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會稽山旅遊攻略

  會稽山地處浙江省中東部,西南-東北走向,主脈在紹興地區的柯橋區、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和金華地區的東陽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紹興會稽山旅遊資訊

  門票:50

  開放時間:8:00-16:30

  景點地址:浙江紹興市大禹陵景區

  其實,即使秦望山沒有秦始皇的登臨和李斯的銘文刻石,在會稽群山中也是獨傲翹楚的。海拔543.6米的秦望山是會稽山秦望、法華、蘭渚、香爐、雲門、委宛等眾山的最高峰。作為越地的標誌,秦望山一定意義上就是會稽山的代表和特謂。

  紹興會稽山主要旅遊景點

  百鳥樂園

  百鳥樂園:出禹陵向東行300米,為百鳥樂園,該園總投資1500萬元人民幣,佔地近3萬平方米,於1999年4月建成開放。飼***馴***養來自世界各地的走禽、涉禽、猛禽、飛禽、鳴禽、攀禽等七大類130餘個品種,近萬隻鳥,是目前國內品種最全、數量最多的百鳥樂園。百鳥樂園由***區和主園區兩大部分組成:***區佔地3000平方米,建有飛鴿廣場、鳥類藝術雕塑、人·鳥·自然博物館、育鳥中心、猛禽區、停車場以及相應的旅遊服務設施。  主園區佔地25800平方米,園內山坡平谷相間,林幽樹密,建有茶樓亭閣等園林建築;闢有天鵝湖、松鶴苑、駝鳥園,鴛鴦澗、相思谷、觀景長廊、百樹千巢、鳥語花香等十餘個賞鳥與休閒區域;設有人鳥對話、雀鳥劇場、鬥雞觀摩以及孔雀東南飛等娛樂參與專案。百鳥樂園是一個融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科普性於一體,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功能的大型生態旅遊景點。

  香爐峰

  海拔354米,位於大禹陵景區的西方,因峰頂岩石狀如香爐而得名。每逢雲雨天氣,山頂雨霧迷朦,煙靄繚繞,如香爐的青煙。沿著這一千七八百級石階曲折盤行直上山脊,先後可看到巍峨的大雄寶殿、小巧的四面觀音殿、思遠塔等宗教性建築。峰頂的“爐峰禪寺”為香爐峰景區主要景觀。南朝宋時,寺內香火已盛。1990 年由華僑出資,利用峰頂的尺寸之地,重建爐峰禪寺。禪寺包括觀音寶殿、三聖寶殿、配殿、僧寮及客堂等。

  爐峰禪寺

  “爐峰禪寺”:重建於l993年,佔地1.5萬平方米,有山門、九龍壁、放牛池、鐘鼓樓、

  人工殿、左右兩側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佛堂***、客堂院等11處建築,主建築大雄寶殿9開間,高10餘米,建築雄偉,氣勢不凡。由香爐峰北側石階便進入宛委山景區。宛委山景區內重巒疊嶂,其主峰從谷底平地拔 起,直衝霄漢,恰似天柱壁立,十分壯觀,因此稱為天柱峰。景區內的古蹟相當豐富。“陽明洞天”,又稱“會稽山洞”,雖名為洞,實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相傳黃帝曾建侯神館於此,後被道教列為36小洞中的第10洞天。“禹穴”,也就是“陽明洞”。相傳大禹在這裡得黃帝“金簡玉字書”,識山河體勢,窮百川之理,終於治平洪水,治水完畢,大禹將書藏於洞中,僅有一線縫隙。自司馬遷“上會稽,探禹穴”以後,來此尋訪禹穴,甚至隱居的名人不少。禹穴旁,明代著名學者王守仁曾結廬讀書,潛心研究心學,終成一代哲學大師,成為明、清以至民國時期的統治思想,並遠播日本、朝鮮等國,推動了鄰國革新。

  越中道教聖地龍瑞宮曾是越中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道觀。唐神龍元年置懷仙館,開元二年改稱龍瑞宮。現存有其遺址,其間的巨石是“飛來石”,石頂不規則,南側內收如削,高4米,平寬9.8米。世傳此石從安息飛來,上有索痕三條。後來因晉葛仙翁煉丹於此,又稱“葛仙煉丹巖”,上有唐宋以來題記近30幀,其中《龍瑞宮記》一篇詳細敘述了龍瑞宮的歷史沿革和界止,全文字跡尚清晰可辨,系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的手跡,相當珍貴。據史籍記載,飛來石下有“葛仙翁丹片”,傳為葛玄求仙煉丹於此,原井“人如盆盂,其深尺許,清泉湛然”。若從此處朝東北側望,有一天然大佛,佔稱彌勒巖,今稱陽明大佛,大佛呈吉祥坐狀,頭頂高達275.6米,佛像連底座高達百米以上,雙膝間約70米,坐西朝東。遠遠望去,頭身比例十分協調,真可謂天成勝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