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奇怪的傳說故事

  泰山在五嶽之中,高不如恆山,秀不如衡山,峻遠遜於華山。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泰山奶奶刷盤路

  年年的古歷三月二十至三月二十八,泰山的四周總是要下場大雨,本地人都說:“這是給泰山老奶奶刷盤路哩!”

  泰山老奶奶叫碧霞元君,是玉皇大帝的妹妹。她用埋繡鞋的辦法佔了泰山以後,誰知太上老君怨氣不出,衝著玉皇大帝說:“人人都說天地不公,神鬼有私,你大帝還向著自己的妹妹,何況人間呢?你如果不一公二斷,叫天下人知道你有私情,可得想想你的後果!”玉帝一想也有點後怕,假若天下人都知道他懷有私心,誰還給他供果呢?可他也真無法整治自己的妹妹。但向人難向理,低頭一想,心生一計,對太上老君說:“你回去安心煉丹,我不出三天就叫她自動把泰山交給你。”太上老君還不放心,要還要不過來,你怎麼叫她讓出來呢?”玉帝說:“這你放心,泰安神洲三年不下雨,把這一方人民都趕跑,沒人給她香火,還怕她不走,到那時泰山不就是你的了嗎?”太上老君一聽言之有理,也就不再鬧了。

  玉皇大帝這一道聖旨,泰安的人民可遭了殃,大旱了半年,天河流盡,地河枯竭,旱死春禾,無法播種。老百姓沒有辦法,就到泰山上向碧霞元君求救,讓她降點甘霖,救濟這一帶的老百姓。

  碧霞元君知道這是玉帝對她的懲罰,去求情也無用,但也不忍心這一方的老百姓都餓死。她心生一計,決定親自找玉帝。

  這一天,碧霞元君拿了個人間寶物去找玉帝。它的價值比玉帝頭上的所有明珠都值錢。

  碧霞元君進了大殿,玉帝的氣還沒消哩,元君陪著笑臉把寶物呈上說:“哥哥,這二年我坐了泰山,人間的寶物不斷送來,我也捨不得要,都給你留著呢,有一些我還叫不上名來,這是一件很平常的,先獻給你吧。”玉帝心中雖然有氣,但看到妹妹送寶來,自然喜得了不得,說:“這幾年你的日子怎麼樣?”元君說:“自我坐了泰山,香火正旺,可我還一心掛著哥哥,捨不得獨吞香火供果,就在泰山頂上修了哥哥的神廟,塑了哥哥的影像,你那裡香火更旺,數也數不清,帶也帶不動,你何不抽空去檢視一番。”玉帝一聽也有理,今天閒來無事,就決定一起同碧霞元君親自到泰山頂上去看看。

  玉帝和元君來到玉皇大殿,只見修得金碧輝煌,進門一看,一堆又一堆的好似小山一樣,究竟是什麼東西一點也看不清楚,都被塵土蓋住了。玉帝的金像端坐在寶座上,上面滿是泥土,兩個侍童正給神像撣掃塵土。可是頭裡擦過去,後面又堆滿了塵土,怎麼也擦不淨。元君扒開了神像前的一堆,足有四指厚,裡面露出了金燦燦的元寶,有好幾萬兩。

  就在這時,只見有幾個人在移動,有的抬,有的扛,究竟是什麼東西都看不清楚,因他身上的塵土足有四指厚,只見他們扒開塵土,原來抬的是雞魚豬肉的金銀財寶。

  玉帝大吃一驚,問:“怎麼,人神都成了這個樣子?”元君說:“只因這山上風沙太多,地又幹躁,盤路又髒,都叫風沙沾汙了。”玉帝說:“那怎麼辦呢?”元君說:

  “只要刷刷盤路就好了!”“那誰能幹呢?”“我看東海龍王最合適。”玉帝一想也是那麼一回事,於是降了一道旨,叫東海龍王每年的三月二十八以前刷盤路。所以每逢這一天,泰安總要下雨。其實玉帝殿裡的塵土及送禮的的人,都是泰山老奶奶變的,玉帝至今還矇在鼓裡呢!

