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成長小故事
在每個人小時候或者少年時候都會有特別的事給予自己一生裡特別的意義,那些名人也不列外,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華盛頓砍樹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 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
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2:李賀,荒家釀佳作
唐代京城長安郊外。
一片亂墳崗子,風吹野草瑟瑟作響,幾隻烏鴉立在枯枝上“哇哇”地叫著。氣氛顯得有些陰森肅殺。
“得得得”,隨著一陣輕而碎的蹄聲,只見一個面龐清瘦的青年,騎著一頭小毛驢走向墓地,他肩上還挎著個破舊的錦囊。
他停下來之後,一不燒香,二不上供,卻揹著他的錦囊在墳堆中間穿來走去。看樣子他不是來上墳的,那麼他究竟來幹什麼呢?
說起來簡直叫人難以置信,他是來作詩的,正在進行緊旅的構思哩:採用這樣奇特的構思方式的青年,名字叫李賀,他是我國文學史上有名的一位奇才,他的詩作馳騁奇想,隨意揮灑,獨創一格。難怪連他寫作時的情景,也與眾不同。
李賀七歲就能即席賦詩,並得到當朝大文學家韓愈的賞識和栽培。他作詩時特別強調獨創性,最忌落他人案臼。為了蒐集創作素材,他常常一大早就揹著錦囊,騎驢出門遊歷,在那些荒郊野外,亂墳場裡轉來轉去,觀察事物,捕捉靈感。一旦觸景生情,想到了好的句子,馬上就在小紙條上記下來,然後投人錦囊之中。
晚上回到家裡,他再把這些紙條取出,認真地進行選擇整理,以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為基礎,繼續精心構思,寫好一首詩就放進另一個錦囊中。除了特殊情況以外,他天天都堅持這樣做。
時間一久,人們對李賀的行蹤都覺得有些奇怪。李賀的母親更是耽心,兒子經常很晚才到家,老是揹著個鼓鼓脹脹的錦囊回來,究竟是在幹什麼呢?她也捉摸不透。
有一天晚上,李賀剛回到家裡,李母就命丫環去把李賀的錦囊奪將過來,開啟一看,只見裡面裝的全是寫有詩句的紙條。李母什麼都明白了,原來兒子早出晚歸,是在搜尋枯腸覓尋詩句啊!
她望著兒子日益消瘦的面容,禁不住心疼地說:“你這孩子呀,真要把心血嘔出來才算完啊!”她怕李賀把身體累垮了,就不許他再這樣刻苦寫詩了。李賀笑著勸慰母親說:“母親放心,我不會累病的。”
深夜氣,李賀的房間裡仍亮著油燈,他掏出一堆堆的紙條,又在琢磨潤色,構思新的詩作了。
李賀以他二十七歲的短暫生命,寫下了不少名篇佳作,為祖國的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瑰麗珍品。今天,當我們吟詠他那“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等名句時,怎能不聯想起他當初揹著錦囊艱苦創作的情景呢?
3:周昉改畫
唐朝時候,有一天,都城長安的章敬寺前,人舉熙攘,熱鬧非凡。大夥兒圍著一幅壁畫的草圖,評頭品足,議論紛紛。有的讚揚它的妙處,有的指摘它的缺陷。
人們都只顧看畫,誰也沒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個人舉止與眾不同,他不看畫,卻在側耳細心傾聽各種議論。這個人就是壁畫的作者,名叫周昉,字景玄,是唐代著名的畫家。
當時,唐德宗命他畫章敬寺的壁畫,他接受任務後,苦苦琢磨,精心構思,有時甚至睡夢中都還在念叨著如何作畫。畫好草圖後,本可一氣呵成,但周昉沒有這樣做。
他想,輕率從事,草草求成,是決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於是,就想了個巧妙的辦法:揭去遮在畫上的帳幕,讓眾人批評指點。因章敬寺與長安的東門緊緊相接,是各界人士的出入
要道,所以周昉的畫就廣泛徵得了群眾的意見。他按照這些意見,認真修改,畫稿越改越好,一個月之後,誰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後定稿。畫成之後,觀眾讚不絕口,評為第一流的佳作。
由於周防勤奮刻苦,又善於吸取群眾的智慧,他的藝術造詣越來越深,終於超過了當時馳名遐邇的繪畫大師韓幹。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郭子儀的女婿趙縱請韓幹為他畫像,大夥兒都說畫得不錯;後來又請周防畫了一張。因為兩位作者都是名畫師,郭子儀就把這兩幅畫都掛在房間裡,反覆比較,分不出高下。正好趙縱的妻子回孃家省親來了,郭子儀便指著畫問道:“這上面畫的是誰?”
“趙郎。”
“哪一張最象?”
“兩張都象,不過掛在後面的那張更好。因為前面的那張只畫了趙郎的狀貌,而後面的那張進一步畫出了趙郎的性情和談笑的風度。”
郭子儀大喜道:“今天總算分清二者的勝負了。”這後面的一幅,就是周昉的作品。
的人還:
1.精選中外名人小故事
2.中外名人小故事200字
3.中外名人故事
4.中外名人童年的故事
5.中外名人勵志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