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湖的民間故事

  自古以來,關於西湖有著很多美麗的民間故事,這讓原本就充滿魅力的西湖又多了幾層神祕面紗,成為一個充滿誘惑的美景。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紫來洞,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見山下有塊八卦田。八卦田整整齊齊八隻角,把田分成八丘。八丘田上種著八種不同的莊稼。一年四季,八種莊稼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在八丘田當中,有個圓圓的土墩,那是半陰半陽的一個太極圖。

  傳說,這八卦田是南宋年間開闢的“籍田”。

  那年,南宋沒出息的皇帝丟掉了汴梁京城,帶著一大群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逃到了杭州。他們看看西湖這地方風景好,便留下來,在鳳凰山腳下建造起宮殿和花苑,仍舊是吃、喝、玩、樂,過著奢侈的生活。杭州的老百姓,見皇帝這樣昏庸無道,都大為不滿街上巷尾議論紛紛。風聲一傳兩傳,傳到皇帝的耳朵進裡。他怕老百姓要作亂,心裡有點慌,便召集文武百官來商量。

  文武百官商量來商量去,一時想不出一個應付的辦法。後來,有一個文官想出一個主意,他說:“皇上呀,百姓的風言風語,無非是怨宮廷裡生活過得忒舒服,只要皇上開闢一塊籍田,說是親自耕種,百姓就會心服口服了。”皇帝聽聽的道理,立刻飄下一道聖旨:“寡人深念民間疾苦,開闢籍田躬耕,與庶民共嘗甘苦……”

  過不幾天,在玉皇山下,果然開出一塊籍田。旁邊,整整齊齊地打下八個大樁,堅起八根粗柱子,柱子與柱子之間,張起厚厚的牛皮帷幕。——因為皇帝在裡面耕田種地,平民百姓是不許偷看的。

  過了一些日子,牛皮帷幕揭開了。裡面共有八丘田地,種著稻、麥、黍、稷、豆……八種莊稼。在八丘田當中,留著圓圓的一個土墩。老百姓看見皇帝也和他們一樣耕田種地,議論就慢慢少下去了。

  到了莊稼鋤草澆肥的季節,皇帝又要出宮來“躬耕籍田”。那八根粗柱子上,又張起了牛皮帷幕,方圓十里路上,都有御林軍把住,不準老百姓走近。

  當時,有個種莊稼的老漢,他不相信皇帝真的會親自耕田種地。這天,他半夜三更起來,乘著天黑,悄悄避過御林軍,三步一跌、五步一跤,爬上玉皇山,躲在半山腰上的紫來洞裡。

  等呀,等呀,慢慢地,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老漢朝山下望望,老百姓都下田幹活啦,可是牛皮帷幕裡卻空無一人。一直等到太陽升到三竹竽高,才看見一群人從皇宮裡出來,走進牛皮帷幕裡去。老漢睜大眼睛仔細一看,嗨!原來是幾個太監在那裡鋤草,皇帝和妃子們卻坐在中間的土墩上飲酒取樂哩!

  老漢憋著一肚皮悶氣,好不容易耐到天黑,仍舊悄悄地摸下山來。第二天,他就把自己親眼看到的情形說給別人聽。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子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皇帝見自己的把戲已經被人戳穿。以後就不再去“躬耕籍田”了。但這塊整整齊齊的“八卦田”,卻一直保留到現在。

  篇二

  早先,杭州鼓樓附近有一座無名的小石橋,橋邊有個專治爛瘡膿泡的外科朗中。他寬額角,粗眉毛,高鼻樑,闊嘴巴,黑臉上長滿絡腮鬍須;兩腿生爛瘡,一腳高一腳低的,是個蹺拐兒,他在橋邊撐一柄大布傘,擺一隻破藥箱,白天坐在大傘下行醫,夜晚就躺在藥箱上睏覺。

  起先,人們看他這副外相,都不信他真能治病。後來,有一個爛腳爛了三年的人,到處治不好,想碰碰運氣看,就到大傘下面來找他醫治。不料他給了一張狗皮膏藥,三天工夫就把那人的爛腳治好了。訊息傳開去,到大傘下面來求醫的人便漸漸多起來。這朗中就用這一種狗皮膏藥,治好許多人的陳瘡爛毒。這一來,他的名氣很快就轟動了杭州城。大家還送他一個外號,叫他“賽華佗”。

  賽華佗出了名,杭州好些掛牌的“高手名醫”和藥鋪老闆的生意便清淡了。他們氣不過,就聚攏來商量,大家湊一千兩銀子送給知府,要求把賽華佗趕出杭州去。

  知府受了賄賂,便差衙役去把賽華佗抓來。

  知府把驚堂木一拍,喝道:“混蛋!見了本府怎不跪下!”

