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政治論文怎麼寫
經濟政治論文是體現一個學生所學的經濟知識,所以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經濟政治論文範文,謝謝你的閱讀。
經濟政治論文範文篇一
地方經濟年鑑贏利模式探析
地方經濟年鑑一般由地方人民政府主管主辦,是地方性、專業性年鑑,也是編年性、資料性的工具書,具有政府公報性質。編輯出版地方經濟年鑑的目的,在於全面系統地記載一個地區發展建設的歷史程序,儲存地方經濟建設文獻資料,總結經驗教訓,為各級領導和機構正確決策提供借鑑。長期以來,地方經濟年鑑雖然堅持以“背靠政府、面向市場”為工作年鑑方針,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經常是“依靠政府有餘,面向市場不足”,贏利模式單一、經營意識不強、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比較突出。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一些地方經濟年鑑勇於創新,市場意識逐步提高,經營手段呈現多樣化和市場化趨勢,出版模式也日趨靈活,不僅在出版週期和發行方式上有所突破,而且不少年鑑也開始與主流書刊接軌,其贏利潛質凸顯。為此,本文就地方經濟年鑑的贏利模式問題進行探討,以就教於同行和專家。
地方經濟年鑑特點分析
地方經濟年鑑具有年鑑的一般特徵,如資料性、連續性、年度性、檢索性、工具性等,也可歸類為經濟類的專業性連續出版物。其兼具內容範圍固定、發行方式多樣、延伸領域廣闊等特質,同時也有以下較為獨特的特點。
“鄉土特性”的個性特色。地方經濟年鑑在框架結構、總體設計上強調記載當地黨和政府制定的方針政策,突出反映地方經濟建設的成就。“鄉土氣息”、“鄉土特性”是地方經濟年鑑的個性特色,它往往選取最具有當地特色的內容,如當地重要產業、工業成就等內容。地方經濟年鑑具有全面反映地域經濟發展演進的功能,有利於人們瞭解、認識一個地域經濟社會,並幫助解決地方經濟問題。
讀者群相對較窄。地方經濟年鑑的讀者群主要為行業機構讀者,包括地方政府機構及相關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圖書館、當地大專院校,以及涉及本地區經貿活動的企業及相關行業團體、研究本地區經濟的機構等。地方經濟年鑑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研究有參考作用,地方經濟年鑑反映當地的經濟建設成就、經驗和問題,發揮著服務現實、指導未來的作用。
內容綜合翔實。地方經濟年鑑特點是點面結合,要考慮地域的覆蓋面和部分行業等內容的覆蓋面。在此基礎上,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成果、經驗和人物,進行重點介紹,做到主從適度。同時,在內容方面,其資料一般較為權威、系統。地方經濟年鑑多是由政府經濟部門或其下設事業單位主管主辦,其中的統計資料也多來源於政府統計部門或由相關行業企業提供。
經營模式單一。地方經濟年鑑是地方經濟知識高度密集的工具書,是反映當前地方經濟資訊的圖書,可以起到宣傳地方經濟發展成就、加強橫向聯絡的作用。但是地方經濟年鑑的發行量均不大,主要以機構購買為主;收入來源主要包括財政撥款和廣告收入,延伸領域開發不多。負責編輯出版地方經濟年鑑的編輯,大多為地方政府內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有公務員或類似於公務員的身份和待遇。在年鑑的發行方面依託當地的政府部門,一般不開展過多的市場開發和營銷運作活動,使地方經濟年鑑的經營模式比較固定和單一。
地方經濟年鑑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我國地方經濟年鑑基本上都是處於政府財政補貼出版發行的狀況,其真正面向市場銷售的年鑑數量僅佔出版總量的30%,其餘的70%左右的年鑑基本上都是攤派或免費贈送到有關機構。一般而言,地方經濟年鑑的需求者有個人和機構兩類市場,而且機構購買和使用的年鑑佔絕大多數。相比之下,國外經濟年鑑的主要使用者則是個人。國內一家調查機構對年鑑出版發行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目前92%以上的年鑑主要是銷售給單位機構,最終的結果導致總體發行規模比較小,沒有充分發揮地方經濟年鑑應有的作用。地方經濟年鑑出版發行方面存在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出版發行過於依賴政府。地方經濟年鑑的編輯出版雖逐漸走出政府出資的圈子,但很大程度上還是離不開政府部門所提供的內容資源和帶來的影響力。年鑑發行還過於依賴政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經濟年鑑的擴大發展。
市場開拓意識不強。地方經濟年鑑發行人員和部門存在著坐等上門的思想。實際上地方經濟年鑑發行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靠單純的“官道”,即由年鑑編輯單位直接發放到各單位辦公室,再由各辦公室分配或向下攤派發行。這樣的發行渠道不僅狹窄,還會導致一些需要年鑑的讀者根本接觸不到年鑑,直接影響到年鑑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的發揮。
宣傳力度不夠。地方經濟年鑑由於讀者群和宣傳費用有限,以及長期以來受“官書”定位主導思想的束縛,宣傳力度遠遠不夠,未能吸引更多目標客戶和潛在讀者。一些年鑑編輯部只重視年鑑的編纂出版,而忽視年鑑的發行營銷、宣傳推廣等環節,致使一些地方的普通百姓不但不知道地方經濟年鑑是何物,更有甚者連本地區一直在編輯出版地方經濟年鑑都不清楚,可見年鑑宣傳工作的不到位。
