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公開課評價意見
相信大家在初中的時候都上過語文公開課,聽課教師通常會對授課教師提出評價意見。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初中語文公開課的評價意見,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範文一
5月6日、7日我有幸作為評委聽了區初中語文公開課。兩天,十二節課聽下來,收穫頗多。十二堂課,每位上課教師都傾注心血,精心準備。在文字的挖掘上、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在學生活動的安排上都下足了功夫,上出了精彩,上出了個性。具體說來,以下幾點印象深刻:
一是課改意識較為強烈。參賽教師都能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備課和教學,課堂上不僅注意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而且也注重語文的人文性。教學過程中能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展示自我、展現個性的空間。組織學生交流時,能充分尊重和肯定學生具有個性化的回答,能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些變化無疑給我們的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是注重文字解讀,適度拓展。此次優質課的四片選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鶴群翔空》、《奇妙的克隆》都具有較強的人文色彩,有些課文內涵豐富,可開掘的資源很多。老師們都注意對文字進行充分解讀和鑽研,大多能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能組織學生多角度解讀文字,並能結合文字進行有效的拓展,不僅使學生對文字有了初步的理解,還使學生的視野和課堂教學的空間得到了較好開拓。比如育才中學的劉傑老師,在《奇妙的克隆》教學中,對文字挖掘深入,教學設計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的人文性和靈性。當學生還沉浸在科學帶給人們的奇妙之時,老師巧妙藉助“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願意看到的是什麼?”,引發學生對“珍愛生命”這一話題的深入思考,讓學生明白“熱愛科學,更應珍愛生命”的道理。合理的拓展,延伸了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觀引導和諧融為一體。
三是凸顯對話意識,整合教學資源。這次評選都是借班上課,授課教師雖都是與陌生的學生進行交往,對學生不是特別瞭解,但他們大都能在課堂上沉著冷靜地與學生進行充分的對話和交流。在與文字和作者的對話及師生之間的對話中,學生產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張揚了個性。
四是重視了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十二堂課,無論是文言文教學還是現代文教學,老師們都運用不同的形式,引領學生反覆誦讀課文,在誦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推動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潛移默化的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
龍泉中學的孫琨老師和師專附中的李文彪老師在《鶴群翔空》的教學中,採取老師當主持人將學生的朗讀串起來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現代教學媒體運用合理,產生了一定的效果。每節課都精心設計了輔助教學課件,這些課件的使用為課堂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資料,增大了課堂容量,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境,為他們展現了一片視聽新天地。
但細細回顧也有幾點值得反思:
一是如何處理閱讀教學中的文字“閱讀”與學生“活動的關係。這次評選的課題都屬於閱讀教學。閱讀教學中,在閱讀的基礎上,採用演講、辯論、小組比賽甚至唱歌、演課本劇等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表現欲,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啟用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可是,物極必反,評選課上這樣一些現象卻值得我們思考:一是學生剛讀文字不久,教者便隨意要求停下來,插入許多“出彩”環節,這些環節佔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二是學生所討論的,不是學生閱讀文字後自己發現的問題,而是教者預設好的問題;三是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沒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字,在文字中找答案,而是讓學生憑想象回答。一句話,課堂氣氛活躍,熱鬧非凡,討論、競賽、辯論、表演什麼都有,就是缺少對課文的靜心閱讀。我認為自主閱讀是合作、探究以及其它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否則,這些教學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是處理好鼓勵個性與準確評價的問題。授課中老師們都能做到不吝惜表揚,對學生的課堂參與及時提出鼓勵與表揚,“好”、“很好”、“非常好”等溢美之詞貫穿課堂始終。但細細想來,學生的有些回答是存在知識性錯誤甚至價值觀的錯誤,老師有必要及時指出。試想,如果在我們的課堂上,如果只是一味無原則的表揚,卻忽略了知識的準確性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這樣的課堂只能是失敗的課堂。比如有的學生在談論克隆人的問題時說,我們可以讓克隆人去打仗,戰爭結束後就將他們再殺掉,這樣的觀念是多麼可怕啊,難道我們不應該立即加以引導嗎?
三是如何處理閱讀教學中,讀與說和寫的關係。把讀、寫、聽、說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無可非議的,問題在於有些課根本不考慮閱讀教學自身的任務完成了沒有,就去追求所謂的“亮點”、“出彩”。試想,一堂沒有安排預習的課,學
生如果要解讀文字,不讀幾遍能行嗎?學生讀一遍文字少則需要五六分鐘,多則需要十多分鐘,哪裡還有多少時間去進行寫作訓練和口語訓練?