  賽華佗冷泠地回答說:“我是個蹺拐兒,膝蓋骨硬啦,從來不跪的。”

  知府又一拍驚堂木:“你叫啥名字?從哪裡來的?”

  賽華佗說:“我沒有取過名字,不過 杭州百姓送我一個外號,叫我賽華佗。從哪裡來,我倒記不靈清啦。”

  知府眼睛一轉,就哈哈大笑起來:“好一個賽華佗!虧你自己說得出口!你既有賽華佗的本事,為啥不先把自己的爛腳治治好呀?”

  這時,知府只覺得背脊上有什麼東西在爬動,癢得難熬,急忙伸手到衣裳裡去摸,卻摸不到什麼。只見賽華佗衝著他哈哈大笑道:“知府大人哪,你真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世上各行各業顧得了別人顧不了自己的該有多少!蓋屋的為啥住茅草房?養蠶的為啥穿破衣裳?種穀的為啥餓肚腸?管盜賊的官府又為啥要在暗地裡貪贓?這些你怎麼不問一問、管一管呀?”

  知符被賽華佗問住了,回不出話來,就把驚堂木拍得震天響,大叫:“掌嘴!把他關進死囚牢裡去!”知府退了堂,覺得背脊上那地方癢得更厲害了,脫去衣裳叫人看看,原來起了個小硬塊。這小硬塊越抓越癢,越抓越大,過了半個時辰,就變成一顆疔瘡,疼得他滾在床上大喊大叫。師爺得知了,進來對知府說:“老爺,我聽說那賽華佗倒真是個治疔瘡的好手哩!叫他來給你治一治吧,等治好疔瘡於辦他的罪也不遲呀。”

  知府疼不過,只得差人到牢監裡去把賽華佗叫來。賽華佗看過知府背脊上的疔瘡,就給他貼上一張狗皮膏藥。

  哪知過了一夜,知府背脊上的疔瘡不但不見好,反而越腫越大,爛得流膿流血,隔著三重大門都聞到臭味。知府恨死了,天不亮就差人到牢監裡去把賽華佗抓來,大吼道:“我背脊上的疔瘡疼得更厲害啦,一定是你在膏藥裡放了毒!”

  賽華佗說:“不要忙,不要忙,讓我仔細看看疔瘡再說。”說著,便揭起膏藥,細細一回,皺皺眉頭說:“這疔瘡口子小,裡面大,從裡面爛出來,叫做‘穿心爛’,是無藥可救的。因為你平常做事太狠毒,不講良心,所以得了這個毛病,和我 的膏藥毫不相干!”

  聽賽華佗這麼一說,知府又是氣又是急,大叫大喊:“砍他的頭!砍他的頭!”過了一會,他上氣不接下氣,翻翻白眼,就嗚呼哀哉了。

  師爺照著知府臨死吩咐的話,給賽華佗安上個“妖道惑眾”的罪名,押赴刑場問斬。

  賽華佗被押上刑場的時候,走過他撐大傘擺藥箱的小石橋。周圍的老百姓見他受了冤枉,都圍攏來說長道短,一下子把道路都塞住了。賽華佗朝大家說:“鄉親們啊,官府老爺硬要送我歸天去,我不走也得走啦!”說著,一縱身跳下橋去,“撲通”一聲,河面上水花四濺,漩渦兒咕嚕嚕轉;忽地冒起一股青煙來。賽華佗站在空中朝人們點頭招手,隨著青煙一直飄上天去了。

  人們都說,賽華佗是個神仙。大家忘不了他,四時八節總有人要到這座小石橋去盼望他再回來給大家治病。時間一久,這座小石橋就被叫成“望仙橋”。

  篇三

  很早很早以前,在西湖邊寶石山腳下,有個小村莊。村裡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叫劉春,女的叫慧娘,男耕女織,勤勤儉儉,日子過得很甜蜜。前村後村的鄉親們都誇他們是一對好夫妻。

  有一天早晨,東方現出一片朝霞,通紅通紅的太陽長起來啦。劉春背起鋤頭,下田去幹活;慧娘也理好絲,坐到機上去織錦。這時候,忽地颳起一陣狂風,天上黑雲滾滾,剛升起的太陽一下又縮回去啦。

  從此,太陽就不再升起來了。沒有太陽,又黑又冷的,樹葉不綠了,花朵不紅了,莊稼不長了,所有的妖魔鬼怪,都趁著黑暗,到人間來行凶作惡。這樣的日子怎麼過呀?人人都發愁來。