內容與市場需求結合不緊。某些地方經濟年鑑的編輯工作還存在閉門造車等現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地方經濟年鑑的編纂和出版一般都是政府機構包辦的,年鑑的編纂機構一般無需考慮其市場環境和發行營銷等問題。在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年鑑蒐集和刊登內容往往過於巨集觀,與實際經濟活動脫節,一些經濟資訊和市場需求也由於年鑑出版的時效性不強,對當地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也就很難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如此造成了國內許多地方經濟年鑑在編纂和出版以後,銷售不出去,導致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不到有效體現。
對地方經濟年鑑的創新贏利方式思考
地方經濟年鑑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除了不能過度依賴政府外,可以考慮在突出區域經濟特色的基礎上走市場化運作的道路,通過進一步強化贏利方式的創新研究,以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效益的提升。
以市場化為導向,提升年鑑市場知名度。地方經濟年鑑在保持內容導向正確性和權威性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地方經濟年鑑的實用性。增加地方經濟年鑑的實用性,首先要不斷完善地方經濟年鑑的框架設計,精煉選題,增加有效資訊的含量,特別是要適當提高二次文獻比重,要大量增加對讀者具有實用功能的指南性資訊,如年度政策法規條目、重要資訊索引、年度重要資料等。其次是地方經濟年鑑在編纂過程中,可以考慮穿插一些實用性的知識類小資訊,增強其便民性。比如在補白、附錄中可以設定和刊載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便民性和服務性內容,以增強實用性。
構建年鑑檢索體系,提升檢索功能是提升年鑑知名度的有效途徑。地方經濟年鑑是反映本地區經濟發展現狀的重要資訊資源,年鑑檢索系統是開發年鑑資訊資源的重要手段。地方經濟年鑑作為資訊密集型工具書,編纂者為其構建檢索系統十分重要,這不僅可為讀者提供多種檢索途徑,方便其查詢年鑑資訊內容,從而達到多層次、多角度對文獻資訊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傳播,同時也是年鑑出版機構進行年鑑資訊網路化和數字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例如《張家口經濟年鑑》、《山西經濟年鑑》等均建立了各自的檢索系統並納入到CNKI資料庫跨庫檢索系統,不僅方便使用者查詢年鑑資訊,還有效地塑造了年鑑品牌。
地方經濟年鑑要提高市場目標讀者的需求針對性,使內容策劃與營銷策略相呼應。地方經濟年鑑應針對其讀者多為研究機構、政府部門、企業的特點,提升年鑑文獻資料的政策解讀功能;對涉及本地區的最新動態與經濟熱點做深入分析,並大量刊載地區內的經濟發展成就,招商引資資訊,企業發展介紹,經濟流通資訊等內容,吸引國內外的機構和經濟客戶來關注年鑑,查閱年鑑,從而使地方經濟年鑑的內容策劃和營銷策略之間互為依存,相得益彰,真正成為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資訊平臺。
創新年鑑的市場營銷模式,注重廣告客戶的開發與培育。地方 經濟年鑑的編纂和出版屬於 文化範疇,其主要功能是對資訊的釋出和傳播,可視為地方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內容。既然是一個文化產業範疇的內容,就需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用做產業的眼光來對地方經濟年鑑的市場營銷模式加以創新和完善。要進一步研究並細分年鑑市場,建立客戶檔案,有針對性進行經濟年鑑的編纂 工作,提高年鑑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年鑑出版後,可以在當地的網際網路、廣播電視、各類報紙期刊上釋出出版資訊。年鑑部門還可以通過媒體制作專欄或 專題節目介紹年鑑功能, 組織學生在假期開展讀年鑑、用年鑑知識競賽等活動,將年鑑推向 社會。作為年鑑專業工作人員,應走出辦公室,面對面地和讀者溝通,宣傳介紹年鑑,使讀者和編者形成良好互動。年鑑編纂單位可以每年召開年鑑發行會和讀者座談會,與讀者一起探討年鑑的作用、特點和不足,既宣傳了年鑑,又可以得到改進年鑑編纂工作的有效資訊,獲得更有價值的稿件。