四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拓展。合理的拓展有利於挖掘課文的內涵,有利於三維目標的實現。但前提是“合理”。那種脫離了文字,為了拓展而拓展的做法,特別是生硬的把文字往時事熱點上拉的做法值得商榷。比如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教學中,授課老師不約而同的都聯絡到了不久前的“玉樹地震”,不可謂不牽強。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想經過每個老師的辛勤探索與實踐,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綻放異彩!
範文二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把讀書、寫字、練筆活動擠進課堂,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課堂,做到還語文以本色,這是我們提出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舉措。高老師在課堂上配樂示範朗讀,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學生讀書,讀書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想象讀、默讀、範讀、評後讀等等。
何老師設計的教學環節體現了閱讀的層次性。首先,老師配樂示範朗讀課文,讓學生與前文對比感知:聽了《三月桃花水》,和《春潮》比較一下,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這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其次,老師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想想桃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語言文字的感悟關鍵在於引導學生“靜思默想”,用心去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通過學生個體默讀思考的方式,高老師第二次讓學生感知文字。接著,老師又讓學生放聲朗讀課文,充分讀書,邊讀邊理解感悟桃花水聲的特點,並要求在書上圈點批劃,把自己的體會批註在書上。在交流的過程中,高老師很尊重學生個體獨特的感受,她讓學生反覆品味重點語段,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自己的體會。學生創造性的火花在這裡迸發。學生阮雯動情地說:“我特別喜歡‘有一千朵櫻花,點點灑上了河面’的畫面,讀了句子,我覺得每一朵櫻花就像一個美麗的舞蹈演員,我彷彿看見一支舞蹈隊在水面上跳著優美的舞蹈。”學生如果沒有潛心讀書,是不可能有這種深刻的感悟的!這樣,高老師指導學生的閱讀,遵循了“初步感知——整體感知——精讀品味——整體回顧”的閱讀規律,體現了閱讀的遞進性,有較強的層次感。
在課堂上,高老師還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同學的朗讀發言情況。在評價時,首先應該肯定別人的優點,然後再結合自己的體悟,說說自己不一樣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感悟,重視自己的理解”,老師只不過在其中時而糾偏,時而點撥,時而小結。
如果要說值得商榷的問題,那就是本課在“文字細讀”方面做得還不夠到位。文字細讀,就是要從字、詞、句等語言材料的釋讀入手,細緻分析言語的表達方法、修辭手法,層層解剖言語內在的組織結構,全力開掘言語的多側面內涵。《三月桃花水》有兩個部分的內容,其一是“水聲像音樂”,其二是“水清如明鏡”。在第一課時中,高老師試圖引導學生完整地學習課文,結果顯得學習時間過於匆促。其實,很多言語的內涵,確實是要學生經過一番“玩味”以後,才能有所感悟的,才能找到語文的真諦。在第一個部分的內容中,第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這裡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直至“美讀”,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多層次多側面地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每一條波紋是一根輕柔的弦”“那纖細的低語,是在和剛剛從雪被裡伸出頭來的麥苗談心”„„這些語句讀含有相當豐富的內涵,如“輕柔的弦”“低語”“談心”等,在閱讀時切忌“過客匆匆”,我們可以通過讀、想、議、評,甚至唱、演等方式逐漸展開,使精美詞句的內涵得到極致的彰顯,這樣就可以豐富學生的表象,形成一定的語言積澱。
範文三
第一板塊:讀詞句,初識林清玄
課的開始,學生三讀課題,老師介紹作家林清玄;而後出示五組詞句:***1***偏僻 遙遠的山谷 高達數千尺的斷崖 ***2***努力吸收水分和陽光 深深地紮根 直直地挺著胸膛 ***3***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 ***4***晶瑩的水珠 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5***從未見過的美 觸動內心那純淨溫柔的一角
