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音樂職稱論文格式

  音樂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民族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中文題名

  ***二號宋體***

  ***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為便於資料庫收錄,儘可能不出現數學式和化學式。***

  作者姓名

  ***小四號仿宋體***

  作者單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號宋體***

  ***如果作者為兩位以上,之間用","隔開;[論文之家:] 如果多個作者為不同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標以區別,作者通訊地址應為詳細的工作單位、所在城市及郵編和e-mail地址,必須用全稱標註,不得簡稱。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後,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作者單位,城市,***。如作者為兩位以上,應指定聯絡人。***

  中圖分類號

  ***圖書分類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觀點,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結合圖書資料的內容和特點,分門別類組成的分類表。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論文進行中圖分類的。***

  中、英文摘要

  ***五號楷體***

  ***摘要的目的是向讀者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傳達重要的可檢索資訊,其主要內容包括被報導的研究專案的目的,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要用英語清楚、簡明地寫作,內容限制在150~180個英文單詞以內。***

  關鍵詞***5號楷體***

  ***關鍵詞是便於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論文中尋找文獻,特別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論文應提供關鍵詞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在審讀文獻題名、前言、結論、圖表,特別是在審讀文摘的基礎上,選定能反映文獻特徵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首先要選項取列入《漢語主題詞表》、《MeSH》等詞表中的規範性詞***稱敘詞或主題詞***。對於那些反映新技術、新學科而尚未被主題詞表錄入的新名詞術語,可用非規範的自由詞標出,但不能把關鍵詞寫成是一句內容"全面"的短語。***

  正文***5號宋體***

  文稿正文***含圖、表***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應符合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GB3100-3102***。對外文字母、單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及易混淆的字母應書寫清楚。

  文稿章節編號採用三級標題.一級標題***小4號黑體***形如1,2,3......;二級標題***5號黑體***形如: 1,1.2,1.3......; 2.1,2.2,2.3,......; 三級標題***5號宋體***形如: 1.1.1,1.1.2,1.1.3,......2.1.1, 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論文為基金專案,請在文章首頁下角註明基金專案名稱和編號。

  圖表要求

  文中的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小5號黑體***,並隨文出現,圖要精選,一般不超過6幅,請看具體要求。若圖中有座標,要求用符號註明座標所表示的量***斜體***,單位***正體***。若有圖注,靠近放在圖下部。照片應選用反差較大、層次分明、無摺痕、無汙跡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 格式的電子文件***解析度不低於600線***。作者應自留底圖。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祥見示例******不劃豎線***。表中引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用符號***,若單位相同可統一寫在表頭或表頂線上右側。若有表注,寫在表底線下左側。表中重複出現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複寫出。

  標準音樂職稱論文

  中學音樂教學方法探索

  摘 要:音樂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民族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方法;探索發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062-01

  為了充分發揮音樂課在學校教育中的獨特的功能,從而使音樂教學獲得較好的教書育人的效果,我認為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所謂興趣,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複雜的個性品質。中學生有一定的鑑賞能力,只有讓他們保持對音樂學科的興趣,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從而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因此,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信賴去關心他們,誘導他們慢慢喜歡上音樂課,這樣學習音樂的興趣也就培養起來了。

  二、創設意境,領會歌曲意圖

  如何在教唱過程中充分展現意境?比如說我們再教唱歌名歌曲時,就要先聽一些歌名歌曲,展示一些關於革命的照片,介紹一些英雄事蹟等。通過這些渲染,不僅可以滿足學生視覺上的美感,還可以幫助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內容,領會歌曲的意境,在音樂的伴奏下,還可以介紹作者的生平事蹟,進行音樂欣賞,回憶歌曲創作情況,剖析健康向上的內容,並通過一些文藝活動使學生熱愛和讚美祖國之情自然流露並得到昇華。

  三、寓教於樂,培養學生創造力

  音樂教學在於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因此,在教學中,要寓教於樂,培養學生創造美得能力。教師積極創作歌曲,教給學生,讓學生有積極情感,產生創作衝動,我們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上臺演唱,歌伴舞等。

  學生對樂器有著天生的喜愛,要加強學生對樂器的瞭解和運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制簡單的樂器,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例如用打擊樂器表現風聲、雨聲、小鳥叫聲、走路聲等等,提高對打擊樂器的認識,再根椐歌曲的情緒選擇常見的樂器:碰鈴、木魚、三角板等,創編簡單的伴奏。當然,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嘗試用生活中的物品創制樂器。