廣告營銷作為地方經濟年鑑最為有效和最直接的促銷方式,在實際工作中應受到廣泛重視併力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一般而言,地方經濟年鑑的廣告與普通商業廣告具有較大的區別,主要在於其區域特徵更明顯,讀者較為固定,因此廣告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例如《內蒙古年鑑》就利用多種途徑創新廣告業務,曾以“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成就”為契機,大力宣傳地方企業為地方經濟的繁榮 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不僅使年鑑的版面內容看起來更為活躍,而且打破了傳統硬性廣告宣傳的窠臼,還獲得了非常可觀的廣告收入,贏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依託年鑑資源優勢,多渠道多層次提升年鑑功能。年鑑事業要長期發展,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地方經濟年鑑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要用全新的形式、全新的內容,提高各方面讀者的關注度。在持續中發展,在發展中求新,推動地方經濟年鑑事業不斷前進發展是地方經濟年鑑發展壯大的第一要務。
推進地方經濟年鑑出版發行模式的創新。可以考慮將地方經濟年鑑內容製作成光碟,甚至增加一些招商引資、廣告宣傳等資訊內容,實現年鑑的數字化。目前,一些年鑑已經開始把其年鑑內容製作成光碟,向讀者和潛在客戶發放,例如《河北經濟年鑑》、《重慶經濟年鑑》均製作了光碟,年鑑銷售時附贈光碟,增加年鑑的附加值。年鑑光碟作為印刷版年鑑的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搜尋優勢,可以方便讀者使用和儲存,特別是在數字時代的今天,年鑑光碟可以成為地方經濟年鑑一個重要的宣傳營銷手段。
推進地方經濟年鑑傳播模式的創新。一方面,地方經濟年鑑編纂機構要建立並完善年鑑網站,作為年鑑自我宣傳的平臺和客戶服務的內部網站,提升地方經濟年鑑傳播的質量,使年鑑網站成為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經濟社會資訊釋出的節點;另一方面,年鑑要強化與本地經濟行政部門和企業的資訊交流,增加與其他地區的橫向交流與合作。按區域經濟和行業特點,編輯人員還應加強與相關的地方經濟年鑑和行業年鑑的合作,增強橫向溝通和資訊共享,使年鑑辦出水平,突出地方經濟特色。
推進地方經濟年鑑贏利模式創新,實現由內容提供商向服務商的轉變。充分發揮地方經濟年鑑編輯部門的學術優勢、資訊優勢,通過組織該領域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舉辦研討會、座談會、讀者見面會、企業聯誼會等,為政府機構、企業等提供有效資訊,為本地經濟實體開展行業評估及諮詢服務,拓展地方經濟年鑑的贏利領域。地方經濟年鑑編纂和出版部門還可以舉辦各種論壇和培訓,組織知識競賽,參加社會公益性活動,與企業聯合開展資訊交流服務活動,與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合作開展課題研究,提供資訊諮詢和專家服務等。這些新的活動都會拓展年鑑的工作和服務,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總之,從當今傳媒業發展趨勢看,資訊創造力以及由此衍生的資訊流是未來地方經濟年鑑的重要贏利點。地方經濟年鑑能否把握自身資訊的傳播能力,並將其有效轉化為經濟和社會價值,將決定地方經濟年鑑能否持續發展。
經濟政治論文範文篇二
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的互動發展
高校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高度的聯動關係,這種聯動關係效應是高校經濟圈形成並輻射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一方面,高校發展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科技動力和人力資本。依託高校的人才和科技在城市地理空間的集聚而形成與發展起來的高校經濟圈,由於集聚效應的發揮,對周圍地區的資源、技術、資訊、資金、人才等產生吸引力和向心力,進而形成城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核,有力帶動城市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優化升級。另一方面,高校經濟圈的形成與功能發揮不是孤立的,它有賴於城市經濟的需求拉動和城市的資源供給、政策支援,高校經濟圈的發展對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依存關係。
一、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互動關係的形成
中國高校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合作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但發展較為緩慢,直至90年代中後期,才開始建設以各類高校為主體的科技園區,如北京中關村大學科技園區,已經成為中關村科技園區及首都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政府與高校之間的良好共建合作關係。但在大多數城市,城市與高校之間的良好合作關係尚沒有形成,也就是說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高校經濟圈。那麼,何為高校經濟圈呢?簡言之,高校經濟圈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間範圍內,依託高校的人氣集聚和知識創造力而發展起來的涵蓋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娛樂、商業休閒、培訓出版、物流資訊以及相關的三產服務於一體的一種區域性經濟業態。