個賓語完全可以不出現而隱含起來,只要賓語所表達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經出現或者已經談到過,不再出現也能使人正確體會出動作的接受者,賓語則可以省略。“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意思是將尉拔出劍站了起來,吳廣也站了起來,奪下將尉的劍並且把他殺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賓語劍。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較常見。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詞賓語的現象,“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公輸》這句話裡的介詞 “以”的賓語“之”省略了。“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中的賓語“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記》

  3、省略謂語

  謂語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後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謂語一定要補充出來。

    4.省略兼語

  “使、命、令”這類動詞的賓語常兼作後邊一個主謂片語的主語,這個詞就稱作兼語。現代漢語的兼語一般不能省略,文言裡的兼語卻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詞“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歸趙。

  5.省略介詞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詞“於”,還有介詞“以”“自”等,這些介詞與後面的賓語組成介詞結構,當這個介詞結構作補語時,這個介詞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詞“於”,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於***兵勢耳。***司馬光《赤壁之戰》***

  ***2***省略介詞”以”,如:試與他蟲鬥,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成言。

  另外,介詞“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自***白帝,暮到江陵。***酈道元《三峽》***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