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教師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
教師是一個不平凡的職業!她是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了他人。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風格教師 特色教學
摘 要:如果能讓學生像愛看綜藝節目一樣喜歡上美術課,喜歡上某個“明星”老師的美術課,那麼,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嘗試探索課堂教學和電視節目的共性,促進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實效。教師應該像主持人那樣有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所以在儀表、表達、組織、應變等方面都可借鑑主持人表演風格。美術課也能像電視節目那樣通過各種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最終滿足學生的審美情趣,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
關鍵詞:借鑑 風格教師 教學風格 師生交流 愉悅 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220-02
電視綜藝節目是充分調動電子技術手段,運用獨特的電視表現手法,廣泛融合音樂、舞蹈、曲藝、雜技、遊戲、競賽***猜***、問答等藝術形式或非藝術形式為一整體,對各種文藝形式進行再度創作,既保留了原有文藝形式的藝術價值,又充分發揮電子媒體的特殊藝術功能,用以滿足廣大觀眾藝術審美的和消閒娛樂等需求。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借鑑電視綜藝節目的表現手法運用於初中美術課的教學是對教學方法的一種探索。教學實效是檢驗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如何提高初中美術課的教學實效,我認為首先要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成熟,電視節目製作水平越來越高,內容豐富多彩,表現手法日新月異,各種綜藝節目引人注目。如果讓學生選擇看電視綜藝節目還是上一節美術課,無疑大部份學生選擇前者,在初中學生中,看電視是摯愛,追明星是時尚。如果能讓學生像愛看綜藝節目一樣喜歡上美術課,喜歡上某個“明星”老師的美術課,那麼,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要讓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實現教學目標,就應認真探索課堂教學和電視綜藝節目的共性,促進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實效。
1 借鑑綜藝節目主持人的風格,塑造美術教師的教學風格
深受觀眾喜愛的綜藝節目《向幸福出發》《幸運52》主持人李詠的主持風格一貫熱鬧詼諧,讓人充滿期待與猜想;央視當家花旦董卿的主持風格思維敏捷,應對自如,具有獨特的氣質和魅力,讓人賞心悅目;《魯豫有約》主持人陳魯豫善於在溫馨的氣氛中,有意無意地開啟名人的心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與電視主持人都是主要依靠口頭表達的職業,要讓學生欣賞任課教師,教師應該像主持人那樣有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主持人風格的形成是靠幕後專業人士的策劃,根據節目的需要並結合自身氣質而定位的。教師通常只能靠自我修養,所以在儀表、表達、組織和應變等方面都可借鑑主持人表演風格。如果一個美術老師不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又如何在學生面前體現自己的專業水平呢?如果老師上課時神情木訥,語言呆板,又何以讓學生40分鐘都全神貫注地聽課呢?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符合自己性格特點的並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風格,這應該是教師的一種基本功。
請看著名教授于丹。巧舌如簧,口若懸河,一部《論語》爛熟於心,深邃枯燥的古訓講得通俗易懂,娓娓動聽,這種滿腹經綸的學者風格讓人敬慕,招人崇拜。這就是大師級的風格教師。
教師風格的形成不可望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輕而易舉之事,要經歷學習、模仿、實踐、完善等階段,方告完成。當然,這也不是一件望而生畏的難事,其實,每位資深教師都在教學實踐中經歷個人風格形成的過程。但是,你的教學風格能否深受學生的喜愛,那就另作別論了。風格教師的形成則是考驗成功教師資質的一件難事,筆者以為,能稱謂風格教師的是教師的精英,學生的偶像,教學的模範,社會的財富,是每個教師刻意追求的目標,難為之,但能為之,必為之。
綜上所述,每一個美術教師可嘗試從自身的品質、素質、氣質考慮,選擇塑造和完善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或學識淵博,氣度不凡;或技藝精湛,妙筆生花;或形態端莊,傳統古典;或清新可人,活潑時尚;或快言快語,出口成章;或才思敏捷,幽默風趣;等等等等。風格應儘量獨特、健康、時尚。學生欣賞老師的風格,自然愛聽老師的授課,學到該學的知識。這樣,定能取得期待的教學效果。
2 模仿電視藝術鑑賞節目形式,豐富初中美術授課形式
美術作品賞析內容在電視節目上已經有相當悠久的歷史,電視製作手段由傳統的播音講解和影象分析,到現在各電視臺興起的藝術品收藏類節目,在對美術作品的賞析在形式內容上都在尋求創新之路,這類節目其內容幾乎完全符合初中美術鑑賞課題,對年青一代起著宣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作用。電視節目製作組設計的背景資料豐富且生動,用其充實教材,會給學生帶來書本以外的新鮮內容。眾所周知,古代藝術作品總是不太符合當代青少年的審美情趣,這原本就是個教學難題,如果把央視二套《鑑寶》欄目全過程在美術課上再現,當學生報上對藝術作品的估價後,該作品的背景資料專家評定內容將深深地吸引他們,學習興趣就被激發了。作為美術教師要常看電視藝術鑑賞節目,如《尋寶》《天下收藏》《探索與發現》等等,這些欄目,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能給美術欣賞課很大啟發和提示。