  :泰山東斜碑

  相傳,北宋時候文壇上的兩顆巨星——王安石、蘇東坡一道來泰山遊玩,望泰岱拔地通天之勢,觀天下九點齊煙之景,賞秦鬆漢柏之挺秀,聽溪水麗鳥之長鳴,所到之處,吟詩作賦,遊興不減。

  卻說兩位文豪來到岱廟,先到天貺殿拜見了泰山神,又開始欣賞字觀碑,無意中發現有一棟石碑向東微微傾斜,引起了二人的興趣,隨行人員也都議論紛紛,有的說是歷經數百年年,下面的烏龜吃不住勁了;也有的說烏龜欲往東海,以此示人,眾說不一。

  這時,王安石興致勃勃地問蘇東坡道:蘇老弟,睹此碑有何感想,是否也賦詩一首呢?

  蘇東坡想起當年王安石和他開了個玩笑,把他貶到黃州,雖說解開了“秋花不比春花落”之謎,卻也受了不少苦,他便想借此也捉弄一下王安石,就若有所思地說道:“恨當年安石不正”說完示意王安石續接。

  王安石才思過人,也非等閒之輩,一聽“安石不正”,早就知道這傢伙在算計自己,便也若無其事地吟道:“到如今仍向東坡”。結果王安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引得眾人大笑一場。蘇東坡也不得不歎服。

  :漢武帝泰山舍錢

  漢武帝當了皇帝以後,十分留戀人箋富貴和權勢,整天想吃仙丹,好長生不老;他到處尋仙求神,修建廟宇以求延年益壽。這樣,花費了國家無數的金銀財寶,國庫花沒了,他就向老百姓要,很多老百姓被稅務徵得破了產。泰山老奶奶非常生氣,但也沒法治他。

  有一年,漢武帝聽說泰山奶奶經常顯靈,能讓人長壽,就帶了很多官員奔泰山來了,在路上的時候,他聽說近幾年泰山上的叫花子突然多了起來,舍錢的誰也舍不到山頂。

  他就想:“我是一國的皇帝,誰能比得上我的多呀!我非舍到山頂不可!”路過濟南的時候,他叫人從濟南多裝了滿滿二大車銅錢往泰山趕來,他到泰山一看,果然不錯,叫花子一個接一個,一夥接一夥,他就開始舍錢,每個叫花子一枚銅錢,沒想到那些叫花子走了一個又來了一個,去了一群,又來了一夥。天不到巳時,二十車銅錢就舍完了。

  漢武帝又派人到泰安知府的錢庫裡去拉,拉來了又舍。太陽偏西了,二十輛大車把泰安知府的錢庫全拉光了,可是山上的叫花子還是三一群,兩一夥,密密麻麻,看不到頭,望不到邊。漢武帝往山上看,離山頂還很遠。往山下看,才走了幾里路,只好對那些叫花子說:“你們都回去吧,我今天沒錢了,以後再給你們。”話音未落,那些叫花子就不見了。

  漢武帝到了山頂,跪在泰山奶奶面前磕頭,突然,香盒上的香菸成了十四個字停在空中,漢武帝抬頭看時,見是:“一人求神花萬貫,人眾如草廢家完。”剛一看完,這些字就又變成了白煙,繚繞著向上浮去。漢武帝當時就驚呆了。

  當他下山的時候,見舍錢的地方,一叢叢的草尖上頂著錢,一朵朵花兒託著錢,一棵棵樹枝上掛著錢,漢武帝這才恍然大悟:因為自己揮霍錢財,百姓怨憤,所以,泰山奶奶才這樣警告他。於是,他立即趕回京城,招慕天下人才,治國安民,減輕稅賦。還親自互鄉下犁地種田,不幾年功夫,天下人就富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