[1]這裡的高校既可指一所高校,也可指多所高校的叢集。前者如牛津、劍橋大學經濟圈,大學的下屬學院分佈在城市地理空間上,形成“城中校、校中城”的格局,大學已與城市之間實現無縫隙結合;在國內如吉林大學“六大校區、八個校園”的辦學格局使得吉林大學的校園分佈在長春市的不同方位,有“美麗的長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學之中”的說法,當然,這是高校合併的結果,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校經濟圈。中國20世紀末、21世紀初興起的大學城建設是高校經濟圈形成的雛形。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即高校經濟圈能否形成不在於高校的多少,而在於高校的實力和影響力。那麼,高校經濟圈是如何形成的呢?從形成的條件來看,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是自然形成,二是主動建構形成。西方國家的著名高校經濟圈一般以自然形成為主;在中國,大多情況下是政府進行規劃引導而形成的。因為,自然形成需要經歷很長時間,而且要達到高度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程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因此,目前以政府為主導推動高校經濟圈的形成和發展是主要形式。通過政府的規劃引導,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充分集聚高校的人才和知識資源形成集聚效應,進而在規模經濟集聚效應的基礎上形成經濟活動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高校經濟圈儼然成為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核。所謂“極化效應”是指增長極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發展產生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周圍地區資源、技術、資訊、資金、配套產業向核心地區集中而形成的產業集中和地理集中的現象。高校經濟圈的“極化效應”必然帶來經濟圈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完善,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資源流入經濟圈。同時,隨著增長極核的發展,還會產生一種經濟活動的“擴散效應”,帶動極核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規劃的目的就在於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經濟圈本身的“集聚效應”以及基於此而產生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發揮高校經濟圈在促進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推動和輻射作用。[2]
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的關係在直觀層面表現為高校與其所在城市的空間關係,但這並不是二者關係的實質內容,二者關係的核心在於高校的知識創造力形成的對資源的集聚效應及由此而形成的對城市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以及城市所提供的基礎設施和資源資訊對高校科技人才及資源集聚帶來的推動作用,這種關係現象可以概括為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現象。從上述關係的形成來看,這種關係的形成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個城市只要有高校的存在就必然形成這種關係,這種關係的形成與高校經濟圈的形成類似,主要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高校與城市之間經歷過長期的磨合而逐漸形成的,這一形成型別主要在具有古老大學的一類城市,比如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經濟圈,大學已經與城市經濟連為一體;另一種是由外力推動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的,比如美國的密蘇里、日本的筑波大學城經濟圈等,它們是在二戰後隨著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由國家、政府、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構建的。[3]中國目前初具規模效應的武漢東湖高校經濟圈、上海松江大學城以及處於起步階段的天津海河教育園區都屬於後者形成模式,直接來說就是在政府主導規劃下形成的。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孟衛東,等:現代起源於美國矽谷模式。矽谷模式的核心是將大學和科技研發聯合在一起。斯坦福大學校長特曼教授於1951年提出“技術專家社群”構想。明確指出大學應該兼有科研和技術轉讓的特性,並以此理念創辦了斯坦福工業園。[4]目前,矽谷已經形成了包括斯坦福大學、聖克拉大學和聖何賽大學等100多所中高等專業學校的西方現代大學城,以大學城為動力構築了矽谷高校經濟圈,其顯著特點是“產、學、研”一體化。值得指出的是,高校經濟圈與大學城是有區別的。大學城表現為高校在城市地理空間的聚集,如果僅僅是簡單的聚集,那麼構不成高校經濟圈;高校經濟圈是以“產學研”一體化為動力的產業現代化,也就是說,是否通過高校的聚集帶動產業集聚、優化與升級是判斷高校經濟圈形成與否的主要標誌。因此,可以說,高校經濟圈自身的人才集聚效應和知識創造力的擴散功能一旦形成規模,必然成為輻射城市及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可持續創新的增長極核。
