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

  工程師的職業素質和倫理道德意識關乎著工程本身的質量,更關乎著工程使用者生命安危和社會的穩定。 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論工程師的培養

  摘要:關於如何培養出一名能夠應對一般工程技術管理及問題處理的工程師,目前恐怕還沒有相關的專著。這問題就跟如何培養一名作家、如何培養一名優秀的CEO一樣,是個複雜而難以回答的問題。本文想以本人作為一名工程師的成長經驗為基礎,以正在培養的“準”工程師為個案,論述培養一名工程師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工程師;社會環境;心理因素;主要觀點;

  中圖分類號: T-62 文獻標識碼: A

  我國的城鎮化程序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不斷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且需要與世界各國的建築師、結構設計師合作,讓建築群體呈現多樣化,既滿足城鎮化的功能要求,又要能夠創造中國特色的建築文化。鑑於以上事實和挑戰,在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需要不斷培養大量的技術從業人員,以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技術水平,迎接未來。

  一般地,一名工程師的成長曆程分為學校理論教育、工作崗位實踐、社會教育培訓等階段。由於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擇業自由,技術人員的就業有以下幾個特點:

  1、流動性較大。各個企業在不同的階段、不同時期,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型別不一樣,有的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只招聘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往屆生,有的企業需要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技術人才。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會出現“企業招聘不到合適的人選”,而“技術人員找不到滿意的工作”的情況,各類人才在企業間自由流動,直到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2、崗位較為明確,提升困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明確的崗位要求,一名技術人員應聘一個特定的工作崗位,往往會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幹下去,升遷的機會很少。這就使得企業缺乏吸引力,人才缺乏上升的通道。一名技術人員若想得到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很難。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的流動。

  上述兩項特點,特別不利於工程師的培養。

  一、培養工程師的困境

  一般的用人單位總想招聘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沒有經驗的,往往不作考慮。而培養一名工程師,需要放到一定的工作崗位上,經歷各種歷練,方能成熟。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招聘特定的人才後,將其安排在一定的崗位上,很少會考慮其今後的發展,這就使得技術人員越發專業化,無法較為全面地發展,這於培養工程師更加不利。以上就是培養工程師的困境。

  培養一名工程師,不但需要企業的開放性環境,提供各種平臺,還需要有英明的決策者,給技術人員各種鍛鍊的機會。缺少這樣一種環境,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工程師,對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一大損失。

  一般地,專業技術人員經過大學或大專等專業院校的學習後,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缺少實踐經驗,這是成長為工程師的障礙。若有合適的實踐崗位,而又有恰當的提升平臺,從僅有純理論的畢業生到成長為理論與實踐經驗都豐富的工程師,那只是時日問題。

  二、主要觀點

  除了社會環境因素的考慮,對於如何培養一名工程這個問題,自然有古老的傳統。過去是跟著經驗豐富的師傅學,這一點,在現在也沒有太大變化。經驗豐富的師傅一般文憑不高,但憑著長期在第一線的實踐經驗,自然能解決許多實際工程問題,其缺點是不夠體系化。作為學徒,學一點就是一點,斷斷續續,遇到師傅也不懂的問題時,就措手無策了。專業技術人員的一大特點是專業上很精,但不夠廣,所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是有限。如是,作為工程師的成長,那也是相當不利的。

  將一名新手安排在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下,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建築行業內仍然流行拜師傅,跟著師傅學,這是古老的傳統,很好,可以繼續發揚。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初入工作崗位,有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帶著,可說是事半功倍。

  但鑑於人事關係,不是每個技術人員都能遇到指引自己的師傅,考慮到對廣大技術人員的普遍要求,我提議幾點可行且管用的策略,供大家參考。

  第一,最好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由師傅領進門。

  第二,加強修養,培養良好的心態,建立工程師的自信心。

  第三,學習任何專業知識,應從具體問題開始,切忌背各種規範、章程和法規。

  第四,在鑽研專業的基礎上,旁及其它,做一個專業知識磅礴的技術人員。

  第五,在工程實踐中逐步將知識系統化。

  第六,積極參加職業培訓。

  第七,逐漸養成自學和自我鑽研問題的習慣,學習解決具體問題,撰寫專業性的論文,分享經驗。

  三、具體步驟

  對於一個急於想將自己訓練成專業技術人才的初學者,第一個問題往往是“怎麼做”。對於這個問題,經驗豐富的師傅也往往會皺眉頭。讓師傅回顧他的成長曆程,他會說某某年經歷的教訓,教訓即成長。然後一定的時間過去了,五年或十年,對工程技術問題自然是駕輕就熟了。

  我要怎樣做?拿儀器測量、計算人工用量?拿儀器測量多久才算出師?土方開挖怎麼挖?

