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語文中修辭手法運用的解題技巧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答題技巧,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掌握一定的技巧,便能事半功倍、得心應手!
 

  在高考中,考查修辭手法運用的題往往滲透於詩歌鑑賞、現代文閱讀、語言應用等主觀題之中。以仿寫題為例,解答這種題不能離開對修辭的分析。首先,我們要對所仿寫的句子作語言分析,有的句子只有一種修辭手法,而有的句子則是幾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當然,必須考慮到這些句子還有邏輯表達上的特殊要求。同學們只有把被仿的句子分析透徹了,才能更好地按照原句進行仿寫。其次,我們應該根據題目的要求,選定仿寫的物件,並根據仿寫物件的特點擬寫答案。還有的簡答題考查的是對語言材料作修辭方面的分析。這種題同樣要求我們首先具備一定的修辭基礎知識,然後對所提供的語言材料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

  以上是從大處著眼,整體分析瞭解題的思路,下面再針對各種修辭的特徵,做一下詳細介紹。

  對於常見的八種修辭——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其考查方式靈活多樣。這也需要同學們能針對它們各自的特點,進行仔細的分析。

  1.運用比喻時,必須注意:①並不是使用“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像”用在句中,有時表推測,有時表舉例,有時表比較,有時表想象;②比喻的目的在於形象、生動,所以內容除了要有相似性外,還要考慮通俗易懂;③詞的比喻義不是比喻,修辭中的比喻,只是在特定語境下的特定含義,它是臨時的,而比喻義則是固定的。

  2.借代的常見型別是多種多樣的:特徵代本體,部分代全體,具體代抽象,專名代泛稱等。借代和借喻的區別一定要分清,如果側重於相關性,則是借代;如果側重於相似性,則是借喻。

  3.比擬和比喻也要注意區分。比擬是指把甲事物模擬成乙事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方式,包括擬人和擬物兩種。在運用的詞語上,比喻的本體、喻體都是名詞、名詞性短語、主謂短語,而比擬則大多由動詞、動詞性短語體現。

  4.對於誇張這種修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合乎情理,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依據。比如要說某個人的耳朵靈,經常用“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如果說成“連一根羽毛掉在地上都能聽見”,這就脫離了實際;如果說成“連一根鐵棒掉在地上都能聽見”,這就屬於誇張的度不夠,因為它根本不能表現“耳朵靈”。

  5.對偶這種修辭,同學們很熟悉,它要求形式整齊,富有節奏感。多做這方面的練習,有助於增強同學們的語言功底。

  6.排比修辭往往能起到增強語勢的作用。在運用這種修辭時,需要注意的是用來構成排比的內容不能重複,不能互相包含。比如:山區綠化工程完工後,一車車的蘋果,一車車的梨,一車車的水果就會大批量地往外運。在這個句子中,“水果”包括“蘋果”和“梨”,是不能並列到一起的,這種排比本身就是一個病句。

  7.對於設問和反問的區別,有的同學有點模糊。其實,它們的區別很明顯:設問就是“自問自答”,反問就是“問中有答”。理解了這兩句話,也就分清了“設問”與“反問”。

  近年來,高考試題對修辭的考查比重都很大,同學們對這個知識點一定要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