二、高校經濟圈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高校經濟圈以人氣聚集為基礎,以知識創造力為核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尤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增加城市人口流動,提升城市的消費能力
高校在城市地理空間的聚集,帶來了大批生源的匯聚,隨著普通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以及新的高等職業院校、民辦學校的興起和發展,“高校人口”已經成為城市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時期內成為城市消費的主力軍之一。這個龐大的相對較為穩定的流動人口群體在城市的聚集,拉動了城市餐飲、服飾、文化娛樂等服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以秦皇島市為例,目前,秦皇島有各類高等院校13所,全日制在校學生20多萬,[5]如果以人均月消費800元為標準,以年消費10個月計算,全年生活消費就達到16億元。這還僅僅是學生的直接生活消費而已。由於學生群體的存在,各個高等學校還配備了必要的教學科研和後勤保障人員,以及校辦產業的從業人員及其家屬,這些粗略估計不下10萬人,這又是一股巨大的消費力量。因此,高校在城市空間的聚集,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消費能力。
***二***拉動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
高校帶來的人氣聚集效應,不僅提升了城市的消費能力,而且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還是以秦皇島為例,高校幾十萬師生的聚集,需要城市提供大量的物質和文化資源,由此帶動了高校周邊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餐飲業、住宿業、服飾業以及娛樂休閒業的繁榮。同時,高校師生的知識特性也推動了城市文化市場、培訓市場的發展。這些以服務高校師生為目標的服務業的興起,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由於餐飲、娛樂服務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較低,因此,就業門檻相對較低,這些行業也成為轉移農村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再就業人員的主陣地,大大緩解了城市的就業壓力,維護了城市的穩定發展。同時,由於依託高校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而創辦的企業更是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如,美國波士頓銀行1997年發表的報告《MIT:衝擊創新》顯示:MIT的畢業生和在校教師已在全球建立了4000家企業,就業人數達110萬,其中一大批企業是在高校所在城市孵化和創業而發展壯大起來的。
***三***為城市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加快技術的接受、消化、創新速度
高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體現之一。一所知名高校往往成為城市的品牌,它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同時,高校也是培養人才的基地,一所城市如果有若干所重點高校,必然能夠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支撐。同時,高校也是高階人才聚集的中心,城市可以以高校為平臺招攬傑出人才,只有具有一個較高的平臺,才能留住人才。同時,高校科研人員具備高深的專業技術知識,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消化能力較強,有利於技術引進的及時消化,有利於建立在技術消化基礎上的新產品的開發,加快技術創新的速度。