  太陽哪裡去了呢?只有那一百八十歲的老公公才知道。他說,東海底下有個魔王,魔王領著許多小妖,這些妖魔鬼怪最怕太陽,太陽一定是被這個魔王搶去了。

  劉春看見大家在黑天黑地裡過日子,心裡很難過,他天天摸著黑,走前村走後村,挨家挨戶地去問寒問暖。他走到這家,這家說:“劉春呀,沒有了太陽,我們快要凍死啦!”他走到那家,那家說:“劉春呀,沒有了太陽,大家都快餓死啦!”劉春聽了這些話,心裡像刀割一樣難過。他回到家裡,對慧娘說:“慧娘呀,世上沒有太陽,人們都快要凍死餓死了,我打算去把太陽尋回來!”慧娘聽了,想了想說:“你要去就去吧,我不留你。家裡的事你不用牽掛,只要你能把太陽尋回來,大家就有好日子過啦!”

  慧娘從自己頭上剪下一綹長髮,和在麻絲裡打成一雙草鞋,又縫了一件厚厚的棉襖,給劉春帶著。她把丈夫送到門口,忽見天邊金光一閃,遠遠飛來一隻金鳳凰,落在劉春的肩膀上。劉春撫摸著金鳳凰說:“金鳳凰呀金鳳凰,跟我一道去尋太陽吧!”金鳳凰轉了轉眼睛,點了點頭。劉春又拉住慧娘說:“慧娘呀,尋不到太陽我就不回來。即使死在路上,我也要變成 一顆明亮的星星,給下一代尋太陽的人指引道路!”

  劉春帶著金鳳凰走了。慧娘天天摸著黑,爬到寶石山頂上了望。盼呀,望呀,不知道盼了多少日子,可是世上還是墨黑墨黑的,不見一絲陽光。有一天夜裡,慧娘忽然看見一顆亮晶晶的星星,飛起來掛在天空上;過不一會兒,金鳳凰飛回來了,垂著頭停在她的腳邊。慧娘一看,就知道劉春在路上死了,她心裡一陣難過,不覺昏倒在地上。

  慧娘醒來的時候,她懷著的孩子已經生下來了。這嬰兒見風就長,一陣風吹來,會說話啦;二陣風吹來,會跑路啦;三陣風吹來,就長成一丈八尺高的彪形大漢!慧娘見了真歡喜極了,她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做“保叔”。

  慧娘領了保叔回家,望望兒了,想起丈夫,不覺撲簌簌地掉下眼淚一。保叔見了問:“媽媽,你為什麼哭呀?”慧娘忍不住悲痛,就把他阿爸尋太陽死在路上的事講給他聽。保叔聽了,就說:“媽媽,讓我去把太陽尋回來吧,”慧娘看看兒子,捨不得離開。但又想到世上沒有太陽,人們都在受苦受難,總得爭個出頭的日子。想到這裡,就點點頭答應了。

  慧娘又從頭上剪下一綹長髮,和著麻絲打成一雙草鞋,再縫一件厚厚的棉襖讓保叔穿上。保涉走到門口,那隻光燦燦的金鳳凰又飛來了,停在他的肩膀上。慧娘指著天上那顆亮晶晶的星星,對保叔說:“兒呀,那顆星是你阿爸死後變的,你只要朝著它指引的方向走,就不會走錯路了。”保叔點點頭,慧娘又指著金鳳凰對保叔說:“這隻金鳳凰曾陪伴你阿爸去尋找太陽,你還是跟它一道去吧!”保叔點點頭,說:“媽媽,我走後,不論時間過了多久,你千萬不要難過呀!你要是一掉淚,我的心就會顫抖起來,再也沒有力氣去尋太陽了!”

  前村後村的人聽說保叔要去尋太陽,都趕來送行。有的送衣裳,有的送乾糧,一直把保叔送到好遠好遠。

  保叔帶著金鳳凰,出發了。一路上,他不顧黑暗和寒冷,朝著東方那顆明星一股勁地往前走。走呀走呀,他拐過一彎又一彎

  ,翻過一山又一山,攀上了十八層陡壁,越過了十九道懸崖,荊棘把他的棉襖扯成布條,刺柴在他身上劃了許多血口,棉襖越來越破,天氣越來越冷,一天,保叔走進一座村莊,村裡的人見來了個遠客,都圍上來問他:“孩子,你要往哪裡去呀!”保叔說:“我尋太陽去!”大家聽說又有人要去尋太陽,都很高興,千叮嚀,萬囑咐,叫他一路上多加小心。人們看保叔身上的棉襖很破爛,擋不住風寒,就每人剪下自己的一塊衣角,縫成一件“百家衣”送給他,保叔穿上這件“百家衣”,從心底裡感到暖和,再也不怕寒冷了。他辭別鄉親們,繼續上路。

