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的人物故事

  有很多勵志的故事都是以人為主體的,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福樓拜只寫第一行

  福樓拜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一天,法國的另一位大作家莫泊桑帶著一篇新作去請教福樓拜。他看到福樓拜桌上放著厚厚一堆文稿.翻開一看,卻見每一頁都只寫一行,其餘9行都是空白。

  莫泊桑不解地問:“先生,您這樣寫,不是太浪費了嗎?”

  福樓拜笑了笑說:“親愛的,我早已養成了這種習慣:一張10行的稿紙,只寫一行,其餘9行是留著修改用的。”

  莫泊桑聽了立即告辭,趕緊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說去了。

  福樓拜是一位對作品要求十分嚴格的作家。他曾經說過:“我們無論描寫什麼事物,要表現它唯有一個名詞;要表現它的運動,唯有一個動詞;要表現它的性質,唯有一個形容詞。我們必須反覆思索而不能用類似的詞語敷衍了事。”

  :懷揣著夢想走路的人

  1921年,他生於布拉格北郊一個叫克拉德諾的小城。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對小動物的濃厚興趣。

  那年夏天的一個黃昏,媽媽在廚房裡忙著烘烤蛋糕,忽然發現3歲的他不見了。家人全都慌了神,找遍了房子的每一個角落,都沒有他的蹤影。正當準備報警時,鄰居牽著他的小手回來了。原來,趁媽媽不注意,他溜到門口玩,正好看到有人趕著一群羊走過,好奇的他忍不住跟在羊群后面走了很久。等到牧羊人發現了這個小小的跟屁蟲,想要送他回家時,他比劃了半天,怎麼也說不清自己住在哪兒,幸好遇到鄰居,才把他帶了回來。

  8歲時,父親拿回一本兒童故事書,裡面帶有不少動物插圖。他一看到就愛不釋手,連晚上睡覺也要放到枕頭下面。後來,他拿出彩筆,也學著畫畫。院子裡的小螞蟻,天上飛的小鳥,還有家裡的寵物狗,都成了他筆下的主角,雖然沒人教過,他卻畫得活靈活現。

  1956年,他從布拉格美術學院的建築和設計專業畢業,開始為許多兒童書畫插圖,並嘗試著創作了許多卡通形象,也曾多次在各種比賽中獲獎,但他感覺並不滿意,一直在苦苦尋找新的靈感。

  一天晚上,他外出散步,一邊走一邊思考問題,忽然腳下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猛然跌倒在地。正當他拍拍身上的泥土,想要站起來時,發現自己摔倒的地方,是一個由鼴鼠打出的泥洞。剎那間,童心未泯的他突發奇想,撿起一截樹枝,在鬆軟的泥土上畫了起來。很快,一個小鼴鼠的卡通形象誕生了,它圓頭圓腦,憨厚中帶有幾分笨拙的樣子,是那麼可愛。

  不久,由他親自導演的動畫短片《鼴鼠做褲子》問世了。出乎意料的是,這隻快樂幽默的小鼴鼠雖不會說話,只能用叫聲表達感情,卻與觀眾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它可愛的形象,不僅吸引了眾多兒童的眼球,也受到成年人的追捧和青睞,一舉獲得戛納國際影展最佳動畫短片銀獅獎。

  初戰告捷,讓他的創作靈感如泉湧,一發而不可收拾。從那以後,在五十多年的時間裡,有關“小鼴鼠”歷險的系列動畫片,共攝製了大約50部,相關影片在八十多個國家放映和發行,超過500萬冊關於小鼴鼠的故事書籍在全世界熱賣。小鼴鼠成為家喻戶曉的卡通明星,也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藝術聲譽。

  2011年4月,小鼴鼠經歷了它生涯中一次最遙遠的旅行。美國宇航員安德魯.菲斯特爾的妻子是捷克人,於是在“奮進號”太空梭太空之旅中,為他帶了一個小鼴鼠毛絨玩具,在太空中飛翔了兩週時間,7月底,這隻遊歷不凡的小鼴鼠回到捷克。

  他就是著名的捷克藝術家茲德涅克.米勒,他坦言因為有小鼴鼠的陪伴,他的一生都很快樂。有人說,米勒的成功應該感謝當年的摔跤,如果不是那次偶然,他不會產生創作靈感,更不會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師級人物。對此,米勒微笑著回答:“我之所以會在摔跤時產生靈感,因為我是一個隨時都懷揣著夢想走路的人。”

  別以為像茲德涅克.米勒那樣摔上一跤,就能撿到一個大餡餅。因為命運最青睞的,是時刻做好準備並且能夠果斷抓住機會的人。否則,哪怕你摔跤摔到骨頭散架,結果只能是三個字:白折騰。

  :凱金斯的選擇

  2008年8月,美國女孩塔米卡.凱金斯和她的隊友奪下了北京奧運會女子籃球賽的冠軍。之前,凱金斯已經參加過許多盛大的比賽。“如果沒有我父親的教導,”凱金斯說,“我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賽場上。”

  凱金斯天生聽覺受損。3歲時,父母帶她配了一副大而笨重的助聽器。她討厭這副助聽器,尤其上小學後,她討厭同學們的取笑。一次,老師問她:“4加2等於多少?”凱金斯緊張地答道:“6……6。”同學們頓時鬨堂大笑,她的臉剎時變得通紅,淚水湧滿了眼眶。“我不會再在課堂上說一句話,”她告訴自己。

  二年級的一天,凱金斯的母親和耳科醫生把正在上課的她叫到了教室外面。那一刻,凱金斯感覺到全班的眼睛都在盯著她,坐在她旁邊的男孩更是“哧哧”地笑。“為什麼我不能像別人一樣?”凱金斯在心裡質問。

  那天下午放學路上,當凱金斯和姐姐桃嘉路過一片荒野時,她猛地扯下助聽器扔了出去。姐姐憤怒地盯著凱金斯,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不知道。”凱金斯聳聳肩。“爸爸和媽媽會發瘋的。”姐姐說。凱金斯也有點兒害怕了。

  回到家,凱金斯的母親果然大怒。母親命令凱金斯跟她回到荒野把助聽器找回來,但找到天黑也沒找到。那晚,凱金斯的父親鄭重地對她說:“你已經做了一個選擇,以後你就必須在這種選擇中生活。”凱金斯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你不想戴助聽器,從今以後你就不必再戴著它了。沒有了它,你必須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父親說。讓她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也是父親對凱金斯的行為做出的選擇。

  丟開助聽器,凱金斯發現自己原來非常擅長脣讀。沒有了刺眼的助聽器,其他孩子也不再取笑她。後來,凱金斯愛上了籃球。高中時,她的籃球技能超過了大部分同學,“當你在比賽中準確地投進3分球時,沒有人會介意你的聽力是好還是壞。”凱金斯笑道。

  多年來,凱金斯一直祈禱能得到別人的喜歡。當她在籃球場上奔跑時,她發現自己得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她所祈禱的。父親說:“這是你自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的結果。”這個結果讓凱金斯順利地進入了征戰倫敦奧運會的美國女籃代表隊。“在倫敦奧運會,我將展示我最好的表現。比賽完回到美國後,我會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帶給那些像我一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凱金斯對記者說。

  “你會鼓勵他們扔掉助聽器嗎?”記者笑問。凱金斯哈哈一笑,說:“當然不會,我會告訴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只要把握好自己,他們同樣會得到上帝的眷顧,美好的事情也將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