***四***在促進城市文化產業、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具有獨特影響
高校是人才和知識集聚的場所,一所重點大學往往成為城市的名片。高校的知識創造力和人文精神有力地拉動了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高校的設計、藝術以及人文類專業人才的聚集往往成為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同樣,高校在促進城市高科技產業發展中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因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而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有了人才就有了科技成果產生的前提,也就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反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又為人才的集聚搭建了平臺,吸引外圍人才向產業集聚,從而進一步推進產業的發展升級。這是一條人才及其效用發揮的效應鏈,其中高校是關鍵一環,高校不僅集聚了大量現有人才,而且還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新的人才,這成為高科技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條件。因此,可以說,一所重點大學往往成為城市科技進步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孵化器,比如,武漢的“光谷”就是充分依託周圍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而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光電子產業基地,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列舉。
***五***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創新動力
高校發揮人才優勢,進行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可以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的動力引擎。比如,《MIT:衝擊創新》顯示:MIT校友和教師建立的公司的綜合實力若摺合成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話,將排在世界第24位,其年銷售額高達232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1160億的GDP,遠高於許多獨立國家。這份報告讓我們看到一所大學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國內的資料也證明了這一點。2009年,環同濟大學知識經濟圈為楊浦區貢獻了4?5億元的地方財政收入,創造了“大學、政府、產業”緊密合作,大學與區域互動,推動創新體系建設的“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同濟模式。[6]因此,知識是大學的主要源泉,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在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更加強大的創新輻射作用,在人才與知識溢位、催生新產業、提升區域和城市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級政府應該充分利用高校知識資源優勢來促進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三、城市經濟對高校經濟圈發展的推動功能
高校與城市經濟發展呈現高度的聯動效應,城市經濟發展使城市有能力向高校提供更多的資金投入,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對於高校人才和科技優勢的發揮以及形成具有集聚和輻射效應的高校經濟圈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一***與城市經濟發展互動是高校經濟圈形成的基礎
高校經濟圈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必須依託於一定城市地理空間而存在,需要與城市之間保持資訊、資源和能量之間的交換,城市經濟發展對人才和技術創新的需求是高校知識創新的動力。與城市經濟的互動發展,也為學校的學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周邊產業的結合,直接催生了高校學科群的形成和發展。比如,同濟大學為了服務於環同濟知識經濟圈打造全中國最大的規劃創意產業集聚地的目標,於2009年5月26日成立了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致力於為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的創意產業培養急需的高層次設計師以及設計教育、設計研究、設計管理類緊缺人才。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積極加強與國際創意設計圈的交流,目前已躋身世界前20創意設計學院的行列,樹立了中國品牌,為學校學科發展和區域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7]因此,高校的人才創造力只有與地方產業需求相結合,才能使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成果實現迅速轉化而投入市場,只有研有所用,才能進一步形成研發動力。源源不斷的技術需求和科技研發相結合,才能催生“產學研”互動長效機制的形成,而這一點則是高校產業經濟圈形成的重要基礎。