  保叔不停地往前走,走呀走呀,他遊過一河又一河,涉過一灘又一灘。一天,他來到一條大河邊。這條大河一眼望不到邊,就是老鷹也飛不過去,河裡的水又旋又急,跟房子一樣大的石頭也會被衝跑!勇敢的保叔,一躍跳進大河,咬緊牙,屏住氣,使勁地朝對岸遊。小浪沒頭沒腦地打他,漩渦把他捲來捲去,可是保叔還是使勁地遊。遊呀遊呀,眼看就要游到對岸了,忽然一陣寒風吹來。河水全都結成了冰,保叔給凍住在河當中,金鳳凰也凍死在冰上了。

  保叔身上穿著“百家衣”,再寒冷也凍不死他。慢慢地,他身上的熱氣把身邊的冰融化了,他先把金鳳凰緊緊地抱在懷裡,然後捏緊拳頭,使勁往冰上一砸,“嘩啦”一聲,滿河的冰都裂成塊塊啦。河底的水卷著冰塊向保叔衝來,保叔趕快跳上一塊冰,接著又從這塊冰跳到那塊冰,終於跳上了河岸。保叔懷裡的金鳳凰得到他身上的熱氣,也活過來了。

  保叔過了冰河,又進了一個村莊。村裡的人把保叔圍住,大家聽說他是去尋太陽的,都很高興;又聽說他在路上經受了許多困難,心裡更是尊敬。有一個白鬍子老人說:“孩子呀,自從沒有了太陽,我們的日子一天難似一天,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送給你了。我們每人送你一把泥土吧!這是我們祖先世世代代用汗水澆過的泥土呀,你帶上它會有用處的。”老人拿來一隻布袋,全村人每人都抓起一把士放進口袋裡,裝滿了一袋,送給保叔。

  保叔背起這袋泥土,繼續朝著東方尋顆亮晶晶的星星走去。走呀,走呀,他翻過九十九座大山,遊過九十九道大河,走到一個三岔路口。保叔不知道該走哪一條路才好,正在犯愁,路邊走過來一個老婆婆,老婆婆問保叔:“孩子,你要往哪裡去呀!”保叔說:“我去尋太陽!”老婆婆說:“尋太陽的路還遠得很哩!我勸你還是趁早回家去吧!”保叔說:“不管路有多遠,不管路上多麼艱難,我一定要把太陽尋回來。尋不到太陽決不回家!”老婆婆聽了他的活,就朝右邊的路一指,說:“你順著這條路走,就能尋到太陽了,前面不遠有一個村莊,你進去歇歇再走吧。”保叔和老婆婆說話的時候,金鳳凰拚命地朝老婆婆撲去,用翅膀打她的頭,用爪子抓她的臉,還用嘴啄她的眼睛。保叔以為金鳳凰是見了生人的緣故,就把金鳳凰趕開,謝過老婆婆,往右邊的路上走去了。

  保叔上了路,鑫鳳凰又飛到他面前攔住他,不讓他走。保叔又把它趕開,大步向前走去。這條路越來越平坦,沒有風沙,沒有荊棘,沒有陡壁,也沒有懸崖。保叔覺得有些奇怪。他走了不多一會,走進一個村莊。這村莊裡的房子都很高大男人都長得肥胖,女人都生很窈窕。村裡的人聽就他是尋太陽去的,都樂得圍住他又跳又笑,一齊向他伸出大拇指,誇他是英雄,稱他是好漢。一時,東家提酒,西家端菜,男的拉、女的扯,要請保叔吃喝。保叔心裡疑惑了:他一路行來,所過的村莊都是破破爛爛的,所見的鄉親們都是受凍捱餓的,為什麼這裡的人過得這麼好呢?他正端著酒碗出神,猛不防金鳳凰飛到頭頂上,“啪啦”一聲,把一隻草鞋摔進他的酒碗裡。草鞋掉進酒碗,馬上就“呼呼”地燒起火來。保叔仔細一看,這草鞋和他腳上穿的一樣,也是頭髮和著麻絲打的,他立刻認出這是他阿爸尋太陽

  時穿過的草鞋。保叔一下子明白了,他把酒碗往地上使勁一摔,大吼一聲。突然,村莊不見了,村裡的人也不見了,只見許許多多眨著眼睛的妖魔,一下子逃得無影無蹤!