  這些問題其實有很多答案,涉及的知識面也很廣,若想全面掌握,恐怕得背各種規範,但還需要實踐經驗的指導。初學者往往會有這種急躁心理,若是告訴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需要五年,恐怕會當即就冷卻其念頭。

  1、成長為工程師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告訴初學者這是一個過程,這是第一步。最初要教導初學者的並不是專業技術知識,而是調整其心態,給他介紹這個行業的特點,職業的發展前景,讓其認清自己正處在的位置,幫其理清思路,並要告訴他,成為工程師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所耗時間會是三至五年。

  2、讓其立下職業目標,鼓勵其實現目標。沒有目標,便沒有努力的方向,這會造成身心的懶散,最終影響到職業的發展。目標也是一個人的動力,是其在遭遇挫折時依然堅持下去的信念。當初學者立下目標後,要鼓勵他:你一定能夠實現你的目標。

  3、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首要功夫,心理素質不過硬,難以承擔重任,其重要性,應在技術知識之上。心理素質包括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比如上下級的命令關係,對下級執行命令不力的督促,以及在處理工程問題欠妥或是失敗時,能夠堅持自信並承擔責任而不放棄等。妥善的人際關係、過硬的心理素質、遊刃有餘的交際能力,是日後擔當重任的基礎,應從一開始就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否則,縱使有過硬的專業技術,不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沒有自信,那是難以身負重任的。

  4、專業技術如何教?不少初學者會捧著規範背誦,這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基本的理念是,技術人員應隨同工程的開展而逐步成長,學習專業技術知識應從具體問題開始。建築物從地基與基礎開始,從樁基、土方開挖、墊層等施工工序開始。同樣是土方工程,不同挖深、不同水文地質條件,開挖方法就不一樣。初學者將通過具體的工序去了解不同情況下的施工方法,舉一反三,逐漸積累屬於自己的專業知識。往往一個工程結束,技術人員也積累了一個工程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5、培養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已經被強調了很多年了,但鑑於應試教育的結果,凡事均有標準答案,一旦離了標準答案,初學者就手足無措了。自學能力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廢話,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縱觀我作為工程師的成長曆程,百分之九十的專業知識都是自學得來的,而從他人那裡學到的,往往很少。而且,從他人那裡學到的知識也不是唯一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候,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這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自學能力也要有針對性,針對一個具體的問題,以不違反規範、規章、規程、法律法規為原則,研究解決辦法。一般來說,一旦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在網際網路絡及書籍如此發達的今天,要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是毫無困難的。而且,自學能力是初學者擺脫跟隨師傅、依賴師傅和他人的關鍵。師傅大可教會初學者他所有知識,但是當新問題來臨時,如何解決呢?

  6、將知識系統化。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將知識系統化了,系統化後,可以節省時間,讓工作更高效、少犯錯誤。比如作為施工管理人員,技術方面的準備包括:圖紙的熟悉、參照的規範、提出圖紙問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交底、驗算工程量和材料、編制進度計劃等等。形成系統後,就可以在新專案開始時順利完成一整套技術的準備及實施工作。

  7、培養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就可以培養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作為工程師,應當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解決問題的辦法往往不止一個,但工程師要有自己的主見與自信。

  8、參加社會培訓,提高職業技能。社會各種培訓對職業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再教育,初學者可以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拓展視野,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做一個經驗豐富、知識廣博的人才。

  9、研究問題,撰寫論文,分享技術經驗。這是對一名工程師的基本要求。作為新世紀的工程師,要面對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需要不斷地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並分享成功的技術經驗。唯有如此,方能促進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進步。

  四、結束語

  我以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培養工程師的體系。目前,我已按照此套體系在培養一名已參加工作兩年的畢業生,成果初現。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