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耳炎的原因

  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小兒,它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併發症,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那麼,是什麼?孩子中耳炎如何治療?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與鼻、咽管相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所以,寶寶感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異常。

  2.游泳。游泳時,水會從外耳道進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沒有孔的話,水是不會從外耳進入中耳的。不過,如果游泳池里人較多,清潔衛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時候,水中的細菌或消毒劑會通過孩子的鼻、口進入體內,導致感冒,進而引起中耳炎。

  3.躺著喝奶。來自美國的研究報告稱: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並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

  4.疲勞。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規律、飲食營養均衡再加上適量運動對於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讓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5.吸菸。歐洲的研究報告表明:家裡有人吸菸,容易誘發中耳炎。即使你把那個吸菸者趕到陽臺上吸菸,他的頭髮和衣服上也會沾有香菸的有害物質。他再去抱寶寶時,這些有害物質就會吸附在寶寶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6.集體生活。在幼兒園裡,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從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7.外出。在密閉的火車或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風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讓寶寶患上中耳炎。所以,帶孩子外出,要儘可能避開人群擁擠的場所。

  8.治療中斷。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後症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寶寶已經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孩子中耳炎如何治療?

  病因治療,清除病灶,保持鼻腔通暢,防止汙水入耳,防止繼發感染。各型治療有所不同:

  1.卡他性中耳炎

  初期可試用藥物治療:1%***滴鼻,適當給予抗組胺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無效,應做鼓膜穿刺術,抽出積液;病情較重,可同時注入透明質酸酶或醋酸可的鬆。病情反覆,可採取鼓膜切開或粗針穿刺、放入引流小管,留著可暫不取出,長期觀察,經常插管自行脫出,穿孔自愈。

  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要全身治療,止痛鎮靜,足量抗生素。鼓膜彭隆時,切開引流。如已穿孔,穿孔過小時,應擴大切口以利引流。採取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隨時清除耳道積膿,可用過氧化氫洗淨,選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劑或滴眼劑滴耳等。

  密切觀察病情,如持續流膿,應注意乳頭炎合併證。如有腦膜刺激症狀,應除外顱內外合併證,一旦發現,應手術治療。

  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1***單純型:分泌物細菌培養,選用對細菌敏感藥物滴耳。如膿液減少,只有少量黏液,可採用4%硼酸酒精、1%氯黴素甘油。粉劑如碘硼酸粉、氯黴素硼酸粉等。待幹耳3個月以上未復發,可考慮鼓室成形術,修補鼓膜,改善聽力。

  ***2***壞死型:先以藥物治療,如無效,應行手術治療,清除病灶、肉芽及壞死組織。

  ***3***膽脂瘤型:較小上鼓室膽脂瘤,可先行保守治療,如95%酒精經上鼓室穿孔反覆穿刺沖洗,保持乾燥。乳突大膽脂瘤應先行乳突根治術,以徹底清除病變為主,長期觀察。