  保叔驚走了妖魔,就回過來,走到三岔路口,朝著左邊那條路走去。

  妖魔沒有害死保叔,就變成許多座大山,擋在路上,保叔沒理會這些,都翻過去了。妖魔又變出無數條大河,保叔也都游過去了。妖魔想把保叔凍死在冰河裡,沒有成功;想把他騙到迷魂村去害死,也沒有成功。它們害怕極了,就刮陣風,一窩蜂地擁到寶石山下來糾纏慧娘,騙說保叔摔死在懸崖上;又說保叔淹死在大河裡。他們用盡各種方法,想使慧娘傷心掉淚,使保叔沒有力氣再去尋找太陽。可是慧娘聽也不聽,她緊緊咬住牙,不讓自己掉下一滴眼淚來。

  慧娘自從保叔走了以後,無時無刻不在盼望兒子尋到太陽,早些回來。她每天都和鄉親們到山頂上向東瞭望,每次都要搬一塊大石頭墊腳,好讓自已站得更高一點,看得更遠一點。盼呀盼呀,望呀望呀,不知過了多少個月,也不知過了幾個年頭,慧娘腳下的大石頭,已經迭成了一座高高的石臺,但是天空還是墨黑墨黑的。

  保叔一直往前走,他到底翻過多少座高山,記不清了;渡過幾條大河,數不清了。一天,他翻越過一座半天高的大山,聽見遠處有“嘩啦,嘩啦!”的聲音,原來他已經來到東洋大海。保叔走近海邊,只見一片汪洋,無邊無際,那麼大的海洋,誰知道太陽在哪裡?又怎麼渡過去呢?保叔站在海邊想呀想呀,忽地記起路上鄉親們送給他的那袋泥土來了。於是他解開布袋,把泥土往海上撒去,一陣狂風吹過,海上立刻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保叔高興極了,跳進海里,遊過一島又一島,往大海中間游去。遊呀遊呀,尋呀尋呀,他游到很遠很遠的一個地方,尋到頂深頂深的海底,看見一個大巖洞——太陽就被魔王藏在這個大巖洞裡。

  保叔游到巖洞口,見魔王率領著大小妖魔,已在那裡擺開陣勢等著他了。保叔就和魔王大戰起來:一會兒從海底殺出海面,一會兒從海面殺到海底,打得海水翻騰,波濤洶湧。魔王漸漸支援不住了,一不小心,被金鳳凰啄瞎了一隻眼睛,痛得它後捂住臉嗷嗷直叫。金鳳凰乘機以飛上去啄瞎了它的另一隻眼睛。魔王沒了眼,就亂碰亂撞,一頭撞在岩石上,撞死了。魔王一死,小妖魔一下子就逃得乾乾淨淨。

  保叔連氣也沒歇,就用力推開巖洞口堵著的大石頭,找到了太陽,他用盡最後的力氣,託著太陽往海面上游。遊呀遊呀,好不容易太陽在海面上露出半個頭,不料保叔的力氣用盡了,怎麼也不能把太陽託上海面。這時,金鳳凰飛過來,用背脊託著太陽,展開翅膀用力往上一飛,就把整個太陽托出海面。太陽一離開海面,立刻升上了天空。

  這天,慧娘和鄉親們正在寶石山頂的石臺上了望,那些逃出來妖魔又來纏她了。忽然間,東方的天邊射出萬道金光,出現一片彩霞,太陽升起來啦!接著,頭頂上傳來一聲長長的鳳鳴,報訊的金鳳凰先飛回來了。金鳳凰停落在山頂上翩翩起舞。

  “呵,太陽尋回來了!”慧娘和鄉親們高興得一齊歡呼起來,歡呼的聲音震得地動山搖。圍在慧娘四周的妖魔給太陽光一照,被歡呼聲一震,都嚇得變成了石頭。

  從此,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來,西方落下,人們重新過著光明幸福的日子。

  直到如今,每天太陽升起以前,東方有顆亮晶晶的星星閃閃發光,那就是劉春變的,人們都叫它“啟明星”。太陽升起時,總是金光四射,彩霞萬道,那是因為金鳳凰張開翅膀託著太陽緣故。

  人們為了紀念保叔尋回太陽的功績,就在寶石山頂造了一座玲瓏的寶塔,又在金鳳凰飛舞的地方造了一座六角小亭,那就是現在的“保叔塔”和“來鳳亭”。慧娘和鄉親們盼太陽時迭起的那座石臺,因為在那裡能最早看見初升的太陽,所以就叫做“初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