***二***城市經濟發展創造了適合高校經濟圈發展的巨集觀環境
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的界限是模糊的,城市經濟的發展狀態直接決定著高校經濟圈的生存條件。高校經濟圈的研發條件和基礎環境都由城市提供,特別是城市經濟的需求將直接決定著高校科技研發產品和技術的銷售市場。因此,城市經濟是高校經濟圈發展的重要載體。我們知道這樣一個規律:城市經濟越發達,政府的財政收入就越高。政府的財政收入提高後,用於城市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通訊等方面的投入就會增加。因此,如果處於交通條件好、資訊靈通、基礎設施完善的城市中,以高校為載體的經濟圈就能夠得到較快的發展,實現經濟圈的規模和集約效益;同時,也只有城市經濟發展得好,地方政府才有財力支援高校的發展,政府對高校有計劃的扶持和對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引導是高校知識創造力實現產業轉化的重要條件。就中國高校經濟圈的形成來看,政府規劃引導是主要形式,政府規劃引導的力度如何直接取決於城市經濟的綜合實力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因此,從一個方面可以說,也只有一流的城市才能孵化出一流的高校經濟圈,如舊金山的矽谷大學城經濟圈,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MIT大學經濟圈,北京的中關村高校經濟圈等。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說,高校只有在城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有大作為,才能獲得城市政府的大支援,所謂“有為才能有位”。因此,高校要積極調整學科結構,實現與地方產業結構的匹配,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高校的優勢學科群特色,積極尋求與地方產業基礎相結合的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多方結合、聯合互動,儘快形成產學研聯動的契合點和利益共同體。因此,可以說城市經濟的發展狀況決定了高校經濟圈發展的巨集觀環境基礎。
***三***城市經濟發展對高校的需求提供了高校經濟圈形成的條件
城市經濟發展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城市產業的調整、升級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援。高校是人才的聚集中心,也是科技創新的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對高校的需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人才的需求,包括對大量技術人員的需求,還有企業管理人員的需求,這就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市場;二是對技術創新的需求,這有賴於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階人才的知識創新,有賴於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合互動與攻關。城市經濟發展提出的對人才和技術創新的需求,為高校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活力,尤其是企業的技術需求是源源不斷的,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產品的更新速度加快,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這就為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有市場需求,高校就獲得了研發動力,滿足市場需求,實現與企業的合作,就能為高校的科技研發提供源源不斷的經費支撐。因此,可以說城市經濟發展對高校的人才和技術需求成為“產學研”合作關係形成的動力之源,也成為實現以高校為載體的知識資源集聚的有利條件,而知識資源集聚的出現直接推動了高校經濟圈的誕生。
四、推進高校 經濟圈與城市經濟互動 發展的對策建議
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發展呈現高度的聯動效應,是一個互相促進的迴圈發展過程。那麼,如何推進呢?筆者提出 如下兩點建議:
***一***政府高度重視,做好發展規劃,實現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無縫隙對接
政府應該高度重視高校經濟圈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崛起的巨大潛力和能量,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高校資源優勢與城市經濟發展需求的結合,實現高校經濟圈的快速成長與振興,發揮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核的功能作用。這就必須做好高校經濟圈的發展規劃,並將這一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一部分。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高校經濟圈的規劃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避免高校經濟圈自然形成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實現資源集約,節約發展成本;另一方面,通過規劃能夠加快高校經濟圈的“集聚效應”、“極化效應”以及“擴散效應”的形成與發揮,實現更大的效益。其次,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將高校經濟圈的發展納入城市經濟 社會發展規劃總藍圖中來,要與城市產業結構實現對接,充分依託高校經濟圈的增長極核效應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而形成與高校經濟圈科技水平的同步化。這裡值得強調的是,應該將高校經濟圈發展規劃與城市產業園區建設統一起來,實現產業園區的發展定位、空間佈局、專案建設與高校經濟圈相對接,主動承接高校經濟圈成果轉化,依託高校集中的優勢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在專案引進上要嚴把准入關,體現“高精尖”和產業聚集,把優質專案引進來,凸顯示範產業園區的知識性、創新性和特色性,真正實現產業園區建設與高校經濟圈的資源優勢無縫隙對接。
***二***構建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發展利益共同體,形成互動發展長效機制
高校經濟圈不是飛來之物,不能脫離城市經濟的基礎而存在。然而,高校經濟圈高知識性的特徵決定了高校經濟圈的對外影響力具有超地域性,或者說已經超越了傳統區域經濟實體的地域限制。特別是 網路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高校經濟圈的產業輻射力進一步增強,高校經濟圈往往能夠在不同的地理空間產生影響力,從而帶動經濟圈外的特定區域經濟的發展。比如,高校經濟圈的科研成果可以在圈內實現轉化,在圈內實現生產銷售迴圈,也可以與圈外企業合作,在圈外實現轉化,從而在多個地理空間同步形成“增長極核”。在所有圈外輻射區域中,高校經濟圈所在的城市具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因此,政府應該抓住這一優勢,不能讓這一大好的資源流失掉。要利用好這一資源,需要政府做好 工作,這就要確保城市經濟具有承載高校經濟圈知識溢位的能力,包括城市產業承載能力、政產學研合作和互動能力、基礎設施和經濟 環境承載能力等,也就是必須具有對高校經濟圈知識創造力成果的充分的吸收力和消化力,簡單來說,就是知識成果在該地區的投放與轉化要取得相對於其他地區的效益優勢。這種效益優勢的形成,一方面要靠政府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城市產業與高校經濟圈真正實現需求供給的長期互動。這就要求城市產業具有一定的技術基礎,產業的需求可以形成對高校經濟圈知識成果創造的刺激,高校經濟圈知識成果的創造可以迅速實現在產業中的轉化,最終形成長期合作的利益共同體,在發展和合作中實現“雙贏”和“共贏”。只有如此,才能形成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互動發展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司林波,孟衛東.高校經濟圈的理論探討[J]. 教育評論,2010***6***:10-12.
[2] 司林波,孟衛東.高校經濟圈規劃研究[J].教育評論,2010***5***:3-6.
[3] 孫德寶.關於大學城建設規劃中資源共享的研究[J].江蘇 建築,2006***6***:8-12.
[4] 竇建奇,王揚.從“牛津城”到廣州大學城:國內外大學城不同形成方式所帶來的思索[J].新建築,2007***1***:20-23.
[5] 司林波,孟衛東.高校經濟圈調查研究[J].科技與 管理,2009***6***:134-137.
[6] 吳敏,計琳.“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大學服務區域經濟轉型的樣本[J].上海教育,2011***9***:28-30.
- 經濟政治論文怎麼寫
- 事業單位政審思想工作總結
-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 勇敢堅強的勵志個性簽名
- 關於應聘地勤的自我介紹
- 自動檔汽車維修保養常識有哪些
- 周公解夢夢見喝小米粥有什麼預示
- 笑話人的順口溜
- 寶寶穿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關於成功的英語故事大全
- 感恩的事四年級作文
- 怎麼樣查詢區域網共享檔案
- 中華傳統美德禮儀故事
- 加拿大留學簽證種類盤點
- 文學與人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 辦公室選擇什麼植物最吉利如何擺放
-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提高卷
- 大氣的油畫作品的圖片
- 花生殼如何遠端桌面連線內網伺服器
- 大學新生需要具備哪些防騙的知識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