3 參照電視綜藝節目表現方法,豐富初中美術教學方法
3.1 學習訪談類節目,增進師生交流
電視訪談類節目如《藝術人生》《半邊天》《魯豫有約》還有《超級訪問》,常用以情動人,切入主題的手法。比如外拍一些親朋好友對受訪者看法,藉此打動受訪者,此情此景,確實催人淚下,發人深思。我覺得這種外拍採訪的形式如果出現在美術課上,一定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我在初一《我們的調色盤》這一課中,讓校電視臺的主持人採訪同學身邊的老師學生,面對鏡頭每個受訪者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情真意切,真實可信。上課時,同學們看見自己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視訊中,激動不已,深受感染,對老師的課堂提問也能積極回答,師生互動打破了以往上課提問時寂靜的僵局,取得良好的教學實效。有了這次成功的嘗試,我還經常在學生完成作業後,採訪他們創作的靈感和感受,這類視訊也為將來的教學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上課過程中通過視訊或電話現場訪問場外專家,讓學生直接與專家對話,主動探討美術課題。 訪談類節目都要求主持人給人以親切、放鬆、信任的感覺,要有親和力,同時要善於總結歸納。常看王利芬主持的《我們》節目,總有聽課的感覺,不過這種聽課給人的感覺挺輕鬆,挺愉快,聽後總覺有些知識和情感上的收穫。如果我們的課能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產生共鳴,那一定是教學相長的好課。
3.2 學習演藝類節目,展示美術作品
優秀的演藝類節目真是數不勝數。據調查,學生最愛看《快樂大本營》《非常6+1》和《星光大道》,最感興趣的是演員華麗的服飾,演播廳絢麗的裝飾,演員豐富多彩的才藝展示和熱鬧非凡的觀演場面。課堂畢竟有別於舞臺,表演的內容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快樂大本營》中俏皮可愛的謝娜總愛擺出滑稽可愛的造型。“擺造型”這一形式在美術課中可以演繹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讓歷史的畫面變得生動起來。上課時,我們鼓勵自創“擺造型”。無論是古羅馬的雕塑還是文藝復興時期鉅作,經過學生肢體語言,加上自創環節,活靈活現地再現課堂,總能令全班學生捧腹大笑,笑聲中,學生頗有興趣地瞭解相關的美術知識,該課的實效性便輕鬆體現出來了。要說模仿電視節目表演,服裝和服飾作品的走秀展示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在初中有不少《變廢為寶》主題的課,各種廢棄材料經學生的巧手變成帽子、手袋乃至服裝,這類作品中,體現了初中學生對時尚的理解,對生活的熱愛。如果把課堂搬到優美的校道上,那真是活靈活現的老畢的《星光大道》呢!
美術作品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可挖掘的課題還很多,比如,初一《漫畫》一節課可以引用許多娛樂節目常出現的配音練習,學生分角色為動漫作品配音,也可以把優秀的學生漫畫作品按劇情排演成小品。把電視演藝節目的表演方法融入美術課,並不為了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華,主要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教學手段,讓美術作品藝術內涵更充分地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
3.3 學習知識競賽類節目,考察美術知識
“誰能一站到底”正是江蘇衛視熱播的《一站到底》的口號,觀眾就這樣深深地被吸引去完成無數道知識問答題,如能把《一站到底》引入美術課堂,學生一定也能開心主動地去完成老師指定的測試。我們沒有忘記風靡一時的電視節目《百萬富翁》,由香港的亞視主持人陳啟泰帶領我們躍躍欲試地去完成4選一的題目。央視的青歌賽的綜合素質考查題目甚至比聽選手唱歌還要吸引觀眾。我們不難發現這類的競賽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答題者要面對觀眾,其次是題目的設計要新穎,要有一定遊戲規則,最後還要有一定的獎勵。這些要素帶到課堂進行美術知識考察,打破傳統的筆試,用娛樂的方式去讓學生主動思考美術問題。首先,答題者是一個同學或一個小組,增強自我的榮譽感;其次,老師在題目設計上要巧妙,比如放一段視訊,考學生對色彩或形象的記憶,或模仿《幸運52》中在主持人的提示進行中搶答正確答案,並且結合美術課的特點設計精美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次,借鑑有關的遊戲規則,比如答題者可以使用法寶來輔助打題,或去掉一個錯誤答案,或求助全班同學,甚至可以打通親情號碼;最後,給予優勝者加分獎勵。這類知識競賽的形式可以鞏固初中學生對美術常識的掌握,化被動為主動,為提高教學實效起到良好的作用。
然而,教室畢竟不是演播室,教師畢竟不是節目主持人,課堂教學應具有自身的規範和特點,始終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對於電視綜藝節目,我們僅提倡有選擇性地借鑑、模仿和參照,作為教學方法的變化和補充,倘若一味照搬,將會造成本末倒置,因為電視節目往往為追求鏡頭效果,存在許多做秀的成分,而學校的教學卻是嚴肅認真的,所以要有選擇性地借鑑電視綜藝節目的形式,適當調整教學方案,根據教學的需求,靈活運用電視節目中的風格、形式和方法,那麼,美術課也能像電視節目那樣,通過各種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最終滿足學生的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
參考文獻
[1] 美術課程標準研製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 尹少淳.分類美術教學策略[J].中國美術教育,2011.
[3] 當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M].2008.
[4] 趙英水,米海峰.走進高中美術教學現場[M].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