***過程:老師請學生讀讀這些詞句,想象著讀,儘量找到感覺,要讀在心裡,彷彿看到了那些畫面。學生嘗試著讀,師在點撥著,示範著,讀得越來越好,淋漓盡致地展示讀的過程,學生漸漸地找到讀的感覺,充分體現了老師的指導、引領的作用。***接著師問:從這些詞句之中你感覺到林清玄是一個怎樣的人?生說是唯美的、細膩的。又讓學生猜猜這作家是男是女,這麼清新優美的文字會是出於誰之筆?***此環節設計就從總體上把握了作家語言的特點,為後文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板塊:圍繞專題,走進文字
師問:請大家用心讀文,思考“這是一株 的百合花?你會用哪些詞語概括?請在文中圈出,劃出富有蘊味的詞,寫上自己的感受!”生在老師的指令下,用心讀著課文,圈圈劃劃。開始交流了,師說:你讀出了一株怎樣的百合花?你可以談談感受,讀讀文中的句子。異常精彩的場景出現了,學生圍繞著這主問題,讀文找據,讀書著,思考著,老師不時點撥著,引領著,啟發著,在師生的重重對話中,如剝筍似的,將文字的語言一層一層地“解剖”,完整地展示品味語言的全過程,在多元的感悟之中,極其正確地把握了價值取向,完美地領悟出文章的主題。生:***1***意志堅定 你從哪些地方知道了?點撥“嘲笑、不屑、鄙夷” 為什麼寫野草? ***2***堅信自己 它堅信什麼?***3***性格倔強 從哪兒看出?連續用了三個“我要„„”這三個理由是並列的嗎?***遞進***——齊讀——再讀兩個“不管„„我都要„„”***4***執著 一生讀得軟綿綿的,師引:你們的聲音還是軟綿綿的,聽不見執著、倔強,再練練——指名讀——齊讀***5***堅韌不拔***6***美麗 你從哪兒知道?還從哪兒知道?***第六自然段***師問:這段話寫的是孩童、許多情侶、無數的人,怎麼是百合?引領學生明白直接描寫和襯托描寫兩種不同的寫法。***7***內心美麗、純潔***8***堅持不懈 你從哪兒看出它的堅持不懈、全心全意?***剛開始-遭到鄙夷-年年——牢記******9***謙虛不遜、不炫耀、不張揚***10***永不放棄***11***偉大***12***自尊自愛自強***13***幸福***14***不斤斤計較***15***富有主見***16***自強***17***充滿靈性、充滿智慧
再現過程:學生一邊讀著書,一邊談著感受,心用在語言文字的感受上;老師在生談感悟的過程之中,點撥提升關鍵點,隨機請生板書其中的關鍵詞;在17個學生交流過後,師對著板書詞,請生讀;而後師問:如果這些特點屬於人,你會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生說是近乎完美的。
品析回味:圍繞一個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環節簡單清晰;學生的思考點明確集中,但不單薄,在老師的巧妙指引下,顯的那麼多元又獨特;交流開始,憑藉語言,基於文字,感受花的本身,再由物及人,符合我們認識、理解的規律;整個過程既在感悟,更在真真切切地讀書,緊緊在文字中穿梭,在不斷地觸控語言,體會語言的意義,自始自終在語言的路上走來回。
第三板塊:讀中表達,深化主題
師:這樣優美的文字,我們要把它讀到心裡才對!請大家選擇優美的片段練練,用我們的聲音來表達!
1、生練,展示讀特別優美的段落 ***1***一生讀第三段,師評:柔美的聲音透露著自信!***2***讀第六段 觸動慢了一點!***3***讀第四段 蘊涵感情的朗讀是最美的聲音!***4***讀第五段 你的聲音是平實的,內心是火熱的!最好迸發出來!***5***讀百合說的話 言為心聲,最能表達百合花的聲音,我們的聲音!
***感嘆:老師的評價是如此豐富,如此真切,如此到位,學生一聽就明瞭,足見師者功底之深厚!***
2、引讀百合花說的話——三次“信念”
師:課文是描述一株近乎完美的百合,到底是什麼使雜草變為美麗的花?師用語言創設情境,抓住“純潔的念頭”,三次引讀***百合先後三次說的話***
3、生讀後,師問:你知道它為什麼能“近乎完美”?生***1***很有主見***2***目標專一、堅持不懈***3***堅信自己***4***信念和理想不變!
4、師對著板書激情總結:只有心田上的百合花怎樣怎樣,才能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花!信念是一種力量,它才會不怕嘲笑,不怕鄙夷,努力地釋放自己的能量,長成美麗的花;信念是一顆種子,它才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開出美麗的花!
第四板塊:傾吐心聲,流露收穫
課堂突然筆鋒一轉,師說:不是所有的百合都有這樣的信念,如果有一株沒有念頭,你會怎樣勸勸它,打動它,感動它?請寫一段話!
生默默寫著——組織交流——師給四位學生的評價:***1***每個生命都應富有信念!***2******3***很有鼓舞的力量!***4***只要你開了花,就是最美的!有信念就有明確的方向!——最後師總結,生再讀課題
總的感覺與啟示:整堂課達到“三實”-真實、樸實、紮實,真正體現蘇派簡單語文的教學風格。學生讀書充分,感悟到位;老師對教材處理合理妥當,深入淺出,簡約但決不簡單;學生學得有滋有味,老師引領有方、巧妙。整節課達到完美的和諧與統一,很好地詮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的性質。由這堂課,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
***1***老師自己要多讀書,只有這樣“高屋挈領”,才能真正解讀好教材,有眼光審視教材,才會對教材進行取捨;
***2***老師自己練好朗讀的本領,練好語言的功底,課堂才會有感染力,才會讓評價顯示效果,起到示範、引領、指導、激勵的作用;***3***教學設計應當力求環節簡單,緊扣文字,著眼於語言,應當在語言上做大文章。只有這樣,對學生的言語發展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