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響組織中其他成員以實現組織戰略的過程,你知道是什麼嗎?接下來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篇1
公司從事的是消費金融業務,進入公司快一年了,開始接觸公司盈利模式、產品設計的一些內容,發現要把這些搞清楚,最好有一些財務管理的基矗於是就找到了《經理人員財務管理:創造價值的過程》這本書,讀了一下感覺非常好,這本書把複雜的問題講的淺顯易懂。為了更好的學習這本書,開始寫讀後感。
《經理人財務管理——價值創造的過程》第一章已經讀完。通過第一章的學習發現財務管理的本質並不複雜。
可以從投資開始看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進行投資決策。投資包括投資成立一家新公司,為公司新增裝置,向銀行借錢投到企業,甚至包括兼併一家公司都屬於投資的範疇。財務管理就是看看投資會不會賺錢,投了以後賺了多少錢。這個賺錢是要考慮資本成本的,資本成本由風險和時間兩個因素決定,風險越大成本越高,時間越長成本越高。財務管理中判斷有沒有賺錢或者是有沒有創造價值,用的是淨現值***NPV***、內部回報率***IRR***,市場價值增加和經濟價值增加***EVA***這四個概念,實際上這四個概念是相通的,搞清楚淨現值的概念,其他的概念就很容易懂了。這幾個概念都是在討論一個問題:你付出了多少成本,賺了多少錢。
在一個公司的經營過程中,除了看價值有沒有增加,還有一個關鍵的要素就是現金流,這個要素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在這裡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個概念是淨利潤不等於現金。比如應收賬款是算作利潤的,但它卻不是你的現金,應付賬款是算作負債的,但它卻是你的現金,利潤是在一個記賬規則下面產生的,而現金卻是實實在在的可以用來投資買東西的錢。
企業要保持運營,必須滿足營運資本需求。營運資本需求***WCR***=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這個資本需求就是現金,一般情況下WCR>0,也就是說我們要有現金來維持這個需求,如果我們沒有多餘WCR的現金,現在的營運就維持不下去了,這就是通常說的資金鍊斷裂。怎樣才能更好滿足營運資本的需求那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努力維持營運,一方面獲取更多的現金,另一方面,降低WCR。營運資本需求的計算公式給出了降低WCR的答案:
***1***降低應收賬款,通過一些手段進行應收賬款管理,比如早付款,可以享受一定得返點等等;
***2***降低存貨,豐田JIT模式就是通過降低存貨,來減少資金佔用,提升營運效率;
***3***增加應付賬款,這個就比較壞了,因為你的供應商和你一樣想降低應收賬款。國美被業界詬病的類金融模式就是通過大量佔用供應商的貨款來投資,賺了很多錢。
篇2
我公司於20xx年9月對財務與審計管理制度進行規範彙總,對切實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切實加強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努力做好會計工作,加強內部管理,是今後會計工作的重要任務。
1、依法建賬,遵守記賬規則設定會計賬冊是記錄經濟業務情況,明確經濟責任,考核經濟效果等的重要依據,是會計工作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礎。一個單位從設立就應當依法設定會計賬冊,進行會計核算,保證會計核算的有序進行。遵守記賬規則,則是依法建賬的重要保證。在全面加強會計工作的同時,不斷規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質量。並結合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制定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制度。
2、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和內部控制進行會計核算,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絡、相輔相成的。沒有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會計監督如果脫離了會計核算過程,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應當將會計監督寓於會計核算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督。單位應當充分認識到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緊迫性,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會計工作相關業務的程式和相關人員的職責許可權,在機制上、制度上規範行為,切實保證會計工作規範有序地進行。
3、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在依法做好會計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應當以《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為準繩,認真做好會計工作。一方面,要認真學習,掌握會計法律、法規、制度,並按照規定辦理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4、加強會計監督,規範會計秩序
《會計法》在賦予財政部門管理會計工作職責的同時,明確財政部門作為執法主體,賦予了財政部門相應的行政處罰權,財政部門應當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監督職責,監督各單位依法建賬和進行會計核算,取得和填制會計憑證,設定和登記會計賬簿,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監督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持證上崗,促進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對做假賬,提供虛假資訊等違法行為,必須依法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維護《會計法》的權威。
篇3
諾基亞:"危機是改進的機遇"
諾基亞處理部件供應問題的首席管理人員考豪能得知飛利浦要停產一週的訊息當天,就要求考察飛利浦,但是飛利浦拒絕了。在隨後的一個星期裡,諾基亞開始每天詢問飛利浦公司工廠恢復的情況。情況迅速反映到了諾基亞公司高層,諾基亞手機分部總裁馬蒂·奧拉庫塔在赫爾盧基會見飛利浦方面有關官員的時候,把原來的議題拋在一邊,專門談火災問題,他還特別說了一句話:“現在是我們需要下很大的決心來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得知飛利浦兩週不能解決問題時,諾基亞召集了中國、芬蘭和美國諾基亞分公司負責採購的工程師、晶片設計師和高層經理共同商討怎樣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為了應急,諾基亞迅速地改變了晶片的設計,經過考豪能的不懈努力,他們找到了日本和美國的供應商,承擔生產幾百萬個晶片的任務,而從接單到生產只有5天準備時間。
愛立信反應遲緩而錯失良機
與諾基亞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愛立信反應要遲緩得多,顯然對問題的發生準備不足。愛立信公司幾乎是和諾基亞公司同時收到火災訊息,但是愛立信公司投資關係部門的經理說,當時對愛立信來說,火災就是火災,沒有人想到它會帶來這麼大的危害。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很多高階經理們剛剛坐上新的位置,還不熟悉火災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應急措施。
2000年7月,愛立信第一次公佈火災帶來的損失時,股價在幾小時內便跌了14%。此後,股價繼續下跌不止。這時,愛立信公司才開始全面調整了零部件的採購方式,包括確保關鍵零部件由多家供應商提供。
火災後遺症在2001年1月26日達到了高潮,飛利浦公司的官員說:實在沒有辦法生產愛立信所急需的晶片,"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愛立信公司突然發現,生產跟不上了,幾個非常重要的零件一下子斷了來源。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愛立信公司為了節省成本簡化了供應鏈,基本上排除了後備供應商。當時,愛立信只有飛利浦一家供應商提供這種無線電頻率晶片,沒有其他公司生產可替代的晶片。在市場需求最旺盛的時候,愛立信公司由於短缺數百萬個晶片,一種非常重要的新型手機無法推出,眼睜睜地失去了市場。愛立信公司主管市場營銷的總裁簡·奧沃柏林說:"可惜的是,我們當時沒有第二個可選擇方案。"面對如此局面,愛立信公司只得宣佈退出行動電話生產市場。
諾基亞的努力沒有白費,手機生產趕上了市場需求的高潮,生產按期完成。利用火災給愛立信公司帶來的困難,諾基亞公司奠定了在歐洲市場的主導地位,擴大了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當時,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0%,而一年以前還只是27%,愛立信的市場份額為9%,一年以前則是17%。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場危機使諾基亞從愛立信的手中搶奪了3%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