  四、重視課堂教學設計

  1、導言的設計是課的成功起點

  常用的方法有:猜謎語,講故事、談話法、遊戲法、肢體表演、媒體播放等方法。

  2、欣賞課的設計;體態律動與舞蹈設計;樂器演奏與創作

  ***1***節奏參與和演唱主題:節奏是音樂的骨幹是音樂的基礎。因此,為主題音樂設計符合樂句結構及音樂情緒的節奏教學模式,用樂器和聲勢模仿節奏。如:“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產生對音樂的共鳴,例如:欣賞《船工號子》

  4/4 22 532 1 2 |66 216 5 6 ||嗨

  4/4 0 0 x x |0 0 x x ||嗨

  學生在每小節的後面擊二下掌,並喊出“嗨 ”,突出勞動號子緊密有力的節奏、一領眾合的演唱形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又很快領悟了中國民歌中勞動號子。在以民族器樂曲《瑤族舞曲》為例:

  4/2 63 36|2 1 |72 17 | 65 3 |67 12 |35 32|123 21|6 - ||

  4/2 0 xx|0xx|0 xx|0 xx|0 xx|0 xx|0 xx|0 xx||

  這是一首民族音樂,以上設計的節奏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它自自始至終表現了長鼓節奏模式,和音樂配合相當和諧,符合音樂情緒和主題風格,學生邊聽邊合著節奏擊拍,立刻會進入音樂的情緒之中。

  ***2***體態律動與舞蹈設計

  體態律動強調的是聆聽者對音樂的即興反映,它可以根據音樂的情緒狀態及其變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緩急,節奏的剛柔、音色的明暗等通過動作來體驗這一過程。如:欣賞《賽馬》時學生就可以邊聽邊律動。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學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騎馬賓士;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學生會非常興奮,在律動中體會了樂曲的意境和情感,並在參與的過程中,愉悅身心。舞蹈參與要比體態律動簡單一些,因為它是事先設計好的動作。在欣賞管絃樂《北京喜訊到邊寨》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這首具有濃烈的苗族舞蹈風格的樂曲,教師提前同一部分學生編排好熱情、奔放的苗族舞蹈,上課時展示,學生形象地感受音樂中描述少數民族載歌載舞的熱情性格,欣賞過程中教師把舞蹈基本動作交給學生,讓他們隨著音響用肢體語言理解表現音樂,學習效果最佳。要求教師掌握幾種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蒙、漢、傣、維、藏、苗族等。

  ***3***樂器演奏與創作

  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在應用、拓展和延伸中進一步嚐到學習音樂的樂趣。樂器演奏是學生表現音樂方式之一。打擊樂器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樂器。在感受、鑑賞了一年級《鴨子拌嘴》後,讓學生用打擊樂來表現這段故事,首先,教師生動的語言引入:池塘邊,一群鴨子向我們走來,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有兩隻鴨子炒起嘴來。這時學生擊響手中的嚓,節奏忽緊忽慢;有的學生用打擊樂演奏出時急時緩的情緒;還用身體動作和神態把兩隻鴨子吵架的情緒表現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用打擊樂、豎笛、口風琴等簡單樂器來參與表現音樂,不僅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全神貫注聆聽和感受音樂,加深對作品的印象與樂曲產生共鳴,獲得表演成功的自信與歡愉。

  五、深度把握教材,追求超越教材

  1、同一個內容,不同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大相徑庭。當我們拿到教材以後,不要匆匆忙忙進行對課堂教學流程環節設計。而應該對作品理性分析的設計。其次,對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教師要將自己對作品的熟悉的情感和內心的感受傳達給學生,與學生展開互動、共享。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行之有效的。第二次對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實際上是教師對教學流程細化的過程。其物件是學生,重點是活動,強調的是在活動中感悟,在參與中體驗。

  2、課堂教學要有亮點。形成由點到面,螺旋式上升,有高潮,有起伏。40分鐘的課,只要有一個亮點,就是成功的課。我們不追求處處都是亮點,只要有可學之處就足以了!適當引用國外教學方法;柯爾文手勢音節,奧爾夫教學法等對教學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